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膜性腎病

膜性腎病

發布時間:2021-07-23 02:30:13

1、膜性腎病怎麼治?

對於初發的非腎病范圍蛋白尿、腎功能正常的膜性腎病患者可以暫不予免疫抑制治療,僅給予非特異性治療,並且密切觀察病情。非特異性治療包括控制血壓,血壓控制在125/75mmHg以下,葯物首選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同時因為膜性腎病的靜脈血栓發生率高,可以預防性的給予抗凝治療。其它的對症處理包括適當的利尿消腫,飲食方面給予低蛋白飲食。對於腎病范圍蛋白尿的膜性腎病患者,建議給予免疫抑制治療,免疫抑制方案包括激素聯合環磷醯胺,或激素聯合環孢素或他克莫司治療,能使部分患者達到臨床緩解,尿蛋白轉陰,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不能達到尿蛋白轉陰而僅能使尿蛋白減少,同樣也能改善患者的預後。」

2、膜性腎病

膜性腎病是特發性腎病綜合征中最常見的原因,其診斷只能夠依靠活檢作出。其主要並發症有兩個:1.合並發生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的腎炎,出現類似於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表現。2.出現腎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病率高達50%。

膜性腎病的治療

蛋白尿較多伴水腫者宜卧床休息,飲食以優質蛋白為主。由繼發原因引起者應先治療基本病因。糖皮質激素以潑尼松為常用,每日50~60mg,8周後漸減;細胞毒葯物可用環磷醯胺每日50~75mg,口服,也可600~800mg,靜注,每日一次。貝那普利每日10mg,或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可延緩腎功能進展並降低蛋白尿。降脂可選用苯扎貝特、普伐他丁。

膜性腎病的預後如何

本病是一個緩慢發展相對良性的疾病,據世界各地報告10年存活率在80%左右。影響本病預後的因素比較公認的為大量蛋白尿及腎功能損害,其他因素各家分析結果不一。中國醫學健康網(1)年齡:兒童預後較好,10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大部分在診斷後5年內蛋白尿會自發性完全緩解,成人則大約是25%,通常在起病後3年以上方會發生。
(2)性別:Kincaid-Smith報道本病於婦女為肯定良性疾病。5年、10年及15年的生存率均為99%,但若本病婦女妊娠則會加重病情的發展。
(3)蛋白尿程度:已公認蛋白尿程度影響預後,起病腎活檢時有腎病綜合征者,10年、15年存活率分別為76%及60%;而無腎病綜合征者10年、15年存活率均在98%。另外,可依據蛋白尿程度及持續時間作粗略估計:①蛋白尿≥8g/d持續6個月以上者,預後不良的出現率為66%;②蛋白尿≥6g/d持續9個月以上者,預後不良出現率為55%。
(4)高血壓:有難以控制的高血壓者預後不良。
(5)肉眼血尿:本病一般不出現肉眼血尿,若出現肉眼血尿,可提示轉變為新月體型腎炎,預後不好。
(6)腎功能:公認腎功能是決定預後的一個指標,起始腎功能及肌酐清除率下降速度是兩個決定性的因素。
(7)組織學變化:腎小管與間質病變是公認的預後不良的指標,而腎小球病變與預後關系意見則不一致。

3、膜性腎病症狀有哪些

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但大部分病人診斷時已超過30歲,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發病年齡高峰為30~40歲和50~60歲兩個年齡段。膜性腎病大多緩慢起病,一般無前驅上呼吸道感染史。少數病人呈無症狀性蛋白尿,多數病人(70%~80%)有大量蛋白尿,表現為腎病綜合征。MN潛伏期一般為幾周至幾個月,其間腎小球上皮下沉積物逐步形成,但尿蛋白排泄量增多尚未達到足以形成臨床症狀、引起病人注意的程度。80%的病人以水腫為首發症狀,20%因蛋白尿就診。特發性膜性腎病尿蛋白排出量通常為每天5~10g,亦可高達20g/d,多為非選擇性蛋白尿。尿蛋白的量因每天蛋白質攝入、體位、活動量、腎血流動力學指標不同而波動很大。一般無肉眼血尿,50%的成人和大多數兒童出現鏡下血尿。與許多急性感染後腎炎不同,本病初期多無高血壓,但隨著疾病發展30%~50%病人出現血壓升高。早期腎功能多正常,起病數周至數月因腎小球濾過下降、間質病變等因素可逐漸出現腎功能不全及尿毒症。本病易合並腎靜脈血栓形成,我國發生率可達40%,誘發因素包括血清白蛋白過低(<2.0~2.5g/dl)、強力過度利尿、長期卧床等。
原發性膜性腎病的實驗室檢查主要有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脂尿。通常血清C3、C4和其他補體成分水平正常且無循環免疫復合物。在MN活動期,尿中C5b-9顆明顯升高。為排除繼發病因,需要進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狼瘡性腎炎及其他結締組織病和腫瘤指標等免疫學的檢測。
MN患者起病隱匿,常表現為典型的腎病綜合征,可伴有高血壓或鏡下血尿,肉眼血尿少見;蛋白尿選擇性低,尿C3、C5b-9增高,血C3一般正常;病情常維持多年不變,部分可自然緩解。根據上述的臨床特點,可對MN進行診斷,但最後的確診尚須腎活檢。
本病需與腎病綜合征的其他病理類型及繼發性MN如SLE等相鑒別。在MN中,近2/3為原發,其餘1/3為繼發。有許多抗原可以引起MN的發生。在狼瘡性腎炎、膜增生性腎炎及IgA腎病中,除了有免疫復合物的沉積外還有大量的細胞增生;而原發MN基本上看不到細胞的增生,且腎移植後不易復發。兒童MN要高度懷疑和排除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特別是乙肝相關性腎炎和狼瘡性腎炎。老年MN要警惕腫瘤的存在;有報道老年MN患者40%為惡性腫瘤所致,而在惡性腫瘤的成人患者中,約10%出現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表現;有15%的實體瘤與MN相關,而1.5%的MN患者有惡性腫瘤的表現。
據統計,除原發MN外,MN中10%~20%是狼瘡腎,1%~3%為金制劑所致,7%是使用青黴胺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還有與乙肝密切相關的MN。繼發性MN一般具有其原發病的臨床特點,除臨床特點外,原發與繼發MN僅憑腎活檢較難區別,故應結合臨床特點、實驗檢查、病理檢查及試驗性治療等協助診斷。

4、為什麼會得膜性腎病

膜性腎炎是腎炎的一種類型。腎臟疾病的診斷分為三種類型,包括臨床診斷、功能診斷以及病理診斷,膜性腎炎屬於病理診斷。即通過腎臟穿刺,取包含腎小球在內的部分腎組織,通過顯微鏡或電鏡檢查,了解腎小球所發生的病理變化。如果鏡下腎小球的毛細血管袢上皮附近可見大量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則可診斷為膜性腎病,是腎病中較少見的類型。

5、什麼是膜性腎病?

膜性腎病是以腎小球基底膜上皮細胞下彌漫的免疫復合物沉著伴基底膜彌漫增厚為特點的腎臟疾病,臨床呈腎病綜合征或無症狀性蛋白尿。病理特徵:光鏡及電鏡觀察,本病病理改變於腎小球毛細血管袢,以上皮細胞下免疫復合物沉著為特點,繼之以基底膜增厚和變形,一般無系膜、內皮或上皮細胞的增生,亦無細胞浸潤。

免疫熒光發現IgG 和C3 呈彌漫性均勻一致的顆粒狀沿基底膜分布,較少見IgM 和IgA 沉著。膜性腎病的幾種特殊病理改變為:伴有較明顯的系膜增生及系膜基質擴張;伴有間質病變;本病伴有腎小球進行性、節段性玻璃樣變及硬化,也伴有間質纖維化;本病可轉化為新月體型腎炎Ⅰ型;偶有本病伴系膜IgA 占優勢的免疫病理變化,即膜性腎病與IgA 腎病的重疊表現。

6、膜性腎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應注意什麼

膜性腎病也是一種病理學診斷,指在顯微鏡下觀察表現為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均勻一致增厚、有彌散性上皮下免疫復合物沉積為特點、一般不伴有細胞增殖的一組疾病,它也是由免疫紊亂引起的。根據光鏡和電鏡所見,本病可分為四期,其中第四期最重,治療效果也較差。膜性腎病也有原發性與繼發性之分。

原發性膜性腎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成人,15%~20% 以無症狀性蛋白尿為首發症狀,80%表現為腎病綜合征。60%成人患者有輕度的鏡下血尿,幾乎所有膜性腎病患者都沒有肉眼血尿。在疾病早期血壓大多正常,隨病程進展則可以出現高血壓。水腫是主要的臨床表現,輕者僅有下肢水腫,重者有全身水腫,至胸腔和腹腔大量積水。本病早期腎功能大多正常,即使蛋白尿持續不緩解,腎功能也大多可以在很長時間內保持穩定。少數膜性腎病患者在病程中會合並抗腎小球基底膜新月體腎炎,此時腎功能會急劇惡化,因此,如果病情穩定的患者出現迅速的腎功能減退和急進性腎炎樣表現,應高度警惕此合並症的可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可以改善預後。

與膜性腎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