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損傷不疼爬山

半月板損傷不疼爬山

發布時間:2021-05-13 14:27:59

1、半月板損傷是爬山引起?

不一定全是爬山, 但是爬山膝蓋壓力大, 會導致半月板損傷。

2、怎樣避免爬山膝蓋疼

1.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沖對膝蓋是最致命的。正確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後並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重心移過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腳上往下砸),永遠要有一隻腳支撐在地面上。

2.盡可能減少負重。出發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況下負重超過體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從保護膝蓋的角度控制節奏了,即使是特殊情況,負重也盡量不要超過體重的1/3。

3.開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包括拉伸,讓關節、肌肉、韌帶等得到良好的預熱。也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關節潤滑液的分泌。

4.使用肌肉效能貼和登山杖。登山杖要選可靠的,最好是兩根,上臂盡量多的分擔腿的負重。如果覺得帶登山杖很麻煩,就可以考慮在登山前在膝蓋上貼上肌肉效能貼,很輕便同時也能很好的保護膝關節,避免受傷。

5.出發之前要正確的評估自己的體力和戶外能力,確定自己是否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進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蓋,挑戰新難度也是要循序漸進。

6.選擇合適的登山鞋鞋,並且記住一般松軟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對膝蓋都相對友好,不過要注意防滑,還有走碎石路的時候一定要照顧走在你下面的人。

7.不要「鎖關節」,當大腿過度勞累的時候,走路時就會不自覺的鎖關節,就是把腿部伸的筆直,這樣可以減輕大腿肌肉的負擔,暫時放鬆肌肉,但是卻很容易造成膝勞損,膝沖擊傷,腳踝勞損和腳踝扭傷。

3、100分椎間盤突出.膝部半月板損傷可以打羽毛球,爬山嗎?

1、腰椎間盤問題:
屬於L4/L5椎間盤周圍膨出並L5/S1椎間盤突出(中央型),症狀沒有說。一般來說膨出是由於椎間盤變性,壓縮髓核向周圍突出,但是由於周圍纖維環包裹未破,如果纖維環或者後縱韌帶破裂,髓核從破孔出來就是突出(後方薄弱,因此多為後方突出),常導致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引起類似腰腿痛、腿麻等症狀。T2W1椎間盤信號下降就是椎間盤脫水變性的一種表現,描述中沒有詳細說明神經根受壓情況及突出的范圍,因此不好界定。
2、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是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就是膝關節兩骨之間的起彈性緩沖作用的軟組織板破裂,一般來說老年人由於膝關節故此生成容易復合出現膝關節退行性變的一些情況。
3、爬山容易導致膝關節疲勞,不利於半月板損傷修復,尤其是下山的時候容易導致類似踩空感覺,比較容易出現危險,另外下山的後重作用也不利於腰椎間盤突出恢復,容易加重症狀。
4、打羽毛球也是一樣的,不論腰椎間盤突出還是半月板損傷都是由於促進關節彈性的軟組織板和髓核病變引起,關節彈性下降,左彈跳類運動和劇烈的轉體及蹲、跳動作都會影響癒合,導致症狀加重。
比較適合的運動是慢走、太極拳、游泳、大小飛燕操、老年人保健操、健身操等。風、寒、濕的侵擾,可使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小血管收縮和肌肉痙攣,引起腰腿痛。腰背肌肉持續性痙攣,可導致椎間盤內壓力升高。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風寒濕對腰部侵擾,注意保暖。 還有就是注意避免腰膝部勞累,最後床鋪是硬板床。

4、半月板損傷嚴重嗎?能去參加爬山的活動嗎

半月板損傷很嚴重,尤其在上下樓類的活動時,關節承受的壓力會非常大。更別說爬閃了。韌帶沒了可以重建,板沒了·····真就不好說了

5、爬山是不是對膝蓋不好??

人的膝關節是所有關節中面積最大的關節,承受體重的主力,它由股骨下端及脛骨上端組成,其前有髕骨,其中間有「軟墊」即半月板,周圍有強壯關節囊、肌肉及韌帶保障了關節的穩定。 膝關節的負荷隨人體的運動和步態方式有很大的變化,膝關節站立位的靜態受力(雙足著地)為體重的0.43倍,而行走時可達體重的3.02倍,爬山時則可達體重的4.25倍。
爬山雖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但卻不利於保護膝關節。因為,上山的時候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的時候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沖的力量,這樣的沖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 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
人在上山的時候,1)股四頭肌用力收縮,髕骨與股骨的關節面反復摩擦撞擊,致使髕骨軟骨面受損,部分壞死,剝落,日久可形成「髕骨軟化症」遷延難愈。表現為:膝部隱痛,不能准確定位,上山膝部不敢用力。2)股四頭肌反復運動,肌腱與骨以及肌腱之間相對運動頻繁,滑囊超負荷壓力,局部溫度升高產生炎症,滲出液增加,囊內張力大,引起疼痛。表現為:相應部位腫脹,髕骨上滑囊(髕上飽滿,浮髕試驗+);髕骨下滑囊(膝眼消失,疼痛)。輕者,滲出液少,經休息,幾天後可吸收。重者。滲出液多,全膝腫脹明顯,屈伸受限,治療不當,轉變慢性滑囊炎,遇勞發作。
人在下山的時候,1)膝關節總是處在交替屈膝負重的狀態中,這時韌帶鬆弛關節很不穩定,全靠支持帶維持,當關節有橫向位移時,極易損傷支持帶,產生細小的纖維段裂,毛細血管出血。表現為:膝內側或外側疼痛,以下山時為重。2)屈膝時關節不穩定,如果受到側向外力或滑動,重心不穩,可扭傷膝關節,造成半月板損傷。表現為:關節內劇烈疼痛,不能屈伸活動,合並關節囊損傷致關節腫脹。
戶外運動,爬山涉水,怎樣保護膝關節? 合適的裝備及正確的運動方法
穿合適且狀況良好的鞋子, 鞋子能夠對腳提供足夠支撐和緩沖。
使用護腿護膝保護膝關節。穿著時,會將整個膝蓋包裹起來,它對膝關節及周圍肌肉組織能起到輕度加壓,支撐的作用,可以預防長距離行走後的膝蓋腫脹。
持著一副輕便用的手杖,可以大大降低徒步過程中對膝關節的磨損.這是因為一方面,手杖的支撐可以增強行走的穩定性,保持平衡,防止跌倒,磕絆,減少膝部受傷的幾率;另一方面,有了兩支手杖的配合,可以降低運動的強度,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從而減少對膝關節的磨損。
挑選合適的背包,良好的背負系統及正確背負方式能保持身體重心的平穩。增強行走的穩定性。保持背包重量在體重的1/4,極限情況下不超過1/3。 正確的運動方式。在戶外要量力而行,不要作超出自已能力的事。所謂堅強的意志,一直超強度的透支著自己的身體。容易造成意外傷害。
行走時,盡量選擇平整的路面行走也是非常重要的.崎嶇的,多石的路面,會讓膝蓋扭轉頻率加劇,對關節的磨損也就更大。 攀爬時,膝部不要接觸岩石面,否則會影響到腳的支撐和身體平衡,甚至會造成滑脫而使膝部受傷。 下山不可奔跑。不要從高處下跳,多高可以下跳不傷及膝蓋這問題實在無法界定,只要是從高處下都會對膝部造成沖擊。下山或走較陡的山路時重心偏後並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重心移過去,這樣造成的沖擊性會比站直跑和跳下去的姿勢減少幾倍或十幾倍。
還要注意點,平時別讓膝關節受涼,特別是溯溪時,盡量保持膝部的乾燥.

6、爬山對膝蓋的損害有多大

您非常孝順!祝您早日說服父親,讓老人擁有鍵康的體格!

資料一

膝關節的負荷隨人體的運動和步態方式有很大的變化,膝關節站立位的靜態受力(雙足著地)為體重的0.43倍,而行走時可達體重的3.02倍,爬山時則可達體重的4.25倍。經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在登山時出現不能下山的情形,這是因為爬山時關節負重是正常時的四五倍,關節難以承受。

資料二

登山有它不利的一面;對膝關節的磨損較大。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與地面行走相比,人體對膝關節的壓力增加了四至五倍。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尤其是中老年人,由於年齡的增大,骨質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旦磨損,幾乎是無法恢復的。許多中老年朋友登山後,感到膝關節發脹、疼痛,甚至無法再登山,就是這個原因。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媒體對中老年人是否適宜參加登山活動一事議論頗多,主要也是考慮到對膝關節的磨損問題。

資料三

人在上山的時候,1)股四頭肌用力收縮,髕骨與股骨的關節面反復摩擦撞擊,致使髕骨軟骨面受損,部分壞死,剝落,日久可形成「髕骨軟化症」遷延難愈。表現為:膝部隱痛,不能准確定位,上山膝部不敢用力。2)股四頭肌反復運動,肌腱與骨以及肌腱之間相對運動頻繁,滑囊超負荷壓力,局部溫度升高產生炎症,滲出液增加,囊內張力大,引起疼痛。表現為:相應部位腫脹,髕骨上滑囊(髕上飽滿,浮髕試驗+);髕骨下滑囊(膝眼消失,疼痛)。輕者,滲出液少,經休息,幾天後可吸收。重者。滲出液多,全膝腫脹明顯,屈伸受限,治療不當,轉變慢性滑囊炎,遇勞發作。

人在下山的時候,1)膝關節總是處在交替屈膝負重的狀態中,這時韌帶鬆弛關節很不穩定,全靠支持帶維持,當關節有橫向位移時,極易損傷支持帶,產生細小的纖維段裂,毛細血管出血。表現為:膝內側或外側疼痛,以下山時為重。2)屈膝時關節不穩定,如果受到側向外力或滑動,重心不穩,可扭傷膝關節,造成半月板損傷。表現為:關節內劇烈疼痛,不能屈伸活動,合並關節囊損傷致關節腫脹。

7、爬山時膝蓋疼痛,是半月板損傷嗎

滑膜關節的一般結構包括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但是為了加強運動,某些重要關節處有了一些附屬結構,如肩關節處有關節盂和關節唇等,膝關節也很重要,半月板就是兩片關節盤(一般為一片半月板,但是膝關節是人體最復雜的關節,有兩片)
半月板損壞就不能運動了,而且病情會惡化,不會慢慢好轉。我認為您不是半月板損壞。
至於什麼病情,確實要經過核磁共振確認。

8、半月板損傷走路跑跳都不疼,但是不能深蹲,不做手術行嗎?

半月板損傷,主要是要充分的休息,不能劇烈的跑跳,輕微的損傷可以不手術治療即可獲得好的效果。

與半月板損傷不疼爬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