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月板關節鏡手術,夏天是不是比冬天好的快
問題:如題,我在一個月前因為調沙坑踩空撲到沙坑內,做了核磁共振顯示有明顯積液,半月板撕裂忍埒扭曲。大夫建議保守治療一個月以後不行進行關節鏡手術。問了非常多的人,一部分說關節鏡手術做了比不做好。有一部分說膝關節不可以輕易的手術。且會有後遺症。我就非常擔心,膝關節做關節鏡半月板損傷手術後遺症到底是什麼,後遺症嚴重么?非常擔憂, 因為手術這個星期五就進行。尤其想了解半月板損傷關節鏡手術到底是不是可以不可以做。最合適答案:關節鏡是微創手術,創口小,癒合快。關節鏡起到檢查和治療的作用,現在的三甲醫院對關節鏡手術都非常成熟,沒有後遺症,半月板撕裂可以不可以切除,可以不可以修復,可以不可以縫合。建議做關節鏡。我兩個膝關節都做了,且恢復的非常好,現在一點事都沒有。我也是半月板損傷,後角撕裂,我這個是切除後又修復的。
2、為什麼做半月板修整朮後那條腿冬天更涼,
你好,這可能是肢體部位著涼,出現疼痛加重,給予觀察
3、我需要咨詢一下半月板的問題,我以前在冬天半月板損傷過,無外傷,疼的很厲害,拍了核磁共振後醫生說需要
你所說的過程:急性半月板損傷,未治療,過早負重。當前仍有慢性半月板損傷,病側大腿肌肉萎縮是人體對疼痛的自我保護,減少承重的原因。
當前這種慢性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手術方式有:部分切除、全切、同種異體半月板移植、自體筋膜移植重建半月板等手術。但手術療效並不佳,不輕易做,除非你的膝關節症狀難以耐受。
保守方法:避免負重運動(勿劇烈跑跳,勿爬山、爬樓等);鼓勵不負重運動(如游泳,不負重的股四頭肌屈伸鍛煉)。按骨關節炎的療法,可以口服氨基葡萄糖,雙醋瑞因等葯葯,必要時加用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
綜合以上,你當前不適宜百米沖刺,長跑!但可以游泳,對膝關節有極好的促修復作用。
4、急求!右腳半月板術後兩年了,冬天時手術處會冰冷該怎麼辦?
不可能是一直腫脹吧?如果是的話你現在早受不了了,說白了就是血液循環的問題回,你想啊答,本身順暢的地方突然給它段開了,那個地方肯定跟死去的一樣。血液不能正常流通了溫度就會降低,再加上冬天更會冷,走路會疼這個也正常,畢竟還沒完全好起來,就算好起來那個部位也不能跟別的部位相比,有時間經常揉著點,促進血液循環。現在不明白的是你到現在多長時間了,如果時間長就應該去醫院就診
5、本人半月板磨損有一年多了,一到陰雨天,冬天,關節就痛的厲害,吃氨糖會有效果嗎?
膝關節和半月板在人體中,是一個以穩定為主的關節,主要運動面在矢狀面,主要功能是屈和伸,咱們看上圖可以清楚知道,半月板位於股骨和脛骨之間,它的存在能增大骨的接觸面,更好地在位移中分散骨所承受的壓力;第二就是它增加了關節面的凹陷程度,就如同墊板一樣具有最佳的固定能力。也正是因為半月板的巨大緩沖作用,所以在膝關節的各種運動中,半月板也在承受著無比巨大的壓力,非常容易損傷。
因為半月板長期擠壓磨損可引起退變,容易造成撕裂。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上了年齡的人中老年人身上。老年人的半月板的柔韌性會很弱,半月板很脆弱,稍微運動一下就可能出現半月板損傷的情況。而補充氨糖可以修復和再生關節軟骨,使軟骨表面變得光滑平整,減少對半月板的過度磨損,催生的滑液,可以為半月板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完成自我修復!
我不是醫生,這些都是我爺爺半月板損傷後,在網上學習到知識,我給他買了美國進口的Osteo氨糖MSM這一款,這種具有強效止痛的效果,非常適合發病時候吃,一個星期差不多就會有效果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6、半月板損傷多久能好,去年冬天摔了一跤,當時沒事過了幾天開始疼的,
你的膝傷,怎麼能跳繩呢?,當時不疼也不能跳,這項活動不要再參與了。特別膝部受過修的人,一定不要跳。
7、冬天怎麼保護膝蓋?
膝關節疼痛在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都比較常見。膝關節的任務繁重,營養又相對較差,所以在人體所有的關節中,膝關節勞損和運動傷發病率都排在首位,「說得『恐怖』些,我們的膝關節只有15年左右的『好時光』」,其餘的時間里,都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出現不同類型的疼痛。
30歲左右膝關節響「警鍾」
15歲以前: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青春期的生長痛多發在膝關節附近。
15歲~30歲: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壞到膝關節組織,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歲~40歲:髕骨軟骨產生了早期輕度磨損,會出現一次脆弱期,出現短期的膝關節酸痛,持續幾個星期到幾個月,有的人甚至還會覺察不到。髕骨軟骨是人體膝關節內一層3~5毫米厚的透明軟骨,可以為膝關節緩沖運動帶來的沖擊。但由於髕骨軟骨沒有神經分布,所以在全層磨損前只會在脆弱期拉響一次「預警信號」,在這段時期內要避免劇烈運動。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膝關節的使用不能再隨心所欲。
40歲~50歲:在走遠路之後,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酸痛,用手輕揉之後會緩解。在膝關節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緩沖震動、保持穩定。人體的60%體重都是由膝關節內側支撐,因此內側半月板的退變發生也比較早。又因為半月板上有神經分布,在退變過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這個現象的到來提醒人們:該開始保養關節了。
50歲以上: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這是因為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軟骨全層磨損,關節炎已經產生。這時候應該節約使用關節,減少劇烈運動,尤其是上下樓梯和爬山,必要時可以使用拐杖來減輕膝關節承受的壓力。
如何保護膝關節?
其實,通過適當的肌肉力量、穩定性訓練就能對膝關節起到預防保健作用。
1、側躺練習:左側卧,膝蓋微彎,腳後跟並攏。頭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視前方。右手持約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側。然後腹部綳緊,臀部綳緊,盡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時身體不動,堅持幾秒鍾,放下。重復練習15次,換腿。
2、抬腿練習:站在一個穩固的長凳或台階後面,右腳踏上(腳後跟不要懸空),並將重量集中於右腳,身體抬高,左腳腳趾接觸台階,堅持1至5秒鍾。然後放低左腳,輕叩地面。重復8至10次,換腿。
3、架橋練習:平躺於地,膝蓋彎屈,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手臂放在兩側。緩慢抬起髖部,平穩離開地面。然後緩緩放下。重復15次。
4、伸腿運動:平躺,膝蓋彎屈,腳平放於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縮拉帶或毛巾,雙手抓住拉帶兩端。用拉帶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將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鍛煉小腿肌肉和腳筋。重復該動作3至5次,然後換腿。
除此之外,專家指出,每兩周至少進行一次20分鍾的有氧運動;多吃含有維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補劑,都對膝蓋健康有好處
8、天冷膝蓋疼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膝關節疼痛時有發生,而這種疼痛往往被忽視或者被人們武斷地認為是關節炎等病症。其實,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多數關節疼痛並不是由外傷所引起。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盡可能地保暖,可以採用熱敷的辦法;其次就是降低運動量,讓關節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關節疼痛有所好轉,那麼就要去醫院就診,明確病因。
常見的可以引起膝關節疼痛的損傷有幾種情況:
1.脂肪墊勞損脂肪墊充填於膝關節前部的間隙,有加強關節穩定和減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墊勞損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這種損傷多發生於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並不受到限制。勞累後症狀明顯。
2.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損傷是運動員的一種常見損傷,在下肢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運動中,隊員在防守時突然轉身魚躍救球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表現出腫脹和滑落感,並且在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3.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滑膜是組成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滑膜細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滑潤,增加關節活動范圍。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滑膜,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如不及時消除,則很容易引起關節粘連,影響正常活動。患者會感覺膝關節疼痛、腫脹、壓痛,滑膜有摩擦發澀的聲響。疼痛最明顯的特點是當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明顯加重。
4.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這種病症多見於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負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關節會腫脹而疼痛,有時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現內翻畸形並伴有內側疼痛。
5.膝關節韌帶損傷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占絕大多數。以這種損傷為例,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膝內側有腫脹,幾天後會出現瘀斑。膝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
以上引起膝關節疼痛的5種損傷單靠日常保健是無法自愈的。專家提醒:如果有以上疼痛特點,還是要盡快請醫生明確診斷,以免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