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月板損傷手術是否有後遺症
你好,你這是軟組織(半月板,韌帶)有損傷所引起,軟組織長時間得不到修復,就會出現腫,痛,積水,嚴重的積水會轉變為膿,只要用葯修復半月板和韌帶,這
些症狀就會消除,不需用手術.
建議中醫治療,中國中醫博大精深,可因地因醫師的不同,所以用的葯和葯方也就不同,有內服的,也有外敷的,在這里建議你選用對身體滑副作用的野生山林草葯
外敷修復半月板和韌帶,一般用葯15天左右就可見效,疼痛明顯減輕80%左右,半月板治療需要40天左右,韌帶治療需要30天左右就可痊癒.
在沒有治療前,多休息,少活動,更不能鍛煉彎曲受損的關節,以免加重半月板和韌帶的損傷.忌吃牛肉,雞肉,姜和燥熱食物.宜吃新鮮蔬菜水果
2、老人半月板撕裂手術要多久才能恢復正常?
大概三、四個月吧,恢復期間可配合使用膝骨通按摩膏進行恢復保養治療,可以更好的有效的修復保養半月板撕裂,,
平時也要注意對患處的休息,不要做劇烈的動作。。。
3、半月板撕裂,但是對行動沒有什麼影響,我要不要手術。
如何治療 1.急性期: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2.慢性期: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術後伸膝位加壓包紮,次日開始作四頭肌靜止性收縮練習,2~3天後開始作直腿抬高運動,以防股四頭肌萎縮,兩周後開始下地行走,一般在術後2~3個月可恢復正常功能。 3.關節鏡的應用:關節鏡可用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半月板邊緣撕裂可行縫合修復,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損傷的部分。對早期懷疑半月板損傷者可行急診關節鏡檢查,早期處理半月板損傷,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通過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4、老年人半月板撕裂用手術嗎_半月板撕裂
提問:老年人半月板撕裂用手術嗎所患疾病:半月板撕裂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母親今年71歲。大約在五六年前膝關節受外傷後一直疼痛,當時沒有拍片,後來一直疼痛,但時好時壞。走路尚可,但上下樓梯很吃力。最近走路也很疼,前幾天做了核磁,顯示是半月板撕裂。我們當地骨科醫院建議做手術,因為母親年齡大了,還有糖尿病(不太重),想請教大夫這個年齡做手術風險大不大?如果保守治療效果如何。總之,想請教專家的意見,是否需要做手術?
5、半月板撕裂,能治好么
運動愛好者還想繼續鍛煉運動,醫生一般會建議做切除或者置換手術,但是任何手術不是一件簡單的說一說,除了需要高昂費用外,手術過後病情、身體的恢復過程,也要進行科學標准和流程。中醫認為外用月板~平~痛~貼處理灰復。古續堂的為jia,另外一提的是,就從手其實是一次有規則的、較大的創傷,少數人在手術後,膝關節的功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影響。
半月板損傷恢復,不論幾度損術本身來說,傷,本來就會比較慢,因為半月板屬於軟組織,它的血供很少,基本依靠關節液的營養。1度屬於輕度損傷,在外科和內科臨床上都採取保守治療方法,2度屬於裂口較大,3度就屬於較嚴重型。
特別要注意的是:
1.心理心態要正確。不能焦忙急躁,要知道恢復周期不確定是正常的(原因:半月板組織供血和營養,不同於其他組織)。
2.多平躺靜養理療,1度損傷如果膝關節出現腫脹,可以用外敷來進行調理(消腫、舒筋活血、止痛、散淤、祛風散寒功效),一般1~2個療程。
3.千萬不要從事劇烈運動,尤其是負重上下蹲運動,這種運動對半月板的損傷病情會加重。1度損傷加重達到2、3度就很難保守治療了,就算是做外科手術,恢復時間更長,如果是運動員,將直接影響成績。
4.如果是2、3度損傷,醫生都會建議您進行修復手術了,但是手術的後遺症以及風險性,也是存在的。這個需要自行斟酌。
半月板幾度損傷,是損傷的等級,一般來說對於年輕人 1級損傷可以保守治療,不需要手術。
6、半月板撕裂後會有後遺症嗎?
如果半月板撕裂如果症狀不嚴重,如無膝關節「卡」、「交鎖」的現象,股四頭肌無萎縮現象,可以先觀察、保守治療,不用手術,這部分人中有些人能像正常人一樣運動,但也要在一年半至兩年以後。但如果有前述症狀,可能會發生疼痛、活動功能障礙等後遺症。
7、半月板撕裂後做手術好嗎?有沒有做過的給點意見啊。。。急求
首先我先申明我不是醫生,我是和你同等病情的患者,但是我為這個事情看了一年多的關節部位的醫學資料,第二,我看了你症狀,感覺您是受了外傷所致,您說的不夠具體,受傷時間,您現在的年齡等等。
第三,如果您年紀較輕,我奉勸您不要去手術,半月板1級和2級信號都不用去手術,主要看您損傷多久,右關節屈伸度如何,如果屈伸度能夠達到90度以內,那就去除第一種需要手術可能;另外您走路狀況如何,是否有絞索,絞索是否頻繁,絞索的意思就是突然走得好好的定住了或者卡住了,如果沒有絞索,或者走個幾站路或者幾個月甚至於幾年都沒有這種現象,那就更不要手術,一般半月板損傷三級以上才考慮手術,1或者2級都屬保守治療范圍內,另外不要看網上所說的關節鏡如何如何安全,如何如何沒有後患,記得一句話,只要動了刀就有創傷,您本身外傷就已經是創傷了,如果不必要手術,而手術的話手術的創傷會另外附加的。
第五,如果才受傷不久,屬於急性期,要注意休息,膝關節要注意保暖,戴個護膝什麼的,晚上睡覺前注意用毛巾熱敷,避免負重,避免劇烈運動,如果下蹲有困難不要強制性下蹲,因為強制性下蹲會加重您的症狀,人體在下蹲的時候腿部承受的重力是原來的3到6倍,有條件做做理療,比如蠟療什麼的。這些是針對你的韌帶和半月板的,如果可以的話,西醫可以開些九力或者維固力,中醫可以找些葯膏外敷,以增加腿部關節通經活血的作用,增加血液循環,如果只是半月板最外部損傷很有可能復原的,這些是針對骨關節炎的。另外說一句,如果您年輕,很有可能康復,但是康復不代表以後不會復發,但是不要有顧忌。受傷後3個月左右時急性期,多注意我以上所說的幾點,3個月之後是慢性期,如果沒有加重,以後注意就是了,關鍵是我不知道您半月板有沒有撕裂,或者破損遺留在關節腔里,如果沒有絞索現象基本就可以排除破損遺留。
這是我親身經歷給你寫的東東,當時我是左膝關節內側半月板後角損傷2級,幾個月才卡一次,但是聽了狗R醫生的建議,做了手術,誰知到這個醫生是個超級菜鳥,只為了賺錢,一刀下去我的下半生就丟掉了,現在骨磨損,呵呵。您的醫生對您還是滿負責的,沒有為了金錢送你去手術台。
最後送上幾幅圖片讓您了解下膝關節構造。
祝您早日康復!
8、半月板手術風險知多少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關於「關節鏡」的問題。 關節鏡技術19世紀初源於日本,19世紀80年代後在美國取得長足發展。主要用於治療膝關節內的各種運動損傷,如半月板損傷,前交*韌帶斷裂,骨性關節炎早期,均可採用關節鏡治療。 關節鏡手術一般做3--4個5毫米的小孔,放入比筷子頭細的鏡子,通過它檢查關節,然後再放入同樣粗細的手術器械,解除病變。與傳統手術相比,該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國際上優秀運動員的膝關節傷病,一般都是通過關節鏡治療的,全美每年膝關鏡手術200--300萬例,中國每年12萬例。 自從關節鏡應用於臨床以來,在關節外科領域內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在關節鏡直視下的直接觀察和手術操作,不僅使診斷的方法改善,准確率提高,同時,由於是鏡下微創手術,手術效果更好,並發症和後遺症也比較少。目前,關節鏡術的應用范圍已由原來的膝關節迅速擴大至肩、肘、腕、髖、踝等關節,成為關節外科工作中的重要檢查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關節鏡手術有什麼特點 關節鏡由於可看到關節內幾乎所有的部位,因此比切開關節看的更全面;由於圖像經過放大,比切開關節看的更准確;由於切口很小,創傷小,疤痕少,康復快,並發症少,有些情況下麻醉過後,即可下地活動,對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大有好處。對關節疑難病症的確診,對困擾患者多年的傷痛,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概括的講,是一邊檢查,一邊手術,檢查、治療同時進行。 關節鏡手術主要的好處是開刀傷口小,對周圍正常組織的破壞小,並可以縮短病人住院及恢復的時間。 2)適合關節鏡手術的傷病 以膝關節為例,絕大多數膝關節的傷病都適合關節鏡手術,像不明原因的關節腫脹,各種滑膜炎,輕、中度的創傷性骨關節炎,或老年性退變性骨關節炎,關節內游離體,半月板損傷,交*韌帶損傷,急性關節扭傷,髕骨半脫位等。關節內感染也可以通過關節鏡檢查沖洗。 …… 6)關節鏡手術及其護理指導 1. 術前准備 ① 心理護理 向患者解釋手術的目的,術後有一段時間不能行走,以後需通過功能鍛煉後恢復。 ② 按硬膜外麻醉術前常規護理。 ③ 備齊各項常規檢查報告,如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時間測定、肝腎功能、心電圖、患肢的X線片。 ④ 手術野皮膚准備患側肢體切口的上、下20厘米處。 ⑤ 手術前1天,做血型測定、備血,完成常規葯物的皮膚敏感試驗,全身清潔。手術前晚10時後禁食,12時後禁水。 ⑥ 手術晨按醫囑給術前用葯。 2. 術後護理 ① 腰麻後常規護理。 ② 卧位術後6小時平卧位,頭側向一側。 ③ 定期觀察並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④ 抬高患肢一般用枕頭或軟墊,使患肢抬高約20厘米,保持膝關節接近伸直位,減輕腫脹。 ⑤ 注意觀察切口出血情況,一般切口採用加壓包紮的方法。如果切口滲血較多,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位的清潔。 ⑥ 觀察足趾的末梢循環,溫度、膚色和運動,以防止由於包干政緊而引起血液循環障礙。 ⑦ 功能鍛煉,術後第1天可開始練習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通過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促進血液迴流,減輕腫脹,為抬腿運動做好准備。術後第2天開始作抬腿運動。 ⑧ 如果關節腔內積液消退,可作膝關節伸屈練習,過早會加重關節⑨ 應早期下地活動,但不可過早負重。 3. 健康指導 ① 膝關節保暖,夜間抬高下肢。 ② 按照要求進行下肢的功能鍛煉,直至關節的疼痛消失、下肢行走如常為止。 ③ 定期隨訪。 腔內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