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發布時間:2021-04-14 10:27:46

1、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初期症狀?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症狀包括: 1、急性型:起病急,臨床表現為皮膚黏膜、口腔黏膜、鼻腔、牙齦出血,少數可出現消化道出血、血尿,嚴重者可出現顱內出血; 2、慢性型:如血小板減少程度較低,患者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或症狀不典型,女性可以表現為月經量增多。

2、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什麼病?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因血中血小板數絕對減少引起的病。急性期部分病人發病前曾有感染和服葯史,突然起病,出現廣泛性的皮膚和黏膜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以後成為針尖樣大小的瘀點或成片的瘀斑,甚至皮下血腫,有些患者有內臟或顱內出血,肝、脾、淋巴結很少有腫大。血小板顯著減少,白細胞可有輕度的增高。少數反復發作,遷延日久,轉為慢性。慢性期起病緩慢,以反復發作性紫癜和其他出血傾向為主要臨床特點。女性常有月經過多,可見貧血、低熱、神疲乏力、頭昏、失眠、脾腫大等。

飲食禁食油膩厚味辛辣食物,如肥豬肉、辣椒、胡椒、油炸蠶豆、油條、油炸餅等。禁食刺激的食物,如咖啡、咖喱、濃茶。宜戒煙禁酒,尤其是烈酒。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主食,如軟飯、饅頭、細面、粥等。副食,如豬瘦肉、豬肝、羊肉、羊肝等。多食新鮮的含有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蘋果、雪梨、葡萄乾、橙、青菜、黃瓜、西瓜等。宜吃生花生:每日吃120~180克衣農花生米,或花生米衣30克,紅棗10枚,水煎,每日1次。

3、小孩得了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該如何護理?

一、
急性發作期,應卧床休息
。加強必要的防護,避免創傷而引起出血。衣服應柔軟、寬松,以免加重皮膚紫癜。避免劇烈運動及外傷,平時活動要避免關節受傷,一旦受傷應固定並局部冷敷。
二、
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及易消化飲食為主。
避免進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誘發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維生素C、P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時,更應注意飲食調節,要根據情況給予禁食,或進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況好轉,方可逐步改為少渣半流、軟飯、普食等。
三、
如有口腔粘膜與齒齦出血,應加強口腔護理。
預防口腔感染,定時以復方硼酸溶液漱口。如齒齦及舌體出現血泡,小血泡一般無須處理,大的影響進食的血泡,可用無菌空針抽吸積血,局部以紗布卷加壓至出血停止。
四、
春、夏之際易發本病謹防感冒。
因此在此期間要注意避免受涼、感冒,以免誘發發作。

4、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會復發么?

不能說一定會排除復發的可能性,所以才會要求你每周復查血常規,一旦有變化可及時發現。

強的松葯物屬於激素類葯物,回家後一定要按時按量服用,千萬不可隨意減量或停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復查血常規後醫生會根據結果酌情減量。只要一直嚴格遵守規律服葯,應該會好很多,待血小板數量穩定後,可改為兩周復查或每月復查。

另外,可考慮食補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可幫助維持血小板的穩定。

5、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因為血小板免疫性破壞,導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見的血小板減少性疾病。以廣泛皮膚黏膜和內臟出血,血小板減少為特徵。治療為制止出血,減少血小板破壞及提高血小板數量。葯物治療首選糖皮質激素(但不良反應較多)。出血嚴重者注意休息,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6、什麼是急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急性型常多見於兒童,病程一般在半年以內,多數病人在發病前1~3周可有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病史,起病多急驟,發熱,皮膚粘膜出血較嚴重,皮膚可見多量的淤點及淤斑,偶見皮下血腫,通常於四肢出現紫癜,以下肢為著。可有鼻衄、牙齦出血、口腔粘膜血泡、結膜下與眼底出血、消化道出血(嘔血、便血)及血尿等。少數病人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與癱瘓等顱內出血癥候,應急救處理。血小板數一般在20*109/升以下。多數病人臨床經過為自限性,多於一周至四個月症狀消退,自然痊癒。少數病人病程較長,可轉為慢性。

7、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這種病嚴重嗎?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治好,可以通過糖皮質激素和促血小板生成素,甚至新研發出來的口服葯物艾曲波帕進行治療。但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容易反復,即有的患者治好了以後,可能幾個月或者幾年以後又出現復發,出現血小板下降,這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癲的特徵。對於反復復發的患者,同樣可以重復使用以上治療方法,以達到血小板增高的目的。

8、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危險么?如何治療效果好?

急性型起病前1-2周常有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驟,可伴發熱、畏寒、怕冷,突然發生廣泛嚴重的皮膚粘膜出血。皮膚出血表現為全身瘀點或瘀斑,密集色紅,以四肢及易於碰撞部位多見,嚴重者可融合成片甚或形成血腫,鼻、齒齦出血也較為常見,還可伴有胃腸道、泌尿系出血等,顱內、脊髓及腦膜出血較少見,但如見有口腔、舌大片紫斑或血皰,又伴見頭痛或嘔吐,往往為顱內出血先兆,
要特別警惕。一般出血程度與血小板減少程度成正比。其病程多為4-6周,最長半年可自愈。本病肝及淋巴結一般不腫大,10%-20%患者可有輕度脾腫大。顱內出血時可出現相應神經系統症狀。
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還是中醫有辦法,中葯養血潤脾湯則是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治,避免強制升血補血,更避免了激素治療對身體的傷害,療效很顯著。

9、什麼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有可能復發,嚴重時,並發腦出血,可致死。
參考資料: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免疫性綜合病徵,是常見的出血性疾病。特點是血循環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使血小板破壞過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二者發病機理及表現有顯著不同。
病因
病因不清,急性型多發生於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癒之後,提示血小板減少與對原發感染的免疫反應間有關。慢性型患者中約半數可測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體。
症狀
一、急性型
多為10歲以下兒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風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種後。感染與紫癜間的潛伏期多在1-3周內。
主要為皮膚、粘膜出血,往往較嚴重,皮膚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點,分布不均,以四肢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齦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結合膜下出血,少數視網膜出血。脊髓或顱內出血常見,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顱內高壓表現,可危及生命。
二、慢性型
多為20-50歲,女性為男性的3-4倍。起病隱襲。患者可有持續性出血或反復發作,有的表現為局部的出血傾向,如反復鼻衄或月經過多。瘀點及瘀斑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膚與粘膜,但以四肢遠端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傷後也可出現深部血腫。
檢查
一、血象。
急性型血小板明顯減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嚴重時可伴貧血,白細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見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二、骨髓象。
急性型,巨核細胞數正常或增多,多為幼稚型,細胞邊緣光滑,無突起、胞漿少、顆粒大。慢性型,巨核細胞一般明顯增多,顆粒型巨核細胞增多,但胞漿中顆粒較少,嗜鹼性較強。
三、免疫學檢查。
四、其他。
出血時間延長,束臂試驗陽性,血塊收縮不佳,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減弱,51Cr或111In標記血小板測定,其壽命縮短。
治療
一、一般治療:急性型及重症者應住院治療。
二、腎上腺皮質激素。
急、慢性型出血較重者,應首選腎上腺皮質激素。
三、脾切除:脾切除是有效療法之一。
四、免疫抑制劑。
五、免疫球蛋白。
六、達那唑。
七、輸注血小板。
八、血漿置換。
九、促血小板生成葯。
十、中醫中葯。
參考文獻:轉自搜狐健康

與急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