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怎麼知道自己的半月板異常

怎麼知道自己的半月板異常

發布時間:2020-10-17 11:52:06

1、半月板損傷的鑒別半月板損傷

我沒有從照片上發現半月來板三度損傷的表現。當然,半月板損傷不能僅憑核磁共振影像診斷,有經驗的關節鏡醫師可以憑臨床症狀作出比核磁共振更准確的診斷。

(劉金標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自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zd!)

成都軍區總醫院劉金標 http://ljbjx.haodf.com/

2、怎麼判斷半月板是否受傷???

你好,通過以下測試(專業人員操作,以免加重損傷):
1.如當膝關節屈曲,脛骨固定,股骨強烈外旋,可造成外側半月板前角或內側半月板後角損傷。

2.屈膝狀態下強烈內旋股骨(或小腿外旋),易引起外側半月板後角或內側半月板前部損傷。長期擠壓磨損可引起退變,容易造成撕裂。半月板異常松動,關節韌帶損傷後不穩定,或肥胖、體重過大等原因,都是半月板易受損傷的因素。
醫者父母心醫療團團長為您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3、怎麼知道半月板是否受損

主要就是什麼腿完全打直難受,有擠壓的不適感,或者彎曲下蹲時不舒服,走路多了難受,等等。要確診是否半月板還好就只有用核磁共振了,X光是絕對照不出來的。最好去共振一次吧,免得耽誤了治療,急停急走的確有可能傷到半月板。

4、膝關節半月板信號異常

核磁共振的報告寫的很不詳細,就比如說,裡面提到的外側半月板前角異常,卻沒告訴是怎麼異常,是高信號改變呢,還是其他信號改變呢,此外如果是高信號改變,那是雲霧狀高信號改變呢,還是線性高信號改變或者是大面積高信號改變呢,因為這個描述不清楚,是確定不了半月板退變或損傷的程度的,不同的程度治療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對於手術,要從兩個方面來綜合考慮,一個是你的臨床表現,就是說你現在有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疼痛以及關節活動受限的表現;再一個就是核磁共振的檢查情況,一般對於雲霧狀的I°半月板損傷,是可以不手術的,進行一下伸膝功能鍛煉,或是關節腔內打些潤滑劑,大多也是能有效減輕症狀的。而對於II°以上半月板的損傷同時患者有明顯的臨床不適症狀,手術治療通常就是比較必要的。
一般關節鏡手術治療半月板損傷是很安全的,手術後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現在在醫學領域內,關節鏡技術開展最早最為成熟的就是對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因此在安全性方面你是不用擔心的。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5、半月板怎麼樣自己判斷受傷了沒

有些患者自己能聽到關節內發出響聲,受傷後出現膝關節劇痛、腫脹、膝關節伸不直等症狀。經過休息及一般消腫止痛治療,症狀減輕,但關節間隙仍然疼痛,特別是當關節伸屈到某個位置時,疼痛尤其明顯。 急性期過後,膝關節不再腫脹,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但經常出現關節疼痛,活動時出現關節彈響。有時在活動時突然聽到「咔嗒」一聲,關節便疼痛異常、不能伸直,甚至跌倒。之後如果忍痛活動小腿,再聽到「咔嗒」聲,關節又可伸直,這種現象稱為「關節交鎖」。交鎖是損傷的半月板卡住關節的緣故,可以偶爾發生,也可以頻繁發生。

6、本人想知道半月板損壞的表現有哪些

半月板損傷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多數有明顯外傷史。急性期膝關節有明顯疼痛,腫脹和積液,關節屈伸活動障礙,急性期過後,腫脹和積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動時關節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樓、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動作時疼痛更明顯,嚴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礙,部分病人有「交鎖」現象,或在膝關節屈伸時有彈響。

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
2.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圖3-134)。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再從下蹲位站起,健側正常,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X線檢查:拍照X線正側位片,雖不能顯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關節鏡檢查: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

總之,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及臨床檢查,多數病人有外傷史,患側關節間隙有固定性疼痛及壓能,結合各項檢查綜合分析,多數能作出正確診斷。對嚴重創傷患者,要注意檢查有無合並側副韌帶和十字韌帶損傷。對晚期病例,要注意檢查是否有繼發創傷性關節炎

盤狀半月板呈較厚的盤狀,易受損傷,常為兩側性。主要症狀為關節活動時常發出明顯清脆的彈響聲。關節活動時外側半月板處可摸到包塊,並有壓痛。半月板損傷後粘液性變可產生半月板囊腫,症狀與半月板損傷相似,局部有明顯包塊,伸膝時包塊較明顯。

(三)治療

1.急性期 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2.慢性期 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術後伸膝位加壓包紮,次日開始作四頭肌靜止性收縮練習,2~3天後開始作直腿抬高運動,以防股四頭肌萎縮,兩周後開始下地行走,一般在術後2~3個月可恢復正常功能。

3.關節鏡的應用 關節鏡可用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半月板邊緣撕裂可行縫合修復,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損傷的部分。對早期懷疑半月板損傷者可行急診關節鏡檢查,早期處理半月板損傷,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通過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7、半月板是怎麼的情況

沒什麼的,可以治的,把它切掉。關節鏡做,有點貴。同事剛做,花了兩萬

8、如何判斷半月板損傷

這個自己不太好判斷的,半月板的損傷還是需要檢查才能確定。上海的話開元之類的骨科可以,看看是不是半月板的問題,這段時間也要注意休息。

與怎麼知道自己的半月板異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