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後體溫升高正常嗎?
正常,運動後體溫會升高。
運動時肌體表面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毛孔舒張,排版汗增多。
人體權運動時,總的產熱量最多可比安靜時高出10~15倍,骨骼肌成為主要的產熱器官。進行最激烈的運動時,骨骼肌的產熱量要佔總產熱量的90%以上。由於運動時肌肉的物質代謝急劇增強,產熱量大增,雖然經過神經系統的調節加強了散熱過程,但仍然落後於產熱過程,因此體溫升高。
(1)運動後體溫擴展資料:
運動後不要馬上對身體降溫
運動後立即走進冷氣空調房間或在電扇風口納涼小憩,都會使皮膚緊縮閉汗,以至於引起體溫調節等生理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瀉、哮喘等病症。
正確做法應為運動結束半小時,等身體自然冷卻後再進入空調房。同時,在進入室內溫度較低的環境前,要把身上、頭部的汗液擦乾凈,以防止出現不適症狀。
2、運動後體溫上升還是下降
上升
人的體溫在37℃左右,經過運動後,可上升到39℃左右,
人在劇烈運動後,會導致體溫升高、咽部充版血。此時,胃腸和咽權部如突然受到大量冷飲的刺激,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或咽部疼痛、發音嘶啞、咳嗽以及其它病症。
3、為什麼鍛煉後體溫會比鍛煉前低
運動不足。
人在一動不動時,身體也能產生熱量。當身體運動時,肌肉產生熱量的比率會上升,特別是從事健美等肌肉運動的人,該比率可能會上升至80%。因此要使體溫升高,改善寒涼體質,預防和緩解疾病,可進行肌肉運動,從而增加肌肉量,使肌肉強勁。
人體肌肉的70%聚集在腰部以下,所以可通過踢足球等腿部的體育運動和慢跑、快走等運動鍛煉腰、腿。不擅長體育運動的人,散散步也可以,走路使肌肉收縮、擴張,使聚集在下肢的血液順暢地流回心臟。常言道人不走,身體涼,缺乏運動,體溫必然會下降。
(3)運動後體溫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劇烈運動後不能大量用水。很多人在大汗淋漓後會大量飲用水,這是一個錯誤的行為,會嚴重影響體內的滲透平衡,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正確的做法是適當飲用一點鹽水,保持體內的平衡。
2、飯後不適宜運動。吃完飯後食物儲存在胃中,飯後的劇烈運動會引起腸胃的不適還會提高得闌尾炎的可能性。
3、游泳、跑步等活動開始前必須做好充足的准備運動,以免活動時抽筋以及筋骨拉傷。
4、強運動後如何迅速降低體溫
不少人參加體育鍛煉後,會在睡眠中出現小腿抽筋、肌肉酸痛、睡得不踏實或在第二天仍感疲勞。這是未能重視運動後放鬆及運動後的恢復,或是突然參加大運動量的運動,人體各方面機能難以承受而出現的不適狀態。大運動量後如何放鬆和恢復,手段主要有下面幾點:
1、運動後放鬆
運動後可躺在海棉墊或藤墊上休息片刻,平躺時腳放置的位置應略高於頭,或是與頭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後可進行頭手倒立或是靠牆手倒立,時間3-10秒,可進行幾次,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心臟。然後再抖動四肢,先抖動、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後抖動小腿或前臂。
2、運動後按摩
運動後按摩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動、點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動四肢,主要是放鬆肘、膝關節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點按穴位有偏歷、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腫痛,以及肩臂痛、頸項拘攣等運動後造成的各種不適症狀。下肢常用點按穴位有承扶、委陽、承山、昆侖、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攣痛腰腿拘急疼痛、項強、腰痛、膝脛酸痛等症狀。揉捏叩打時,先推摩大肌肉,後推摩小肌肉,一側推摩後,再推摩另一側。如是相互間進行全身推摩。背部的俞穴多位於脊椎旁開1.5寸處,推摩放鬆多以脊椎旁開1.5寸處和肩部的肩外俞、肩井、肩胛骨處的天宗為主,可解除背部疼痛、頸項強直。幾種手法結合可起到良好的放鬆效果,且恢復快。對人體的五臟六腑也有保健作用。
3、營養的攝取:
要明白幫助恢復體力的食物不僅僅是針對比賽後的,平時訓練完後也同等重要。經常從事長時間,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應該每天不斷地補充所消耗的肝糖,水分和鉀。而且,碳水化合物和水分應該盡可能快地在訓練後30分鍾內補充上以便迅速恢復體力。是不是聽起來不現實?在你舉手相互祝賀的時候,就可以順便拿起一瓶果汁或運動飲料。一旦選定一個適合你的食譜,就盡情享用這些食物吧
但這個食譜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1>、包括大量的流食,如水,果汁,運動飲料,湯及水分較多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紅柿葡萄,橙子,西瓜,生菜和黃瓜)。
<2>、包括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面條,土豆,米飯,麵包,水果,酸奶。
<3>、包括適量的瘦肉,補充蛋白質。
<4>、包括一些富含鉀的食物,如土豆,香蕉,橘子,橙汁和葡萄乾。
<5>、千萬不要通過給食物上灑鹽或直接吃鹽來補充損失掉的鈉。一頓鹽適中的普通餐足以彌補出汗所損失的鈉。
<6>、熱茶:茶中含有咖啡因,它能增強呼吸的頻率和深度,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而達到抗疲勞的目的。
<7>、高蛋白:人體熱量消耗太大也會感到疲勞,故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的豆腐、瘦肉、魚、蛋等。
<8>、維生素:維生素B和C有助於把人體內積存的代謝產物盡快處理掉,故食用富含維生素B和C的食物,能消除疲勞。
<9>、飲用活性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氧氣,能快速緩解機體的疲勞感。
<10>、鹼性食物:多食鹼性食物如新鮮蔬菜、瓜果、豆製品、乳類和含有豐富蛋白質與維生素的動物肝臟等。這些食物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後,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達到弱鹼性,從而消除疲勞。
5、運動後為什麼體溫升高?為什麼出汗?詳細!
人在劇烈運動和進行體育比賽時,由於肌肉較長時間
劇烈收縮,產生大量熱,熱量需要散發掉,所以這時體溫會明顯升高。進行馬拉
松、自行車比賽的運動員,體溫可上升到40℃左右。即使在冬季,在滑雪比賽後,
有的運動員的體溫也可上升到42℃。過去對此沒有什麼特殊的解決辦法。最近,
日本學者稱,黃連解毒湯可以抑制體溫上升,並有調節作用。
黃連解毒湯由黃芩、黃連、細辛和黃柏四種中葯煎制而成。對自行車運動員
進行實驗,證實該法確有良效。未服葯的運動員,肛溫達40℃,服葯者肛溫只有
38.5℃;大腿皮膚溫度,後者比前者低1.4℃。
日本學者認為,用該法控制運動員在比賽中的體溫,使其下降1.5℃,對減
輕體力消耗、解除緊張和不適感均有重要作用。而且,這個配方中的每一種葯都
不在禁用葯的范圍內,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如果你想試用這種葯,可以請中醫師為你確定適當的用量。一般在比賽前七
天連續服用可有明顯效果。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出來的。要知道,人體有兩種汗腺:一種是大汗腺,分布在腋窩、乳房、肚臍、大腿跟和外陰部等處,開口於毛根附近;另一種小汗腺分布在全身各處,開口於表皮。一個成年人約有200萬——500萬個小汗腺,平均每平方厘米就有120-130個。
汗液是無色透明的,其中水分佔99%,還有1%的固體物,主要是氯化鈉,以及少量的氯化鉀和尿素等。在一般情況下,僅有少數汗腺參加分泌活動,所排出的汗液也不多,不易被人覺察。而在非常炎熱的情況下,每小時排汗量可達1.5升以上。
出汗的作用不可小看。汗液蒸發時,可以帶走比較多的熱量,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汗液還可以使皮膚角質柔軟,有滋潤皮膚的作用。汗液中的乳酸能夠抑制細菌的增長,防止皮膚病的發生,汗液還可以排泄代謝廢物,調節人體水、鹽平衡。
如果人體出汗過多,就會影響體內水鹽平衡,比時就要喝一些淡鹽水,及時補充水分和鹽類。
6、少量運動之後的體溫多少度是正常體溫
正常人體體溫為36到37度,平均36.5。少量運動之後體溫會有所上升,應該能介於37度到38度之間,這都是正常的。不過應該在平靜後再次測量,此時體溫應該正常。
7、運動後體溫上升還是下降?
人體運動時,總的產熱量最多可比安靜時高出10~15倍,骨骼肌成為主要的產熱器官。進行最激烈的運動時,骨骼肌的產熱量要佔總產熱量的90%以上。由於運動時肌肉的物質代謝急劇增強,產熱量大增,雖然經過神經系統的調節加強了散熱過程,但仍然落後於產熱過程,因此體溫升高。運動時體溫升高的程度,同運動強度、持續時間和運動的環境氣象條件(水溫、氣溫、風速和空氣濕度)以及運動員的訓練程度等有關。一般情況下,中距離賽跑後腋下溫度可升到37.5℃,長跑後上升到38.5℃,激烈運動時直腸溫度甚至超過40℃,肌肉溫度可達41℃。運動中體溫升高的同時,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散熱過程也加強了。這時血流加快,皮膚血管舒張,分配到皮膚的血量增加,並大量泌汗,直至運動停止後仍繼續一定時間。要特別注意在某些特殊氣候條件下(氣溫特高、無風、濕度大)進行長時間的激烈運動,往往會因為體熱散發受到阻礙,致使體內溫度過高,造成中暑現象。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要及時進行治療,主要是採取一切辦法,迅速降溫。從事滑雪、滑冰或游泳時,氣溫或水溫可能比皮膚溫度低得多,但由於人體運動時主熱過程明顯加強,運動後體溫仍然會升高。例如,在氣溫為5~ 7℃的條件下進行10公里滑雪,腋下溫度可由36.3℃上升到36.89℃,直腸溫度可由37.02℃上升到38.36℃。有訓練的運動員在運動前就可發生條件反射性的體溫上升,如游泳運動員入水前口腔溫度由36.9℃可上升到 37.16℃。經常在低溫或高溫環境條件下運動,能改善人的體溫調節能力。在低溫條件下,運動員可以很快加強產熱過程,減少散熱,而在炎熱環境條件下,運動員則能很快加強散熱過程。經常在戶外進行運動,或堅持冷水浴、冬泳的人不易得傷風感冒,這是由於體溫與環境溫度之間常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人體時而遇到高溫,時而遇到低溫,使得體溫調節機能得到鍛煉,提高了對高溫和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後即使遇到體內外溫度明顯改變,仍然能表現出良好的運動能力。
8、人在劇烈運動後的最高體溫是多少???
如果發熱,最高不過達到42℃。但人體最高體溫極限大約是46.5℃
但劇烈運動與發熱不同,最高也過不了38℃,又因為人的體質各不相同,所以最高溫度是弄不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