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如何診治?
產生半月板損傷必須具有四個因素:膝半屈、內收或外展、重力擠壓和旋轉力量。
半月板破裂的類型:縱裂,也稱「桶柄樣撕裂」;中1/3 撕裂,又名體部撕裂;前角撕裂;前1/3 撕裂;後1/3 撕裂;分層裂,又名水平裂。
(1)臨床表現。
①只有部分急性損傷病例有外傷病史,慢性損傷病例無明確外傷病史。
②多見於運動員與體力勞動者,男性多於女性。
③受傷後膝關節劇痛,伸不直,並迅速出現腫脹,有時有關節內積血。
④急性期過後轉入慢性階段,可能出現關節交鎖。
⑤慢性階段的體征有關節間隙壓痛,彈跳,膝關節屈曲攣縮與股內側肌的萎縮。
⑥幾種特殊試驗:過伸試驗;過屈試驗;半月板旋轉試驗(McMurray-Fouche 試驗);研磨試驗(Apley 試驗);蹲走試驗。
(2)影像學與關節鏡檢查。X 線片不能顯示半月板形態,主要用來除外膝關節其他病變與損傷。MRl 解析度高,可以清晰地顯示半月板有無變性、破裂,還可察覺有無關節積液與韌帶的損傷。但其准確性不及關節鏡檢查。關節鏡同時具有診斷和治療功能。
(3)治療。急性半月板損傷時可用長腿石膏托固定4 周。急性期過後疼痛減輕,開始作股四頭肌功能鍛煉,以免發生肌萎縮。如果確有半月板損傷,目前主張在關節鏡下進行手術,邊緣分離的半月板可以縫合,容易交鎖的破裂的半月板瓣片可以局部切除,有條件的亦可以予以修復。破碎不堪的半月板可在關節鏡下完全摘除。
2、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是一種以膝關節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軟腿或膝關節交鎖現象,股四頭肌萎縮,膝關節間隙固定的局限性壓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半月板損傷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股部猛然內旋,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旋轉壓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建議使用月板舒按摩膏,它是以中醫草本古方為特色,萃取天然本草精華,以現在生產工藝配製而成,溫和養骨、舒緩骨痛,具有緩解疼痛,適用於半以月板部位的按摩調理。
3、《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檢查》
半月板損傷後,急性期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內側後外側關節間隙有壓痛,嚴重者不能行走.待急性期過後,膝部長期隱疼,時輕時重,傷肢無力,行走時膝關節不穩定,尤其是下坡時明顯.走路時容易摔倒,走路時膝關節突然發生不能屈伸的「交鎖」現象.慢慢活動後才能「開鎖」,「開鎖」後又能活動.有的患者關節內有少量的積液.反復屈伸膝關節時,可以看到小腿擺動和聽到清脆的響聲(彈響).
治療:半月板損傷的早期,傷肢應休息,抬高,外用{惠民局月板舒}消除腫脹,疼痛.症狀減輕後,盡早活動,鍛煉股四頭肌,恢復膝關節功能.反復復發的手術治療.
4、《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表現》
一般半月板損傷的原因主要是劇烈的關節的扭傷,挫傷,長期的勞損及不正確的運動姿勢。建議做磁共振檢查看一下程度,外用月板舒按摩膏
5、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應檢查什麼?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以膝關節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軟腿或膝關節交鎖現象,股四頭肌萎縮,膝關節間隙固定的局限性壓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以膝關節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軟腿或膝關節交鎖現象,股四頭肌萎縮,膝關節間隙固定的局限性壓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一、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症狀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 2.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再從下蹲位站起,健側正常,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X線檢查:拍照X線正側位片,雖不能顯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關節鏡檢查: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 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應檢查化驗的選項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 2.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 :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再從下蹲位站起,健側正常,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8.X線檢查: 拍照X線正側位片,雖不能顯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9.膝關節鏡檢查: 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