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損傷的關節鏡手術應注意什麼

半月板損傷的關節鏡手術應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6 04:33:33

1、關節鏡術後應注意些什麼

關節鏡手術後的康復和護理同其他治療不同。由於手術創傷很小,傷口癒合很快,皮膚手術刀口僅一天就不痛了,病人術後一天練功,3天左右下床活動。由於康復快,病人誤認為傷口癒合了關節內的創面也恢復了。其實不然,以膝關節手術為例。骨性關節炎的病人,需清理髕股關節軟骨、脛股關節的內、外髁軟骨、增厚的關節滑膜炎、損傷的半月板、及游離體等。這些骨和組織創面的癒合比皮膚刀口癒合慢的多,需八周甚至更長。如不遵醫囑過早強化練功和下床負重活動,很容易造成關節水腫、積水、關節痛。所以我們強調:術後早期能活動但少活動,能走路但不鼓勵多走路,因為走路對關節病灶是一種負重壓迫,阻撓病灶癒合甚至加重,而影響遠期療效。因此,關節鏡術後病人一定按醫囑練功,切記:刀口癒合與關節病灶癒合是有一段時間差的。

2、半月板損傷和關節鏡手術

中葯對膝關節作用不明顯 因為膝關節結構復雜 完全靠韌帶連接 半月板緩沖 最重要是沒有肌肉保護 並且幾乎沒有血液流過

單論半月板 應該照磁共振確定損傷程度 一二級損傷可自愈 主要靜養半年 不能劇烈運動 保守治療只會花冤枉錢

三四級損傷 必須手術 無法自愈(超人除外) 如果不手術 後果比較嚴重 會加速膝關節磨損 嚴重的要關節置換 關節鏡微創手術後 加強恢復訓練 和好腿基本無異 也可劇烈運動

不知道 沒法斷定損傷程度 去三甲醫院看看 多看幾個大夫

3、關於半月板損傷關節鏡手術的問題 請醫生給個建議

「右膝關節外側半月板損傷I度伴髕上囊關節囊腔積液,前交叉紉帶損傷不完全斷裂,外側副韌帶增厚,伴脛骨上段處後側緣骨水腫。」單從這看沒什麼太大必要做。不過你的「前交叉紉帶損傷不完全斷裂」到底是斷了多少?不清楚。可以做個關節鏡檢。要不要手術,MR看不清,鏡下看是最准確的。如果你對運動要求高的話還是重建個韌帶吧。
我不是長春人,不知道長春的情況

4、請問做完關節鏡手術,病人要注意什麼?

關節鏡;護理 關節鏡是近年來新開展的發展迅速的技術,對膝關節損傷而言,具有對關節腔損傷小、創傷輕、術後恢復快、手術操作簡單、出血少等優點。關節鏡手術成功的關鍵在於精細的操作技術及術後的正確康復護理。術後護理包括術後常規護理、術後監護及早期正確的功能鍛煉。 1 術後關節鏡護理 1.1 術後常規護理 術後6h取平卧位,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及敷料滲血情況,患肢抬高30°,有利於靜脈迴流,減輕腫脹充血;密切觀察患肢末梢血運及足趾活動,有異常、疼痛時及時報告醫生處理;術後保持負壓引流管通暢,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量和顏色,引流管一般在術後24~48h內拔除。 1.2 術後監護 加強術後監護是防止並發症發生的關鍵。 1.2.1 關節腔內出血 多發生在術後24h內,主要表現為患側膝關節腫脹,疼痛劇烈,切口血性滲出增多,浮髕試驗陽性,關節腔穿刺抽吸較多量的血液等。處理方法:及時更換手術輔料,適當加壓包紮,密切觀察病情,必要時由手術操作孔置管引流或請教醫師處理。 1.2.2 關節腔內感染 主要原因為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格、老年或糖尿病等患者抵抗力差、術後處理不當所致;主要表現為患側膝關節紅、腫、熱、痛,全身發熱,血常規示白細胞總數升高等。處理方法:早期行關節穿刺,將關節內積液送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早期更換並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發生感染後,應及早切開引流,也可在關節鏡下行感染關節清理術,必要時可考慮急診行關節鏡下關節清洗、滴注引流術。 2 指導早期正確的功能鍛煉 2.1 肌力訓練 2.1.1 術後麻醉葯消退後即指導患者做股四頭肌等長舒縮鍛煉 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減輕肢體腫脹。方法:伸直患肢,有規律、有節奏地進行大腿肌肉的自然收縮或伸直下肢後進一步適當用力把膝關節伸直,到頂點時保持幾秒鍾(注意保持呼吸,不可憋氣)放鬆10~30s後繼續作。訓練強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及疲勞為宜。 2.1.2 術後第1天開始可做直腿抬高練習 以防止廢用性肌肉萎縮,為早期下床創造條件。方法:健側膝關節屈曲,患側膝關節伸直,踝關節保持功能位,抬腿離床面,抬腿高度因病不同,必要時可請示醫師。 3 功能鍛煉 3.1 被動鍛煉 術後2~3天可以使用CPM機被動進行膝關節屈伸鍛煉,每次30~60min,每日1~2次,每天增加屈膝角度5°~10°,循序漸進;CPM被動鍛煉的目的在於防止肌腱粘連。術後早期活動可使纖維組織在形成及成熟過程中,能保持肌腱上下滑動,及時松解肌腱於周圍組織的粘連,有利於術後膝關節的功能活動。 3.2 主動鍛煉 術後3~5天患肢疼痛、腫脹基本消失後可逐步進行主動屈曲鍛煉。方法:患肢足跟不離創面,逐漸屈曲膝關節至感到疼痛為止,放鬆數秒後可重復進行,待患肢肌力恢復,能抵抗肢體重力後可行抬腿屈膝關節或坐在床邊練習。 3.3 下肢負重訓練 膝關節鏡術後下床、負重時間是根據病種及手術方式決定的。如半月板部位或全切除的患者可在術後3~5天扶拐下床逐漸負重活動;若是有半月板縫合的,術後用卡盤支具保持,制動2周及在卡盤支具保持下限制關節活動訓練及部分負重訓練。術後2周後可扶拐、不負重的條件下適當運動,6周後患肢去拐負重,卡盤支具8周後去除。 3.4 出院指導 出院時向患者詳細交待繼續加強住院期間進行的各項功能練習的必要性,患肢負重時間及負重時的注意事項,完全自如運動時間及方法,應遵醫囑按時服用葯物;定期進行復查隨訪。 4 體會 關節鏡治療膝關節病,創傷小,組織損傷輕,術中出血少,對膝關節正常生理干擾不大,機體恢復快[1]。膝關節鏡手術護理的重點不但強調抗感染、預防出血、控制疼痛,而且要以促進半月板癒合和關節功能恢復為主要目的,術後的康復訓練尤其重要。

5、半月板損傷關節鏡手術後注意問題

正常,但不知你膝蓋屈伸時是否有彈響。你現在應該練習大腿四頭肌,防止傷腿費用性萎縮。方法是平躺,抬腿至45度,保持3--5秒,放下,繼續。醫院應該告訴你每周打一針玻璃酸鈉的關節腔注射液,五針一療程,對半月板起到潤滑,營養,消炎的作用。平時走路要帶護膝,保護傷處不會再扭傷,防止傷膝著涼。祝你早日康復!

6、半月板損傷關節鏡手術問題?

半月板的作用重要,也容易受到損傷。當下肢負重,處於足部固定,膝部略屈的位置,關節突然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即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損傷。日常勞作、生活中,挑、抬重物,或騎自行車匆忙下車站立不穩之際;或在激烈的足球、籃球等運動中,運動員拼搶時,都可能發生半月板損傷。長期從事蹲位或半蹲位工作,如汽車修理工,反復蹲下起立,半月板磨損嚴重,也會損傷。此類病人以青壯年居多。
急性受傷時,有人自己能聽到關節內響聲。往往同時伴有關節囊內壁滑膜損傷,引起關節內出血、滲液。傷後關節逐漸腫脹,持續疼痛。經過休息及一般消腫止痛治療,症狀減輕,但關節間隙仍然疼痛,特別是當關節伸屈到某個位置時,尤其明顯。走路,尤其是上下樓梯,感到下肢無力,常打軟腿,影響工作和生活。時間長了,大腿肌肉萎縮,周徑變細。有的病人行走時,突然覺得膝關節疼痛異常,不能活動,甚至跌倒。忍痛,活動活動小腿後,又可以恢復行走。這種症狀稱為關節交鎖,是損傷的半月板卡住關節的緣故。部分病人,膝關節活動時感到彈動並聽到彈響聲。
少數特殊類型的半月板損傷可選擇修補手術,絕大部分則行半月板切除。切除損傷了的半月板,膝關節症狀可以消除或明顯減輕。隨著時間推移,原位會長出類似半月板的結構來,雖然比原先正常的差些,但也具有其絕大部分功能。
為了促進恢復,半月板手術前後,應刻苦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方法是,病人平卧床上,伸直下肢,用力將膝蓋骨(髕骨)向上提,然後放鬆,反復用力。或將下肢伸直抬起,放下,反復進行。到一定程度後,還可在腳脖上掛一定重量的沙袋進行練習。經過鍛煉的股四頭肌強壯有力,有利於保持關節穩定。鍛煉應在手術前就開始,手術後第二天繼續進行。這時傷口仍然疼痛,病人往往有顧慮,如生怕傷口裂開,裡面出血等等。一定要消除顧慮,忍痛鍛煉。手術後兩周下地負重,逐漸加大關節活動范圍。鍛煉程度與恢復效果有明顯關系,鍛煉愈好,效果愈佳。
治療方法
1.急性期 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圖3-135)。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2.慢性期 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術後伸膝位加壓包紮,次日開始作四頭肌靜止性收縮練習,2~3天後開始作直腿抬高運動,以防股四頭肌萎縮,兩周後開始下地行走,一般在術後2~3個月可恢復正常功能。
3.關節鏡的應用 關節鏡可用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半月板邊緣撕裂可行縫合修復,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損傷的部分。對早期懷疑半月板損傷者可行急診關節鏡檢查,早期處理半月板損傷,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通過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7、半月板損傷做關節鏡手術後,注意哪些

?

8、半月板損傷做關節鏡手術後要注意些什麼?可以不可以下地行走?要多長時間才能和正常人一樣行走呢?

早期注意肌力的鍛煉,早期不能負重、不要過度屈膝。
一個半月基本可以像正常人那樣行走了。

與半月板損傷的關節鏡手術應注意什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