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內側半月板比其他人的大

內側半月板比其他人的大

發布時間:2020-11-04 06:38:14

1、半月板如何劃分為紅區和白區

根據是否含有血運、損傷後是否有修復再生能力來劃分為紅區和白區。

半月板紅區,半月板的血液供應來自於膝內、外動脈的分支,該分支在關節囊內形成血管網。這些來自關節囊和滑膜的動脈網僅提供半月板周緣10%~30%纖維的血運,這一部分在關節鏡下稱為紅區,損傷後經過修補可以癒合。

半月板白區,中央部沒有血運,靠關節液的滲透來營養,因而損傷後缺乏修復再生能力。



(1)內側半月板比其他人的大擴展資料

內側半月板與內側副韌帶相連,兩端間距較大,呈「C」形,前角附著在脛骨髁前內側,居前交叉韌帶起點和外側半月板前角之前;後角附著於髁間後區,位於外側半月板後角及後交叉韌帶附著點之間。邊緣與關節囊及內側關節囊韌帶相連。

大多數人的內側半月板的形態前窄後寬,邊緣肥厚,越接近中央越薄,尤以前部顯著。也有某些人的半月板前、後部的寬度幾乎相同。

在不負重時,脛骨與股骨不接觸,全由半月板襯墊兩者之間。在負重時,有約70%的負重區域在半月板上,這就大大降低了脛骨平台上的應力,從而保護了軟骨。如果將半月板切除,則脛骨平台上的峰壓力可上升兩倍,並將引起軟骨退變。

在負重時,半月板接受軸向應力,由於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限制了半月板向側方膨出,就使軸向應力轉化為其內部的箍應力,如果這兩個韌帶斷裂,則其負重能力完全喪失。將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切斷引起的軟骨退變與半月板全切除引起的軟骨退變類似。可以推斷在半月板橫裂時,半月板的承重功能完全喪失。

半月板切除的大小與脛骨平台上的峰應力呈正比,與脛骨平台的退變呈正比。這就要求我們在半月板部分切除時要盡量少切。

2、內側半月板體部邊緣區三度損傷是否構成輕傷

半月板破裂構成輕傷二級。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輕傷二級標准:
a)四肢任一大關節功能喪失10%以上。
b)四肢重要神經損傷。
c)四肢重要血管破裂。
d)椎骨骨折或者脊椎脫位(尾椎脫位不影響功能的除外);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e)肢體大關節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
f)四肢長骨骨折;髕骨骨折。
g)骨骺分離。
h)損傷致肢體大關節脫位。

3、右膝關節內側半月板損傷

是一種以膝關節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軟腿或膝關節交鎖現象,股四頭肌萎縮,膝關節間隙固定的局限性壓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半月板損傷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股部猛然內旋,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旋轉壓力,而致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損傷的主要症狀
多數有明顯外傷史。急性期膝關節有明顯疼痛,腫脹和積液,關節屈伸活動障礙,急性期過後,腫脹和積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動時關節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樓、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動作時疼痛更明顯,嚴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礙,部分病人有「交鎖」現象,或在膝關節屈伸時有彈響。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
2.麥氏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再從下蹲位站起,健側正常,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X線檢查:拍照X線正側位片,雖不能顯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關節鏡檢查: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

半月板損傷的最好治療方法是採用中醫外敷黑膏葯的方法,從中醫整體觀念入手,在治療半月板損傷時以消腫止痛、舒筋活絡、強筋健骨為主要原則,通過改善患處血液微循環,補充周圍組織營養,從而消除關節疼痛腫脹症狀,加強關節屈伸功能。

半月板損傷日常恢復
1.早期診斷處理及時,沒有較大的血腫,症狀不嚴重,如無膝關節「卡」、「交鎖」的現象,股四頭肌無萎縮現象,中老年人患者或者醫生根據MRI判斷患者不用手術的,可以不用手術。這部分人中有些人能像正常人一樣參加體育運動,但也要在一年半至兩年以後。
2.運動員或體育愛好者還想繼續玩體育,一般會建議手術,但是手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要高昂的費用外,恢復過程也要個人進行科學康復鍛煉。另外,不能不知道的是,手術本身是一次有規則的較大創傷,少數人術後會膝關節功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受限。
3.除了注意運動姿勢和運動的強度外,要注意運動保護,如佩戴運動護具防止運動中的意外損傷。
4.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有預見意外發生的可能性,充分利用身邊的工具幫助降低意外造成的半月板損傷風險。如上下公車或上下樓的時候,不要過於匆忙,可藉助扶手幫助穩定身體再邁步走,有職業習慣的人,最好每隔一段時間變換勞作的姿勢和稍事休息。

4、老人甩了一跤,內側半月板後角撕裂,醫生建議:關節鏡手術

關節鏡手術的風險很小,如果醫生技術成熟,手術只需要十幾分鍾,術後幾乎不需要卧床,考慮到年紀大,可以在床上保養一周。

5、為什麼膝關節外側半月板比內側半月板更易損傷

半月板位於膝關節上下關節面之間,且內側半月板與關節囊及脛側副韌帶緊密連接,膝關節運動時,容易受到擠壓而損傷。

6、你們好!我左腿內側疼的,蹲著移動時膝蓋有聲音,感覺是骨質疏鬆,個人感覺半月板比別人的活動性大,這是

?

7、能講一下內側半月板在哪嗎?

半月板是位於脛骨平台與股骨髁之間的纖維軟骨,分內側和外側。內側半月板大而薄呈C形,外側半月板較厚呈O形。就像汽車的「減震裝置」,半月板能緩沖震盪,減少軟骨之間的摩擦,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匹配性。

半月板之所以「金貴」,就是因為其受損後難癒合,很多患者面臨手術治療,但不管是半月板全切手術還是部分切除手術,都會造成膝關節軟骨的退變,引起關節炎症,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影響。因此,預防半月板損傷很重要。這些可能損傷半月板的運動或行為要注意:

1

廣場舞

很多中老年人熱愛廣場舞,但要注意跳舞過程中關節彎曲給半月板帶來的損傷危險。跳舞時間不要太長,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避免過於激烈的動作,如果場地是水泥地等硬地面,更要穿鞋底厚一點、有彈性的鞋。

2

踢毽子

踢毽子是一條腿著地,另一條腿不停運動,身體帶動膝關節旋轉,很容易損傷。如果上了年紀,關節有問題,就要小心一點了,盡量少踢。踢毽子要適當,量力而為,如果可以兩條腿輪著踢,避免過度使用一邊膝蓋。

3

提重物

手提1斤的重物,半月板就要承受7斤的重量。尤其是老年人,在去菜市場買菜,商場購物時,盡量一次不要買太多,如果有小推車或拉車的話更好。

4

上下樓梯、爬山

膝關節只要能夠承受0.5-1倍的體重力量,就可以完成我們的正常行走與站立、下蹲。在爬山、走樓梯等需要身體上升或下降的動作中,關節軟骨承受的力量可能會達到3-5倍體重。如此強大的壓力負荷,很有可能會對關節軟骨造成傷害。

5

翹二郎腿

翹二郎腿對半月板的研磨力、擠壓力,比自然下垂多很多倍,還會影響血液供血,加快組織退變。如果實在喜歡蹺二郎腿,也要注意變換動作,及時給膝關節回回血。

除了運動或動作,細菌、真菌或者病毒侵體時,會導致炎症,使關節液變質,進而損傷軟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細菌性炎症,不僅破壞力強,抗葯性也很強,幾周時間就會對軟骨造成很大傷害。

與內側半月板比其他人的大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