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蓋半月板撕裂怎麼辦
如果說只是輕微損傷通過簡單的物理治療和靜養就可以康復了,但是如果你確定是撕裂的話,那就麻煩了,靠我誰的方法是不可能康復的,只能手術。
2、我的膝關節應該如何治療半月板變性、髕韌帶損傷
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手術的,你不要參加體育活動,修養一段時間吧。核磁對膝關節損傷的診斷符合率大約95%,也會有看不到病變的時候。另外,醫生對核磁片子的判讀能力不同,也可能有核磁檢查出來而醫生沒有發現的時候。
(張文濤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深圳北大醫院張文濤 http://zhangwentao.haodf.com/
3、膝關節韌帶損傷伴半月板損傷怎麼辦。
一般來說半月板損傷確診後應該行關節鏡手術。如果醫生認為損傷程度很輕不耍要手術的話,現在已經傷後兩個月了,應該加強肢體的功能煅煉。因為半月板損傷一般是不會自行修復的,而周圍的軟組織二個月的休息已足夠了。如果長時間不活動肢體很容易導致肢體的關節僵硬或肌肉萎縮。
所以,我認為現在首先應考慮關節鏡手術,如不手的話應加強膝關節伸屈活動,和肢體的主動抬高煅煉。
4、國內治療膝關節運動型損傷哪家醫院最好,韌帶鬆弛怎麼恢復?半月板移位怎麼辦?
半月板「坎墩」很痛苦,開始只能慢慢復位即可,不要有劇烈活動,注意保暖,也要多做運動保持膝蓋肌肉不要萎縮。我也是膝蓋內側副韌帶鬆弛,腿放平左右擺動能感覺到膝蓋有間隙且「咯噔,咯噔」的響,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去北醫三院運動醫學專家看過,他說要手術,從其他部位取韌帶移植到鬆弛處拉緊韌帶,成功率50%,三個月石膏固定卧床靜養,後果可能由於靜養沒有運動大腿肌肉會萎縮。我沒聽大夫的,現在經常做膝蓋保護性訓練,不做劇烈運動現在上下樓沒問題了,而且一次平地持續步行7公里也沒問題。
5、半月板韌帶損傷怎麼辦?
半月板損傷嚴重影響運動功能,更可怕的是它非常容易引發退行性關節炎,進一步破壞人體運動技能。假如半月板完全斷裂,或有碎片游離,那就只能手術切除取出了,但假如只是撕裂或損傷的話,恢復正常還是有可能的。
估計醫生已經告訴你了,止疼葯的目的在於暫時緩解疼痛,但半月板長不出來的話,你的問題就無法根本解決。而且半月板是兩塊大軟骨,是人體運動技能的重要保障,除非萬不得已輕易不要切除,何況手術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而且可能影響今後的彎曲程度。稍有撞擊又容易出現脫臼,誤傷等意外。
鑒於這種情況,目前在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已經逐漸擯棄既有的吃止痛片緩解疼痛或者手術的關節療法,普遍採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用於臨床治療。並且取得臨床的軟骨再生的驗證,為人們徹底恢復半月板帶來明亮的曙光,已經成為世界代替療法的巨大潮流,在歐洲一些國家,已把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萃取物認定為葯品,日本也選定了企業專門提供臨床之用。。但因為選材困難,加工講究,而價格稍微昂貴一些,你可以查查看。然後根據自己的病情和經濟條件調整用量,順利的話半年至1年左右應該可以恢復再生,祝早日徹底康復!
6、膝蓋的韌帶斷了怎麼辦
通過核磁共振影像確定斷裂程度了嗎?如果是部分斷裂的話,將膝置於150~160°屈曲位,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不包括足踝部),一周後可帶石膏下地行走,4~6周後去除固定,練習膝關節屈伸活動,注意鍛煉股四頭肌。
不綁石膏就保持膝關節的溫暖,注意不要跑步,需靜養。
如果嚴重創傷,半月板,十字韌帶和側副韌帶可同時損傷。
半月板損傷的部位。可發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後角、中部或邊緣部。損傷的形狀可為橫裂、縱裂、水平裂或不規則形,甚至破碎成關節內游離體。
完全斷裂 應急症手術修復斷裂的韌帶,術後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如合並有十字韌帶損傷,應先修復十字韌帶,然後修復側副韌帶;如合並半月板損傷,應先切除損傷的半月板,然後修損傷的韌帶。
7、膝關節韌帶斷裂,做關節鏡手術後半月,腿部肌肉萎縮嚴重,是怎麼回事?
1.急性期 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
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圖3-135)。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
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圖3-135 半月板損傷解除「交鎖」後,長腿石膏固定
2.慢性期 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
性關節炎。術後伸膝位加壓包紮,次日開始作四頭肌靜止性收縮練習,2~3天後開始作直腿抬高運動,以防股四
頭肌萎縮,兩周後開始下地行走,一般在術後2~3個月可恢復正常功能。
3.關節鏡的應用 關節鏡可用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半月板邊緣撕裂可行縫合修復,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
留未損傷的部分。對早期懷疑半月板損傷者可行急診關節鏡檢查,早期處理半月板損傷,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
果,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通過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二、側副韌帶損傷
膝關節兩側有內外側副韌帶,內側副韌帶起自股骨內收肌結節,止於脛骨內髁內側,外側副韌帶起自股骨外髁外
側,止於腓骨頭。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內外側副韌帶均緊張,維持關節穩定和控制向側方異常活動;膝關節屈曲
時,內外側副韌帶均鬆弛,關節不穩定,易受損傷。
(一)損傷原因及類型
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側受強大暴力打擊或重壓,使膝過度外展,內側副韌帶可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圖3-136,
3-137)。相反,膝或腿部內側受暴力打擊或重壓,使膝過度內收,外側副韌帶可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在嚴重創
傷時,側副韌帶、十字韌帶和半月板可同時損傷(圖3-138)。
圖3-136 內側副韌帶部分斷裂
圖3-137 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與手術修復示意圖
圖3-138 (1)內側副韌帶和前十字韌帶斷裂合並內側半月板破裂
(2)切除內側半月板、修復內側副韌帶和前十字韌帶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一般都有明顯外傷史。膝部傷側局部劇痛、腫脹、有時有瘀斑,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韌帶損傷處壓痛明顯,內
側副韌帶損傷時,壓痛點常在股骨內上髁或脛骨內髁的下緣處;外側韌帶損傷時,壓痛點在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
頭處。
側壓試驗(分離試驗):膝關節伸直,檢查者一手握住傷肢踝部,另一手掌的大魚際頂住膝上部的內側或外側,
強力內收或外展小腿,如內側副韌帶部分損傷,外展時因牽扯損傷的韌帶引起疼痛;如完全斷裂,則有異常外展
活動度(圖3-139)。反之,如外側副韌帶部分損傷,內收時因牽扯損傷的韌帶引起疼痛;如完全斷裂,則有異常
的內收活動度(圖3-140)。
圖3-139 側壓試驗:內側副韌帶 完全斷裂,有異常外展活動度
圖3-140 側壓試驗:外側副韌帶 完全斷裂,有異常內收活動度
X線檢查:在局麻下,伸直膝關節,按上述檢查方法,強力使膝內收或外展,拍正位X線片,如側副韌帶完全斷裂
,則傷側關節間隙增寬。
(三)治療
1.新鮮側副韌帶損傷
(1)部分斷裂 將膝置於150~160°屈曲位,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不包括足踝部),一周後可帶石膏下地行走
,4~6周後去除固定,練習膝關節屈伸活動,注意鍛煉股四頭肌。
(2)完全斷裂 應急症手術修復斷裂的韌帶(圖3-137),術後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如合並有十字韌帶損傷
,應先修復十字韌帶,然後修復側副韌帶;如合並半月板損傷,應先切除損傷的半月板,然後修損傷的韌帶(圖
3-138)。
2.陳舊性側副韌帶斷裂
應加強股四頭肌鍛煉,以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如膝關節很不穩定,可用鄰近部位肌腱作韌帶重建術。近來有報
導用炭素纖維作為重建側副韌帶的材料,取得較滿意效果。
三、十字韌帶損傷
膝關節內有前、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圖3-131),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
止於股骨外髁的內面;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面,膝關節不論伸
直或屈曲,前後十字韌帶均呈緊張狀態,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一)損傷原因及類型
暴力使膝關節過伸或過度外展可引起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如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加於股骨,或外力從後向
前撞擊脛骨上端,均可引起前十字韌帶斷裂。膝關節前脫位常由於過伸引起,必然傷及前十字韌帶。如為過度外
展引起,可同時發生內側付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損傷合並內側半月板損傷也較常見。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撞
擊脛骨上端,使脛骨過度向後移位,可引起後十字韌帶損傷,甚至發生膝關節後脫位。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膝關節劇烈疼痛,明顯腫脹,關節內積血,屈伸活動障礙。
抽屜試驗:屈膝90°,固定股骨,檢查者雙手握住小腿上端,向前拉或向後推脛骨。如前十字韌帶斷裂,脛骨有
向前異常動度;如後十字韌帶斷裂,脛骨有向後異常動度(圖3-141)。
圖3-141 抽屜試驗
(三)治療
1.新鮮十字韌帶斷裂
十字韌帶斷裂,或脛骨棘撕脫骨折有明顯移位者,應早期手術修復斷裂的韌帶,或將撕脫骨折復位和內固定(圖
3-142,3-143),術後用長腿石膏固定4~6周,並應加強股四頭肌鍛煉。
圖3-142 新鮮前十字韌帶斷裂縫合法
圖3-143 新鮮後十字韌帶斷裂縫合法
如脛骨棘骨折無移位,可在抽出關節內積血後,用長腿石膏伸膝位固定4~6周,以後加強股四頭肌鍛煉。
2.陳舊性十字韌帶斷裂
陳舊性十字韌帶斷裂,手術效果多不滿意,宜加強股四頭肌鍛煉,以加強關節的穩定性,如很不穩定,可考慮用
大腿闊筋膜,或用髕韌帶的內側部分,或用附近的肌腱作韌帶重建術。近來有報導用炭素纖維作為十字韌帶重建
材料,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四、髕骨軟化症
(一)病因及病理
膝部直接外傷可引起髕骨軟骨或骨軟骨骨折,或因多次損傷,如運動傷,引起軟骨退變性改變,軟骨面粗糙,失
去光澤,嚴重者軟骨脫落,骨質暴露,其相對的股骨關節面也受到損傷。損傷部位多在髕骨中心。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本病多發生於青壯年,且多有明顯外傷史,或有慢性積累性小損傷,主要症狀是膝關節髕骨後疼痛,輕重不一,
一般平地走路症狀不顯,在下蹲起立、上下樓、上下坡,或走遠路後疼痛加重。
檢查方法:
1.髕骨壓磨試驗 檢查時使髕骨與其相對的股骨髁間關節面互相擠壓研磨或上下左右滑動,有粗糙的磨擦感、磨
擦聲和疼痛不適;或檢查者一手用力將髕骨推向一側,另一手拇指按壓髕骨邊緣後面可引起疼痛。
2.單腿下蹲試驗 病人單腿持重,逐漸下蹲到90°~135°時出現疼痛,發軟,蹲下後單腿不能起立。
X線檢查:照膝關節正、側位及髕骨切線位X線片,早期無異常所見、晚期可因軟骨大部磨損,髕骨與股骨髁部間
隙變窄,髕骨和股骨髁部邊緣可有骨質增生。
診斷髕骨軟化症的主要依據是髕骨後的疼痛,髕骨壓磨試驗和單腿下蹲試驗引起髕骨後疼痛。應該注意檢查有無
合並半月板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等。
(三)治療
非手術療法 症狀較輕者,注意避免直接撞擊髕骨和減少髕骨磨擦活動,如上下山、上下樓、騎自行車等活動,
症狀可望減輕。
手術療法 症狀較重者應及時手術,根據髕骨的病變情況作適當處理。
1.髕骨軟骨切削術 包括軟骨表淺切削,切削軟骨達骨質及骨質鑽孔術。
(1)軟骨表淺切削 用銳刀切削退化軟骨直至軟骨正常部分。淺削後雖然軟骨修復能力甚弱,但切去糜爛軟骨後
,經數月的塑形作用,使表面變為平滑,且覆以數層扁平細胞,使手術取得較滿意效果。
(2)軟骨切削至骨質 如軟骨損壞已達骨質,可切削全層軟骨,修整創面邊緣使成斜面,外露骨質不作處理。未
達髓腔的全層軟骨缺損,可得到緩慢的內源性再生,再生的軟骨為透明軟骨。
(3)軟骨切削至骨質及鑽孔 切削去病變的全層軟骨,外露骨質用克氏針鑽數個孔,造成骨床出血,深達髓腔的
關節軟骨全層缺損,可得到來自髓腔的間葉組織的外源性修復。
上述手術可通過關節鏡完成,用刨刀切削,也可行關節切開直視下完成手術。
2.髕骨成形術 切削去病變的軟骨後,骨質外露較大者(2~3cm),可用鄰近的滑膜或切削一層脂肪墊翻轉縫合
覆蓋外露的骨面。
3.髕骨切除術 如病人年齡較大,症狀重,骨質外露面積大(超過3cm),相對的股骨踝軟骨磨損也較大,不能作
髕骨成形術者,可考慮作髕骨切除術。
8、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拉傷怎麼治療
側副韌帶損傷
內側副韌帶呈三角形,分前後兩股,起與股骨內髁內收肌結節附近,止於脛骨內髁。前股深部纖維與內側半月板緊密相連。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內側副韌帶甚緊張,可阻止膝關節外翻或脛骨旋轉。外側副韌帶呈束狀,起於股骨外髁,止於腓骨頭,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外側副韌帶緊張和骼脛束一起,可以制止膝關節內翻。
側副韌帶損傷,以內側副韌帶損傷較多。損傷後,膝關節內側或外側劇痛,腫脹,行走困難,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有明顯壓痛,壓痛點常在股骨和脛骨的內、外側髁部,而少有在關節間隙者,這是與半月板損傷的鑒別要點之一。
治療:
側副韌帶部分損傷的,應將膝關節置於略屈曲位制動,使副韌帶鬆弛,利於癒合。外敷活絡、散瘀的中草葯,消除腫脹,減輕疼痛,幫助癒合。完全斷裂的應盡早手術,修補斷裂的韌帶,避免以後關節不穩定,影響膝關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