1、針對當下保健品市場亂象,消費者如何應對
張茅表示:「保健食品存在的任何損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問題,都zd必須依法堅決整治,嚴厲版打擊,著力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為人民群眾築牢生命健康的權安全屏障。」
既要提升多部門協同監管合力,也要強調保健品企業慎獨自律
2、保健品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
是的,雖然投資保健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也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要有雄厚的公司背景,一支完善的研發隊伍,要有自然地道的原料取材,精緻,精心地全方位保障人類身體健康。要完全取得消費者的親睞,一定得靠品質與信譽說話。
當初我們廣州微笑公司的老總也是看中這一市場的前景,創辦了「健康教練」這一保健品品牌,現在看來是明智的!下面的數據,是我在報上看到的,更有力地證實了它:
經過2003-2008年6年的調整期,我國的保健食品行業從2009年開始邁入有序發展的新階段。2009年,中國以134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被稱為世界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場。2009年我國保健品累計進出口額達2億美元,同比上升3.1%。其中,出口額達8910萬美元,同比增長2.2%;進口額達1.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9%。
隨著2009年國家基本醫葯目錄的推出,通過政府采購的葯品價格將大幅降低,葯廠為進入醫葯招標也將會壓低葯價。雖然不至於無錢可賺,但毛利率走低將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在這一背景之下,保健品因為其穩定的利潤率開始獲得各大制葯企業的青睞,可以預見今後保健品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盡管10年前規模很小,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壯大。雖然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是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動下,中國保健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發展將呈現消費者群體多元化、保健品銷售模式專營化、宣傳模式推陳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費四大趨勢。
3、現在消費者對保健品的需求量有多大?
北京的醫院給兩卓穗的兒童就開保健類營養品,市場很大的,而且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了!市場潛力很大,關鍵在於你怎麼去挖掘!
採納哦
4、老人被忽悠買保健品是否屬於消費欺詐?
屬於。
根據《廣告法》規定,保健食品廣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違者,工商部門將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移交司法機關。
這是商家不斷通過「洗腦式」宣傳,向老年消費者推銷保健品等各種商品,誤導老人一步步掉入消費陷阱。
當前老年人消費有兩大特點:老年人已經成為養生、保健品以及理療儀、按摩器等保健器械的主要消費群體;老年人對健康養老有能力有需求,但同時也面臨著鑒別能力有限,容易上當受騙。
(4)保健品消費擴展資料
注意
1、警惕以「免費」為噱頭的推銷陷阱。
一些經營者現場推銷商品,誇大宣傳功效,謊稱能治疾病,哄抬商品價格,高價出售,使不少老年消費者因此蒙受了經濟損失。老年人應提防消費欺詐和虛假宣傳。
2、正確認識和理性選購保健食品,切勿以保健品替代葯品進行疾病治療。
消費者在購買時要看清保健食品的特定標識,如「衛食健字型大小」或「國食健字型大小」的批准文號和標有「保健食品」的字樣。
3、堅持品質消費,按需消費。
消費者在選購養生保健品、保健器械等此類產品時,要到證照齊全、信譽度好的商場、超市、連鎖店或網店選購。根據自己或家人的身體體質狀況,按實際需要選購最適合的產品。
5、保健品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消費人群
首先收入要豐厚,其次有保健意識。一般退休在家養老的老人是主要消費人群。
6、應如何理性對待保健食品的消費
首先要明確保健食品的概念,它是一種具有特定百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的食品,所以它不是葯品,不能用於治療疾度病;其次如果想要選購保健食品應該去正規的商場超市等購買有國家批號的產品;最後就是無論如何,保健食品也版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想要保持權健康的身體狀態還是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7、保健品的潛在消費者有?具體分析
保健品的潛在消費者
關於保健品的消費者行為分析報告
保健品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現在的人們都關注哪些保健品呢?
專研究結果顯示:調查的消費者中100%的人購買過保健品,其中本人使用過的佔75%,且女性消費者比例高於男性消費者;在使用過的消費者中,近九成的消費者都使用過保健食品,其中維生素、礦物質和增強免疫力是消費者最熱衷的保健食品;六成以上的消費者在購買時主要參考「功效」、「安全性」和「品牌」三大因素;而使用後消費者對其基本表示滿意(45%),但仍希望在價格、功效兩方面進一步改善;該類人群對保健品的使用頻率較高,以100-150元/月、1-3個月為主要購買周期、以葯店、商超和專賣店為主要購買場所.
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發展空間大。據報道:中國消費者平均用於保健品方面的花費占其總支出的0.07%,而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平均用於保健品方面的花費占其總支出的25%,相差甚遠,這充分說明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的可發展潛力巨大。近幾年內地城鄉居民保健類消費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長,遠高於發達國家12%的增長速度。據估計,2010年中國保健品人均消費可達到100元,保健品市場的總額將達到1,300個億的消費量,到2020年市場的總量可以突破4,500億
當前消費者對保健品的保健預防作用較為認可。
健品的消費者對保健品持積極態度,在補充營養、疾病預防等方面均表示認可;而未使用過保健產品的消費者對保健產品的積極作用也有一定的認可,但總會以不需要、不相信、價格太貴等因素拒絕自身購買使用。孝敬老人是消費者購買保健品的首要用途。所調查的消費者中不管自身是否使用過,但100%的購買過保健品。從購買動機上看,孝敬老人是目前消費者購買保健品的主要用途。使用保健品的人群中,自我保健的意思十分突出,而未使用保健品的人群中,70%的人購買保健品是為了孝敬老人.
在使用過保健品的人群中,我們發現以下幾點特徵: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催生保健品市場的火熱。調查顯示,使用保健品消費者的調查中,各類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均有較高佔比,其中缺乏鍛煉和不良生活習慣是造成健康問題的兩大主因。在此基礎上,人們通過保健品來加強和改善自身健康現狀,進而推動保健品市場的穩定發展。
2.保健食品是使用保健品人群的最愛。使用保健品的消費者中保健食品的購買比例高達89%,其中補充維生素、增強免疫力和補充礦物質是消費者最熱衷的保健食品,50%以上的消費者購買過這些類型產品;其次分別是保健用品和器械(66%),其中半數以上的消費者購買過女性和中老年保健用品,其他類型的保健用品和器械市場購買率較低;特助功能化妝品的購買率為23%,其中防曬化妝品的購買率最高。
3.現在消費者自主保健意識強勁。使用過保健品的消費人群中,66%的人群購買保健品的因素為「自主的保健預防及營養補充」,說明隨著消費人群的生活越來越穩定,自主保健意識越來越強,能主動的為自己或家人在「健康」上進行投入。此外,朋友推薦及商家宣傳也能一定程度上推動消費者的購買力。
「功效」、「安全性」、「品牌」是消費者選擇保健品的主要考慮因素,三者的佔比分別為84%、72%、68%。傳統意義上重點因素—「價格」僅位列第四,由此可見,消費者在保健品的選擇上首先考慮產品的功效和安全性這樣的硬性指標,同時對比品牌因素,在滿足要求的基礎上再考慮價格,消費越來越趨於理性。
價格和功效是消費者最希望改進的方面。盡管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保健品的滿意度達到了45%,但仍有七成以上的消費者指出:「價格虛高、功效不明顯是保健品的普遍現象」。這一方面與消費者的消費預期太高有關,而另一方面,保健品行業中的確存在一些詬病,需要進一步規范市場機制,在產品功效說明、價格監控等方面進行大力整頓,也需要消費者時時擦亮眼睛,謹慎消費。
8、中國人在保健品上的人均消費水平
根據當地的zd消費情況,但是一般來說鄉鎮一個月100元,縣級市100-200元,這個數據是針對有保健品需求的人,就是會來葯店買葯的中老年人,如果你要算整個中老年人的話,這個數據可能會平攤下專來會少點,這個與當地的社保每月數額相關的,保健食品更多是用社保卡刷的(上有政策,屬下有對策),很少有人會專門掏錢買保健食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