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損傷判別

半月板損傷判別

發布時間:2020-10-30 14:07:47

1、半月板如何劃分為紅區和白區

根據是否含有血運、損傷後是否有修復再生能力來劃分為紅區和白區。

半月板紅區,半月板的血液供應來自於膝內、外動脈的分支,該分支在關節囊內形成血管網。這些來自關節囊和滑膜的動脈網僅提供半月板周緣10%~30%纖維的血運,這一部分在關節鏡下稱為紅區,損傷後經過修補可以癒合。

半月板白區,中央部沒有血運,靠關節液的滲透來營養,因而損傷後缺乏修復再生能力。



(1)半月板損傷判別擴展資料

內側半月板與內側副韌帶相連,兩端間距較大,呈「C」形,前角附著在脛骨髁前內側,居前交叉韌帶起點和外側半月板前角之前;後角附著於髁間後區,位於外側半月板後角及後交叉韌帶附著點之間。邊緣與關節囊及內側關節囊韌帶相連。

大多數人的內側半月板的形態前窄後寬,邊緣肥厚,越接近中央越薄,尤以前部顯著。也有某些人的半月板前、後部的寬度幾乎相同。

在不負重時,脛骨與股骨不接觸,全由半月板襯墊兩者之間。在負重時,有約70%的負重區域在半月板上,這就大大降低了脛骨平台上的應力,從而保護了軟骨。如果將半月板切除,則脛骨平台上的峰壓力可上升兩倍,並將引起軟骨退變。

在負重時,半月板接受軸向應力,由於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限制了半月板向側方膨出,就使軸向應力轉化為其內部的箍應力,如果這兩個韌帶斷裂,則其負重能力完全喪失。將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切斷引起的軟骨退變與半月板全切除引起的軟骨退變類似。可以推斷在半月板橫裂時,半月板的承重功能完全喪失。

半月板切除的大小與脛骨平台上的峰應力呈正比,與脛骨平台的退變呈正比。這就要求我們在半月板部分切除時要盡量少切。

2、半月板損傷怎麼判斷輕度還是重度

&

3、如何根據磁共振結果判斷半月板前後角損傷程度

半月板損傷可分為1-3級,損傷的原因有外傷,和關節疾病引起。1--2級損傷。一般是不允許手術干預的,可採取保守治療為主,2級以上損傷的必須手術縫合治療,嚴重的可做切除,這種傷對膝關節的危害性是很嚴重的,必須重視和及時治療。不知道你半月板傷的程度如何?
對於2級以上的損傷手術治療 可選擇當今最先進的關節鏡手術治療,這種手術的優點是損傷小恢復快。不過費用要高點。
保守治療一般以中葯外敷以及理療等為主。值得注意的是,今後一定要避免大的運動和體力勞動,特別是激烈的運動更要避免。否則只會加重傷情的
韌帶斷裂後,膝關節就失去了相應的穩定性,日子久了對關節損傷是很大的,所以韌帶斷裂必須手術重建,也就是在移植一條新的韌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有自體的,有異體的,還有人工韌帶。自體就是切割自己好腿上的韌帶,用自己的韌帶其費用是很低的,
另外手術的風險也是存在的,很多的患者都遇到手術失敗的不幸。所以如果手術的話一定要選擇個知名度高的醫院和醫術高超的醫師才行。

4、如何判斷半月板損傷

是否有半月板的損傷要到醫院檢查的,有時候看是看不出來的。只能通過CT檢查或者是核磁共振檢查才能確診。建議盡早到正規醫院進行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查清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如果膝關節不適的話,應先減少膝關節的活動,注意保暖。好好休息,避免勞累吧,這段時間盡量就不要負重活動了,關節也要限制活動,如果自己忍不住,那就局部制動一段時間。如果經過休息一段時間,症狀還是很明顯,可以試試葯物治療,吃點消炎止痛的葯或者通筋活絡的葯,以及滑膜焱福糠貼都是可以的。

5、如何判斷半月板損傷

1 多數病人有明確外傷病史,膝關節的扭傷多見。
2、多見於運動員與體力勞動者,男性多於女性。
3、受傷後膝關節劇痛,不敢活動,活動時有卡住的感覺,若迅速出現腫脹,並有關節內積血。這時還要注意是否有韌帶的損傷。
4、急性期過後轉入慢性階段。此時腫脹減輕,但總感到關節疼痛
,活動時有彈響,有時在活動時突然聽到「咔嗒」一聲,關節便不能伸直,忍痛揮動幾下小腿再聽到「咔嗒」聲關節又可伸直,此種現象稱為關節交鎖,交可以偶爾發生也可以頻繁發生,頻繁地發作交鎖影響日常生活與運動。
5、慢性階段的體征有關節間隙壓痛,彈跳、膝關節屈曲攣縮與股內側肌的微弱,沿著關節間隙觸摸,可以檢查出壓痛點,根據壓痛點部位,可以大致判斷出是前角、體部或後角撕裂,前角的水平狀劈裂在屈伸膝關節時可以看到膝眼處在彈跳,膝關節屈曲攣縮側提示了列的半月板嵌於股骨髁下長期難以解鎖,股內此肌的萎縮為廢用性,該體征提示膝關節內部結果紊亂。
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檢查方法來進行初步判斷:
1 過伸試驗:膝關節完全伸直並輕度過伸時,半月板破裂處受牽拉或擠壓而產生劇痛。
2 過屈試驗:將膝關節極度屈曲,破裂的後角被卡住而產生劇痛。
3 半月板旋轉試驗:病人仰卧,患側髖膝完全屈曲,檢查者一手放在關節外間隙處作觸診,另一手握住足跟後作小腿大幅度環轉運動,內旋環轉試驗外側半月板,外旋環試驗內側半月板,在維持旋轉位置下將膝關節逐漸伸到90度,注意發生響聲時的關節角度。若在關節完全屈曲位下觸得響聲,表示半月板後角損傷,關節伸到90度左右時才發生響聲,表示為體部損傷,再在維持旋轉位置下逐漸伸直至微屈位(Mouche試驗),此時觸得響聲及表示可能有半月板前角損傷。
4 研磨試驗(Apley試驗):病人俯卧,膝關節屈成90度,檢查者將小腿用力下壓,並且作內旋和外旋運動,使股骨與脛骨關節面之間發生摩擦,若外旋產生疼痛,提示為外側半月板損傷,此後將小腿上提,並作內旋和外旋運動,如外旋時引起疼痛,提示為內側副韌帶損傷
,本試驗在檢查髖關節強直病人的半月板時有一定實用意義。
5 蹲走試驗:主要用來檢查半月板後角有無損傷,方法如下:囑病人蹲下走鴨步,並不時變換方向,或左或右,如果病人能很好地完成這些動作,可以除外半月板後角損傷,如果因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關節,蹲走時出現響聲及膝部疼痛不適,是為陽性結果,半月板後角破裂病例在蹲走時貪響聲是很明顯的,本試驗僅適用於檢查青少年患者,特別使用於大規模體檢時檢查半月板有無損傷。
必須注意,沒有一個試驗是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唯一依據,應綜合臨床症狀,壓痛點,以及各種陽性結果試驗,才能作出最後診斷。
半月板損傷的影像學檢查以MRI為主,可以達到90%。X線及CT不能夠顯示半月板的損傷。

與半月板損傷判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