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縫合後形成瘢痕組織

半月板縫合後形成瘢痕組織

發布時間:2021-03-13 05:28:32

1、疤痕形成原理

由燒傷、燙傷、外傷、手術傷口而留下的疤痕、色澤黑赤,疤痕形成基本病理改變是纖維結締組織過程增生,尤其是疤痕體質的患者,疤痕疙瘩及體質更為明顯。

瘢痕形成的機制
瘢痕形成的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瘢痕的形成是由於機體炎症反應,膠原體的合成與降解不平衡、異常粘多糖的出現以及肌成纖維細胞的增生所造成。增生性瘢痕中淋巴液減少,局部水腫,可導致瘢痕的肥厚

瘢痕的形成和吸收
根據細胞對損傷的反應,生物組織「癒合」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瘢痕癒合,如心肌、骨骼肌、神經等癒合後形成的瘢痕。
第二種是組織補充,由受傷組織產生同一種細胞來補償失去的那部分細胞,如人的皮膚和胃腸道上皮。一定范圍內的損傷可以激發並加速組織補充,但損傷超過一定限度,即以瘢痕癒合來代替。
第三種是再生癒合,即細胞受外傷激發後回到原始的非特異形式,在損傷部位再分化為完全癒合所需要的各種不同的類型的細胞,使身體的單一組織或器官完全復原。再生癒合只存在於某些低等動物如晰蜴尾巴斷落後可以完全再生,但到了高等動物,這種癒合能力已經消失。
人體皮膚損傷後的癒合,同時存在上述的組織補充和瘢痕癒合兩個過程。上皮細胞由正常皮膚邊緣向心性爬行生長,或由皮膚附屬器汗腺、毛囊的上皮向外擴展生長,最後完成創面上皮覆蓋。真皮組織對損傷的反應,是形成肉芽組織。肉芽組織實際上是一種炎症組織,從細胞學角度來看,肉芽組織包括:新生的毛血管內皮細胞,由局部原始的中胚層細胞分化來的纖維母細胞及其合成物,如膠原纖維、粘多糖等。肉芽組織只是一種過渡階段的組織,從生長到成熟的過程,其細胞、基質及其他成分都在不斷的變化,由肉芽組織到瘢痕的區分一般以膠原纖維生成素的沉積及細胞成分的減少為標志。瘢痕組織實際上也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一般經歷由增生到成熟的長期變化過程。有進肉芽組織可以被周圍正常組織完全吸收而不經歷瘢痕增生過程。影響瘢痕增生的因素很多,如其與遺傳、人種、年齡以及感染、創傷部位、創傷原因、創傷程度等均有關。
瘢痕組織生長到一定階段後自行停止並逐漸吸收消退。一般的創面癒合後半年至一年內瘢痕仍在增生,其後逐漸吸收平復。但此過程可延續幾年、十幾年尚不能完成。這個過程快慢程度因人而異,個體之間差異很大。有人通過測定瘢痕塊的生化成分發現瘢痕組織的吸收是從邊緣向中心方向進行,粘多糖的吸收於膠原纖維的崩解吸收,正常組織對瘢痕有吸收作用。膠原的崩解直接受膠原酶及其拮抗物活性的控制。
在生理情況下,機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結締組織的「再塑」過程進行得很精確,膠原的崩解和合成有一個完善的調節機制系統。影響膠原酶作用的因素很多,如膠原酶本身和其他蛋白酶的性質、局部溫度和PH、作用底物(膠原的質和量)和局部的非膠原成分,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等等。
五、瘢痕組織細胞培養
組織培養是細胞生物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由於在體外培養中和在機體內,細胞行為的基本規律是一致的,所以許多研究可以在體外進行,並且在培養條件下,人們可以是有目的地、有選擇地控制細胞生長的環境,因此可以研究出在某種特殊條件下的細胞生物學行為。膠原過度沉積是瘢痕形成的基本環節,而成纖維細胞是合成膠原的主要細胞,因此了解成纖維生成素細胞的生物學行為是瘢痕研究的重要課題。國內外眾多學者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成纖維細胞體外培養技術目前已趨成熟。
六、皮膚創傷癒合成真皮纖維化
真皮纖維化是指膠原為主的細胞外基質成分在真皮內過度積聚。其相關疾病稱為真皮纖維化疾病或稱纖維化皮膚病,盡管其臨床表現和發病因素不盡相同,但真皮纖維化這些疾病的共有標志。與皮膚創傷癒合過程相類似,可把創傷癒合視為組織纖維化的模型,或纖維化視為失調、錯位和不恰當的創傷癒合。真皮肉纖維組織形成在皮膚正常創傷癒合時屬於生理反應,能夠及時起動,又可適時終止,而在真皮纖維化疾病中,纖維組織形成的正常調節過程可能發生了紊亂。因此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均被劃歸為真皮纖維化疾病范疇。與其他真皮纖維生成素化疾病如硬皮膚病相比,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還兼有皮膚創傷癒合列為密切的聯系。故開展皮膚創傷癒合的研究還可能對認識真皮纖維化疾病的發生機制和臨床防治具有借鑒和啟示作用。
七、瘢痕臨床表現的生物學基礎
瘢痕形成是皮膚損傷達到一定程度後修復的必然結果。瘢痕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妨礙美觀 即使較小的表淺瘢痕,也會有礙美觀。當瘢痕嚴重時,尤其是顏面部的瘢痕會給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2、產生一定的自覺症狀 瘢痕組織可有不同程度的自覺症狀,這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最為明顯。這些症狀包括瘙癢、刺痛或灼痛、易受激惹或局部過度敏感等,有些病人甚至有很明顯的觸痛。臨床上相當一部分病人是因為自覺不適而就診的。
3、影響功能 肢體關節附近的瘢痕可影響肢體活動,導致關節運動障礙;大面積的瘢痕可使皮膚喪失排汗等功能。
瘢痕的臨床表面有其生物學基礎,反映了皮膚創傷癒合不同階段中細胞和(或)細胞外基質的一些變化特點,可歸納為下面幾點:
1、瘢痕隆起 這與皮膚創傷癒合過程中的纖維增生和組織含水量明顯增加有關。當大量纖維生成素組織形成後,既使經過組織重塑和改造,局部仍殘留多量的纖維組織。這可解釋一些瘢痕經過較長時間後仍明顯高起於皮面的現象。
2、瘢痕凹陷 瘢痕組織形成後經歷了重塑期,多種細胞分泌的膠原酶及其他蛋白水解酶的降解作用使得細胞外基質被分解吸收,加之組織中液體成分明顯減少,終致瘢痕變平甚至出現凹陷。
3、瘢痕收縮 除了有與引起瘢痕凹陷相似的原因外,肌成纖維細胞的生物學特性與瘢痕收縮也有重要關系。
4、瘢痕發紅 在新形成的瘢痕組織中很常見。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均表現為外觀發紅,這與瘢痕組織中血管密度增加血流量增加有關。
5、瘙癢、刺痛和易受激惹等症狀 這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很常見,與瘢痕組織中組織胺、某些神經肽(如P物質)及其他一些介質含量增加,刺激游離神經末稍有關。
八、萎縮性瘢痕主要特點為:
(1)成纖維細胞數量較多,外形呈梭形或不規則形,胞質突起或多或少。
(2)多數胞漿內可見到大量擴張的粗面內質網及較多的高爾基復合體。
(3)核為卵圓形,有切跡,核內染色質分布均勻,在核膜下較密集,可見核仁。
(4)膠原原纖維較粗大、緻密、排列不規則。
(5)微血管多呈閉塞狀態。
九、瘢痕疙瘩主要特點為:
(1)具有增生性瘢痕的主要特點。
(2)與增生性瘢痕不同的是可見到較多的肌成纖維細胞。胞體多呈長梭形或不規則形,有少量突起,核呈卵圓形,也可呈鋸齒狀或凹痕,常染色質豐富,核仁明顯,胞漿中粗面內質網豐富或中等量線粒體較豐富,高爾基復合體發達,充滿了纖細的與細胞長軸平行排列的肌微絲及其形成梭形電子緻密區(稱為密體)。質膜內面也可見到一些密斑樣結構和吞飲小泡,有時還見到不完整的基板。細胞表面相互粘著,存在著橋粒和縫管連接,與成纖維細胞互相緊密連結而成為細胞合胞體。
十、感覺功能
皮膚中感覺神經及皮膚粘膜中的神經末梢感受器可將外來刺激傳至大腦皮層中央後回而產生痛覺、觸覺、壓覺、熱覺、冷覺等感覺,並通過神經反射,保護機體免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內臟有疾病時,也可引起體表某個部位的疼痛,稱為牽涉痛。癢覺是皮膚的一種特殊感覺,一般認為皮膚淺部神經末梢受到刺激時可產生癢痛、腋窩、足底等部位對癢覺不為敏感。關於癢覺的發生機理目前尚不明確。新癒合的瘢痕產生癢覺症狀的機制還解釋不清,可能與瘢痕組織內與正常皮膚內某種化學物質或化學介質的含量不同有關。皮膚的某些變態反應產生的癢感可能為體內外各種刺激引起組織胺和激肽等化學介質增多的緣故,但也有人認為激肽或某種溶蛋白酶可使表面細胞或神經末梢釋入某種致癢物。另有人認為表皮細胞、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細菌或真菌等微生物可以釋放出內肽酶而引起皮膚發癢。瘢痕組織的自癢症狀可能也與這些因素有潛在的關系。

2、什麼是疤痕組織

瘢痕組織是指肉芽組織經改建成熟形成的老化階段的纖維結締組織。創傷等情況下,成纖維細胞分裂、增殖,向受損部位遷移,產生細胞外基質,形成瘢痕組織,修復創傷。

3、瘢痕組織的形成

其形成是肉芽組織逐漸纖維化的過程。此時網狀纖維及膠原纖維越來越多,網狀纖維膠原化,膠原纖維變粗,與此同時纖維母細胞越來越少,少量剩下者轉變為纖維細胞;間質中液體逐漸被吸收,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先後消失;毛細血管閉合、退化、消失,留下很少的小動脈及小靜脈。這樣,肉芽組織乃轉變成主要由膠原纖維組成的血管稀少的瘢痕組織,肉眼呈白色,質地堅韌。

4、組織受損癒合後期往往會形成瘢痕嗎?

會,但組織受損不嚴重或僅是表面有點小損傷,瘢痕不會很明顯,疤痕是人體創傷修復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從廣義上來講,沒有疤痕就沒有創傷的癒合。疤痕組織的主要成分是纖維蛋白。疤痕組織膠原的產生和沉積增加了傷口的強度,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是有益的。如果疤痕組織形成不充分,受損組織得不到正常的張力,由此可以引發許多並發症,如腹壁切口癒合的疤痕薄弱,在腹內壓的作用下可使疤痕處重新裂開或腹內容物逐漸向外膨出而形成腹壁疝。相反,如果疤痕過度形成,就可造成嚴重的外形或功能上的重要問題。疤痕的危害取決於它的本質和特性,以及對深部組織的繼發的固定作用。因而疤痕相對於損傷前組織來說,總是一個不完善的替換。從機械角度來看,其抗強性減弱;從營養角度來看,造成了氧和營養物質交流的障礙;從功能角度看,引起受損組織的畸形和功能障礙從美觀角度看,造成了外形的破壞。

5、手術疤痕的形成與縫合技術有關系嗎

瘢痕的形成與縫合技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瘢痕的形成原因很多,比如個人體質、種族、受傷部位,治療時機、治療方法與縫合技術等因素均可影響瘢痕形成,其中,治療時機、治療方法與縫合技術等是醫療性原因,方法得當會大大地減少瘢痕的形成。縫合技術首先縫合必須嚴格無菌操作,徹底止血和清創,不留死腔,同層組織相互縫合。刀口張力較大時,應先從淺筋膜層以絲線分層縫合,逐層減張,最後使表皮層完全無張力對合。主要包括縫合方式、縫合材料和縫合松緊度等諸多要素,這些均與瘢痕的形成有關。
(1)縫合方式:不同情況下,應採用不同的閉合傷口縫合方法,如間斷縫合、褥式縫合、皮內間斷縫合、減張縫合等,以期獲得最佳的癒合和最小的瘢痕。其中,間斷縫合可以使皮膚創緣對合整齊,創緣兩側組織高低、厚薄經調整後趨於一致,並利於分次拆線;連續縫合優點是節省時間,缺點是必須集中拆線;褥式縫合有增加創緣對合接觸的組織量及一定的減張作用,故有利於傷口的癒合。為了避免皮膚表面出現針孔痕跡,可行創緣真皮內縫合,表皮因此也自行對合,這種方法稱之為皮內縫合,表面可外用粘合膠加固。
(2)縫合材料:分吸收和不吸收兩種縫合材料。可吸收縫線目前多為腸線、鉻腸線和合成材料,優點是深部縫合後不必拆線可自行吸收,其中以合成纖維製成的縫線可操作性能、強度佳,組織反應輕。不吸收縫線,常用的有絲線、人工合成高分子類尼龍線、滌綸線等,以後兩種縫線較佳,它們雖不吸收但在組織內引起的反應很輕微,目前普遍使用。應以傷口張力大小和部位不同而選用縫線粗細,通常小針細線引起的縫合創傷小,瘢痕反應當然也小。目前有學者使用生物的和合成的粘合材料,以圖替代縫合線,對預防瘢痕增生有一定的作用。
(3)縫合松緊度:皮膚縫合要求松緊適度,達到創緣完全接觸、整齊對合為宜。偏緊,有礙創緣血供,不利癒合,增強瘢痕增生。力量不夠,或線結松動而使創緣不能完全接觸和整齊對合,也影響癒合和增劇瘢痕增生。

6、疤痕形成的幾個階段

三個階段

1、增生期

疤痕增生期一般持續6個月,少數遷延到1—2年,極個別則可持續數年。這個時期的疤痕局部腫脹充血,逐漸增厚,高出體表,凸出表面,外形不規則,表面呈紅色,質實韌,有痛癢感覺,溫度增高、情緒激動或吃了辛辣刺激性食物時會導致疤痕加重。

2、減退期

增生期過後,疤痕會進入6個月至1年左右的疤痕減退期。減退期的疤痕由活躍增生轉而減退,高度或厚度逐漸減低,硬度也開始軟化,顏色由紅色向紫色、紫褐色、色素沉著轉變,疤痕表面毛細血管擴張消失、癢痛症狀減輕。

3、成熟期

也稱靜止期,此期疤痕已成熟,不再繼續增生,無明顯變化,維持減退後的厚度、硬度。一般此期的疤痕仍高於皮膚,質地較硬,顏色暗或暗褐色或接近於周圍皮膚,癢痛症狀消失,疤痕與基底和周圍皮膚分界清楚。

疤痕專家指出:減退期疤痕只能輕度消退,最多可以消退10-15%,之後進入成熟期,成熟期的疤痕是終生不會消退的。

增生性疤痕應盡早治療,處於增生期的疤痕,可以促使疤痕停止增生,轉入快速消退,直至基本修復。增生性疤痕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治療療程也少,切莫因為疤痕小就對它置之不理,再小的疤痕也可能會對疤友的身體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

7、導致疤痕形成得主要因素是什麼?

導致疤痕形成的因素:
(1) 局部因素:包括異物、炎症、牽拉等。
(2) 全身因素:如青壯年、婦女,尤其是孕婦和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易發生增生疤痕, 而極少見於老年人,這與雌激素及垂體內泌素分泌旺盛有關。
(3) 種族、遺傳、身體素質等因素亦與疤痕增生有關,但確切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 闡明。
疤痕疙瘩:
疤痕疙瘩是以具有持續性強大增生力為特點的疤痕,因常出現向四周健全皮膚呈蟹足樣浸潤的形象,故又名蟹足腫。疤痕疙瘩多見於30歲以下的青壯年,病變隆出皮面,高低不平, 形狀不規則,質硬韌,多感奇癢難忍。

8、疤痕是怎麼形成的呢?

你好,疤痕主要是由於皮膚受到損傷導致,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形成的,一般疤痕處皮膚會明顯高於正常皮膚,而且皮膚膚色會較重。

9、增生型的疤痕,形成很久了,怎麼辦呀?

可能和你的體質有關系,瘢痕體質啊。來正規醫院的整形外科問一下吧。

10、口腔粘膜縫合後疤痕形成怎麼辦?

粘膜瘢痕過6個月你再看,一般不用處理。

補充回答:線頭也不用處理的,過一段時間會自己排出來的,臨床好多這種線頭不處理的,就等著自己排出來,你的已經外露了,估計沒多久就會自己出來了。

與半月板縫合後形成瘢痕組織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