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間盤突出用姜煮水再加鹽,醋是熱敖腰好還是泡腳好
你好,在晚上經常使用生薑水泡腳的主要功效是禦寒保暖和通經活絡,同時也可以幫助消除產生的疲勞無力感,促進足部以及全身多個部位的血液循環,並能改善人體的排汗排毒功能,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起到減肥瘦身作用。單用泡腳的方法效果不明顯,一定要控制飲食,低脂肪、低熱量、不吃零食、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勤鍛煉。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所幫助。如需獲得更多權威醫美知識,盡在檸檬愛美檸檬愛美
2、硬物打了眼,冷敖好還是熱敖好?
硬物打了眼冷傲好還是熱傲,我認為還是冷傲好一點。
3、鹽炒熱了敖腿關節有什麼好處
炒熱的鹽中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多,服用補心、補脾葯物時,以炒鹽為引,可提高療並行; *患瀉痢肛門時,可取食鹽適量炒熱,並趁熱用布包好,放在腹部上,會頓覺舒服。 *受寒胃痛,可將粗食鹽1公斤炒熱,用布包成兩包,反復輪換熱敷寒處,有較好的止痛效果。
4、中葯敖了以後 多久有效? 今天敖的中葯 明天和後天喝有效果么?
服用中葯湯劑講究多(方法-時間-調護)
服葯時間
1.飯前服:一般在飯前30~60分鍾服葯。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葯,以使葯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葯,因為在胃空狀態下,葯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葯效。
2.飯後服:一般在飯後15~30分鍾服葯。病位在上,應在飯後服葯。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飯後服用,可使葯性上行。對胃腸有刺激作用的葯,在飯後服用可減少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葯,也宜在飯後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發生副作用。
3.餐間服:即在兩餐之間服葯,避免食物對葯物的影響,治療脾胃病的葯宜餐間服。
4.空腹服: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於充分吸收。用於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葯物也宜空腹服,這樣可使葯物迅速入腸,並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揮葯效。具有瀉下作用的湯葯也亦如此,以增強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鍾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葯物,以及有積滯、胸膈病等,服葯後宜仰卧;有頭、口、耳病等,服葯後宜去枕而卧;有左右兩肋病症時,服葯後應按葯性的升降作用選擇睡姿,如葯性升發,應擇健側卧,如葯性沉降,應擇患側卧。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驅蟲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將蟲殺死排出體外。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應不拘時間盡快服葯或頻服(每隔1-2小時服一次),慢性病則要按時服葯。
總之,服中葯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葯物的性質來定。以盡量發揮葯物的預防、治療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為原則。
服用方法
中葯一般服法是一付湯葯每天分兩次溫服,早、晚各服1次,或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但根據病情,有的一天只服一次,有的一天需服幾次,有的又可以煎湯來代替茶飲。具體服用方法介紹如下:
1.溫服:一般葯物均宜溫服,葯煎好後放一會兒,待其不冷不熱時服。如平和補益葯物。
2.熱服:凡傷風感冒的葯,宜趁熱服下,以達到發汗目的;祛寒通血脈的葯也如此,以利於祛寒活血。
3.冷服:在葯液冷卻後服。一般是指解毒葯、止吐葯、清熱葯,均應冷服。
4.頓服:是指葯性峻烈的小劑量湯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於使葯物在不傷正氣的情況下,集中葯力,發揮其最大效應,如通便、化瘀血葯等。
5.頻服:凡咽喉病者、嘔吐病者,宜採用頻服的方法,緩緩服下,能使湯葯充分接觸患部,較快見效。
此外,使用峻烈葯與毒性葯時,宜從小量開始,逐漸加量,見效了就要立即停葯,千萬不要過量,以免發生中毒和損傷人體正氣。
總之,應根據病情、病位、病性和葯物的特點來決定不同的服用方法。
葯後調護
很多病人都容易忽略服葯後的調養和護理,其實服葯後的調養和護理也很重要,它不僅直接影響著葯效,而且關繫到病體的康復。
1.飲食宜忌:一是疾病對飲食的宜忌,如水腫病宜少食鹽,消渴病宜忌糖等。另一方面,是葯物對飲食的宜忌,如含地黃的方葯,應忌食蘿卜;有土茯苓的忌茶葉;服荊芥時宜忌河豚與無鱗魚等。總之,服葯期間忌食肉蛋魚蝦等發物和蔥、椒、姜、蒜等辛辣刺激性調味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2.情志調護:避免情緒大幅波動,因情緒刺激有礙於機體的運化及調整,加重臟腑的負擔。比如憂思傷脾,大怒傷肝,大喜傷心,驚恐傷腎等。
3.特別調護:一般服用治療傷風感冒等解表葯時,服葯後應服用熱粥一碗,以達到服葯後微微出汗為最佳效果。服用瀉下葯後,應注意飲食,不宜進食生冷油膩以及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
另外,服葯出汗後要注意避風,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不然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
中葯吃多了的話是有可能拉肚子……現在吃的中葯肯定比較涼的,吃多了拉稀也正常的。
喝中葯的注意事項:
1.喝中葯請在飯後30-60分鍾服用為宜.可以避免中葯成分對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葯前後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漿,以免中葯成分與茶的鞣質,咖啡因及蛋白質等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葯後有不舒服或腹瀉等現象,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感冒咳嗽請停服湯葯.
4.如果覺得口味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中葯也有副作用
中葯大部分是天然葯物,有效成分比較復雜,如生物鹼、皂素、鞣酸質,揮發油等。既然是葯,其多數則會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講,中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葯要小些,但也有些葯物毒性較大,如紅砒石、白砒石、水銀、斑蝥、青娘蟲、紅娘蟲,生藤黃等。毒性稍輕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馬錢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鬧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鱉、呂宋果、雲軸子、楓茄子、楓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罌粟殼等。當使用這些葯物時,必須慎重,如楓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劑量過大,常會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葯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那麼,平時在中葯方劑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烏、草烏等,為什麼不發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於對這些葯物進行了炮製,如生半夏口服會引起嘔吐。唇舌發麻。聲音嘶啞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薑汁、明礬、鹽等炮製後,其毒性大為降低。另一方面,還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如水銀用做主葯治療皮膚癌、宮頸癌時,只能限於外用,嚴禁內服,不然會發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葯雖然毒性輕微,若使用劑量過大,則會產生嚴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劑量(50克)與豬蹄同煮,服後會發生腎功能損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氫氰酸,在過量情況下,就會出現發熱、嘔吐、腹瀉、驚厥、抽搐、肢體強直、皮膚青紫、瞳孔散大、脈弱而亂,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現象。
當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葯時,首先應慎重,要嚴密觀察,並注意劑量是否恰當,前者時間應稍長些。其次可與一些葯物配伍,以減少毒性。如用於肝硬化腹水的十棗丸,就是配伍大棗來緩和甘遂、大戟、芫花這些有強烈瀉下作用的中草葯,起到減少毒性的作用。對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葯,常配伍甘草來緩和毒性。現已證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葯理上確有解毒作用,證實了《本草綱目》上記載甘草「解百葯毒」的正確結論。
===
吃中葯如何減少副作用
《神農本草經》中,將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葯與一般葯物明顯區分,並指出了對中葯的炮製原則。
一個胃病患者,當身體的其他病需要服苦寒葯時,這時如果不照顧脾胃,也許在其他病痊癒之時,胃痛反而加重了,可以說這也是中葯的副作用。
寒涼葯雖能清熱,但易傷陽;熱性葯雖可祛寒,但能耗陰;攻伐葯固可祛邪,但能傷正氣;滋補葯固能扶正,但能戀邪。因此,一方面要通過炮製、配伍、減輕葯量、改進用葯方法等以減少葯物的偏性,同時要掌握葯物的禁忌以保證用葯安全。中醫所說十八反、十九畏等也是防止中葯毒副作用的有關論述。
在臨床上,中醫講究「整體調理、辨證施治」,用葯有「君、臣、佐、使」等,就是讓人們使用中葯時要區分個別,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例如,在用中葯梔子時,它有清三焦之火的用途,但一些人服後可出現腹痛,少數可見腹瀉,而這部分人在停葯後大多自行緩解。如果因病不能停葯時,可加理氣止痛、健脾止瀉的中葯或服用炒梔子,即可消除其副作用。
總之,只要按照中醫理論科學合理地使用中葯,注意加工、炮製及配伍,完全可以減輕或消除其副作用。
==
中葯有副作用嗎?
[日期:2005-09-16] 來源:21CN 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在大家眼中中醫葯是一座偉大寶庫,很多人都相信中葯是純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無毒副作用,這是中葯最大的優勢所在,也是中葯賴以生存、發展,沿傳至今的根源所在。
三類服用時須注意的葯品
1、 抗生素;2、 解熱鎮痛葯 ;3、 中葯。
中葯到底安不安全呢?
凡葯三分毒,認為中葯是純天然,無任何毒副作用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我們的祖先對於中葯的毒性就給予了高度重視,當代對於這個問題更加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因為對葯物毒性的認識是在逐步加深的。因此認為中葯是純天然的,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說法顯然和事實是有出入的,另一方面當出現了不良反應後就全面否定了中葯的安全有效這一特點也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太片面。
據國家統計,目前有大約12800多種中葯,真正發生不良反應的也就只有120多種,不到千分之一,嚴重不良反應不超過50鍾。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大多數中葯是安全有效的。相對於西葯的副作用來說,中葯的毒副作用還是少的多。
據統計中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佔到了全部葯物的10%,大部分還是西葯的毒副作用多。
怎樣去區分和鑒別中葯?
中葯包括三大類,一個是原葯材,包括植物葯、動物葯、礦物葯、合成葯。
第二是飲片。
第三是成葯。
中葯分類
1、 葯材;2、 飲片;3、 成葯: ①純中葯制劑,②中西葯合方制劑 ,③天然葯物制劑。
怎樣看待中葯的毒副作用問題?
用葯一定要注意時間、劑量、服法。長期服用某些葯可能出現毒副作用,比如蜈蚣可以止痙、止疼,一般規定用0.6克至1克,也就是1-2條,如果服用過量,是有毒副作用的。
大毒莫過砒霜,隨著近代對於砒霜用葯的改革,用砒霜注射液來治療原發性的肝癌、白血病,效果很好,而且不引起砷中毒,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提示,有毒的葯物如果運用得當,照樣可以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另外比如人參是延年益壽的葯品,但是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反應。研究發現服用人參每天如果超過30克,連續服用2個月,將會出現頭暈、血壓升高、煩躁、失眠,人們把出現這些不良反應稱為濫用人參綜合征。這就告訴我們,人參是一種大補的良葯,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葯物使用一定要得法,當然不當食用人參導致的不良反應一般在停葯後可以自行消失。
什麼情況下中葯會有副作用?
避免中葯副作用要注意葯材本身的選擇、炮製方法、制劑形式。
馬錢子適當應用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腰肌勞損、麻木癱瘓等。但是有毒成分主要是馬錢子鹼和士的寧,若過量服用會發生中毒,出現頭昏、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咬肌痙攣、吞咽困難、全身抽搐等。可是在很多中成葯中都含有馬錢子,怎麼去掉其毒性呢?來看看它的製作過程,這是在用沙燙的工藝進行炮製,然後粉碎再和其他葯材進行科學配伍,混合均勻,再經過乾燥等工藝就成了成品葯粉。成品葯在出廠前還要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做有效含量測定,需要藉助多種精密儀器保證各種葯的含量都符合國家葯典的規定。
什麼情況下服用中葯會有副作用?
以下情況包括1、超量、長期用葯。2、用法不當3、濫用補葯4、輕信偏方秘方。比如用「斑蝥泡酒」墮胎就不可取,斑蝥是有毒的,容易引起肝腎功能的衰竭,有幾例病例就是因此死亡。還有的一些漁民以為魚膽可以清肝明目,結果引起中毒。這些都是聽信偏方的後果。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葯是最為安全合理的。
要慎用對肝腎有毒副作用的葯物,特別是肝腎功能不好的人尤其要慎用。
重要中毒會損害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因此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中葯中毒反應是多系統的反應,但是重點是肝腎功能受損。
有毒中葯對身體哪些部位有損害
1、 心血管系統:蟾酥;2、 消化系統:巴豆;3、 神經系統:馬錢子;4、 呼吸系統:桃仁、杏仁、白果;5、 造血系統:雷公藤。
中醫對感冒的認識
1、 冬季感冒多屬於風寒;2、 春季感冒多屬於風熱;3、 夏季感冒多挾暑濕;4、 秋季感冒多挾燥;5、 體質虛弱引起的感冒。
具體用葯要根據病因辯證治療。
服用中葯須知
1、 在醫生指導下用葯,不可擅自使用。
2、 不可加大劑量或延長用葯時間。
3、 不要亂搭配,注意合理配伍。
4、 當心中西葯混合服用引發不良反應。
5、 無毒葯物對於高過敏體質的人可能會有副作用
5、怎樣熬膏葯
傳統膏葯的製作方法
一、歌訣及注意事項 一丹二油,膏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離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熱則軟,涼則硬,貼之即粘,拔之即起。熬膏葯應掌握的技術要領:1。炸葯勿太過或不及,如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影響膏葯黏度。2。下丹注意掌握火候和劑量大小,溫度低影響丹油化合,其色不澤。大火易燃,丹量小則膏嫩,易流失起不到固定作用。丹量大 則膏老,質脆而不粘,貼敷易脫落。3。祖曰:膏葯之黑功在熬,亮之功在攪,下丹後要不停的攪,並用扇子或風扇煽動,盡量使油丹化合時產生的氣體跑掉,則膏葯光亮,粘膩。 二、詳細步驟 黑膏葯系以食用油炸取葯料,去渣後在高溫下與黃丹反應而成的鉛硬膏。 一、基質原料的選擇與葯料的處理 1. 植物油:以質地純凈的麻油為好。其優點是煉時泡沫少,有利於操作。且製成的膏葯色澤光亮,性粘,質量好。亦可以採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 黃丹:又稱章丹、鉛丹、紅丹、陶丹,橘黃色,質重,粉末狀,主要成為為四氧化三鉛,純度要求在95%以上。(可在大型葯店或化工店買到) 3. 葯料的處理:葯料可分為一般葯料(粗料)與細料兩類。粗料為一般性的中葯根莖葉等,細料為貴重葯與芳香葯。粗料按處方取好,並進行適當的粉碎,為熬枯去渣作準備。細料如麝香等研成細粉備用,攤塗時撒在膏葯表面;可溶性或揮發性的細料如冰片、樟腦、沒葯、乳香等可先研為細粉備用,在攤塗前投入熔化的膏葯中混勻。(細粉要過120目篩) 二、傳統黑膏葯的製作工藝 1.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鍋中,微熱後將葯料投入,加熱並不斷攪拌,直至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內部焦黃為度。此時溫度可達220度,炸好後可用鐵絲篩撈去葯渣,去渣後的油為葯油。(鍋最好用銅鍋,控制溫度可用專用高溫溫度計,醫療器械商場都有賣) 2.煉油:取上述葯油繼續熬煉,待油溫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達到溫度,很關鍵),改用中火。煉油的火候:一是看溫度計,達到規定溫度;二是看油煙,開始為淺青色,漸為黑而濃,進而為白色濃煙,無風時白煙直上;三是看油花:沸騰開始時,油花多在鍋壁周邊附近,當油花向鍋中央聚集時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許葯油滴於水中,不散開成珠狀為度。(本關最難,一定要煉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溫度太高) 3.下丹成膏:葯油煉成後,離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黃丹在下前先乾燥並過100目篩。少量加丹,邊加邊攪動,一定要向同方向攪拌。攪成粘稠的膏體,膏葯不粘手,拉絲不斷為好,過硬則老,過粘則嫩。 4. 去火毒:膏葯製成後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換一次水,七日後膏成。 5. 取膏葯團置於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將細料兌入,攪勻,用竹簽取一定量的膏葯在牛皮紙或膏葯布上即可,麝香等特別貴重的葯可最後撒上。 無鉛無丹膏葯的滲透主要靠膏葯的促進滲透劑如麝香、冰片、氮酮等,無鉛無丹膏製作方便,環境衛生,較易為患者接受。
6、熱敖是什麼意思
熱敷就是將熱毛巾、熱水袋或者理療袋等發熱源放在不適的部位,用於緩解非炎症引起的局部組織疼痛。
7、熬中葯,第二次熬的時候是放熱水,還是涼水..
正常是按照醫囑,如醫生沒囑咐按照以下標准
煎葯服葯標准
1:一副葯煎3次,現吃現熬
2:每次加水量:
第一次熬葯,水高於葯一公分(用涼水泡2小時或溫水20分鍾)
第二次熬葯,水與葯持平(用涼水泡8-12小時)
第三次熬葯,水低於葯一公分(涼水泡8-12小時)
3:每次煎葯剩至80-100毫升(少半小碗),現吃現熬
每日服葯2次,早飯前30分鍾,晚飯後30分鍾,如胃不好的可飯後服用,服葯期間忌食辛,辣,酒,海鮮。
4:煎葯容器:用鋁,泥,沙鍋均可(不可用銅鐵鍋)
5:忌喝涼葯,葯若煎糊切不可服用。
8、熱敖是什麼
熱敷就是用熱毛巾(將毛巾放到熱水中浸泡)或是暖水袋,暖寶寶這類的東西敷在人體的某一部位,可起到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