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一跑步半月板就疼

一跑步半月板就疼

發布時間:2020-10-24 11:14:00

1、新手跑步膝蓋疼怎麼回事?

但經常跑步的人都知道。跑步時間久了,膝蓋受傷是在所難免的。跑步後膝蓋痛應該怎麼緩解?其實用對方法,跑步膝蓋疼並不是大問題,很快就能恢復。

熱身緩解

另外,跑步之前應該適當熱身。活動自己的膝關節。這有助於關節滑液進入關節腔,對膝關節產生潤滑作用,降低骨骼和軟骨之間的磨損,減少受傷的可能性。跑步過程中,注意跑步姿勢,也能有效提高跑步的安全性。正確的跑步姿勢是,小步伐,高步頻,輕著地,重心和落腳點垂直。

關節滑液中也大量存在,對修復關節軟骨很有幫助;而是則能幫助提高膝關節的代謝能力,輸送營養物質並排出代謝廢物,是氨糖的修復搭檔。

緩沖鞋墊緩解

跑步後膝蓋痛應該怎麼緩解?中老年人跑步膝蓋疼,跟膝蓋軟骨磨損有很大關系。人的膝關節軟骨往往使用年限的增加,磨損程度明顯。尤其是跑步、上下樓梯等動作還會加速磨損。因此,跑步膝蓋疼的中老年人,很多是因為軟骨磨損嚴重,膝關節內的骨頭開始「硬碰硬」,沒有了緩沖,當然會感到疼痛。因此穿上質量上乘的緩沖鞋墊來緩解比較有效。

跑步後出現膝蓋疼痛可能為關節磨損或者韌帶拉傷引起。疼痛時需及時休息,避免再次磨損膝蓋。若關節處出現腫脹,可在24小時內用冰袋進行消腫以及緩解疼痛。再局部外敷活血化瘀類的葯物。

跑步後膝蓋疼不能繼續跑,最好是停下休息或者減緩速度步行,如果是膝蓋受傷了,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跑步後膝蓋疼可能是錯誤的跑姿和不適合的跑鞋導致膝蓋受傷。發現膝蓋疼應緩慢減速,還要縮短終點與目前位置的的距離。如果是跑步後膝蓋疼,就應該休息充分,第二天減少跑步的強度,第二天膝蓋仍然痛的話,可以做一些康復訓練。

2、膝蓋一跑步就痛,正常走路沒事

如果患者在跑步的時候會出現膝蓋疼的情況,可能是由於出現了如下的病因。第一,該類患者可能有跑步,而產生了膝關節內部的相應的損傷。比如該類患者非常容易出現膝關節內的半月板、韌帶以及關節軟骨的損傷,此後患者就會出現持續加劇的疼痛。第二,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患者出現了膝關節的過度磨損而產生的。比如患者的跑步姿勢不正確,或者是長期過度跑步,那麼就有可能會導致膝關節內部出現過度的磨損,像產生了軟骨的破壞,此後就會引起膝關節的明顯的疼痛。第三,有一部分出現了關節炎的患者也會存在此類症狀,比如出現了骨性關節炎的患者。
跑步出現膝蓋疼,如果是平時不疼,只是在跑步之後出現了膝蓋疼的症狀。這種情況考慮是由於短時間內劇烈的運動,引起膝蓋的軟組織損傷和韌帶勞損有關系。如果是這種情況,就建議患者近期不要做劇烈的運動,還可以每天對膝蓋的地方進行熱敷,這樣可以緩解膝蓋的疼痛。還需要提醒的就是,在以後的運動中要注意適量、適度,要循序漸進。

3、堅持跑步一段時間後,膝蓋特別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能否改善?

跑步膝蓋疼,是因為膝蓋在運功的過程中受到了損傷,這個時候應該暫時休息,不要繼續堅持跑步了,繼續跑只會讓膝蓋損傷越來越嚴重。

膝蓋損傷恢復比較慢,可以用快走來替代跑步,或者用橢圓機替代跑步機,只要平時鍛煉時多注意,是可以恢復好的。

01、比較胖的人,最好不要長時間跑步

比較胖的人,跑步時膝蓋承受的壓力比較大,很容易造成膝蓋損傷,最好是採用快走的方法鍛煉身體,等稍微瘦一些了,再跑步。

我個人更喜歡快走,因為跑步比較累,經常跑一會兒歇一會兒,效果反而沒那麼好。快走堅持的時間可以更長,對於減肥的小夥伴來說,快走是比較合適的鍛煉方法

02、膝蓋不舒服時,立即停下來休息

剛開始跑步時小腿很容易酸痛,堅持跑一個星期之後,這種酸痛感會慢慢消失,但是膝蓋酸痛和肌肉酸痛不一樣,膝蓋如果出現疼痛感,不要覺得堅持跑幾天就會改善,只會越跑越痛

膝蓋只要出現酸痛感之後,就停下來休息,不要繼續跑步了,換一種鍛煉方式,等膝蓋恢復之後,再嘗試去跑步。

03、半月板受過傷的人,建議不要跑步

半月板是膝蓋上很重要的一個部位,受傷後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恢復,嚴重的話甚至很難恢復。

一般去健身房請私教,教練都會問你的半月板有沒有受過傷,只要是半月板受過傷的人,教練都不會讓他去跑步機上跑步,只會讓他踩橢圓機。

如果膝蓋受傷後很痛,最好是去醫院檢查一下,是不是半月板受傷。

04、跑步導致膝蓋疼,是可以改善的

跑步時出現膝蓋疼的狀況,首先檢查自己的跑步姿勢是不是有問題,以及跑步的強度是否過大,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觀察膝蓋的疼痛感是否會消失。

參加戶外運動時,可以佩戴護膝,保護膝蓋,平時注意保暖,不要讓膝蓋受涼。

只要鍛煉方式得當,膝蓋是會慢慢恢復好的,不要隨便買膏葯貼,疼的嚴重就直接去醫院檢查。

4、半月板跑步後疼

用髕骨帶效果好。也可以換成走路,等半月板沒感覺了,再開始跑步。

5、剛開始跑步膝蓋就很疼痛,這該怎麼辦?

剛剛跑步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跑步前沒有做好熱身運動,再就是剛跑步,身體還無法適應,跑步的速度過快,出現這種情況可以適當的休息一下,慢慢的適應就可以了。

6、跑步半月板痛是怎麼還事

跑步本來就會傷害膝蓋的半月板,如果痛的話,就不能再跑步了,應該好好休息,讓身體慢慢恢復膝蓋了。

7、每次跑步後就膝蓋疼不跑的時候就不疼什麼原因

跑步後,導致膝蓋周圍疼痛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跑步膝(根據題主的描述,很可能是這個症狀。)、半月板損傷、髕骨損傷、髂脛束綜合征(ITBS) 幾種。

下面依次介紹。
一、跑步膝
跑步膝,學名髕股疼痛綜合征。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髕骨內側疼,或是你能明顯感覺到髕骨和股骨接觸的時候摩擦的疼,更殘忍一點的檢測方法是把手按在髕骨上伸膝屈膝的時候疼痛加劇,在上下樓梯的時候疼痛更升級。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髕「股」疼痛綜合症而不是髕「骨」疼痛綜合症哦!只差一個字但是意思千差萬別。髕股疼痛綜合症是指來源於髕骨和股骨接觸面的疼痛。原因一般是髕骨不合槽或是長期重復的剪切力或是垂直壓力作用於膝關節。道理其實很簡單,對於髕骨和股骨而言,他們的關系就是股骨給髕骨提供一個運動的軌道,髕骨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運動軌道裡面規規矩矩的運動就好了。但是類似於籃球中屈曲膝關節的同時突然變向,或是像下山這種強迫膝關節承重更多的動作,都是在從各個方向強迫的給膝關節外力,不讓小小的髕骨在應有的軌道里正常的運動,有時往左歪一點,有時往右歪一點。
而跑步膝就是髕骨承受了太多來自正面的垂直於膝關節的外力,導致髕骨和股骨的接觸面過度磨損造成的病變。更嚴重的是有時長期久坐也會產生疼痛,因為久坐的時候股四頭肌向後拉扯髕骨強迫髕骨與股骨接觸,產生疼痛。長跑、自行車、籃球運動員都是該病的高發人群,且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很多運動科學界的大拿們都深信不疑治療跑步膝最有用的方法是鍛煉股四頭肌,這道理其實很明了,影響髕骨活動的肌肉肌力增加了自然可以分擔它的壓力減少接觸摩擦的機會。但是後來有實驗顯示,只練臀肌和只練股四頭肌相比,只練臀肌的跑步膝患者康復得更快且更持久。(當然最好的選擇是兩部分肌肉都練。)
臀肌的作用在於伸髖(向後方及側方踢腿),也就是在單腿站立情況下控制骨盆的位置。只有骨盆的位置正確了,整個上半身的重力在落到膝關節時才是正確的符合人體承重最理想狀態的,但凡有偏差,都會加重對膝關節的壓力。這個道理在之前關於髂脛束綜合征的文章中討論過。也就是說,相較肌力而言,正確的肌力傳遞對於預防和治療損傷更重要。即使你短時間提高了肌力,錯誤的肌力傳遞和使用依舊不會真正讓你痊癒。
所以,治療跑步膝的各位除了目前比較流行的「蹲牆根」等鍛煉股四頭肌的各種方法外,一定要注重練習臀肌。

二、半月板損傷

在膝蓋的結構中,半月板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一旦受傷,想要完全恢復十分不易。
半月板是在股骨和脛骨中間,起到緩沖分散壓力和為膝關節活動提供潤滑作用的軟骨墊,分為內側和外側兩塊。
比較常見的額半月板損傷是內側半月板撕裂。受傷之後,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卡頓,比如不能全蹲,屈曲膝關節的時候會在某一點有明顯被卡住的感覺。
因為半月板連接著股骨和脛骨,且在膝關節完全伸直也就是完全鎖死的情況下受力是最小的,所以半月板撕裂一般發生在膝關節屈曲時,比如急停變向的瞬間,或是跳起落地的瞬間,當有來自垂直於膝關節內側的外力作用於屈曲的膝關節時,半月板撕裂的風險最大。
也正是這個原因,足球籃球等需要變速跑和激烈對抗的項目不太適合作為跑者的交叉訓練。應該減少進行這些運動的次數,並且做好個人保護措施。
一旦出現半月板損傷,視嚴重程度不同,可以進行手術或保守治療。而無論是手術還是保守治療,最終半月板的恢復靠的是人體自身的血供和新陳代謝,所以半月板的損傷非常不容易康復,且不同人差別會很大。最根本的的原因在於它的血供不是由主動脈提供,而是靠外圍血管深入到半月板中心,而隨著年齡的增大半月板中心會自然退化為無血管組織,也就是說年齡越大半月板血供越差,康復難度就越大。
內側半月板與內側副韌帶是相連接的,同時又因為股骨和脛骨在外側的骨性突起比較明顯,所以內側半月板又比外側半月板更容易損傷,且常和內側副韌帶損傷,前十字韌帶損傷合並發生,稱為「三聯傷」。
對於跑步這項運動來說發生急性半月板撕裂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並不是沒有這樣的先例,所以在平時最好盡量避免在不平整的地面跑步,而且一定要加強對於髖膝踝三大下肢關節穩定性的提高,不要造成錯誤力線的產生。
落地時整個下肢,從踝關節到髖關節的穩定性對於避免半月板受傷都很重要。

三、髕骨損傷

髕骨位於膝關節的前方,在膝關節運動,如下蹲、起立和跳躍等動作中起著力量傳遞和支點的作用。同時,髕骨也是維持膝關節穩定的主要裝置之一。這個部位對跑者來說,意義尤其重大。
在運動中,膝關節經常需要屈伸運動,髕骨關節面就會與股骨關節面長期相互擠壓、摩擦。日積月累,就會造成髕骨軟骨損傷,如軟骨退變、軟化、碎裂、關節面不平滑等,引起膝蓋疼痛。
有很多人肯定都有過這種困擾,久坐之後突然伸直膝蓋的時候會聽到嘎嘣一聲響,或是手放在膝關節上屈伸膝關節的時候總感覺膝蓋裡面有澀澀的感覺。偶爾有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但長期的這種症狀恰好是體現了髕骨不合槽的現象。
髕骨在我們膝關節一屈一伸的過程中是在股骨的槽里滑動的,因為它並不是一個100%上下單平面的運動(還有細微的向左右方向的滑動),所以髕骨不能很好的在應有的軌道里活動是非常常見的。
而導致這種現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股四頭肌內側頭和外側頭肌力不平衡,比如說,內側頭更緊會把髕骨往膝關節內側拽,那麼在一屈一伸的過程中會使髕骨更傾嚮往膝關節內側活動。不要小瞧這一點點的不平衡,某一次跑步後不注意牽拉就會形成,而一旦髕骨不合槽,髕骨彈響、疼痛就會出現。
有髕骨彈響的朋友可以進行自我檢測,坐在椅子上腳自然放在地上,你會發現你的髕骨一定不是在膝關節正中的位置,不是更偏左就是更偏右,那麼這就表明你的股四頭肌肌力不平衡。
明白了髕骨出現問題的原因,那麼解決的方法就很顯而易見了。就是保證股四頭肌內外側肌力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平時我們鍛煉股四頭肌的方法都是更注重對外側頭的鍛煉,比如說超過60度的深蹲、蛙泳、包括躺在床上空腳蹬等等。這也是為什麼好多人股四頭肌內外側肌力不平衡的原因,因為外側頭相較內側頭更容易被練到。

四、髂脛束綜合征(ITBS)
髂脛束是位於大腿外側,大致與股骨大轉子同一水平位,起自大腿外側臀部下,止點在膝關節外側小腿上。身體結構是經過數千年演化而來,在這期間進行著不斷的優化,所以存在即合理,人體任何結構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髂脛束存在的意義在於減輕身體重量對於膝關節的壓力,簡單的來說,如果沒有髂脛束在大腿外側拉扯著,那麼骨盆以上身體的重量都會毫無保留的通過股骨(大腿)直接向下傳遞,有了髂脛束,就好像有了一根皮筋在大腿和小腿外側連接著, 分散了壓力,盡最大可能為膝關節減輕負擔。
什麼是髂脛束綜合征(ITBS)?
大部分的跑友在認識髂脛束綜合征時對其初始印象便是膝關節外側疼痛。現在運動醫學界對於此現象有大致三種解釋。
第一種也是比較經典的解釋認為,緊張的髂脛束在膝關節做伸膝屈膝的動作中不斷的摩擦股骨外上髁,將髂脛束綜合症的疼痛原因解釋為過度摩擦,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也經常將髂脛束綜合征稱為髂脛束摩擦綜合症的原因。提出此觀點的學者指出,膝關節在屈曲30度時有一個impingement zone(影響區),大約就是在整個步態周期的初始時候,也就是說膝關節在屈曲30度左右時,髂脛束剛好摩擦過股骨外上髁,是整個步態過程中最疼的一個點。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大部分髂脛束綜合征患者通常在剛邁步時疼痛最明顯,也可以解釋那些跑上坡路、下坡路和減慢速度的跑友會感到疼痛更明顯,因為坡道會迫使人減速且縮小步伐,讓膝關節更長時間處在impingement zone中。
有學者認為,髂脛束自身的張力決定了其不可能在股骨外側髁處發生摩擦,於是有了
第二種解釋:髂脛束綜合征更傾向於一種壓迫綜合征而不是摩擦綜合症。有的案例中髂脛束和股骨外側髁之間的結構進行的檢查表現出的高度充血化的脂肪組織可以支持此觀點。
第三種解釋是有學者認為是髂脛束與股骨外側髁之間的滑囊發炎從而產生疼痛,在髂脛束綜合征患者的MRI結果中,此處的滑囊經常處於「高危」狀態。有髂脛束綜合症患者在做過滑囊摘除術之後疼痛明顯減輕,該說法的支持者也經常將此現象當做有力佐證。

與一跑步半月板就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