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保健的注意事項
1、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並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鍾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范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查一下相關人體生物鍾的資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separator]
3、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是最傷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惡寒,因而冷飲和雪糕也必須要戒,食物以熱為好,這對於任何人都是一個考驗,特別是酷暑時節。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層胃的保護膜,每天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牛奶,在吃東西,是再好不過的。多喝水,特別是熱水,因為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把缺水誤認為是飢餓。
4、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7、有胃病的人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葯,因為長期吃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癒。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中醫的良方對於養胃特別有效。
9、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必需的。
11、最養胃的,是面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
12、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
13、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14、少油膩,牛奶也要少喝,因為它是性寒的
15、胃不好,要少食多餐。
16、花生,生吃最好,飯前吃個4到6粒,吃太多反而傷胃
2、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養胃保健
1 、注意飲食
a、飲食的選擇:刺激性的、酸性的、產氣性的食物不要吃;
b、飲食的量:飲食的多少跟胃的工作量和負擔有很大關系,盡量少量多餐,有規律地進食;
c、飲食的溫度:胃對溫度比較敏感,忽冷忽熱對胃的刺激很大,飲食以溫熱為佳。
2 、日常生活
不抽煙、不喝酒,不要熬夜,盡量保持心情輕松。
3 、經常鍛煉
經常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五宜方針:
1、宜慢。細嚼慢咽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粘膜的刺激。
2、宜節。飲食應有節律,切忌暴飲暴食及食無定時。
3、宜潔。注意飲食衛生,杜絕外界微生物對胃粘膜的侵害。
4、宜細。盡量做到進食較精細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
5、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等食物,少飲酒及濃茶。
戒用四類葯
一、解熱鎮痛葯。。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水楊酸鈉、去痛片等。這類葯物退熱效果較好,但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此,有胃病史的人患感冒發熱時,不應服此類葯物。可選用物理降溫和中成葯退熱。
二、消炎鎮痛葯。常用於治療關節炎等疼痛性疾病,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和損傷。常見的有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喜康等。因此,患胃病而又必須服該葯時,要在飯後半小時或與胃黏膜保護劑同服,如有胃部不適應及時停葯和對症處理。
三、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等作用,臨床應用很廣,但它可誘發或加劇潰瘍病,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常見的有強的松、可的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
四、抗癌葯及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如紅黴素、復方新諾朋片及抗癌葯環磷醯胺、5-氟尿嘧啶等,均可導致胃黏膜損傷,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以防不測。
3、日本腸胃保健
支持國貨,拒絕日貨
4、胃保健品
百解茶沖劑
【主要原料】:紅茶、綠豆、土茯苓、野菊花、甘草、蔗糖
【食用方法】:開水沖服,一次一袋
【適宜人群】:男女老少皆宜
百解茶沖劑以民間傳統配方為基礎,佐以紅茶、綠豆、土茯苓、野菊花、甘草等三十餘味純天然草本植物經現代工藝提取而成,採用高科技生產工藝,由食品GMP認證企業精心生產。且沖服方便,為四季理想之綠色飲品。
紅茶:紅茶具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熱、利尿、消炎殺菌、解毒、抗氧化、延緩衰老、養胃護胃、舒張血管、增強心臟功能的功效。美國醫學界最近也有一項研究與紅茶有關。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每天喝4杯紅茶,血管舒張度可以從6%增加到10%。常人在受刺激後,則舒張度會增加13%。
綠豆: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在《本草綱目》里記載:用綠豆煮食,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消暑解渴、調和五臟、安精神、補元氣、滋潤皮膚;綠豆粉解諸毒、治瘡腫、療燙傷;綠豆皮解熱毒、退目翳;綠豆芽可解酒、解毒。
土茯苓: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歸肝、胃經。含落新婦甙,黃杞甙,阿魏酸,莽草酸等。具有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的功效,用於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同時具有抗癌,對棉酚的解毒作用。經臨床研究:對急性細菌性痢疾;頑固性頭痛;梅毒;鉤端螺旋體病;銀屑病丹毒有明顯的輔助治遼效果。
野菊花: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歸肺、肝經。野菊花的液水提取富含菊醇、野菊花內酯、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保護作用。有清熱解毒,疏風平肝之奇效。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胃、心、肺經。甘草中富含三萜皂甙、甘草甜素、甘草次酸、黃酮類、甘草黃甙、異甘草黃甙,甘草素。據《現代中葯臨床手冊》記載,主治:心氣不足,心悸氣短,婦人臟躁,脾胃虛弱,食少乏力,肌瘦便溏,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解毒,消炎,抗病毒,抗潰瘍,抗氧化,抗腫瘤,抗突變,降血脂,鎮咳祛痰,提高免疫功能有明顯效果。
法律聲明|網站地圖|關於我們|下載中心|招納賢才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綠之韻集團 版權所有法律顧問:尹湘南 湘ICP備05003859號 技術支持:創研信息科技
特別提示 綠之韻產品一律以公司制定的市場零售價銷售,凡低於零售價出售綠之韻產品者,
其銷售的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購買者會承擔很大風險。為確保您的利益,請從正規途徑購買我司產品。謝謝!
5、腸胃保健知識
恩..其實啊 食補食補..就是吃東西最補人了..你可以讓她每天早上喝點小米粥..最好是每天堅持喝.對胃最好..還有 不要吃過冷的東西..
6、胃保健的養胃五色
記住「紅黃綠白黑」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總讓人們為如何「保胃」傷透了腦筋,這位醫胃專家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的基礎、「保胃」的抄前提,如何才是合理的膳食結構呢,很簡單,邱健行列出了九個字:「紅黃綠白黑」和「一二三四」。
所謂「紅黃綠白黑」,是邱健行通過自己多年的醫學實踐,總結出來的五種對健康大有裨益的食物:
1、「紅」是指知西紅柿(即番茄),一天一個西紅柿,患上前列腺癌的幾率減少45%;
2、「黃」是指玉米、胡蘿卜,這些食物維生素A多,缺乏維生素A的孩子容易感冒、發燒、扁桃體炎;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動脈硬化;老年人容易眼睛發花、視力模糊;
3、「綠」是指前道面提到過的綠茶;
4、「白」是指燕麥片,它不但可降低膽固醇,還對糖尿病、減肥有特別好的功效,此外還能通大便;
5、「黑」是指黑木耳,科學實踐證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每天吃5-15克就行了。
7、怎樣才能做到腸胃保健
寒門稱王筆趣閣
8、做腸胃保健有什麼好處
你好腸百胃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直接關繫到我們的身體降說的嚴重一點直接關繫到我們的生度命如果我們的腸胃好了吸收營養知就比較充分可以把我們吃到肚子裡面的食物的營養全部吸收我們的身體就會非常道的降身體營養充分了還可以防止專癌症還可以延緩衰老等;如果腸胃不好什麼病症都可以來所屬以要保護好我們的腸胃功能.
9、腸胃保健的知識
1,吃飯要定時定理。吃飯定時定量是保證食物充分消化、預防胃腸疾病的一項措施。一般每日三餐,每餐相隔4~6小時,胃腸功能效率最高,食物消化吸收得地充分。如果不定時、無規律的進食,就會影響胃腸的工作。定量進餐,對維護腸胃功能也十分重要。每個人都應該做到"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如果把三餐按比例分配,則早飯應佔全日量的30%, 午餐佔40%,晚餐佔30%,而且每餐都要吃八成飽。
2, 吃飯不要太快,吃飯不可"狼吞虎咽"。細嚼慢咽,可以充分品嘗享受菜餚的美味,促進食慾 ,而且能使食物在口腔里經過牙細細咀嚼,切碎磨細,加進唾液,經過舌頭攪拌,把食物加工成食糜,從而減輕腸胃負擔,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而且口中唾液里含有的溶菌霉也能充分發揮其殺菌作用。反之,"狼吞虎咽"、"囫圇吞棗"必然加重胃腸負擔,食物難以充分消化吸收,既浪費了食物,身體又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必然容易得胃炎、腸炎、胃潰瘍等病,使身體健康受損。
3,不可吃太燙太冷的食物。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7度左右,過燙的食物其溫度可高達80度左右,比體溫高得多。口腔、食管、胃腸粘膜十分妖嫩,只能耐受50-60度的溫度,若太燙食物進入食管、胃,往往會損傷其粘膜,以致刺激粘膜上皮細胞迅速接連生,修復受損粘膜。如果常吃燙食,就會出現燙傷、修復,再燙傷、再修復的情況,天長日久,由於粘膜的過度增生,就可能使組織發生癌變,引起食管癌及胃癌。太冷食物對人體也不利,胃喜暖而惡寒,過冷刺激,會引起胃腸血管收縮,消化液分泌減少,腸胃蠕動節律變慢,從而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4, 不可蹲食和走食。蹲著吃飯,下身彎曲,並承受全身體重,腹股溝動脈靜肪受到壓迫,以致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暢,胃部血液供應減少,進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蹲的時間長,也容易使下肢肌肉疲勞,雙腿麻木,影響食慾和進餐。走食既不文明,又不衛生。邊走邊吃東西,灰塵飄盪,食物被污染,細菌同食物一同進入口中,易傳染疾病。另外,走食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影響消化液的正常分泌,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5, 吃飯時不可看書、看電視。青年人有的邊吃飯邊看書,吃飯時看電視者更多。邊吃邊看,注意力不集中,吃飯漫不經心,不好好品味美食佳餚的滋味,激不起食慾,消化功能降低,消化吸收不充分,導致慢性胃腸疾病,可出現營養不良;邊吃邊看,因一心二用,流入消化器官的血液就會減少,導致消化液銳減,胃腸蠕動變慢,也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邊吃邊看,會影響 進餐情緒,使主管吃飯的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受到抑制,影響食慾,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6, 飯前飯後不可做劇烈運動。飯前和飯後劇烈運動是不當的,有損健康,易得疾患。飯前進行劇烈體育活動,造成身體過度勞累,食慾不旺,甚至由於疲勞尚未得到緩解而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蠕動,進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飯前劇烈運動後,應當休息片刻,做點進餐准備,如飲用一杯開水,以使食慾來臨,胃腸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吃下的東西才容易消化吸收。進餐以後,也應休息一會兒,然後再參加活動,以保證消化活動的正常進行。如果飯後不休息就進行打球、跑步、游泳等體育活動,支配運動器官的交感神經就會興奮起來,攜帶能量的血液就會較多地流向四肢,而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經則處於抑制狀態,造成胃腸供血量減少,胃腸活動受到削弱,即可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久之,很容易造成胃腸撥亂反正。另外, 飯後胃腸內食物充盈飽滿,不經適當消化就做劇烈運動,會因胃腸頻繁、較大震動,使胃腸系膜綳得很緊,甚至發生扭轉而引起腹痛,或造成胃下垂。飯後一小時左右,最好散步,可避免腹脹不適,有利於食物消化,預防胃腸疾病,以便有更充沛的精力參加運動、學習和工作。
7, 情感因素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8, 注意冷暖。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這確是經驗之談。因此注意冷暖—卜分重要。在春秋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葯,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9, 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 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還可在晚間睡覺之前,躺在床上用兩手按摩上下腹部,來回往復約40一;0遍,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10、怎樣保健腸胃
腸胃病的發生主要是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寒積於中,使脾胃之陽不振;其次是郁怒優思,肝氣失調,橫逆犯胃乘脾。要預防脾胃疾病,關鍵在於保護脾胃正常功能的運轉。
1)因此平時應注意保養脾胃:
1. 情感因素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2. 飲食調攝是保養脾胃的關鍵。因此,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素食為主、葷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3. 注意冷暖。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這確是經驗之談。因此注意冷暖-卜分重要。在春秋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葯,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4. 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 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還可在晚間睡覺之前,躺在床上用兩手按摩上下腹部,來回往復約40--50遍,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總讓人們為如何「保胃」傷透了腦筋,有關專家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的基礎、「保胃」的前提,如何才是合理的膳食結構呢,很簡單,專家列出了九個字:「紅黃綠白黑」和「一二三四」。
2)所謂「紅黃綠白黑」,是專家通過自己多年的醫學實踐,總結出來的五種對健康大有裨益的食物:
1. 「紅」是指西紅柿(即番茄),一天一個西紅柿,患上前列腺癌的幾率減少45%。
2. 「黃」是指玉米、胡蘿卜,這些食物維生素A多,缺乏維生素A的孩子容易感冒、發燒、扁桃體炎;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動脈硬化;老年人容易眼睛發花、視力模糊。
3. 「綠」是指前面提到過的綠茶。
4. 「白」是指燕麥片,它不但可降低膽固醇,還對糖尿病、減肥有特別好的功效,此外還能通大便。
5. 「黑」是指黑木耳,科學實踐證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每天吃5--15克就行了。
2)至於「一二三四」,是關於每個人每天健康膳食的四個要點:
1. 一袋牛奶
日本有句話是「一袋牛奶振興一個民族」,「我們中國的膳食有很多優點,但是缺鈣,幾乎90%的人都缺鈣」,專家指出,正常每天每人需要800毫克鈣,但是大多數中國人的伙食里只有500毫克,還有300毫克的缺口--正好一袋牛奶就有300毫克的鈣,所以每天補充一袋牛奶,就補充齊了。
專家說「如果有些人喝牛奶實在不習慣,那就喝酸奶,再不行就喝豆漿」。
2. 250克主食
每天250克碳水化合物,即半斤大米或麥麵粉,「體力勞動多的可以多一些,一些稍胖體力勞動又較少的女性可以適量減少一點,」但吃飯要按四條規矩進行:飯前喝湯,進食速度慢,多咀嚼,晚飯吃得少,這樣體重就很容易維持正常。
3. 三份高蛋白
每份可在一兩瘦肉、一個雞蛋,二兩豆腐、二兩魚蝦、二兩雞鴨、半兩黃豆中任意選擇,每天要有三份--比如早上吃了一個荷包蛋,中午吃一個肉片苦瓜,晚上吃二兩豆腐或二兩魚。
4. 四句話
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① 有粗有細
就是要粗細糧搭配,營養有互補作用,一星期吃三四次粗糧,如棒子麵、老玉米、紅薯等,對健康有好處。
② 不甜不咸
是說不要凈吃甜的,或不要吃太多甜的;也不要吃得太咸,一天吃6克左右的鹽就適中。
③ 三四五頓
是指每天吃的餐數,一般人都是三四餐,怎樣安排「五餐」呢?
早餐與午餐中間加一頓點心餐,下午四五時吃一頓,晚飯吃得晚一些,這樣總量不變而不是越吃越多。
④ 七八分飽
是指吃飯要七八分飽--離開飯桌時還未飽,還想吃也讓自己離開飯桌。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