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石葦中葯的作用

石葦中葯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6-01 22:29:09

1、中葯石萎長什麼樣子?有什麼功效?

石葦,又稱石樜、石皮、金星草等,水龍骨科,多年生草本,群生於山坡岩石上。根莖長而橫走,高2-8寸,無莖;根出葉。披針形,革質,表面綠色,背面棕黃色,秋季背面上部密生孢子囊。全草供葯用。
〔作 用〕
一、歷代經驗
1.利水通淋:石葦有利尿通淋、排石等作用。 《神農本草經》: 「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日華子本草》:「治淋瀝遺溺」。 《滇南本草》: 「止玉莖痛」。
2.清肺止咳:石葦又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 《本草綱目》: 「主崩漏,金瘡,清肺氣」。《植物名實圖考》: 「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二、近代研究
1.利尿作用:臨床觀察石葦有利尿排石作用,單用有效。
2.鎮咳化痰作用:廬山石葦及有柄石葦的煎液及提取液經動物試驗皆有鎮咳祛痰作用。臨床痰檢資料:24小時內痰量逐漸減少,痰液變稀、容易咯出,使呼吸道內的痰液排出,從而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減輕繼發感染對氣管及支氣管的損害,增加愈復能力。治療後大單核細胞有所增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有所增加。說明其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1〕。
3.對白細胞計數的影響:石葦對放射線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使其升高的作用〔1〕。對白血病也有治療作用〔2〕。
4.抑菌作用:石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3〕。石葦提取物在試管內對流感桿菌有較弱的抑菌作用, 口服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較好,主要是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活躍網狀內皮系統,促進局部細胞的吞噬能力〔1〕。
5.抗病毒作用:石葦對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製作用〔4〕。
此外,尚有止血作用。
〔性 味〕苦、甘,微寒。歸肺、膀胱經。
〔功 效〕 利尿排石,清肺化痰,止血。
〔主治〕 淋病血尿,水腫,小便不利,久咳,痰喘、肺癰,痢疾,咯血、衄血,吐血,金瘡,癰疽等。
〔臨床應用〕
1.石淋尿血:石葦有利尿通淋、排石止血的作用,常用於小便不利、頻急、澀痛、尿血等。類似於尿路感染及泌尿系統結石等。常配伍芍葯、滑石、瞿麥、木通、車前子、冬葵子等,方例《復方石淋片》、 《石葦散》、 《千金石葦散》、 《石葦梔子湯》。此外,也可入復方中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
2.咳嗽喘促:症見咳嗽, 喘息,咯血等。類似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或肺膿瘍等。單用有效,方例《石葦糖漿》。也可配伍車前草、魚腥草、甘草等煎服。
3.白細胞減少症:主要用治因放射線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症,近年來又用治白血病。單用有效,也可配伍雞血膏、大棗、丹參、甘草、人參、蟾酥、虎杖、乳香、沒葯、五靈脂等煎服。
此外,尚可用治崩漏及尿血等,多入復方中用。

2、中葯石韋用法

「中葯石韋用法」: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塗敷。
性味苦;甘;寒。
功效利水通淋;清肺化痰;涼血止血。
主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痰熱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禁忌陰虛及無濕熱者忌服。

3、黃芪,石葦,苡仁,三味中葯泡水喝有什麼功效

你好,根據你的問題,是屬於有著補氣作用的。還有著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作用的

4、石韋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石韋,味甘苦,性微寒,有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的作用。

①止咳:石韋可以清除身體肺熱,具有止咳喘的作用。

②抗菌:將它煎劑,對於變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製作用。

③利尿:它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於小便疼痛、尿紅或尿濁等症狀。

④化痰:它微寒能清除肺熱,性苦能燥濕,濕能化痰。

⑤止血:可以用於淋證,本品葯性寒涼,可以清利膀胱而通淋,又因其有止血的作用,所以可以用於血淋,膀胱濕熱的淋證等。



(4)石葦中葯的作用擴展資料

臨床應用

①治療支氣管哮喘

②治療慢性氣管炎

曾採用廬山石韋單味煎劑、沖劑、提純石韋"410"糖漿及復方廬山石韋沖劑進行臨床觀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療效,其中以石韋"410"糖漿的效果較為滿意。

③治療急、慢性腎炎及腎盂腎炎

5、中葯材石斛的作用

石斛的作用:增強免疫功能 護肝利膽 促進消化 抗風濕 降低血糖血脂 抗腫瘤 保護視力 滋養肌膚 抗衰老

6、中葯石葦具有什麼作用

三種葯一起吃有清熱利濕,止咳化痰平喘作用。作用與副作用是同一樣東西,你們需要時就是好作用,不需要的便是副作用。劑量看你年齡及所需作用。如成人,要清熱利濕,則份量為車前草30g、石葦30g、杏仁12g。若止咳化痰平喘的,則車前草12g、石葦12g、杏仁18g,

7、石葦的中葯屬性

①大葉石韋一石韋:葉柄近圓柱形,棕色或棕黑色,長6~15厘米,有縱溝,無毛或疏被星狀毛;葉片扭曲皺卷,平展後呈披針形,長7~20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漸尖,葉基楔形至圓形,全緣,葉面棕色或灰棕色,無毛或疏具星狀毛,布有黑色圓形小凹點,背面密被中心具紅色圓點的粉棕色星狀毛,毛的分枝較粗短,有的葉表面幾乎全部布有孢子囊群。
葉片革質,稍脆易折。
氣無,味淡。
二廬山石韋:與石韋相似,惟葉柄較長,無毛;葉片皺縮,較大,長圓狀披針形,葉基闊楔形、圓形、近心形或稍呈耳形,顯著不對稱,背面星狀毛的分枝較粗,有的葉片具棕色圓形孢子囊群,與中脈約成60°角斜出平行排列,分布近乎整個葉面,其內常見紅色光澤的孢子囊環帶。
厚革質,堅硬而脆。
氣無,味微苦。
三氈毛石韋:葉柄有數條縱槽,有毛;葉片扭曲卷皺,披針形,基部楔形至闊楔形,對稱,背面密布灰棕色星狀毛,毛的分枝細長,有的葉上半部布有孢子囊群。
革質,稍硬。
氣無,味淡。
②小葉石韋一有柄石韋:葉柄被棕色星狀毛,有1縱淺槽,內密生毛;葉片捲曲成筒狀,廣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3~9厘米,先端鈍,葉基楔形,全緣,葉麵灰棕色,無毛或疏被星狀毛,散布黑色圓形小凹點,背面密生粉棕色的中心有紅點的星狀毛,毛的分枝較短粗,中脈明顯,側細脈均不顯。
薄革質。
氣無,味微苦。
二北京石韋:葉柄扁平,細長扭曲,有毛;葉片扭曲卷皺,線狀披針形或近線形,葉基窄楔形下延成葉柄邊緣;葉面淺黃綠色,無毛,背面密被較薄的灰棕色星狀毛,毛的分枝細長,葉片背面幾乎全部或大部生有孢子囊群。
薄革質。
氣無,味微苦。
三西南石韋:與北京石韋相似,惟葉的背面被較厚而松的星狀毛,毛的分枝較長,呈長針狀,深褐色,略有光澤。
上述兩類葯材,大葉石韋以葉大、質厚、背面有毛為佳;小葉石韋以葉厚、整齊、潔凈為佳。
主產浙江、湖北、河南、河北、江蘇等地。
此外,山東、遼寧、廣西、江西、福建、雲南、貴州、四川、陝西、山西、安徽等地亦產。
其中以浙江、湖北、江蘇所產的大葉石韋質量為佳。 揀凈雜質,洗去泥沙,刷凈茸毛,切段曬干。
①《別錄》:用之須去黃毛。
②《日華子本草》:入葯去梗,須微炙用。
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苦甘,涼。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甘,無毒。
③《葯性論》:微寒。
④《貴州草葯》:味辛,性平。
入肺、膀胱經。
①《滇南本草》:入小腸經。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膀胱二經。 利水通淋,清肺泄熱。
治淋痛,尿血,尿路結石,腎炎,崩漏,痢疾,肺熱咳嗽,慢性氣管炎,金瘡,癰疽。
①《本經》: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別錄》:止煩下氣,通膀胱滿,補五勞,安五藏,去惡風,益精氣。
③《日華子本草》:治淋瀝遺溺。
④《本草圖經》:炒末,冷酒調服,療發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莖痛。
⑥《綱目》:主崩漏,金瘡,清肺氣。
⑦《植物名實圖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閩東本草》:治痢疾。 陰虛及無濕熱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滑石、杏仁為之使。
得昌蒲良。
②《本草從新》:無濕熱者勿與。
③《得配本草》:真陰虛者禁用。

與石葦中葯的作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