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損傷如何站樁

半月板損傷如何站樁

發布時間:2020-10-29 11:36:17

1、半月板損傷平時應該怎麼保養

飲食是非常關鍵的,患者平時應該多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也對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列出幾條飲食原則:1、宜食活血化淤、芳香開竅的食物,如三七、山楂、藿香、薤白、薺菜等。2、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建議外用小駁骨草按摩膏,對半月板損傷有幫助3、病程後期宜食補氣益血、滋補肝腎等含營養的食物,如葡萄、黑豆、枸杞子。4、避免如油炸燒烤過咸過甜的食物。忌食麻辣、腥膩等厚味及煙酒刺激之品。

2、半月板損傷初期如何靜養?

卧床休息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關節制動。 追問: 什麼是關節 制動 ? 回答: 制動就是限制受傷關節活動。譬如 石膏固定 等都是屬於制動。 追問: 如果沒有固定呢?

3、如何正確站樁才不會膝蓋疼?

保護膝蓋的3個原則:1,膝蓋不過腳尖,膝蓋方向與腳尖一致。2,身體重量70%要放在腿上,而不是膝蓋。屁股、腰要放鬆,重心下沉,重量多分於大腿,重心上提(比如崛屁股)重量多受於膝蓋。3,把握好強度、高低度、時間長度,不要過度,站樁後可平躺,將腿伸直,讓膝關節休息一段時間。

2,站樁時胃不要太飽(前人寫的是飯前飯後1小時不適宜練功)我自己親身體驗,那天吃的太飽,飯後2小時站樁站了一段時間胃就痛。也許和氣有關系

3,站樁前先把大、小便排除,站樁時有三急要停止站樁排除再來。

4,站樁後不能進行性生活,我自己慾望比較強,最近的一次是間隔4小時後進行了房事。第二天感覺精力比平時差一些。關於間隔時間,老師是說前1後1,也就是站樁前1天後1天不要。

5,前人已經寫了很多經驗指導了,我現在暫時只想起這些!重點是提醒大家:學武練功,首要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傷,因為一旦在訓練中受傷,一修養幾個月,前期的訓練作用就差不多全消退了!再嚴重點,造成永久性無法修復恢復損傷,這一生就廢了!不要說練武,恐怕連日常生活都有困難!

4、半月板損傷如何恢復

我記得我以前受傷到不能走路的程度。反正蠻疼的。醫生建議我打洞取出碎片,但是我爸媽沒同意。打了針吃過葯也敷過葯。這種病只能養。不能劇烈運動。我現在膝蓋是好多了 不疼了。如果確定是半月板損傷,只能建議你靜養。

5、半月板受損的情況下如何鍛煉股四頭肌?

那人是復制黏貼的,半月板損傷,你要減少受損的那邊的下肢負重,還有彎曲壓迫膝蓋的動作

下面這兩個主要是長期不能行走或者卧床,防止股四頭肌萎縮用的

股四肌收縮情況非負重直腿抬高訓練:

膝關節盡量伸直,腿前股四肌收縮, 踝關節盡量背伸, 緩慢抬起整肢約15CM, 保持5秒鍾,再保持同姿勢,緩慢直腿放.

2. 負重直腿抬高訓練

般使用2KG 沙袋始,沙袋固定踝關節,重復第1步作.

第1.2 步鍛煉式我稱股四肌等收縮訓練.

如果第二個很勉強就別做

我建議你還是恢復了以後再做,欲速則不達,身體健康更加重要

6、半月板損傷如何鍛煉

我半月板在打籃球時候損傷了,當時上籃落下時一個不小心聽見膝蓋響了一聲之後就不會走了 ,做了檢查還好是一度損傷,半月板損傷首先不要再運動了, 否則你一輩子都不會好,等完全好了再運動其次, 多鍛煉你的股四頭肌,就是大腿的肌肉,半月板損傷容易引起肌肉萎縮,平躺那把大腿綳緊腿伸直往上抬腿,每天堅持鍛煉一次,每次鍛煉到大腿肌肉發酸發熱為宜。我就是這樣鍛煉的

7、半月板損傷怎樣鍛練

手術了嗎?沒手術就直抬腿聯系,防止肌肉萎縮,手術了就參考下面:
一、術後注意事項:(不包括半月板縫合)
1、術後棉花退、石膏包紮制動,用被子或枕頭墊高下肢,麻醉消退後即開始活動足趾以及腳踝,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腫脹,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肢抬高2~3天,盡量減少患側足跟低於腹部的時間和次數。如疼痛不明顯,可嘗試收縮股四頭肌(即大腿前側肌肉綳
勁及放鬆)。可扶拐下床適量活動。小心地面上的水或者物體,注意避免滑倒。
2、早期不得過多行走,不應以行走作為練習方法。否則極易引發關節內的出血和腫脹,
影響功能恢復及組織癒合。
3、主管您的管床醫生一般會在手術後3~5天給您傷口換葯。
4、術後10天拆線,出院。

二、術後康復訓練注意事項:(不包括半月板縫合)
1、 本計劃所提供的方法及數據均按照一般常規制定,執行中需視自身條件及手術情況不同,在醫生指導下完成。
2、 功能練習早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練習停止半小時內可消退至原水平,則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應予以耐受。
3、 肌力練習應集中練習至肌肉有酸脹疲勞感,充分休息後再進行下一組。練習次數、時間、負荷視自身情況而定,且應同時練習健側。肌力的提高是關節穩定的關鍵因素,必須認真練習。
4、 除手術肢體制動保護外,其餘身體部位(如上肢、腰腹、健側腿等)應盡可能多地練習,以確保身體素質,提高整體循環代謝水平,促進手術局部的恢復。
5、 關節活動度(屈、伸)練習,每日只進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早期應避免反復屈伸,多次練習,以免造成腫脹。如屈曲角度長時間(>2周)無進展,則有關節粘連可能,故應高度重視。
6、 練習後如關節腫、痛,則即刻給予冰敷20分鍾。如平時感到關節腫、痛、發熱明顯,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術後早期不宜過多行走,否則可能引發腫脹,影響功能康復進程。
8、 關節的腫脹會伴隨整個練習過程,腫脹不隨角度練習及活動量增加而增加即屬正常現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復正常腫脹才會逐漸消退。腫脹的突然增加應調整練習,減少活動量,嚴重時應及時復診。

三、術後康復計劃:(不包括半月板縫合)
一 早期——炎性反應期(0-1周)
目的:減輕疼痛,腫脹;早期肌力練習;早期負重;早期活動度練習,以避免粘連及肌肉萎縮。
1、手術當天:
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
①踝泵——用力、緩慢、全范圍屈伸踝關節,5分/組,1組/小時
②股四頭肌等長練習——即大腿肌肉綳勁及放鬆。應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做。
③腘繩肌等長練習——患腿用力下壓所墊枕頭,使大腿後側肌肉綳勁及放鬆。要求同上。
所有練習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做!!!
可扶拐下地行走,但只限去廁所等必要活動。
2、術後1天:
①繼續以上練習。
②踝泵改為抗重力練習(可由他人協助或用手扶住大腿)。
③開始直抬腿—伸膝後直腿抬高至足跟離床15㎝處,保持至力竭。
④開始側抬腿練習。
⑤負重及平衡——保護下雙足分離,在微痛范圍內左右交替移動重心。5分/次,2次/日。 ——雙足前後分離,移動重心。如疼痛不明顯,可扶單拐、或不用拐。
3、術後3天
開始屈曲練習,方法見備注。以微痛為度,達盡可能大的角度。
4、術後4天:
①繼續以上練習。
②開始單腿站立平衡練習,5分鍾/次,2-3次/日。
③主動屈膝達70-80度。
5、術後5天:
①繼續並加強以上練習。
②開始站立位0-45度范圍內主動伸屈練習。但不靠牆。30次/組,2-3組/日,練習後腫、痛則冰敷。
6、術後1周:
①主動屈曲大於90°。
②可單足站立,可不用拐行走。
③開始靠牆半蹲練習,2-5分/次,3-5次每日。
二 中期:(2周—1月)
目的:加強活動度及肌力練習:提高關節控制能力及穩定性;開始恢復日常活動。
1、術後2周:
①主動屈曲至120—130°.
②強化肌力練習。(直抬腿可達6分鍾)
③關節無明顯腫、痛、不穩,可正常步態行走。
④開始指導下各項肌力練習:練習的負荷、角度、次數及時間,根據自身條件而定。一般為30次/組,2-4組/日。
2、術後3周:
①被動屈曲至140°。
②強化肌力練習。
③開始前後、側向跨步練習。逐漸增加范圍, 並漸增負荷,30次/組,4組/日。
三 中期:(1月—2個月)
目的:強化關節活動度至與健側相同。 強化肌力,改善關節穩定性。
恢復日常生活各項活動能力。
1、術後5周:
①主動屈曲達150°,且基本無痛。
②開始患側單腿45度位半蹲練習。5分/次,4次/日。
③開始固定自行車練習。無負荷至輕負荷。30分/次,2次/日。
2、術後6—8周:
①主動屈伸角度達至與健側相同,且無疼痛。
②可完成日常的各項活動,如上下樓、騎自行車、行走5000米以上關節無腫痛。
③開始跪坐練習。
④開始蹬踏練習。
四 後期:(2個月—3個月)
目的:全面恢復日常活動,強化肌力及關節穩定,逐漸恢復運動。
① 開始膝繞環練習。
②開始跳上跳下練習。
③開始側向跨跳練習。
④開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繩及慢跑。
⑤運動員開始基項動作的專項練習。
※ 必要時可戴護膝保護,但只主張在劇烈運動時使用。
五 恢復運動期:(3個月後)
目的:全面恢復運動或劇烈活動。
①逐漸恢復劇烈活動,或專項訓練。
②強化肌力,及跑跳中關節的穩定性。
③通過測試,患健肌力達健側85%以上,則可完全恢復運動。

備註:
*屈曲的練習方法:
以下方法任選其一。每日一次,力求角度略有增長即可。練習過程中或練習後如有特殊不適,應及時告知醫
生。練習過程中不得伸直休息,反復屈伸,否則將影響效果,且極易造成腫脹。
1、髕骨松動術(術後1周開始):
手推推住髕骨邊緣,向上下左右方向緩慢用力推動髕骨至極限位置。每方向20次,2—3次/日。可於屈曲練習前進行。
2、坐(或仰卧)位垂腿:
坐於躺於床邊,膝以下懸於床外。保護下放鬆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極限處保護
10分鍾。必要時可於踝關節處加負荷 。
3、仰卧垂腿:
仰卧於床上,大腿垂直於床面,保護下放鬆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要求同上。
4、坐位「頂牆」:
坐椅上,患側足尖頂牆或固定,緩慢向前移動身體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後保持不動,數分鍾後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動,至極限。全過程式控制制在30分鍾內。
5、主動屈伸練習:(被動屈曲後進行)
坐位,足不離開床面。緩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後緩慢伸直。10—20次/組,1—2組/日。

*伸直的練習法:
1、主動牽伸:主動牽拉伸直於極限處保持10秒,放鬆5秒。20—30次/組,1—2組/日。
2、被動壓直:足跟下墊起,適當重量的沙袋(或其他替代物)置於膝上方,或者稍彎腰後自己用雙手或請他人輔助用雙手給予適當壓力,下壓膝關節上方,維持約5-10分鍾。
活動度練習後如關節腫、痛,則即刻給予冰敷20—30分鍾。如平時感到關節腫、痛、發熱明顯,可再冰敷,每日2-3次。

8、如何判斷半月板損傷

是否有半月板的損傷要到醫院檢查的,有時候看是看不出來的。只能通過CT檢查或者是核磁共振檢查才能確診。建議盡早到正規醫院進行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查清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如果膝關節不適的話,應先減少膝關節的活動,注意保暖。好好休息,避免勞累吧,這段時間盡量就不要負重活動了,關節也要限制活動,如果自己忍不住,那就局部制動一段時間。如果經過休息一段時間,症狀還是很明顯,可以試試葯物治療,吃點消炎止痛的葯或者通筋活絡的葯,以及滑膜焱福糠貼都是可以的。

9、半月板損傷,如何鍛煉能幫助恢復

建議到有運動醫學科的醫院就診,檢查一個膝關節核磁,根據核磁回報膝關節內部結構組織(韌帶、半月板、軟骨)損傷情況,採取膝關節鏡微創手術(關節鏡探查清理修復術)或者保守治療

10、半月板損傷,直抬腿如何練習?

膝部制動固定期的鍛煉:
(1)仰卧或坐位,從健側學起,再過渡到兩側。
(2)將手置於膝後,囑病人將膝壓向手,再放鬆,反復壓緊→放鬆,每小時1次,每次5分鍾。
(3)進一步練習直腿抬高。①首先是抗重力抬高,然後是抗阻力抬高,如足部綁縛砂袋。②增加鍛煉強度,改變體位,減慢抬腿速度和延長滯空時間。

半月板損傷患者的日常護理要點

1、上下樓梯時必須全神貫注,且踏穩之後,再動第二步以避免外傷。

2、為了避免膝部外傷,平時可戴上護膝以預防意外。

3、做體育鍛煉時應做好准備工作,待關節溫熱,反應靈活之後再開始運動;

4、、不要在疲勞狀態下鍛煉,因此時容易動作協調,令膝關節扭傷而致半月板損傷;

5、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煉,如徒手鍛煉和負重鍛煉等,可提高關節的穩定性能。

6、飲食上少食油膩,高脂肪,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糧。

與半月板損傷如何站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