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經量少是什麼原因`
正常情況來說,經量少於三天才算少。可服用益草血顆粒沖劑調理
或到醫院找醫生幫忙
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止,稱為月經周期,大多28~30天,正常范圍為25~35天。正常經血呈暗紅色,混有子宮內膜碎片和粘液,偶見小凝血塊。經期大多3~5天,正常范圍2~7天。出血總量平均50毫升左右。
你的情況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平常多注意吃些補血、活血的東西,如紅棗、赤豆、黑米等,還有一些中葯如何首烏、黃芷、白芍等都吃了對婦女有好處的!
或者是可以試用下列方法調經,我自己本人也是常用益母草沖劑服用的:
益母草行血祛瘀、利水消腫,當歸可以活血化瘀、和血補血。上述二葯煲蛋有調經作用,較適合月經量少的症狀。益母草若沒有鮮品,用干品也是同樣功效。
干品每次用15克上下就可以,當歸干品可用10克上下。若有益母草鮮品每次可以放50-80克,用來煲蛋。
還有一方:益母草、丹參各15克,水煎,水沸倒入碗中前,加紅糖50克作為葯引,每日一劑,分2次服用。
上述的幾個方子,均是針對月經量少,調經用的。方中諸葯均有補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後面的方子也可以用來煲蛋服用,同樣有好的療效。
補充一點:益母草的調經作用,活血化瘀作用,調經中對經量過多、崩漏的作用,一般中醫文獻資料中記載較多。益母草對經量過少也有作用資料中記載得少。可是也不是沒有記載。據資料記載,遼寧省名老中醫金季玲等人在對經量過少者辨證配方過程中就用了益母草,而且很多老中醫在配方中用益母草干品的量一般為30克。中醫葯師在醫療實踐中,在調經量少的實踐中常用到益母草,用的時候應當與丹參、當歸等活血養血葯配方組伍。民間傳統醫學實踐中也常常使用,實際上因益母草產地廣泛、用途廣泛,民間的益母草用來實踐調經,包括量多量少、提前推後,是經常使用的,在民間益母草膏是很有名氣的。組方也有很多版本。大多用當歸、丹參、香附、桃仁、紅花、紅糖等活血養血、調經止痛類葯共同配伍組方。
當然,這其中有些道理:因為經量少者按中醫理論,是腎虛、氣虛、血寒等,配方中活血養血份量足以矯正益母草的涼性,從而發揮調經的正常作用。用來煲蛋的雞蛋即有補血養血作用。
所以說上邊的做法應當是沒問題的。可以放心大膽地用。如果考慮到個人體質問題也可以到正規醫院尋找好中醫辨證一下。
請採納。
2、為什麼月經量很少,
您好!引起月經量過少的原因很多,比如:子宮內膜受損,宮腔積膿,人流術,先天性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等。
長時間的月經量少可能引起閉經或不孕等情況,建議你及時到醫院檢查,明確病因後積極對症治療,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杭州瑪莉亞婦女醫院祝您健康愉快!
您好!這種情況考慮是緊急避孕葯導致的內分泌紊亂,月經不調。
緊急避孕葯副作用很大的,一年內最多隻能服用三顆,請慎用!
您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等。
建議最好採用避孕套,或宮內節育環避孕。
祝您健康愉快!
3、例假量很少。。是怎麼回事?
你好:
月經過少多由於腦垂體功能低下,導致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增生不夠;子宮本身的病變,如:子宮內膜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結核、以及粗暴刮宮損傷了子宮內膜;個體差異等原因引起。另外,也與精神緊張、葯物、疾病等因素有關。如果症狀反復出現,建議你在月經後3—7天到醫院婦科進行激素6項、B超等檢查,查明原因後對症治療。 s
4、例假量少怎麼辦
月經量少是指月經來潮時經量較正常人為少,多因血虛、氣滯、血瘀、寒凝血脈、痰阻等原因所致。
月經過少的病因病理有虛有實,虛者多因身體虛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飲食勞倦傷脾,或房勞傷腎,而使血海虧虛,經量減少;實者多由瘀血內停,或痰濕壅滯,經脈阻滯,血行不暢,經血減少。
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凈,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也少者,稱為月經過少,又稱經水澀少。一般認為經量少於30毫升,即為月經過少。本病常為閉經的前驅表現。月經過少可與周期異常並見,如經期量少或後期量少。
如屬口服避孕葯或肌注避孕針而導致月經過少,則應停葯,並可參照本病論治。月經過少的診斷,一般是指連續發生二次以上。如一貫正常的,突然過少者,應注意是否受孕早期的先兆流產,或異位妊娠所表現的少量陰道出血,必須進一步做有關檢查以鑒別。
5、月經量很少是怎麼回事?
月經量少的分型治療:1.血虛治法:養血和營調經。
方葯:八珍湯加味。
黨參12克
黃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術10克
大白芍12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仙靈脾9克
山茱萸9克
雞血藤12克加減:脾虛食少者,加砂仁3克(後下)、陳皮6克;經期者,宜加紅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隱冷者,加文葉9克、烏葯9克。
2.腎虛治法:補腎養血調經。
方葯:歸腎丸加減。
菟絲子12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
當歸9克
熟地10克
淮山葯12克白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仙靈脾10克
補骨脂9克加減:經期加莪術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烏葯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調經。
方葯:桃紅四物湯加減。
桃仁9克
紅花6克
當歸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包煎)烏葯9克
澤蘭葉12克
京三棱9克加減:瘀久化熱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脹者加枳殼9克、木香9克;經少不暢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術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氣滯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濕治法臊濕豁痰通絡。
方葯;蒼附導痰丸。
白茯苓12克
法半夏10克
陳皮6克
炙甘草3克
蒼術9克
香附9克
膽南星10克
枳殼9克
六神曲9克
丹參12克加減:經期者,加沒葯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膩,院問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後下);腎虛者,加鎖陽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5.宮寒型
這種體質常發生於愛吃冰冷食物的女性。月經較易延後,經量較少或顏色較暗,有些在月經來前或來潮時小腹冷痛,劇烈時甚至臉色發青,四肢冰冷,熱敷則疼痛可稍微減輕。診察時,常可發現舌質顏色較淡,舌苔白,脈沈緊。治宜溫經散寒,並應忌吃生冷的食品。
用生薑15克,艾葉10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雞蛋1個去殼攪拌,放入湯內煮熟服食,每日1--2次(艾葉用量不宜太多,每次60克即可,若食用太多會有惡心,嘔吐的副作用)。
6.肝鬱型
月經周期較不規則,月經來潮前易多愁善感,煩躁易怒或情緒不穩定,乳房易脹痛。舌邊暗,苔薄白或薄黃,脈弦。常見於經前緊張癥候群。治療宜疏肝解郁。
取鯊魚1片洗凈。香附拍破,與姜絲鋪在魚肉上,抹鹽,入蒸鍋隔水蒸約40分鍾(體內燥熱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