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中年保健

中年保健

發布時間:2020-04-28 09:24:37

1、人到中年以後如何保健自己

人到中年,首先要從思想上正確認識自己,不去做那些年輕瘋狂的事,讓自己穩重成熟下來。其次是多運動健身,多去去戶外,多做有氧運動,少做劇烈活動。

2、中年人保健有什麼要領?

擴大愛好和興趣,陶冶情操。一些中年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終日伏案,辛勤工作,因活動少,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因此,八小時之外,應培養起各種興趣和愛好,如下棋、散百步、養花、釣魚,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體質增強了,工作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祛除心理壓抑,戒掉不良嗜好。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各種困難、坎坷和挫折隨時在考驗著人們,對於中年人來說更不例外。由此產生的壓抑感,最好的辦法是化憂愁為樂觀,力爭在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以求得勝利度的歡樂而將痛苦沖淡。俗話說:「心胸豁達則百病除。」此外,中年人應摒除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等,以免身受其害。

熱情社交、誠摯交友,中年人往往埋頭工作,天長日久,孤獨之感便會產生,煩回惱、苦悶等不良心態便會找上來。甚至易患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為此,在工作之餘,人們應主動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來往,取長補短。這樣,既能調劑精神得到歡樂,又對健康大有裨益。

做感情的主人,做生活的強者。人過「不惑之年」,應學會用理智駕馭情感,遇事「三思而後行」。達到答頭腦冷靜,審時度勢,力爭妥善解決問題。「生活從四十歲開始」,讓我們身體力行,深刻理解其中的哲理吧。

3、中年人的保健有哪些重要性?

中年人的生活保健中年是人生百的黃金時期,此時提出保健的問題,首先是因為人到度中年體內各種生理功能正處於由盛轉衰期,各種內分泌知需要重新調整。其次是,人到中年在事業上是道中流砥柱,身負重任,日夜操勞。回到家中各種家務事均需操辦,這種高度緊張、過度疲勞內的諸多因素勢必損害中年人的身心健康。所以,中年保健不容容忽視。

4、中年人保健有哪些要領?

擴大愛好和興趣復,陶冶情操。一些中年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終日伏案,辛勤工作,因活動少,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因此,八小時之外,應培養起各種興趣和愛好,如下棋、散步、養花、釣魚,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體質增強了,工作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祛除心理壓抑,戒掉不良嗜好。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各種困難、坎坷和挫折隨時在考驗著人們,對於中年人來說更不例外。由此產生的壓抑感,最好的辦法是化憂愁為樂觀,力爭在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以求得勝利的歡樂而將痛苦沖淡。俗話制說:「心胸豁達則百病除。」此外,中年人應摒除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等,以免身受其害。

熱情社交、誠摯交友,中年人往往埋頭工作,天長日久,孤獨之感便會產生,煩惱、苦悶等不良心態便會找上來。甚至易患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百。為此,在工作之餘,人們應主動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來往,取長補短。這樣,既能調劑精神得到歡樂,又對健康大有裨益。

做感情的主人,做生活的強者。人過「不惑之年」,應學會用理智駕馭情感,遇事「三思而後行」。達到頭腦冷靜,審時度勢,力爭妥善解決問題。「度生活從中年開始」,讓我們身體力行,深刻理解其中的哲理吧。

5、中年保健有什麼簡單方法?

中年人體力畢竟不如青年,在選擇運動健身方法時,不宜找劇烈、速度快的項目去做,方法簡單,容易掌握,針對性強才是中年人自我保健的運動原則,這些簡易的運動項目易使中年人持之以恆,收到健身實效。

簡易的中年自我保健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靜心調神法

清晨起床後,即可平坐床上(或於園庭石凳上),兩腿伸直,兩手掌自然置於雙膝上,兩眼注視距離約1~1.5米遠的一個目標,呼吸均勻細長,排除雜念,靜心寧神,靜坐5~10分鍾(如天氣較冷,要防著涼,注意保暖,或在室內做)。此法簡易,具有調神寧志,安神補腦,恢復精力的作用。

(2)頭部自我按摩保健法

先像洗臉那樣用兩手掌沿鼻翼旁、眼圈、額部、耳旁等摩擦臉部1~2分鍾。再頭稍後仰,兩手左右來回摩擦後頸1~2分鍾。接著用兩拇指指端揉太陽穴,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動半分鍾。然後做彈風池,即用兩手掌根部,分別按壓左右兩耳孔,手指置於後腦枕骨上,食指向下彈擊枕骨下風池穴,共彈擊30~60秒鍾。接著再用兩手掌根部反復擠壓雙耳(即用力壓緊兩耳孔,再驟然放開),反復做5~10次。再用木梳(牛角梳最好)前後左右來回梳理頭發、搔動頭皮約1~2分鍾。

功用:可以清醒頭目,解除疲勞,健腦益智,舒經活血,補腎益耳,法通七竅,防治感冒和各種頭痛,防止頸椎病。

(3)拍打健身法

取站位,全身放鬆,從頭部開始,用雙手對全身部位拍打(面部除外)。腰及胳膊、大腿部位可加力拍打;對頭部、頸部、心臟及會陰部的動作要輕;其他部位可酌情用力。每個部位不少於30餘次。每日可進行一次這樣的全身拍打,長年堅持不懈。

功用:舒筋活血,疏通經絡,增強皮膚和肌肉的彈性,強壯筋骨,消除疲勞,治療關節、肌肉疼痛等症。

(4)全身抖動法

取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平寬,全身放鬆,雙膝微曲,雙上臂自然下垂,收腹,雙眼微閉,舌抵上齶,用雙膝關節帶動全身,上下有節律的抖動,可酌情連續抖動數十次。每日可進行2~3回。(可在晨、晚及工作休息時進行)。

血壓偏高時,雙手掌平端,掌心向下,貼於雙側股部,可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而在血壓偏低時,雙手掌心朝上,則具有升提血壓作用(但有嚴重心臟疾病者不宜採用此法)。

功用:鬆弛全身肌肉,活動全身關節,疏通血脈,消除疲勞和過度緊張情緒,最適宜活動較少的中、老年人。

(5)揉臍腹法

將右手掌置於肚臍上,左手掌貼於右手背上,兩手相互著力,循擠中心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1~2分鍾。然後稍停,再擴大范圍按揉腹部,同樣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1~2分鍾。

功用: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慾,消除郁結,防治多種胃腸疾病。

(6)轉腰功

端坐於方凳或椅子上,兩目平視,精神集中,身體放鬆,呼吸自然,兩手下垂,置於膝關節上方。然後即可做轉腰功——以腰部為軸心,做左、右、下、上、前、後各方向的劃圈動作。可早晚各做一次。

功用:腰為腎之府,這樣頻頻活動腰部可以加強腎臟功能,並帶動腹內各臟器活動,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它對於體質虛弱、腰膝酸軟、有慢性腰病、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病症的中、老年人,都會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7)搓腰法

它又稱「腎臟按摩法」。取端坐或站位,解去腰帶。先將兩手掌對搓,至發熱後,迅速用兩熱掌在兩側腰部用力上下摩擦35次以上。早晚各1次,長期堅持。

功用:強腎壯骨,可預防腎臟疾病,延緩衰老;可治療腰痛、腰部肌肉勞損以及婦女痛經等。

(8)揉膝法

取端坐位,上身正直,全身放鬆。雙手掌置雙膝關節上,由輕至重、由慢至快按揉3~5分鍾。左、右各揉數十次。

功用:舒筋活血,強壯關節,可預防和治療關節痛及膝關節炎

(9)湧泉穴按摩法

湧泉穴是腎經的重要穴位。腎為生命之根本。堅持經常按摩此穴,可以通經活血,滋補腎臟,促使腎水充足,養五臟六腑,保健益壽延年。

方法:每晚睡前,用溫水洗腳,擦乾後,取坐位。先將左腳盤在右側大腿上,用左手握住左腳趾,突出前腳心部位,右手以手掌緩緩摩擦足心湧泉穴,一般可用72數。同樣方法摩擦右腳。

功用:對於因腎虧所造成的腰酸腿痛、下肢浮腫、失眠多夢、頭暈目眩等症有良好療效。可以疏通心腎,調整內臟功能,降低血壓,預防感冒,健身防病。同時也可防治老年性足膝酸軟冷痛,溫陽壯骨。

(10)屈身摸足法

方法:平坐床上,兩腿伸直。雙手先從膝部向後移至胯關節處,沿腋窩線上行,過頭頂,伸直雙臂,兩手手指交叉,翻掌朝天。手臂不動,上身彎曲前俯,直至兩掌觸及足尖即可,反復做10~20次。動作要緩慢均勻,呼吸自然。

功用:固精健腎,可防止遺精,並具有保健操作用。

6、中年人應該怎麼保健?

40歲左右時,體力、精力日漸衰退,許多疾病便是在這個時期發生或埋下禍根的。不過,中年機能衰退並不可怕,只要中年人懂得這個時期的生理、心理特點,懂得如何保健,講究養生之道,便可減緩衰老,延年益壽。下面就為您介紹幾種常見養生膳食的製作方法,不妨試試看吧!

海帶薏米蛋花湯

主料:海帶50克,薏米30克。

調料:蔥末3克,生薑3克,精鹽3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雞蛋清2個。

做法:海帶洗凈,切絲。雞蛋清攪勻。海帶、薏米與蔥、姜、精鹽入砂鍋,加適量水,煮40分鍾,加蛋清、味精,淋芝麻油即成。本品可健脾利濕降脂,有效防治高脂血症與高蛋白血症。

泥鰍荷葉湯

主料:泥鰍魚肉250克,鮮荷葉500克。

調料:蔥段3克,蒜5瓣,精鹽3克,味精1克。

做法:泥鰍魚肉洗凈,與諸調料共入鍋內,加水適量中火煮燉。泥鰍肉熟時,加入鮮荷葉,繼續煮10分鍾即可。配餐湯,取湯溫服。本品可益氣養陰,止煩渴,有效防治糖尿病。

蝦米雞蛋餡餛飩。

主料:蝦米50克,雞蛋2個,鮮蘑菇50克。

輔料:蔥、姜、鹽、味精、麻油各適量,紫菜10克。

做法:將蝦米、雞蛋、鮮蘑菇加調味料做成餡包餛飩,與紫菜同時放入滾水中煮熟,調味即可隨量食用。蝦米是補充鈣質的佳品,常食可防治骨質疏鬆症。

7、中年保健有什麼禁忌?

忌久坐

久坐使胸部得不到充分舒展和擴張,心肺的正常功能得不到發揮,久之會使心血管和肺部患病的機會增多。再者,人的全身肌肉、關節連續保持同一姿勢,局部血液循環會減慢,會發生供氧不足,使二氧化碳等代謝物(乳酸)局部蓄積,產生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的靜力型體力疲勞現象。

忌常「開夜車」

人體內的生長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只能在夜間睡眠時才分泌,常「開夜車」會使這兩種激素的分泌機能紊亂。白天人的交感神經活動與新陳代謝的同化作用占優勢;在夜晚則副交感神經和機體的同化過程占優勢。常「開夜車」會使上述節律性失調,從而出現食慾不振、失眠多夢、精神萎靡、思維判斷能力變得遲鈍等癥候。

忌小病不治

很多嚴重疾病的早期症狀不甚明顯,有些老年性疾病也是始發於中年時期或更早,諸如高血壓、潰瘍病、心律失常等,常以潛伏的形式悄悄地發展。有了病症也不去查治,一旦機體抵抗力降低,潛在的隱患就可能發生突變,甚至危及生命。

忌用腦過度

興奮和抑制是大腦皮質的活動規律,從事緊張的腦力勞動時,大腦消耗的氧和營養物質以及產生的代謝廢物會越來越多,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產生超限抑制,腦細胞的工作能力降低,出現接收信息刺激的能力減低,注意力分散,理解與思考能力下降,記憶能力減弱;嚴重的還會損傷大腦細胞及其功能,導致頭昏腦脹、思睡、健忘、失眠等神經衰弱症。

忌生活無規律

無規律的生活會使神經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可殃及機體各器官,產生不良的生理反應。而有規律的生活可使神經有張有弛,大腦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保持最佳狀態,有益於身心健康。

8、中年人如何保健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2.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4.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有版彈性的襪子、緊身褲,以加強靜脈迴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

另外早上不吃早飯不好,一定要吃,而且吃之前最好喝杯溫開水

如果要用權保健品輔助的話,老年人可以用安惠食用菌保健品,因為食用菌是修復細胞用的,無副作用 根據中國五千年的中醫文化「葯食同源」原理,採用水醇酶綜合提取工藝、超低溫臨界萃取等高科技提取工藝,並運用中醫復方搭配精製而成。

最後祝你父親身體健康,每天都有好心情!

記得給你加分哦,謝謝,

與中年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