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是什麼材質的好

半月板是什麼材質的好

發布時間:2020-11-04 15:33:48

1、半月板護膝什麼樣的比較好(包括牌子)

既然半月板都做過手術的康復後盡量不要去做大運動量了。到了年紀大以後,半月板是非常關鍵的。現在不保護好今後年紀大了痛起來走都走不了路,盡量選大品牌的專門針對康復的護膝。不過,還是能少做大運動量的運動了為好。

2、請問半月板的定義是什麼阿…

半月板是2個月牙形的纖維軟骨,位於脛骨平台內側和外側的關節面。其橫斷面呈三角形,外厚內薄,上面稍呈凹形,以便與股骨髁相吻合,下面為平的,與脛骨平台相接。這樣的結構恰好使股骨髁在脛骨平台上形成一較深的凹陷,從而使球形的股骨髁與脛骨平台的穩定性增加。半月板的前後端分別附著在脛骨平台中間部非關節面的部位,在髁間棘前方和後方。這個部位又可稱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後角。 半月板的作用有哪些? 從半月板的形狀及部位來看,簡單的說,半月板的功能即在於穩定膝關節,傳布膝關節負荷力,促進關節內營養。正是由於半月板所起到的穩定載荷作用,才保證了膝關節長年負重運動而不致損傷。 為什麼半月板具有穩定關節的作用? 半月板介於股骨髁與脛骨平台之間,就象是緩沖器,保護了二者關節面,吸收向下傳達的震盪,尤其是在過度屈曲或伸直時,此作用更明顯。當從高處跳下時,膝部承受了身體重力作用所帶來的相當大的力,但股骨髁與脛骨平台的軟骨並沒有受到損傷,是因為半月板的存在,將此力分散至整個膝關節同時承受,而不僅局限於股骨髁接觸脛骨平台上的一個局限點。此外,半月板可以防止股骨發生移位,因為半月板的楔狀形體可以彌補股骨髁與脛骨平台間的不相稱,將圓形的股骨髁與脛骨平台之周圍死腔充填,從而增加了膝關節的穩定性,並能防止關節囊及滑膜組織進入關節面之間。半月板還可以防止股骨髁在脛骨平台上朝前滑動,調節膝關節內的壓力,半月板上所布有的潤滑液,可以對關節各部起潤滑作用以減少摩擦。半月板本身有很好的彈性,當其從5mm壓縮至2.5mm時依然保持彈性,加之其弓形外形可以使關節腔邊緣更好地支持滑膜囊。半月板還可支持膝部的旋轉動作,協助側副韌帶管制關節的側方運動及幫助關節的旋轉運動。 半月板的外緣較厚,與關節囊緊密愈著,內緣薄而游離;上面略凹陷,對向股骨髁,下面平坦,朝向脛骨髁。內側半月板大而較薄,呈「C」形,前端狹窄而後份較寬。前端起於脛骨髁間前窩的前份,位於前交叉韌帶的前方,後端附著於髁間後窩,位於外側半月板與後交叉韌帶附著點之間,邊緣與關節囊纖維層及脛側副韌帶緊密愈著。外側半月板較小,呈環形,中部寬闊,前、後部均較狹窄。前端附著於髁間前窩,位於前交叉韌帶的後外側,後端止於髁間後窩,位於內側半月板後端的前方,外緣附著於關節囊,但不能腓側副韌帶相連。半月板具有一定的彈性,能緩沖重力,起著保護關節面的作用。由於半月板的存在,將膝關節腔分為不完全分隔的上、下兩腔,除使關節頭和關節窩更加適應外,也增加了運動的靈活性,如屈伸運動主要在上關節腔進行,而屈膝時的輕度的迴旋運動則主要在下腔完成。此外,半月板還具有一定的活動性,屈膝時,半月板向後移,伸膝時則向前移。在強力驟然運動時,易造成損傷,甚至撕裂。當膝關節處於關屈而脛骨固定時,股骨下端由於外力驟然過度旋內、伸直,可導致內側半月板撕裂;同理,如該時股骨下端驟然外旋、伸直,外側半月板也可發生破裂。 臨床工作中,在膝關節創傷時,經常會遇到半月板損傷。在現今,人們對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進行許多研究(3-9),越來越認識到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重要性,認為不宜簡單地將損傷半月板切除,而應修復它們,但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的損傷修復後不能癒合,這是骨科界的難題之一,為此人們亦進行了許多研究(10-16)。 1. 半月板的大體形態、血液供應、顯微鏡下形態、生化等 半月板是介於股骨髁和脛骨平台之間的半月狀軟骨,其外側緣較厚,內側緣較薄,內側半月板呈"c"形,外側半月板近似呈"o"形。內側半月板前角脛骨韌帶止點附著於前交叉韌帶(ACL)脛骨止點之前,後角脛骨韌帶止點附著於外側半月板後角脛骨韌帶止點之後和後交叉韌帶(PCL)脛骨止點之前。內側緣與內側副韌帶相連,後份與半膜肌相連。外側半月板前角脛骨韌帶止點附著於ACL之後,其後角脛骨韌帶止點附著於內側半月板後角脛骨韌帶止點之前,側方不與外側副韌帶相連,並在側後方有腘肌腱相隔,後方與腘肌相連。 半月板體部的外側約10-30%由膝內外側動脈供應血液,形成半月板周圍動脈叢,內側其餘部分無血液供應。但其前角與後角血液供應較體部豐富,可達40-50%(1)。 半月板表層細胞細小扁平、平行排列,深層細胞大而圓、位於軟骨陷窩內。半月板的膠原纖維主要為I型,其主要呈環狀平行排列,與半月板長軸平行,少量為放射狀,連系環行纖維,使其不發生分離,這亦是半月板縱裂較多的主要原因。半月板有少量II型膠原,主要位於內側1/3(2)。硫酸皮膚素在外側1/3較多。 2. 半月板自身的生物力學 半月板自身的生物力學呈各向異性及不均一性。在壓力下,半月板前1/3的彈性模量較後1/3高(3);在張力下,縱形標本較橫形標本彈性模量高,表層較深層彈性模量高;在剪力下,低頻率時,其縱形標本較橫形標本彈性模量高。 在張力下,內側半月板前角脛骨韌帶較半月板後角脛骨韌帶彈性模量高(4)。半月板自身的生物力學的各向異性及不均一性說明半月板能適應膝關節運動中的各種力學要求。 3.半月板在膝關節中的生物力學 3.1承重 在不負重時,脛骨與股骨不接觸,全由半月板襯墊兩者之間。在負重時,有約70%的負重區域在半月板上,這就大大降低了脛骨平台上的應力,從而保護了軟骨。如果將半月板切除,則脛骨平台上的峰壓力可上升兩倍,並將引起軟骨退變(5)。在負重時,半月板接受軸向應力,由於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限制了半月板向側方膨出,就使軸向應力轉化為其內部的箍應力,如果這兩個韌帶斷裂,則其負重能力完全喪失。將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切斷引起的軟骨退變與半月板全切除引起的軟骨退變類似。可以推斷在半月板橫裂時,半月板的承重功能完全喪失(6)。 半月板切除的大小與脛骨平台上的峰應力呈正比,與脛骨平台的退變呈正比。這就要求我們在半月板部分切除時要盡量少切。 3.2維持膝關節運動協調 半月板隨著脛骨一起運動,內側半月板較外側半月板移位小,且半月板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可以變形以適應膝關節的解剖形態。保持了膝關節幾何形態的協調,從而維持膝關節運動協調(7)。 3.3維持穩定 半月板切除在前交叉韌帶完整時,不引起脛骨前移,而在前交叉韌帶斷裂時,則引起更大程度的脛骨前移(8)。 3.4吸收震盪 有這樣一些膝痛病人,關節鏡檢病理未發現任何異常情況,而其症狀明顯,後經檢查發現其半月板吸收功能較差(9)。 另外半月板還有潤滑關節等功能,半月板可將關節液均勻塗布於關節表面,使關節的摩擦系數大為減小。 4. 半月板損傷修復 4.1半月板血液供應區損傷修復 半月板血液供應區的損傷,特別是縱形裂傷,可行縫合手術使其癒合,該手術預後良好,這已為許多實驗和臨床研究證實。Heatly(10)等在兔外側1/3造成裂傷並縫合在8周後就發現基本癒合。許多人認為這種修復的損傷的半月板具有正常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但在一個長達10年的前瞻性觀察中,不少做過此種手術的病人被發現有x線關節退變徵象,這說明這種修復的損傷的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或許並未完全重建。 4.2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損傷修復 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損傷經縫合手術後,不能癒合,從而使之成為膝關節外科中的一個難題。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較小而規整的損傷,如桶柄樣撕裂等,往往行部分切除術,療效尚可,但這畢競或多或少損害了半月板的生物力學的生物理學功能。在實驗室中,人們發現了許多方法可促進這種損傷的癒合,如鑽孔,凝血塊移植,滑膜移植,應用內皮細胞生長因子,電磁治療,激光治療等。 Gershuni(11)等將狗的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造成裂傷,並從外側緣鑽孔入裂傷區,促進了該損傷癒合。作者分析修復原理可能為:鑽孔將具有多分化潛能的滑膜細胞和血液供應導入了損傷區,然後滑膜細胞逐漸分化為軟骨細胞,從而促進了癒合。然而該癒合組織中纖維成分較多,只是組織結構類似於正常半月板,在其他的修復方法中亦發現這種情況。 Arnoczky(12)等將凝血塊移植於兔半月板內側裂傷之間並縫合,12周後發現該裂傷已基本癒合。這可能是凝血塊中的血小板生長因子等的作用,而修復細胞來源可能為半月板的表層細胞或滑膜細胞,該作者認為血液供應並非必須,這有別於一般理論。 Shrakura(13)等將滑膜移植於狗半月板內側裂傷之間並縫合,促進了損傷癒合。Hashimoto(14)等將狗的半月板內側裂傷用纖維蛋白膠粘和上,並使用內皮細胞生長因子,亦促進了損傷癒合。 Hennig(15)等在臨床上用關節鏡處理半月板內側裂傷,將凝血塊移植於裂傷之間並縫合,促進了損傷癒合,成功地完成了由基礎實驗向臨床治療的過渡。 目前雖然發現有許多方法可處理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損傷,但臨床研究進行得較少,這方面有待開拓。 4.3半月板嚴重損傷 半月板嚴重損傷時,只得行全切除手術,此時可行冰凍半月板和半月板假體移植,但半月板假體移植術存在不少難題,如假體的生物力學功能不能達到要求,假體難於固定,移植後關節退變仍然明顯(16)等。 4.4半月板再生 比起手術治療,更加理想的療法是讓半月板恢復再生。80年代之後,利用純天然鋸峰齒鮫(即大青鯊)軟骨粉來實現半月板再生,從內部徹底實現半月板的康復,已成為各先進國家的全新嘗試,在歐美日等國取得臨床驗證和大力推廣,現已普及到臨床之中。 5. 展望 雖然發現有許多方法可處理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損傷,但臨床研究進行得較少,例如:應用生長因子修復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損傷是一種最為簡便的方法,如何將其盡快用於人體?半月板假體如何設計才能達到生物力學功能要求?半月板假體怎樣才能獲得力學固定?這些方面都需要繼續探討。 膝關節是由股骨遠端(股骨踝)和脛骨近端(脛骨上關節面)構成的復合關節。膝關節的股骨和脛骨之間有許多韌帶連接。膝關節的韌帶包括前後交叉韌帶和半月板韌帶. 膝關節韌帶損傷一般是運動性損傷。 關節內窺鏡檢查運用顯微照相技術和相關器械進行,這些器械安置在一條細長管道的末端,用來修復關節損傷。這條管通過一個皮膚小切口置入膝關節。 膝關節手術適應症: *膝關節半月板撕裂 *臏骨損傷 *韌帶損傷 *膝關節囊的炎症或損傷 手術在全麻或者腰麻下進行,患者處於深睡眠狀態且喪失痛覺,醫生通過幾個通往膝關節的小孔施行手術。 將關節內窺鏡的觀察鏡頭和其它器械插入膝關節。外科醫生可以通過觀察鏡觀察韌帶、膝關節半月板、臏骨、關節囊(滑膜),以及膝關節的其它部分,然後切除損傷組織。韌帶或肌腱修復後,關節內窺鏡也可以用來從膝關節的外部察看膝關節的內部。 通常患者術後24小時內可以出院。術後恢復時間以及是否需要再進行外科治療,要視損傷嚴重程度及手術是否成功而定。 <H1>盤狀半月板概述</H1> 盤狀半月板是一種少見的半月板畸形,外側半月板多於內側。據報告盤狀外側半月板的發生率在日本和韓國患者中為26%,而在其它國家的患者中不到1%;內側盤狀半月板的發生率為0%~0.3%。根據Watanabe等的分類系統,按照外側脛骨平台覆蓋的程度和後方半月板脛骨附著部是否正常,將外側盤狀半月板分為完全、不完全和Wrisberg型。完全型和不完全型更為常見,呈盤狀,並有半月板的後部附著。這兩種類型常無症狀,在膝關節屈、伸活動過程中,沒有半月板的異常活動。假如一個不完全或完全型盤狀半月板發生了撕裂,症狀與其它半月板撕裂相似,包括外側關節間隙壓痛、彈響和滲出。Wrisberg韌帶型盤狀半月板通常在大小和形狀上接近正常,除了Wrisberg韌帶外,無後部附著。由於此類型半月板並不呈盤狀,Neuschwander 等將其描述為缺少後冠狀韌帶的外側半月板變異,以區別於真正的盤狀半月板。與完全型或不完全型相比,Wrisberg型盤狀半月板常見於更年輕的患者,並不伴有外傷。此型盤狀半月板的異常活動可導致膝關節屈伸過程中出現彈響(「膝關節彈響綜合征」)。內側盤狀半月板較外側盤狀半月板少得多,半月板呈盤狀,更常伴有外傷,通常為半月板撕裂。多數內側盤狀半月板患者的症狀與內側半月板撕裂一致,盤狀半月板在X線圖象上常呈陰性,除非採用MRI檢查,否則術前可能無法做出診斷

3、半月板是什麼

當膝關節活動時,便在脛骨上端光滑的平台上作滾動及滑動的復合動作。為了減少摩擦和震動,使壓力均勻分布,兩骨關節面之間有軟骨墊片。墊片呈月牙形,一邊一個,如同小括弧,墊在脛骨平台上,並與關節囊及周圍肌腱、韌帶相固定,隨膝關節運動可向前後或內外方向微微移動。墊片的正名叫半月板。內側半月板外緣較厚,內緣很薄;外側半月板比內側略小,但較為豐滿,形狀像陰歷十二三的月亮。

4、買什麼材質的砧板好?

砧板又叫菜板,是在廚房中重要的其中一部位。當我們切菜、切肉的時候都會需要用到砧板。所以在選擇砧板時應該注意砧板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砧板的材質,以及優缺點,以便大家參考。

砧板一般分為木質砧板、竹子砧板、塑料砧板、玻璃砧板等。

一、木質砧板

①木質砧板的優點:

密度高使用起來牢固,因為木質砧板韌性高,所以切起才來比較有感覺。(木質砧板對木質的硬度要求比較高應該選擇硬度較好的木材製作。)

天然材料,比較健康。

②木質砧板的缺點:

容易開裂,需要經常保養。容易產生刀痕。

長期使用會產生木渣,尤其是硬度不夠的木質砧板,產生的更多。

挑選麻煩,木質砧板在市場上質量參差不齊。稍不不慎就會挑選到質量不好的木質砧板,在選擇時應該擦亮眼睛,注意挑選。

二、竹子砧板

①竹子砧板的優點:

不易造假,質量比較穩定。

天然的材料,表面不使用化學劑,使用起來比較健康。

②竹子砧板的缺點:

不能用來切硬物,也不能承受重擊。

硬度比較高,容易使刀子受損。沒有韌性,使用起來沒有刀感。表面比較滑,切凍肉時容易切到手。

三、塑料砧板

①塑料砧板的優點:

重量比較輕,方便攜帶。(應選擇塑料砧板時應該注意要選擇顏色均勻、半透明,沒有雜質和刺激性氣體)

價格比較便宜。

②塑料砧板的缺點:

容易留下刀痕,會產生細菌。

容易變形。遇熱還容易產生有毒物質。

這些砧板各有所長,但是在家庭使用時不管選擇哪一種砧板,在選擇時都應該注意挑選,確保不要買到劣質產品。希望以上的介紹對您在挑選砧板上有所幫助。

5、什麼樣的護膝對保護半月板作用最好

運動性護膝要好,正好把半月板給固定住,我就買了一個,用著挺好的,宣武區牛街禮拜寺的醫療器械店有賣的,好象100左右吧,不太記得了,牛街禮拜寺下車 就到了。

6、半月板的作用是什麼?

半月板是膝關節內月牙形的纖維軟骨,位於脛骨與股骨形成的關節面之間,增加了股骨髁和脛骨平台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了膝關節穩定性。半月板分為前角、體部和後角。它的功能在於穩定膝關節,傳布膝關節負荷力。正是由於半月板所起到的穩定載荷作用,才保證了膝關節長年負重運動而不致損傷。半月板的損傷主要是由於間接暴力引起的,簡單說,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如果同時又有膝的扭轉內外翻動作,半月板本身就會出現矛盾運動,導致損傷。怎樣判斷半月板有無損傷?半月板損傷的判斷主要通過患者的症狀、查體結果和影像學表現。損傷發生後,患者表現為關節間隙疼痛,響聲,甚至因為關節交鎖而導致膝關節活動受限,不能伸直或下蹲。醫生查體時可以發現明顯的關節間隙壓痛,突出,特徵性的檢查包括搖擺試驗、麥氏征等有助於醫生判斷,對一些症狀和查體不明確的患者,可以做膝關節x線造影或核磁共振檢查,診斷陽性率比較高。半月板損傷怎麼治療?根據半月板損傷的部位不同,分為前角、體部、後角損傷,而根據損傷類型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縱裂、層裂、橫裂、斜裂、退變性撕裂和復合裂等。對於沒有症狀的半月板損傷可以暫時觀察,但應該注意加強腿部肌肉力量練習,使關節更穩定。對於症狀明顯的患者,或是對下肢活動要求高的運動員,應該盡早手術,否則,容易因為破碎半月板的磨損導致關節軟骨的繼發損害,加速關節退行性改變。根據半月板的損傷部位和類型,醫生可以在關節鏡下對半月板進行縫合、成形和切除等手術。

7、半月板損傷是什麼樣的

膝關節半月板為纖維軟骨組織,呈周緣厚,內緣薄的楔形,從平面上看為半月形,稱為半月板;其充填於股骨髁與脛骨髁之間,有增強膝關節穩定的作用。半月板結構和功能的特點決定了它是膝關節內最易損傷的組織之一。在從事劇烈運動和特殊職業的人員中,半月板損傷的機率更高。

病因病理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常見於膝關節伸屈伴隨小腿內外旋或內外翻,使半月板產生矛盾運動所致。當膝關節伸曲時,股骨髁在半月板上滑動,伸時推動半月板向前,屈時向後;膝關節旋轉時,半月板與股骨內外髁一致活動,其旋轉發生在半月板與脛骨平台之間,一側半月板向前,另一側半月板向後。而當膝關節處於半屈曲,小腿內旋或外旋位時,半月板即被擠住而不能運動。如此時突然伸直或進一步旋轉,半月板本身的纖維軟骨或其周緣的纖維組織所承受的拉力,超過其本身的耐力時,即會發生撕裂。

1.如當膝關節屈曲,脛骨固定,股骨強烈外旋,可造成外側半月板前角或內側半月板後角損傷。

2.屈膝狀態下強烈內旋股骨(或小腿外旋),易引起外側半月板後角或內側半月板前部損傷。長期擠壓磨損可引起退變,容易造成撕裂。半月板異常松動,關節韌帶損傷後不穩定,或肥胖、體重過大等原因,都是半月板易受損傷的因素。

據國外文獻,半月板損傷以內側居多,,而國內報道則以外側多見。半月板損傷有邊緣撕裂,縱行撕裂,橫行撕裂,水平撕裂以及前後角撕裂。由於半月板本身無血運,只在周緣有血液循環,因此,僅邊緣撕裂有可能癒合。破裂的半月板不但失去了其協助穩定關節的作用,而且反而會干擾膝關節的正常運動,甚至造成交鎖。

症狀

1.大部分患者無外傷史,傷後逐漸腫脹,傷側較顯著。

2.疼痛往往發生在運動中的某種體位,體位改變後疼痛即可能消失。疼痛部位在兩側關節間隙。

3.行走可,但乏力,上下樓梯時尤為明顯,且伴有疼痛或不適。病程長者,股四頭肌會逐漸萎縮。

4.交鎖症狀。當運動中,股骨髁突入半月板之破裂處而又不能解除,可突然造成膝關節的伸屈障礙,形成交鎖。放鬆肌肉、改變體位、自主或被動地旋轉伸屈之後,交鎖多可解除。

檢查

壓痛。在髕韌帶與側副韌帶之間,沿關節間隙,有固定而局限的壓痛。麥氏征陽性。研磨試驗陽性。X線檢查有助於排除骨性病變或其它疾患。膝關節鏡檢查的確診率超過90%。

治療

非手術治療的指征有限。非手術療法包括卧床休息,抽吸關節內積液,彈性綳帶加壓包紮等,以及石膏管型固定並加強股四頭肌鍛煉。適用於症狀輕或有明顯退變者。

手法治療

1.患者仰卧位,醫者先施按揉法於髕骨下緣髕韌帶與側付韌帶之間,以酸脹為度。

2滾膝關節及周圍,主要在髕骨上下緣及股四頭肌部,約5分鍾,然後搖膝關節(先屈伸後內外旋轉)

3.按揉兩膝眼、膝陽關、曲泉、鶴頂諸穴,以酸脹為度 。

4.擦患部,以透熱為度,配合濕熱敷。

8、半月板損傷,醫生說要戴護膝,希望能推薦一款好點的護膝。

像這種情況,半月板損失之後,是需要保護好膝蓋部位的,以免再次受傷。

與半月板是什麼材質的好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