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後臏骨凹處痛

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後臏骨凹處痛

發布時間:2020-03-19 10:51:20

1、前段時間跑步導致膝蓋半月板損傷,請問膝蓋半月板損傷怎麼辦?有哪些好的恢復辦法嗎?

半月板是我們膝關節一個很重要的結構,但它也是常常會出現損傷,而且這個損傷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在年輕人中,半月板是具有相當韌性,通常的撕裂傷是巨大扭力造成的。在老齡人中,隨著半月板退化,尤其在上坡和下蹲的動作過程中,也會導致半月板撕裂。半月板的一、二、三級損傷主要依據核磁共振檢查來區分,半月板在核磁共振上正常情況下是均勻的低密度信號。

一級損傷:是可以看到半月板內部局部性的類圓形高信號影,未累及半月板表面,患者偶爾會產生輕微疼痛,通過靜止休息或加強肌肉力量訓練,症狀基本可以緩解,以及膝關節活動時候不會出現交鎖(膝關節活動時出現咔嚓聲或卡嗒聲,膝關節不能伸直,忍痛活動後,又聽到咔嚓聲或卡嗒聲,膝關節又可伸直,該現象稱為膝關節交鎖)。二級損傷:是可以看到半月板內部線性中等高信號影,未累及半月板表面,患者疼痛程度和發作次數較一級損傷嚴重和增多,但膝關節活動時也不會出現交鎖。

三級損傷:是可以看到累及到半月板表面的異常信號,也就是半月板出現撕裂,類似於平坦的公路上出現一個凹坑,如果凹坑在半月板前面,膝關節通過無法完全伸直,如果凹坑在半月板後面,膝關節無法完全屈曲,出現膝關節卡住的現象。

那麼,膝蓋出現半月板損傷該怎麼辦呢?

一、半月板損傷的治療:

一般情況下,半月板一二級損傷可以嘗試保守治療。主要包括口服消炎止痛葯物、皮質類固醇注射、支具固定保護、肌肉練習、物理治療。適當正確的肌肉練習可以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尤其是股四頭肌,更強壯和更大的肌肉將通過吸收部分重量來保護半月板。物理治療可以使用電刺激、冷療和超聲波等方式。

半月板三級損傷,即半月板出現撕裂,患者通常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膝關節活動時出現彈響、交鎖,膝關節活動范圍減少,這種情況下通常是需要手術治療的。膝關節鏡手術治療,就是需要打兩個小洞到關節裡面,通過膝關節鏡探查半月板損傷的嚴重程度,如果半月板邊緣撕裂,存在血運供給,可縫合修復;如果半月板撕裂位置無血供,是不能癒合的,往往需要進行半月板部分切除術,保留未損傷的部分。

二、半月板手術後的康復治療:

1、術後1-2周,主要以股四頭肌等長練習、腘繩肌等長練習、直腿抬高練習等小負荷的耐力訓練為主,不宜過多行走,避免加重關節腫脹和積液。該階段康復主要目的是減輕疼痛及腫脹,進行肌力和活動度練習,避免肌肉萎縮和手術瘢痕粘連。膝關節主動屈曲訓練目標達90°。

2

2、前交叉韌帶自體重建。半月板切除一半。手術一年半了。要進行怎麼的訓練。膝蓋骨正面稍微靠下的凹陷處疼痛

在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時可以輔助理療、磁療及熱敷等,有利於膝關節的功能恢復。不負重練習法:坐於床上,做最大程度的膝關節屈伸活動,必要時雙手加以輔助,每日4-5次,每次20-30次。
3. 負重練習法:為使膝關節達到最大運動范圍,可做蹲、起運動。可扶椅子或床頭。每日2-3次,每次20-30次,角度逐漸增大,同時可以增強下肢肌力,加強膝關節的穩定性。膝關節功能改善需要數月的時間,只要能認真小心和堅持不懈,每日都會有進展,但又每日都會感覺好象沒有進展,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後,回過頭來看,才會感覺到進步。因為膝關節僵硬的基本原因是骨骼與軟組織之間的粘連,靠鍛煉來松解和吸收這些粘連是無形中的事情,更象把橡皮筋拉松的過程,在開始時總會反彈回去,但反彈的力度會越來越小。

3、臏骨骨折手術後40天腿抬不起來

髕骨生長在膝關節,而關節內有豐富的軟組織,有軟骨、韌帶和半月板,當關節受到骨折或嚴重扭傷等外傷時,這些軟組織都是很容易受傷的,軟骨、半月板損傷後,患處會出現酸痛、腫脹、無力現象,而韌帶損傷則會影響關節的正常彎曲、伸直功能。軟組織損傷自身很難修復,在治療上也比骨折難治,早期不及時治療或得不到好的葯物對症治療,一般很難治癒。不管是骨折還是軟組織損傷,需的是治療而不是在家靜養或鍛煉,只有選擇更好的治療,促進骨痂和損傷的軟組織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修復,才是最重要的。建議選用純正中醫中葯治療,一般早期一個月內的髕骨折,治療大概40至5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骨幹處的骨折僅需30天),軟組織損傷治療在4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腫脹、關節彎曲受限症狀自然得到消除。你已經40天了,建議在去醫院做個復查,看看恢復的情況。

4、膝關節半月板切除內後角,軟骨負重面由於磨損出現凹凸不平,手術中被等離子打磨清洗,為更好痊癒服氨糖管

硫酸氨糖更好。

5、半月板修復手術,術後如何回復?一般恢復過程是怎樣的?

一、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在脛骨關節面上有內側和外側半月形狀骨,叫半月板,其邊緣部較厚,與關節囊緊密連接,中心部薄,呈游離狀態(圖3-131)。內側半月板呈 「C」形,前角附著於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後角附著於脛骨髁間隆起和後十字韌帶附著點之間,其外緣中部與內側副韌帶緊密相連。外側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著於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後角附著於內側半月板後角之前,其外緣與外側副韌帶不相連,其活動度較內側半月板為大。半月板可隨著膝關節運動而有一定的移動,伸膝時半月板向前移動,屈膝時向後移動。半月板屬纖維軟骨,其本身無血液供應,其營養主要來自關節滑液,只有與關節囊相連的邊級部分從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應。因此,除邊緣部分損傷後可以自行修復外,半月板破裂後不能自行修復,半月板切除後,可由滑膜再生一個纖維軟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脛骨髁凹陷及襯墊股骨內外髁的作用,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起緩沖震盪的作用。

圖3-131膝關節韌帶及半月板結構

(一)致傷機理及分型

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股部猛然內旋,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旋轉壓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如扭傷時膝關節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後,外側半月板損傷的機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關節之間,使關節活動發生機械障礙,妨礙關節伸屈活動,形成「交鎖」。

在嚴重創傷病例,半月板,十字韌帶和側副韌帶可同時損傷。

半月板損傷的部位。可發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後角、中部或邊緣部。損傷的形狀可為橫裂、縱裂、水平裂或不規則形(圖3-132),甚至破碎成關節內游離體。

圖3-132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各種類型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多數有明顯外傷史。急性期膝關節有明顯疼痛,腫脹和積液,關節屈伸活動障礙,急性期過後,腫脹和積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動時關節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樓、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動作時疼痛更明顯,嚴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礙,部分病人有「交鎖」現象,或在膝關節屈伸時有彈響。

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圖3-133)。

圖3-133 膝關節半月板壓痛點檢查法

圖3-134 麥氏試驗

2.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圖3-134)。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再從下蹲位站起,健側正常,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X線檢查:拍照X線正側位片,雖不能顯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關節鏡檢查: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

總之,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及臨床檢查,多數病人有外傷史,患側關節間隙有固定性疼痛及壓能,結合各項檢查綜合分析,多數能作出正確診斷。對嚴重創傷患者,要注意檢查有無合並側副韌帶和十字韌帶損傷。對晚期病例,要注意檢查是否有繼發創傷性關節炎

盤狀半月板呈較厚的盤狀,易受損傷,常為兩側性。主要症狀為關節活動時常發出明顯清脆的彈響聲。關節活動時外側半月板處可摸到包塊,並有壓痛。半月板損傷後粘液性變可產生半月板囊腫,症狀與半月板損傷相似,局部有明顯包塊,伸膝時包塊較明顯。

(三)治療

1.急性期 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圖3-135)。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圖3-135半月板損傷解除「交鎖」後,長腿石膏固定

2.慢性期 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術後伸膝位加壓包紮,次日開始作四頭肌靜止性收縮練習,2~3天後開始作直腿抬高運動,以防股四頭肌萎縮,兩周後開始下地行走,一般在術後2~3個月可恢復正常功能。

3.關節鏡的應用 關節鏡可用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半月板邊緣撕裂可行縫合修復,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損傷的部分。對早期懷疑半月板損傷者可行急診關節鏡檢查,早期處理半月板損傷,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通過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二、側副韌帶損傷

膝關節兩側有內外側副韌帶,內側副韌帶起自股骨內收肌結節,止於脛骨內髁內側,外側副韌帶起自股骨外髁外側,止於腓骨頭。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內外側副韌帶均緊張,維持關節穩定和控制向側方異常活動;膝關節屈曲時,內外側副韌帶均鬆弛,關節不穩定,易受損傷。

(一)損傷原因及類型

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側受強大暴力打擊或重壓,使膝過度外展,內側副韌帶可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圖3-136,3-137)。相反,膝或腿部內側受暴力打擊或重壓,使膝過度內收,外側副韌帶可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在嚴重創傷時,側副韌帶、十字韌帶和半月板可同時損傷(圖3-138)。

圖3-136 內側副韌帶部分斷裂

圖3-137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與手術修復示意圖

圖3-138 (1)內側副韌帶和前十字韌帶斷裂合並內側半月板破裂

(2)切除內側半月板、修復內側副韌帶和前十字韌帶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一般都有明顯外傷史。膝部傷側局部劇痛、腫脹、有時有瘀斑,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韌帶損傷處壓痛明顯,內側副韌帶損傷時,壓痛點常在股骨內上髁或脛骨內髁的下緣處;外側韌帶損傷時,壓痛點在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頭處。

側壓試驗(分離試驗):膝關節伸直,檢查者一手握住傷肢踝部,另一手掌的大魚際頂住膝上部的內側或外側,強力內收或外展小腿,如內側副韌帶部分損傷,外展時因牽扯損傷的韌帶引起疼痛;如完全斷裂,則有異常外展活動度(圖3-139)。反之,如外側副韌帶部分損傷,內收時因牽扯損傷的韌帶引起疼痛;如完全斷裂,則有異常的內收活動度(圖3-140)。

圖3-139 側壓試驗:內側副韌帶 完全斷裂,有異常外展活動度

圖3-140 側壓試驗:外側副韌帶 完全斷裂,有異常內收活動度

X線檢查:在局麻下,伸直膝關節,按上述檢查方法,強力使膝內收或外展,拍正位X線片,如側副韌帶完全斷裂,則傷側關節間隙增寬。

(三)治療

1.新鮮側副韌帶損傷

(1)部分斷裂 將膝置於150~160°屈曲位,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不包括足踝部),一周後可帶石膏下地行走,4~6周後去除固定,練習膝關節屈伸活動,注意鍛煉股四頭肌。

(2)完全斷裂 應急症手術修復斷裂的韌帶(圖3-137),術後用長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如合並有十字韌帶損傷,應先修復十字韌帶,然後修復側副韌帶;如合並半月板損傷,應先切除損傷的半月板,然後修損傷的韌帶(圖3-138)。

2.陳舊性側副韌帶斷裂

應加強股四頭肌鍛煉,以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如膝關節很不穩定,可用鄰近部位肌腱作韌帶重建術。近來有報導用炭素纖維作為重建側副韌帶的材料,取得較滿意效果。

三、十字韌帶損傷

膝關節內有前、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圖3-131),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止於股骨外髁的內面;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面,膝關節不論伸直或屈曲,前後十字韌帶均呈緊張狀態,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一)損傷原因及類型

暴力使膝關節過伸或過度外展可引起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如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加於股骨,或外力從後向前撞擊脛骨上端,均可引起前十字韌帶斷裂。膝關節前脫位常由於過伸引起,必然傷及前十字韌帶。如為過度外展引起,可同時發生內側付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損傷合並內側半月板損傷也較常見。屈膝時,外力從前向後撞擊脛骨上端,使脛骨過度向後移位,可引起後十字韌帶損傷,甚至發生膝關節後脫位。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膝關節劇烈疼痛,明顯腫脹,關節內積血,屈伸活動障礙。

抽屜試驗:屈膝90°,固定股骨,檢查者雙手握住小腿上端,向前拉或向後推脛骨。如前十字韌帶斷裂,脛骨有向前異常動度;如後十字韌帶斷裂,脛骨有向後異常動度(圖3-141)。

圖3-141 抽屜試驗

(三)治療

1.新鮮十字韌帶斷裂

十字韌帶斷裂,或脛骨棘撕脫骨折有明顯移位者,應早期手術修復斷裂的韌帶,或將撕脫骨折復位和內固定(圖3-142,3-143),術後用長腿石膏固定4~6周,並應加強股四頭肌鍛煉。

圖3-142 新鮮前十字韌帶斷裂縫合法

圖3-143 新鮮後十字韌帶斷裂縫合法

如脛骨棘骨折無移位,可在抽出關節內積血後,用長腿石膏伸膝位固定4~6周,以後加強股四頭肌鍛煉。

2.陳舊性十字韌帶斷裂

陳舊性十字韌帶斷裂,手術效果多不滿意,宜加強股四頭肌鍛煉,以加強關節的穩定性,如很不穩定,可考慮用大腿闊筋膜,或用髕韌帶的內側部分,或用附近的肌腱作韌帶重建術。近來有報導用炭素纖維作為十字韌帶重建材料,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6、外側半月板水平撕裂,請問。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半月板損傷」的問題。
身體大腿與小腿之間的活動樞紐--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在脛骨關節面上有內側和外側半月形狀骨,叫半月板,其邊緣部較厚,與關節囊緊密連接,中心部薄,呈游離狀態。
除邊緣部分損傷後可以自行修復外,半月板破裂後不能自行修復,半月板切除後,可由滑膜再生一個纖維軟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脛骨髁凹陷及襯墊股骨內外髁的作用,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起緩沖震盪的作用。
……
3)治療方法
半月板損傷的治療,以往偏於手術,認為半月板血供差,創傷後難以修復,只有手術切除才是唯一的根治方法。
近年來,由於對其功能認識的深化,在處理上也愈趨慎重,由於關節鏡外科的進步,半月板的手術也有通過關節鏡下進行的,手術方式有半月板全部切除、部分切除以及半月板修復手術和盤狀軟骨板的成形手術等。
急性期:局部冷敷,石膏托外固定,以便消腫止痛。
慢性期:保守治療無效後,應作半月板撕裂部分摘除術,以防止發生創傷性膝關節炎。盡量使用膝關節鏡手術,以便術後盡快復原。
1. 常規手術
一般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手術。
① 體位,一種是仰卧,患膝平放於手術台上或根據需要彎屈不同角度,另一種為仰卧屈膝90度位,腘窩放置於手術台遠端邊緣小腿下垂,手術者可用雙膝夾住病人患足行不同方向轉動或牽引。另外體位可按術者習慣選用。
② 切口也有多種,由於半月板切除本身並不困難,只是要在比較小的切口中,在視野不太清楚的條件下,完整摘除半月板,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設計好切口,常用的有:
A. 內側弧形切口,自股骨內踝後方0.5厘米,關節線上4厘米處開始,向關節間隙並至其下0.5--1厘米作切口,再沿關節間隙平行方向達骸韌帶內緣為止。
B. 水平切口,沿臏韌帶內緣起,循關節間隙作橫切口以及倒八字切口等。
③ 術畢,應用彈力綳帶包紮,以後才松去止血帶。在病床上應患肢抬高,次日即應開始股四頭肌收縮操練,第3日,開始應鼓勵病人行直腿高舉操練。一般術後2周拆除縫線。2--3周後,逐漸屈膝並加強股四頭肌功能鍛煉。
④ 手術並發症:
A. 關節積液,多因手術粗暴,止血不周,刺激關節滑膜而產生的後果,或因術後未注意股四頭肌操練以致股四頭肌萎縮,關節缺乏自控能力,行動時易損傷滑膜而導致創傷性滑膜炎。治療方法應加強股四頭肌操練並按創傷性滑膜炎處理。
B. 關節積血,多見膝外下動脈損傷,有時因損傷形成動脈瘤,此動脈自腘動脈發出後,沿半月板向前分布(膝下內動脈在關節平面的下緣,故不易損傷)故有的作者主張在切除外例半月板時應常規引出膝下外動脈,並予以切斷結扎,或在手術時靠近半月板外緣進行切除。
關節內一旦發生積血,在術後2--3日病人常發高熱,但白細胞計數不高。積血一般不凝固,應在嚴格無菌條件下,行關節腔穿刺抽血,並注入抗生素預防感染。關節外的血腫凝集成塊時,必要時,可行手術清除。
C. 化膿感染,如關節腫脹、疼痛、發紅、體溫上升、白細胞計數增高,為術後感染的徵象,早期發現可施行關節穿刺排液、生理鹽水沖洗,關節腔內注入抗生素,晚期則手術切開排膿才能引流通暢,可置入雙管持續沖洗,待感染控制後再練習膝關節活動。
D. 腘血管損傷,少見,但後果嚴重,腘血管在後方距半月板僅1厘米處,手術刀進入過深則可損傷腘動脈,影響下肢血供,必須警惕。
2. 經關節鏡半月扳手術
手術的特點,切口小,創傷反應少;術後疼痛輕微,活動障礙少;無腿部肌肉萎;住院期可縮短2/3,很少發生並發症;以及康復迅速,很快可以恢復工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器械的改進,本手術的效果將愈趨明顯,應用日益普及,可以說,關節鏡下的手術開拓了關節外科手術的新紀元。
4)護理措施
1. 護理觀察
① 膝部疼痛的特點。有無漏診或治療不當。
② 外固定物的松緊度。有無影響肢體血運。
③ 功能鍛煉的效果。有無股四頭肌萎縮。
2. 一般護理
在制動期間給予必要的生活護理。
3. 問題處置
① 膝部疼痛
護理措施:
A. 急性損傷後局部冷敷,彈性綳帶或棉墊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石膏托制10天,卧床休息3周,以控制出血和腫脹。口服鎮痛葯。
B. 慢性期疼痛與運動有關,應控制運動次數和時間,術後過早負重會加重關節內的創傷反應,導致慢性滑膜炎引起膝痛。所以處理原則是早下地,晚負重,最好是1個月後再開始負重行走。
同時給予中葯熱洗、理療和按摩,促進膝周軟組織的血液循環。痛甚時口服消炎鎮痛葯。
C. 對術後仍感到膝部疼痛者,需認真查清原因。如切口部位痛者多為皮下神經痛,關節後方殘留痛者多為後角切除不全,內側切口而外側痛者多為診斷錯誤,必要時再次手術。
② 膝關節交鎖
護理措施:
A. 急性期交鎖常伴有肌肉痙攣,膝處於半屈曲的強迫性體位,此時護理者必須維持患膝的半屈位置,再順著大腿的軸線手法牽拉小腿,同時囑咐病人放鬆肌肉,待膝部鬆弛後,輕輕屈伸活動膝關節達到脫鎖。脫鎖後需將患膝制動休息10天。避免劇烈運動。
B. 對於慢性期交鎖者,應教會病人自行解鎖法:坐位,小腿自然下垂,輕輕擺動膝關節,以求解鎖。
C. 反復交鎖者應動員病人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術後藉助持續被動運動器早期活動。
③ 股四頭肌萎縮
護理措施:
A. 在整個治療期間,都應強調和指導病人鍛煉股四頭肌,防止發生潛在性膝關節不穩定。這是獲得最佳療效的關鍵。
B. 膝部制動固定期的操練
① 病人仰卧或坐位,褲子要寬松,不影響操作。鍛煉可從健側學起,再過渡到兩側。把手放在膝後,教病人將膝壓向手,再放鬆,反復「壓緊--放鬆」。每小時1次,每次5分鍾。
應確實看到股四頭肌的強力收縮和完全鬆弛,防止病人用臀大肌收縮來代替股四頭肌收縮。按摩和電療是無法取代股四頭肌鍛煉的,只能使病人產生惰性。
② 當病人掌握上述操練後,再進一步練習直腿抬高。首先是抗重力抬高,然後到抗阻力抬高,如足部綁縛沙袋。也可通過改變體-位減慢抬腿速度和延長滯空時間來增加鍛煉強度(圖2);
③ 拆除外固定後的行走鍛煉要求:跟-趾式走路,不能破行,每一步都必須伸直膝關節。
下肢器械練功法:
A. 上下台階法。B. 蹬車運動法。C. 抗阻力伸膝法。D. 負重下蹲起立法。E. 劃船運動法。
④ 術前若有肌萎縮,應強化鍛煉。術後一旦恢復感覺,就應重新開始鍛煉,尤其是年輕力壯者。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7、我媽42歲,兩膝蓋做磁共針發現了臏骨軟化。上下樓梯時痛的比較厲害。現在腳踝都有疼痛的感覺,這是怎麼回

什麼是髕骨軟骨軟化症
髕骨軟骨軟化症是髕骨軟骨面因慢性損傷後,軟骨腫脹、龜裂、破碎、侵蝕、脫落,最後與之相對的股骨髁軟骨也發生相同病理改變,而形成髕股關節的骨關節病。

什麼原因引起髕骨軟骨軟化症
1.先天性髕骨發育障礙、位置異常及股骨髁大、小異常;或後天性膝關節內、外翻,脛骨外旋畸形等,均可使髕骨不穩定,成為慢性損傷的基礎。
2.膝關節長期、快速、用力屈伸,,增加髕股關節的磨損,是本病的常見原因。
3.各種原因所致關節滑液成分異常,均可使髕骨軟骨營養不良,易受到輕微傷力而產生退行性變。

髕骨軟骨軟化症有什麼症狀
一、青年運動員多見,初期為髕骨下疼痛,稍加活動後緩解,運動過久後又加重,休息後漸消失。隨病程延長疼痛時間多於緩解時間,以致不能下蹲,上下階梯困難或突然無力而摔倒。
二、髕骨邊緣壓痛,伸膝位擠壓或推動髕骨可有摩擦感,伴疼痛。單純髕骨軟骨損害時,無關節積液,後期形成髕股關節骨關節病時,可即發滑膜炎而出現關節積液。病程長者,可出現股四頭肌萎縮。

髕骨軟骨軟化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1.髕骨壓磨試驗 檢查時使髕骨與其相對的股骨髁間關節面互相擠壓研磨或上下左右滑動,有粗糙的磨擦感、磨擦聲和疼痛不適;或檢查者一手用力將髕骨推向一側,另一手拇指按壓髕骨邊緣後面可引起疼痛。有關節腔積液時,浮髕試驗可呈陽性。
2.單腿下蹲試驗 病人單腿持重,逐漸下蹲到90°~135°時出現疼痛,發軟,蹲下後單腿不能起立。
X線檢查:照膝關節正、側位及髕骨切線位X線片,早期無異常所見、晚期可因軟骨大部磨損,髕骨與股骨髁部間隙變窄,髕骨和股骨髁部邊緣可有骨質增生
放射性核素骨顯像檢查時,側位顯示髕骨局限性放射性濃集,有早期診斷意義。
診斷髕骨軟化症的主要依據是髕骨後的疼痛,髕骨壓磨試驗和單腿下蹲試驗引起髕骨後疼痛。應該注意檢查有無合並半月板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等。

如何治療
治療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1、出現症狀後首先制動膝關節一到二周,同時進行股四頭肌抗阻力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穩定性。
2、腫脹疼痛突然加劇時應進行冷敷,48小時後改用濕熱敷和理療。
3、抗炎葯氨糖美辛適度應用,既可止痛又可利於軟骨修復。
4、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可增加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功能,緩解疼痛和增加關節活動度。
5、關節腔封閉雖可緩解症狀,但對軟骨修復不利,應慎用。
6、嚴格非手術治療無效或有先天畸形者,可行手術治療。
手術目的:
1、增加髕骨在關節活動過程中的穩定性。
2、刮除髕骨關節軟骨上較小的侵蝕病灶,促進修復。
3、髕骨關節軟骨已完全破壞者有用髕骨切除方法減輕髕股關節骨關節病的發展,但術後膝關節明顯無力,難以從事重體力勞動。
髕骨軟骨只有零點四公分厚,平時是髕骨與股骨間的緩沖墊,當我們在跑步、爬樓梯或爬山時,膝蓋承受的負荷比平常加重好幾倍,如果大腿肌力不夠強,髕骨軟骨就很容易磨損。
髕骨軟骨軟化、受傷所引發的膝關節疼痛,尤好發於女性,她們平常走路、行動,與常人無異,但需要上下樓梯、彎曲起身時,膝蓋便開始隱隱作痛,因此在治療期間,應避免進行上述易使膝蓋費力的動作。
要擁有健康的膝關節,避免髕骨軟骨軟化及症狀惡化,首要工作就是依指導運動,以加強大腿的肌力,諸如背靠地的抬腿運動、游泳、騎腳踏車(椅墊需調高),都是很好的運動,但運動時要注意膝彎度不可超過九十度。
在日常生活上,髕骨軟化、受傷的患者,應避免蹲、跪、跑、跳、提重物等動作,坐立時雙腳最好伸直,降低膝蓋內的壓力,起身時最好握著扶手,以分擔膝蓋的受力。

8、我的右膝扭傷,當時拍片是臏骨有點裂開好了,怎麼前幾天跑過又痛,到醫院醫生說是半月板損傷,需要手術嗎

需要拍核磁共振才能知道是否半月板損傷,還得看是否嚴重才知道是否走手術。祝你好運

與半月板部分切除術後臏骨凹處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