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後角連接韌帶嗎

半月板後角連接韌帶嗎

發布時間:2020-10-16 21:18:18

1、左膝半月板後角損傷和內側副韌帶部分撕裂可以評上傷殘級別嗎?

傷殘的鑒定是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的,一般是市級以上醫院的各外科主任組成的鑒定小組。鑒定時不但需要根據受傷的部位、受傷程度、是否手術等因素,還有一部分需要根據病情恢復後外傷對你的日常生活有無影響,及影響的大小來決定,也就是是否留下肢體活動障礙等後遺症。按你的情況來說估計評不上的。因為通過治療可以痊癒的,安信醫學祝你早日康復!

2、右膝半月板內側後角撕裂 我的情況必須手術嗎??

半月板損傷的保守治療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其血液供應較差,半月板只有外緣的三分之一有血管分布,而三分之二的部分只是靠關節液提供營養,一旦發生損傷,恢復十分困難。目前採用比較多的就是外科手術治療,切除損傷的部分以消除其對關節功能的影響。並不是所有的半月板損傷都適合手術,而內側後角撕裂符合手術指征。因此建議進行手術。當然,這只是一般而言,如果你的條件允許,可以到高水平的醫院會診,根據你具體檢查結果確定治療方法。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3、沒有做過劇烈運動,為什麼會出現膝關節半月板內側後角損傷,前後交叉韌帶損傷,髕上囊及關節腔積液..

不一定損傷之後才會有半月板損傷,有時候膝關節的扭轉動作和過伸過屈都會引起。另外看你時候有先天發育的問題,有的人先天是盤狀半月板,損傷後容易引起症狀。看你自己的症狀,如果很影響日常生活,還是盡早手術。如果不是很嚴重,也可以先保守治療,如服葯、理療和練習大腿肌肉力量。

4、前交叉韌帶損傷和半月板後角損傷怎麼辦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概述】
在脛骨關節面上有內側和外側半月形狀骨,叫半月板,其邊緣部較厚,與關節囊緊密連接,中心部薄,呈游離狀態。內側半月板呈「C」形,前角附著於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後角附著於脛骨髁間隆起和後十字韌帶附著點之間,其外緣中部與內側副韌帶緊密相連。外側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著於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後角附著於內側半月板後角之前,其外緣與外側副韌帶不相連,其活動度較內側半月板為大。半月板可隨著膝關節運動而有一定的移動,伸膝時半月板向前移動,屈膝時向後移動。半月板屬纖維軟骨,其本身無血液供應,其營養主要來自關節滑液,只有與關節囊相連的邊級部分從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應。因此,除邊緣部分損傷後可以自行修復外,半月板破裂後不能自行修復,半月板切除後,可由滑膜再生一個纖維軟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脛骨髁凹陷及襯墊股骨內外髁的作用,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起緩沖震盪的作用。
【診斷】
大多數患者有明確膝扭傷史,受傷後,膝關節有劇痛,不能自動伸直,關節腫脹。膝關節間隙處的壓痛是半月板損傷的重要依據。
【治療措施】
1.急性期 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2.慢性期 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術後伸膝位加壓包紮,次日開始作四頭肌靜止性收縮練習,2~3天後開始作直腿抬高運動,以防股四頭肌萎縮,兩周後開始下地行走,一般在術後2~3個月可恢復正常功能。
3.關節鏡的應用 關節鏡可用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半月板邊緣撕裂可行縫合修復,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損傷的部分。對早期懷疑半月板損傷者可行急診關節鏡檢查,早期處理半月板損傷,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通過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病因學】
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股部猛然內旋,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旋轉壓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如扭傷時膝關節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後,外側半月板損傷的機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關節之間,使關節活動發生機械障礙,妨礙關節伸屈活動,形成「交鎖」。
在嚴重創傷病例,半月板,十字韌帶和側副韌帶可同時損傷。
半月板損傷的部位。可發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後角、中部或邊緣部。損傷的形狀可為橫裂、縱裂、水平裂或不規則形,甚至破碎成關節內游離體。
【臨床表現】
多數有明顯外傷史。急性期膝關節有明顯疼痛,腫脹和積液,關節屈伸活動障礙,急性期過後,腫脹和積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動時關節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樓、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動作時疼痛更明顯,嚴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礙,部分病人有「交鎖」現象,或在膝關節屈伸時有彈響。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
2.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再從下蹲位站起,健側正常,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X線檢查:拍照X線正側位片,雖不能顯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關節鏡檢查: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
總之,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及臨床檢查,多數病人有外傷史,患側關節間隙有固定性疼痛及壓能,結合各項檢查綜合分析,多數能作出正確診斷。對嚴重創傷患者,要注意檢查有無合並側副韌帶和十字韌帶損傷。對晚期病例,要注意檢查是否有繼發創傷性關節炎。
盤狀半月板呈較厚的盤狀,易受損傷,常為兩側性。主要症狀為關節活動時常發出明顯清脆的彈響聲。關節活動時外側半月板處可摸到包塊,並有壓痛。半月板損傷後粘液性變可產生半月板囊腫,症狀與半月板損傷相似,局部有明顯包塊,伸膝時包塊較明顯。
【治療】其症在中醫屬痹症,其主要由於勞累、外傷、感染等原因致機體免疫力低下,臟腑功能虧虛,風、寒、濕邪氣乘虛侵入機體凝滯關節、經絡而致。因為腎主骨生精、養髓。如腎氣不足,不能主骨,養髓便可出現骨質疾病;肝主經絡,支配全身韌帶及關節運動,如肝陽上亢,肝血不足便可出現筋痛、麻木、屈伸困難等症狀;脾主運化,主肌肉,若脾失運化,不能滋養肌膚則可出現肌肉關節組織酸痛萎縮。所以治療此類疾病首先要調節五臟六腑功能,標本兼治,才能達到治癒康復目的。

5、左膝內側半月板後角2度損傷嚴重嗎?

前期以休養為主,盡量卧床,也不要折騰打針什麼的,口服葯或外敷就好了。
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後看醫生的意見。
還有就是相同的檢查片子不同醫生也有不同的結論,如果到時候建議手術的話還是要找家大醫院專家咨詢清楚,也不能盲目做手術的。
據說手術也不定能將關節功能100%恢復,也許只有6-7成左右。所以,要咨詢清楚。

6、韌帶及半月板後角損傷,有少量積液。嚴重嗎?多久可痊癒?

"打軟腿的症狀,起初還有關節交鎖"
這是典型的十字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損傷的症狀,相信醫生已經跟你說過了。一般十字韌帶損傷都會牽連到半月板。
「右膝關節前交叉韌帶及外側半月板後角損傷」勢必會產生一定積液,所以這點你也不必過於緊張。
你的前叉並不是完全斷裂,看報告應該只是撕裂,如果撕裂的程度不大,那就完全可以不進行手術的,但我現在只是說的是韌帶,半月板如果撕裂,斷裂那麼是沒有任何辦法不通過手術治癒的,手術會根據你的情況進行縫合或者切除。但是事實上很多人半月板損傷都不會進行治療,只是有時候產生絞索現象,停一下就過去了,不過如果不進行手術,那麼會對你以後的運動產生很大影響,可能產生二次損傷。
至於如何治療和保健,那麼一定要遵醫囑,這些都是因人而異,康復活動過少會導致肌肉萎縮,粘連,而運動過大也會有很多不良後果,所以一定要看醫生,我相信即使你現在在問一個很專業的醫生,他也會這樣答復你的。
45天病假,我認為只是說在這幾天之內無法進行劇烈活動,但是是完全可以覺得合適了就去上班的,現在手術之後一周其實就是可以上學上班的,你的問題肯定沒有手術之後的那種感覺更難受。
另:尾骨方面我不是很熟悉,所以無法回答,既然報告上說問題不大,那麼就應該是不用過度緊張,畢竟傷筋動骨100天。
p.s:祝你早日康復。

7、內外側半月板後角損傷,膝後交叉韌帶及髕韌帶損傷

你好,這是屬於運動醫學的范疇,如果有必要手術重建修復,可以選擇關節鏡下修復

與半月板後角連接韌帶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