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膝內側半月板撕裂,外側半月板變性如何治療
半月板損傷嚴重影響運動功能,更可怕的是它非常容易引發退行性關節炎,進一步破壞人體運動技能。假如半月板完全斷裂,或有碎片游離,那就只能手術切除取出了,但假如只是撕裂或損傷的話,恢復正常還是有可能的。
估計醫生已經告訴你了,止疼葯的目的在於暫時緩解疼痛,但半月板長不出來的話,你的問題就無法根本解決。而且半月板是兩塊大軟骨,是人體運動技能的重要保障,除非萬不得已輕易不要切除,何況手術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而且可能影響今後的彎曲程度。稍有撞擊又容易出現脫臼,誤傷等意外。
鑒於這種情況,目前在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已經逐漸擯棄既有的吃止痛片緩解疼痛或者手術的關節療法,普遍採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用於臨床治療。並且取得臨床的軟骨再生的驗證,為人們徹底恢復半月板帶來明亮的曙光,已經成為世界代替療法的巨大潮流,在歐洲一些國家,已把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萃取物認定為葯品,日本也選定了企業專門提供臨床之用。。但因為選材困難,加工講究,而價格稍微昂貴一些,你可以查查看。然後根據自己的病情和經濟條件調整用量,順利的話半年至1年左右應該可以恢復再生,祝早日徹底康復!
2、膝蓋半月板如何保養?
你好,一般情況下,半月板的的損傷是需要看膝關節內有無附近韌帶損傷及積液來判斷的。二度損傷,可以考慮手術,也可以考慮保守。
意見建議:建議多卧床,損傷初期,不要活動,有必要的時候還需要膝關節打石膏固定,外用古順、敷堂半月板貼灰復,減少膝關節活動進一步加重半月板損傷。保守的話時間比較長,要有耐心,因為半月板自身沒有血循環功能。切記不管手術與否,堅持卧床休息。
3、外側半月板後角損傷
半月板損傷患者的日常護理要點1、上下樓梯時必須全神貫注,且踏穩之後,再動第二步以避免外傷。
2、為了避免膝部外傷,平時可戴上護膝以預防意外。
3、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煉,如徒手鍛煉和負重鍛煉等,可提高關節的穩定性能。
4、飲食上少食油膩,高脂肪,多食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糧。
中醫認為半月板損傷屬中醫「筋傷」范疇,主要由於勞累、外傷、感染等原因致機體免疫力低下,臟腑功能虧虛,風、寒、濕、邪乘虛侵入機體凝滯關節、經絡而致。故中醫認為半月板損傷可以採用外敷傳統膏葯的治療方法。通過膏葯外敷以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扶正固本、強筋健骨之功效,通過迅速消除關節腫痛症狀,改善患處血液微循環,補充周圍組織營養,修復半月板受損組織,達到徹底治癒半月板損傷,使關節恢復健康狀態。
4、半月板多長一點,需割掉嗎?
?
5、腿膝蓋外側半月板手術摘除了對以後的走路有什麼影響
下面是給我動過手術的專家的經典問答,那個病人跟你情況差不多,能借鑒:患者:盤狀半月板次全切除後,術後2個月階段性痛:大概一個月痛一次,痛之前沒有什麼前兆。休息一周又能基本恢復。目前狀態是,基本可正常慢速行走,2腿肌肉一樣基本無腫痛,彎曲角度沒有問題,但是行走不穩定,上下樓要扶著走。 我於2008年11月19日,在上海做了半月板切除手術(盤狀半月板桶柄樣損傷),據醫生說切除了有80%以上,術後1個半月前一直恢復的很好,沒有什麼不適,但是術後2個月的時候痛過一次,是手術部位疼痛。之後大概1個月會痛一次,沒有什麼前兆,時好時壞。我非常痛苦,心理壓力很大。 像我這種半月板次全切的,會有什麼後遺症?我看了你的的文章,說半月板切除之後越早移植越好,如果我等到感覺到不舒服會不會失去移植機會(軟骨損傷比較厲害)?是不是所有切除半月板的人到了幾年之後都會痛(軟骨損傷比較厲害)?,你們臨床上有沒有統計過呢?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章亞東
解放軍304醫院骨科章亞東:1、半月板全切或大部切除後,主要問題是導致關節軟骨磨損,關節退變,患者還可能有關節不穩等現象。切除半月板後,絕大部分患者會因為關節軟骨磨損導致疼痛,只是發生早晚不同,一般與活動量等因素有關。異體半月板移植一般在出現軟骨磨損症狀的早期盡快實施,如果延誤,可能因為軟骨損傷而失去半月板移植的最佳時機。 2、我院是目前全國完成半月板移植手術(包括微創手術)最多的醫院,目前除2例康復鍛煉還不理想外,絕大多數患者已經康復,效果良好。如果到我院就診你可以和手術過的患者交流後再決定是否接受這種手術治療。 3、只要將手術和懷孕時間錯開就可以了。切除半月板後應該避免長時間站立。 4、半月板全切或大部切除後,發生骨關節炎的幾率很大。建議你平時應該限制劇烈活動,加強股四頭肌鍛煉。包括你的左膝病變也要這樣。 5、半月板對膝關節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醫生只在迫不得已時才會切除半月板。必須切除半月板時也一定會盡可能保留正常的部分半月板。 6、你目前的情況不象是軟骨磨損的表現,不排除有其他病理因素存在,因不了解你全部情況,不便草率結論。但即使不是軟骨磨損的問題,在半月板切除後實施半月板移植也還是比較合理的選擇。在此手術的同時可一並解決可能存在的其他病理因素。
盤狀半月板絕大多數早晚會出現半月板損傷,多需要手術治療才能痊癒,保守治療沒有明確的效果。
患者:我現在很矛盾:如果等到我感覺到痛的時候是否失去了移植機會(軟骨磨損過多)。我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盡可能的保護好軟骨,減少磨損。 根據你們醫院的臨床研究,如果鍛煉的好,一般能保證多久?
解放軍304醫院骨科章亞東:保護軟骨的主要措施是減少負重和磨損,鍛煉膝關節周圍肌力。切除半月板後的結果和患者病情、年齡等很多因素有關,對任何人都無法肯定能保證多久。我主張對半月板切除後年輕人的治療要積極一些,不宜延誤。
6、外側半月板水平撕裂,請問。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半月板損傷」的問題。
身體大腿與小腿之間的活動樞紐--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在脛骨關節面上有內側和外側半月形狀骨,叫半月板,其邊緣部較厚,與關節囊緊密連接,中心部薄,呈游離狀態。
除邊緣部分損傷後可以自行修復外,半月板破裂後不能自行修復,半月板切除後,可由滑膜再生一個纖維軟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脛骨髁凹陷及襯墊股骨內外髁的作用,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起緩沖震盪的作用。
……
3)治療方法
半月板損傷的治療,以往偏於手術,認為半月板血供差,創傷後難以修復,只有手術切除才是唯一的根治方法。
近年來,由於對其功能認識的深化,在處理上也愈趨慎重,由於關節鏡外科的進步,半月板的手術也有通過關節鏡下進行的,手術方式有半月板全部切除、部分切除以及半月板修復手術和盤狀軟骨板的成形手術等。
急性期:局部冷敷,石膏托外固定,以便消腫止痛。
慢性期:保守治療無效後,應作半月板撕裂部分摘除術,以防止發生創傷性膝關節炎。盡量使用膝關節鏡手術,以便術後盡快復原。
1. 常規手術
一般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手術。
① 體位,一種是仰卧,患膝平放於手術台上或根據需要彎屈不同角度,另一種為仰卧屈膝90度位,腘窩放置於手術台遠端邊緣小腿下垂,手術者可用雙膝夾住病人患足行不同方向轉動或牽引。另外體位可按術者習慣選用。
② 切口也有多種,由於半月板切除本身並不困難,只是要在比較小的切口中,在視野不太清楚的條件下,完整摘除半月板,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設計好切口,常用的有:
A. 內側弧形切口,自股骨內踝後方0.5厘米,關節線上4厘米處開始,向關節間隙並至其下0.5--1厘米作切口,再沿關節間隙平行方向達骸韌帶內緣為止。
B. 水平切口,沿臏韌帶內緣起,循關節間隙作橫切口以及倒八字切口等。
③ 術畢,應用彈力綳帶包紮,以後才松去止血帶。在病床上應患肢抬高,次日即應開始股四頭肌收縮操練,第3日,開始應鼓勵病人行直腿高舉操練。一般術後2周拆除縫線。2--3周後,逐漸屈膝並加強股四頭肌功能鍛煉。
④ 手術並發症:
A. 關節積液,多因手術粗暴,止血不周,刺激關節滑膜而產生的後果,或因術後未注意股四頭肌操練以致股四頭肌萎縮,關節缺乏自控能力,行動時易損傷滑膜而導致創傷性滑膜炎。治療方法應加強股四頭肌操練並按創傷性滑膜炎處理。
B. 關節積血,多見膝外下動脈損傷,有時因損傷形成動脈瘤,此動脈自腘動脈發出後,沿半月板向前分布(膝下內動脈在關節平面的下緣,故不易損傷)故有的作者主張在切除外例半月板時應常規引出膝下外動脈,並予以切斷結扎,或在手術時靠近半月板外緣進行切除。
關節內一旦發生積血,在術後2--3日病人常發高熱,但白細胞計數不高。積血一般不凝固,應在嚴格無菌條件下,行關節腔穿刺抽血,並注入抗生素預防感染。關節外的血腫凝集成塊時,必要時,可行手術清除。
C. 化膿感染,如關節腫脹、疼痛、發紅、體溫上升、白細胞計數增高,為術後感染的徵象,早期發現可施行關節穿刺排液、生理鹽水沖洗,關節腔內注入抗生素,晚期則手術切開排膿才能引流通暢,可置入雙管持續沖洗,待感染控制後再練習膝關節活動。
D. 腘血管損傷,少見,但後果嚴重,腘血管在後方距半月板僅1厘米處,手術刀進入過深則可損傷腘動脈,影響下肢血供,必須警惕。
2. 經關節鏡半月扳手術
手術的特點,切口小,創傷反應少;術後疼痛輕微,活動障礙少;無腿部肌肉萎;住院期可縮短2/3,很少發生並發症;以及康復迅速,很快可以恢復工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器械的改進,本手術的效果將愈趨明顯,應用日益普及,可以說,關節鏡下的手術開拓了關節外科手術的新紀元。
4)護理措施
1. 護理觀察
① 膝部疼痛的特點。有無漏診或治療不當。
② 外固定物的松緊度。有無影響肢體血運。
③ 功能鍛煉的效果。有無股四頭肌萎縮。
2. 一般護理
在制動期間給予必要的生活護理。
3. 問題處置
① 膝部疼痛
護理措施:
A. 急性損傷後局部冷敷,彈性綳帶或棉墊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石膏托制10天,卧床休息3周,以控制出血和腫脹。口服鎮痛葯。
B. 慢性期疼痛與運動有關,應控制運動次數和時間,術後過早負重會加重關節內的創傷反應,導致慢性滑膜炎引起膝痛。所以處理原則是早下地,晚負重,最好是1個月後再開始負重行走。
同時給予中葯熱洗、理療和按摩,促進膝周軟組織的血液循環。痛甚時口服消炎鎮痛葯。
C. 對術後仍感到膝部疼痛者,需認真查清原因。如切口部位痛者多為皮下神經痛,關節後方殘留痛者多為後角切除不全,內側切口而外側痛者多為診斷錯誤,必要時再次手術。
② 膝關節交鎖
護理措施:
A. 急性期交鎖常伴有肌肉痙攣,膝處於半屈曲的強迫性體位,此時護理者必須維持患膝的半屈位置,再順著大腿的軸線手法牽拉小腿,同時囑咐病人放鬆肌肉,待膝部鬆弛後,輕輕屈伸活動膝關節達到脫鎖。脫鎖後需將患膝制動休息10天。避免劇烈運動。
B. 對於慢性期交鎖者,應教會病人自行解鎖法:坐位,小腿自然下垂,輕輕擺動膝關節,以求解鎖。
C. 反復交鎖者應動員病人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術後藉助持續被動運動器早期活動。
③ 股四頭肌萎縮
護理措施:
A. 在整個治療期間,都應強調和指導病人鍛煉股四頭肌,防止發生潛在性膝關節不穩定。這是獲得最佳療效的關鍵。
B. 膝部制動固定期的操練
① 病人仰卧或坐位,褲子要寬松,不影響操作。鍛煉可從健側學起,再過渡到兩側。把手放在膝後,教病人將膝壓向手,再放鬆,反復「壓緊--放鬆」。每小時1次,每次5分鍾。
應確實看到股四頭肌的強力收縮和完全鬆弛,防止病人用臀大肌收縮來代替股四頭肌收縮。按摩和電療是無法取代股四頭肌鍛煉的,只能使病人產生惰性。
② 當病人掌握上述操練後,再進一步練習直腿抬高。首先是抗重力抬高,然後到抗阻力抬高,如足部綁縛沙袋。也可通過改變體-位減慢抬腿速度和延長滯空時間來增加鍛煉強度(圖2);
③ 拆除外固定後的行走鍛煉要求:跟-趾式走路,不能破行,每一步都必須伸直膝關節。
下肢器械練功法:
A. 上下台階法。B. 蹬車運動法。C. 抗阻力伸膝法。D. 負重下蹲起立法。E. 劃船運動法。
④ 術前若有肌萎縮,應強化鍛煉。術後一旦恢復感覺,就應重新開始鍛煉,尤其是年輕力壯者。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7、1 左膝內側半月板向關節外移位 2 左膝內側半月板前角、外側半月板後角損傷,考慮內側半月板前角、外
指導意見:
1.急性期
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2.半月板血液供應區損傷修復
半月板血液供應區的損傷,特別是縱形裂傷,可行縫合手術使其癒合,該手術預後良好,這已為許多實驗和臨床研究證實.但在一個長達10年的前瞻性觀察中,不少做過此種手術的病人被發現有x線關節退變徵象,這說明這種修復的損傷的半月板的生物力學功能或許並未完全重建.
3.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損傷修復
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的損傷相對較難,成為膝關節外科中的一個難題.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較小而規整的損傷,如桶柄樣撕裂等,往往行部分切除術,療效尚可,但這畢競或多或少損害了半月板的生物力學的生物理學功能.目前雖然發現有許多方法可處理半月板無血液供應區損傷,但臨床研究進行得較少,這方面有待開拓.
4.半月板嚴重損傷
半月板嚴重損傷時,只得行全切除手術,此時可行冰凍半月板和半月板假體移植,但半月板假體移植術存在不少難題,如假體的生物力學功能不能達到要求,假體難於固定,移植後關節退變仍然明顯等.
5.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多指利用關節鏡,取出遊離的半月板碎片,或切除損傷的半月板.其中,切除半月板是最後的手段.患者在切除半月板後將喪失或減弱跳躍,負重等基本生理功能.
8、外側半月板桶柄樣撕裂嚴重嗎?需要手術嗎?
比較嚴重,建議手術,目前半月板手術已不主張開放手術,主要是關節鏡下操作,行半月板縫合或半月板部分摘除成形術,術後對關節活動無影響。
手術費及住院費用大約10000左右,但收費跟地區及醫院等級有關,不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