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如何判斷膝蓋半月板是否損失

如何判斷膝蓋半月板是否損失

發布時間:2020-10-26 03:05:23

1、如何判斷半月板損傷

是否有半月板的損傷要到醫院檢查的,有時候看是看不出來的。只能通過CT檢查或者是核磁共振檢查才能確診。建議盡早到正規醫院進行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查清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如果膝關節不適的話,應先減少膝關節的活動,注意保暖。好好休息,避免勞累吧,這段時間盡量就不要負重活動了,關節也要限制活動,如果自己忍不住,那就局部制動一段時間。如果經過休息一段時間,症狀還是很明顯,可以試試葯物治療,吃點消炎止痛的葯或者通筋活絡的葯,以及滑膜焱福糠貼都是可以的。

2、怎麼判斷半月板是否受傷???

你好,通過以下測試(專業人員操作,以免加重損傷):
1.如當膝關節屈曲,脛骨固定,股骨強烈外旋,可造成外側半月板前角或內側半月板後角損傷。

2.屈膝狀態下強烈內旋股骨(或小腿外旋),易引起外側半月板後角或內側半月板前部損傷。長期擠壓磨損可引起退變,容易造成撕裂。半月板異常松動,關節韌帶損傷後不穩定,或肥胖、體重過大等原因,都是半月板易受損傷的因素。
醫者父母心醫療團團長為您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3、如何判斷半月板損傷

1 多數病人有明確外傷病史,膝關節的扭傷多見。
2、多見於運動員與體力勞動者,男性多於女性。
3、受傷後膝關節劇痛,不敢活動,活動時有卡住的感覺,若迅速出現腫脹,並有關節內積血。這時還要注意是否有韌帶的損傷。
4、急性期過後轉入慢性階段。此時腫脹減輕,但總感到關節疼痛
,活動時有彈響,有時在活動時突然聽到「咔嗒」一聲,關節便不能伸直,忍痛揮動幾下小腿再聽到「咔嗒」聲關節又可伸直,此種現象稱為關節交鎖,交可以偶爾發生也可以頻繁發生,頻繁地發作交鎖影響日常生活與運動。
5、慢性階段的體征有關節間隙壓痛,彈跳、膝關節屈曲攣縮與股內側肌的微弱,沿著關節間隙觸摸,可以檢查出壓痛點,根據壓痛點部位,可以大致判斷出是前角、體部或後角撕裂,前角的水平狀劈裂在屈伸膝關節時可以看到膝眼處在彈跳,膝關節屈曲攣縮側提示了列的半月板嵌於股骨髁下長期難以解鎖,股內此肌的萎縮為廢用性,該體征提示膝關節內部結果紊亂。
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檢查方法來進行初步判斷:
1 過伸試驗:膝關節完全伸直並輕度過伸時,半月板破裂處受牽拉或擠壓而產生劇痛。
2 過屈試驗:將膝關節極度屈曲,破裂的後角被卡住而產生劇痛。
3 半月板旋轉試驗:病人仰卧,患側髖膝完全屈曲,檢查者一手放在關節外間隙處作觸診,另一手握住足跟後作小腿大幅度環轉運動,內旋環轉試驗外側半月板,外旋環試驗內側半月板,在維持旋轉位置下將膝關節逐漸伸到90度,注意發生響聲時的關節角度。若在關節完全屈曲位下觸得響聲,表示半月板後角損傷,關節伸到90度左右時才發生響聲,表示為體部損傷,再在維持旋轉位置下逐漸伸直至微屈位(Mouche試驗),此時觸得響聲及表示可能有半月板前角損傷。
4 研磨試驗(Apley試驗):病人俯卧,膝關節屈成90度,檢查者將小腿用力下壓,並且作內旋和外旋運動,使股骨與脛骨關節面之間發生摩擦,若外旋產生疼痛,提示為外側半月板損傷,此後將小腿上提,並作內旋和外旋運動,如外旋時引起疼痛,提示為內側副韌帶損傷
,本試驗在檢查髖關節強直病人的半月板時有一定實用意義。
5 蹲走試驗:主要用來檢查半月板後角有無損傷,方法如下:囑病人蹲下走鴨步,並不時變換方向,或左或右,如果病人能很好地完成這些動作,可以除外半月板後角損傷,如果因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關節,蹲走時出現響聲及膝部疼痛不適,是為陽性結果,半月板後角破裂病例在蹲走時貪響聲是很明顯的,本試驗僅適用於檢查青少年患者,特別使用於大規模體檢時檢查半月板有無損傷。
必須注意,沒有一個試驗是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唯一依據,應綜合臨床症狀,壓痛點,以及各種陽性結果試驗,才能作出最後診斷。
半月板損傷的影像學檢查以MRI為主,可以達到90%。X線及CT不能夠顯示半月板的損傷。

4、半月板損傷如何確診

我是過來人,正常走路沒有問題,但是受傷腿不能完全伸來直,接近伸直時總感覺膝蓋處有東西阻止伸直(即交鎖感:局部卡住。常出現在自上下樓梯/跑步),內側後外側關節間隙有壓痛。另外,一旦保持長時間坐姿,受傷腿局部不能彎曲或站直,受傷膝部感覺酸疼(類似抽筋,這種局部疼痛)。疼痛後發現腿腫脹,沒有過外傷史,但是否有過量運動,跌撞史。磁共振准、清但做磁共振輻百射大,做完磁共振吃營養點,休息。做好心理准備會很吵的。如果最後確診只是輕微半月板損傷度而你又年輕(22歲下最佳)的話建議你不要手術,因為知詢過內幕大型醫院(骨科手術醫生他說年輕輕微的半月板損傷是可以問癒合的,硬是DO手術也沒什麼用,平常注意保養、保暖(左右腳帶護膝),適當做一下伸展運動/下蹲就可以切忌劇烈。(答漫步最好,忌跑步)有兩處鈣化點有可能是其他引起

5、如何在家判斷自己的膝蓋磨損程度?

一、膝關節檢測

單腿站立,下蹲,膝關節成90°,是否出現疼痛或不穩?如果出現了,說明膝關節軟骨退化、磨損。

注意: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旁邊最好有扶手可以隨時抓住,以防跌倒。

二、30秒坐起測試

坐在普通的椅子上,快速站起坐起,看在30秒內能做多少下。



三、上下樓梯時,關節的感受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自測方法。膝關節炎在逐漸加重的過程中,患者的感受是不同的。

先是下樓梯疼,然後是上樓梯也疼,最後是走平路疼,最終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感覺腿疼。您如果開始出現了下樓梯時關節疼,就一定要注意了。



相同年齡,女性得膝關節病的幾率比男性大。女性一般在50歲以後絕經,雌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降低了對骨關節的保護。女性的肌肉力量較男性弱,因此關節的負荷大於男性。還有一些女性做家務時經常跪地,對膝蓋損傷較大。

30歲和50歲 膝關節的兩道坎



1、30歲以前

30歲以前,膝關節處於從成長到初生的「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流暢無頓卡」,同時由於年輕人的活動較多,程度較大,這個時期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外傷。

2、30~50歲

30~50歲,膝關節的各軟骨和半月板等部位就開始出現輕度的磨損和病變。這種病變是輕微的,有時輕微到沒有任何感覺,但也有部分人在運動後會感到酸痛。

3、50歲以上

50歲以上,膝關節內的軟骨、半月板出現老化,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也因為萎縮,使得對膝關節的保護能力減弱。長期的負重,也使得關節面軟骨產生磨損以及慢性炎症。

因此,不少人會感覺到明顯的關節疼痛,若是半月板出現損傷而發生卡壓時,除了疼痛更會導致行動不便,甚至無法下蹲。

一個動作保護膝關節

6、怎樣判斷膝蓋級數半月板損傷

從症狀上來說,可能有膝關節的疼痛,腫脹和運動時的彈響。
可以做個半月板旋轉試驗:病人仰卧,患側髖膝關節完全屈曲,檢查者一手放在關節外間隙處作觸診,另一手握住足跟後作小腿大幅度環轉運動,內旋環轉試驗外側半月板,外旋環轉試驗內側半月板,在維持旋轉位置下將膝關節逐漸伸到90°。注意發生響聲時的關節角度。若在關節完全屈曲位下觸到響聲,表示半月板後角損傷;關節伸到90°左右時才發生響聲,表示為體部損傷。再在維持旋轉位置下逐漸伸直至微屈位,此時觸到響聲,表示可能半月板前腳損傷。

7、高手 判斷下是否半月板損傷

您好,半月板損傷的主要診斷依據是病人的受傷機制和傷後的臨床體征為准
(一) 膝關節有明顯的外傷歷史。傷後膝關節劇烈疼痛,逐漸出現腫脹,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制。但有少數患者疼痛輕微,關節功能尚好,故容易漏診。
(二) 膝部壓痛點檢查,一般認為在髕韌帶兩側關節間隙處有明顯壓痛時,是半月板前角損傷,半月板後角損傷的壓痛點多在關節後方,關節兩側有壓痛時,應考慮半月板中部損傷,但須注意與內外側副韌帶損傷的鑒別。
(三) 膝關節交鎖症與關節內彈響聲是診斷的主要依據。關節交鎖症常發生於受傷當時及傷後關節活動中,每次發生交鎖時,膝關節均被"卡"在一固定體位,即不能伸直也不能屈曲。關節內彈響聲多能自己聽到,交鎖時常伴有彈響。應注意,關節比數鬆弛者也可發出彈響,但無疼痛。
(四) 在上下樓梯或蹲下起身時,易出現關節不穩、發軟等失力感。
(五) 麥氏試驗:患者仰卧,檢查為站在受傷關節側。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按於患肢兩側的膝關節間隙處,以另-手握踝部,將髖關節與膝關節完全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逐漸伸直膝關節,如檢查者的手指感到有半月板的沖擊力或聽到關節內有響聲,患者伴有明顯的疼痛,即為陽性。在關節伸直至最後幾度時診斷為陽性者即是半月板前角損傷;當關節屈曲位出現陽性時,則半月板後角損傷的可能性較大;陽性體征出現在屈膝近直角時,多為半月板中部損傷。
(六) x線檢查,半月板損傷在 x線片上較難顯示,故膝部 x線平片多無明顯異常。因 x線檢查可排除膝關節其它骨性病變,在臨床上常作為鑒別診斷,關節造影也有助於明確診斷,但不是常規的檢查方法。
(七) 關節鏡檢查:在必要時,可用關節鏡檢查,以確定半月板損傷的位置,明確治療方案,還可在鏡下完成部份半月板切除術。

如有問題,隨時咨詢王醫師

8、如何預防膝蓋半月板損耗?

說起膝關節半月板,我在以往的問答中介紹了不少科普知識。膝關節是百萬年來人類進化的傑作,對人體活動無比重要。哪些人容易半月板損傷?大家可能會發現喜歡激烈對抗運動的朋友更容易半月板損傷,主要是由於半月板結構特別脆弱,傷後自愈能力非常差。那我們應該怎樣保養它呢?這里主要針對喜歡運動的朋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膝關節護具 這可是喜歡運動的朋友必備之神器,其作用之原理是通過護具對膝關節結構進行限制,增強基本定性,減少膝關節旋轉、內外翻等等動作帶來半月板損傷的的風險。

與如何判斷膝蓋半月板是否損失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