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超短波理療

超短波理療

發布時間:2021-02-25 19:31:00

1、超短波治療儀對人體有什麼不良影響

超級短波治療儀治療是屬於物理療法,簡稱理療,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對一些慢性病如頸肩腰腿疼痛等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下情況禁用,12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女性經期,皮膚破損處,按裝心臟起搏器的,體內安裝有金屬的。

2、超短波理療和紅外線有什麼區別

超短波理療:一種應用波長為10-1米的超高頻交流電作用人體,以達治療目的方法
紅外線:透過衣服作用於治療部位。可穿過皮膚,直接使肌肉、皮下組織等產生熱效應。加速血液物質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減少疼痛、增加肌肉鬆弛、產生按摩效果等

3、超短波有什麼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神經系統對超短波電場十分敏感,因為神經組織接近於電介質,尤其對大腦細胞,植物神經及內臟之末梢神經反應更敏感,中小劑量超短波作用頭部時除有溫熱感外常出現嗜睡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現象。人體長期的大功率電場作用下,有嗜睡、睏倦、易興奮等現象,這些症狀在停止接觸或採取預防措施後迅速消失,在臨床工作中因劑量小一般不出現不良反應。超短波作用延腦時,直腸和口腔溫度升高。

研究測定大腦組織和脊髓深部溫度比表淺的高。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家兔頭部後,e.e.g波幅度增高頻率減低。使用強劑量(熱量)作用時,有是時呼吸加快,唾液多,e.e.g波幅減低,同時紡錘狀波數目增多,這表明超短波能直接作用於腦組織。

有人研究證明用微熱量超短波作用健康人植物神經無明顯反應,但對伴有明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時,則對大多數患者有調整其功能趨於正常化的作用。一般常有抑制交感神經、興奮迷走神經的作用,小劑量作用於高血壓病人的交感神經節時,能使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臨床研究用適當劑量超短波作用於腰骶神經節及病灶區以治療下肢神經血管疾病,有降低交感神經緊張度,減輕血管痙攣,建立側枝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和功能的作用。

超短波對感覺神經有抑製作用,故臨床上有鎮痛效果。小劑量能加速不全斷離的神經纖維再生,大劑量則抑制之。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超短波用治療劑量作用於健康人心區、頸部或下肢遠端未發現心臟功能有明顯改變。但動物實驗發現,過大劑量長時間作用後則使心律由減慢直至停止。動物實驗證明超短波有興奮迷走神經作用,對交感神經有抑製作用。有人用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對部分血循環代償不全Ⅰ°級患者有改善心臟功能和症狀作用。對代償功能嚴重紊亂者無治療作用。

劑量過強時可出現不良反應,故胸部超短波治療應注意心臟情況,一般盡量使電場不直接通過心臟,如治療必須通過心臟時,宜用小劑量短時間,操作時須漸增漸減,並注意脈搏、心律和血壓的變化,如遇不良反應及時停止。

超短波對血管的作用,除通過神經反射及體液作用影響心血管系統功能外,並對血管受納器和血管平滑肌有直接作用。超短波作用於蛙的足蹼上,開始血管收縮,其後擴張,同時發現很多「儲備」毛細血管及較大的動靜脈均有輕度擴張,較大劑量時可保持2周之久。

更強作用則引起毛細血管中的血流減慢而停止,這些血管比先前擴大3-10倍,此乃交感神經麻痹,副交感神經強烈興奮所致,它比用同樣溫度的生理鹽水加熱時擴張更明顯。人體用無熱量和微熱量超短波作用時,即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在一定范圍增加強度可使深部內臟血管擴張增強,並可保持數小時甚至數日之久,比其他療法擴張血管作用更深更久。血管擴張,血流加速,組織器官血液循環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對一些血管病和炎症有好的療效。

超短波作用頸動脈竇或頸部交感神經節能使高血壓病人的血壓降低。作用頭部或脊髓區能提高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增強某些葯物的免疫物質進入腦和脊髓組織,可提高對腦炎和脊髓炎等的治療效果。

3.對血液和免疫系統的作用

動物實驗:用Ⅰ-Ⅱ級劑量超短波作用於家兔後,使血細胞總數增加,Ⅲ級劑量作用後,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顯著降低,這三種劑量都能使網紅細胞數增加。中小劑量電場使骨髓充血,增強其造血機能,促使骨髓細胞及骨髓母細胞分裂,但大劑量長時間超短波全身照射使周圍血細胞明顯降低。最近國內動物實驗報導:小劑量超短波15分鍾作用有顯著的抑制手術後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能對小血管手術有減少血管內血栓形成的作用。

對細菌、毒素及血清免疫成分的影響:實驗證明,葡萄球菌及結核桿菌在超短波(4.8米)作用下,比在同樣溫度水浴中死得更快,電場的殺菌作用還與波長有關系。

家兔實驗發現超短波作用後,血清總蛋白量稍高,白蛋白降低,α、β、γ球蛋白均增高,尤其γ-球蛋白增高明顯。體內抗體和協同抗體殺滅病毒或溶解細菌的補體均增加,凝集素、調理素亦增加。

實驗還證明: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後,巨噬細胞系統吞噬能力增加,48小時後更顯著,把多形核白細胞放入生理鹽水中用超短波作用後,其吞噬功能增加,放在超短波作用過的血清中,其吞噬功能也增加,但大劑量長時間全身作用下(45-60分鍾以上),以上諸種免疫抗毒成分反而降低。

4.對結締組織的作用

臨床與實驗證明超短波作用下,能加速結締組織再生,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但長期作用後可使上皮細胞增殖變厚,角質層增生,發生顯著的脫屑,同時血管內皮細胞和結締組織細胞分裂增殖加快,故超短波有加速傷口癒合和結痂作用,但如大劑量長時間作用則可使傷口及周圍結締組織過度脫水老化、堅硬影響傷口癒合。

5.對炎症過程的影響

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證明超短波對炎症,特別是急性化膿性炎症有良好作用。在治療急性炎症時,證明小劑量有明顯的消炎作用,大劑量有時反可使病情惡化。超短波對淺層組織急性炎症的治療以小劑量為宜,治療深部內臟感染時則劑量要相應增大些,這是由於超短波透過人體的電場分布和耗損有關。

6.對腎臟的影響

超短波電場作用腎臟後有擴張腎血管,解除腎臟血管痙攣和促進利尿的作用。有人採用超短波作用健康人的腎臟時,能增強利尿作用,不但增加排尿量,且尿的成分亦有改變。實驗研究發現,弱劑量(微熱量)作用腎區後,利尿作用增強,強劑量(顯熱量)作用時開始抑制,而後利尿作用增強,且比微熱量作用時之排尿量更多,並證明電場直接作用腎實質時利尿最強。

國內外臨床實驗發現:微熱量超短波腎區作用,對急性腎炎有良好效果,發現有增強腎血循環,增強利尿,尿蛋白減少,血非蛋白氮含量降低,並有明顯降壓作用,有促進恢復,縮短痊癒日期和預防變成慢性腎炎等作用。

超短波腎區作用治療少尿或無尿症有明顯效果。我科總結32例因各種原因(磺胺、青、鏈黴素、汞劑等過敏或中毒、出血性休克、出血熱、輸血反應、妊娠中毒、敗血症,嚴重燒傷、中毒性休克等)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綜合治療中,經採用超短波腎區療法後痊癒27例。電療平均2.3天後尿量增加,4.7天後尿量恢復正常,效果顯著。

另據我校二院理療科報導,採用超短波腎區治療出血熱患者中發現有促進出血熱病人免疫功能恢復的作用。國外有專家指出,認為超短波治療無尿症比一般臨床常用療法如利尿劑,腹膜及腸道透析和腎包膜剝離術等效果顯著。

7.對內分泌腺的作用

1932年schliephake氏首先以超短波照射免的頭部發現血糖有改變。在照射人的垂體時亦可見血糖升高40%,1954年van

went氏較全面地研究了超短波對腦下垂體的影響,他用超短波波長5.87米,電極直徑8厘米,微熱量,每次7分鍾,一極置鼻根部,另一極置頭後對置法,或兩顳(垂體平面)對置法。作用後發現垂體前葉、後葉激素分泌均大為增加。

對垂體激素系統功能起調整作用,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促進腎上腺分泌考地松類物質增加。若腎上腺皮質功能良好者,則可見血液中嗜酸細胞降低50%以上。

臨床上可用以治療多種疾病。對健康人的血壓影響不大,高血壓患者血壓可見上升,但治療結束後即見下降。國內有人報導,家兔實驗,超短波照射腦下垂體,並不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變化,而直接作用腎上腺區時,有增強皮質功能的作用,在一定范圍內超短波劑量增大可使皮質功能增強持續48小時以上。

超短波對性腺作用較敏感,小量有促進其功能作用,大量超抑製作用。動物實驗發現大劑量時可引起退行性改變,有報告大劑量作用懷孕動物可引起流產。

sadiman和mayer用超短波作用胰腺後血糖明顯下降。raab等指出用小劑量超短波多次治療有再生能力的胰島組織細胞時才可能出現血糖下降。保加利亞學者報導用的超短波治療小兒糖尿病患者獲得較好效果。

sset用超短波作用甲狀腺治療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raab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治療,對其中部分病人能改善其症狀。

8.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動物實驗發現超短波電場有促進胃腸分泌和增強胃腸道吸收功能的作用,並可解除胃腸道痙攣。有人認為該作用是由於超短波作用交感及副交感神經,改善胃腸血液循環,刺激胃腸粘膜細胞功能所致。

超短波作用於肝臟時,除加強免疫功能外,血液中補體效價、纖維蛋白元含量、血小板數、組織胺含量、紅細胞數、膽紅素、氫離子濃度、全血和血漿粘性、血沉、殘留氮等均升高。而血鉀、血清粘性、血液的導電性都降低。以小劑量超短波作用於四氯化碳引起肝炎的狗的肝區10-15次後,肝功完全恢復正常而對照組則無變化。

另有實驗證明超短波有加強肝臟解毒功能的作用。實驗研究超短波作用肝膽區能刺激膽汁排向十二指腸,並能增強胰腺的分泌。超短波作用1-1又1/2小時後膽汁排出增加,膽汁量增加,並可持續3-4天,比中波作用強,但大劑量時,膽汁分泌先增加而後抑制。有人報導超短波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有良好作用。超短波作用脾臟後除巨噬細胞系統增強外,還發現血中膽固醇含量增加。

(3)超短波理療擴展資料

系統構成

超短波通信系統由終端站和中繼站組成。終端站裝有發射機、接收機、載波終端機和天線。中繼站則僅有通達兩個方向的發射機和接收機,以及相應的天線。

1、發射機。一般採用間接調頻法,即利用調相獲得調頻的方法。這樣可用頻率穩定度較高的晶體振盪器作主振器,而不必用復雜的頻率控制系統。但為了減弱寄生調幅和非線性失真,調制系數不能太大一般小於弧度。因此,

在這種發射機中要用多級倍頻器,以獲取所需的頻偏,從而提高發射頻率的邊帶功率。發射機的末級使用丙類功率放大器,效率較高。在超短波頻段尚可用集中參數元件構成調諧迴路,其高頻端可用微帶部件。

2、接收機。一般是典型的調頻式超外差接收機。主要由高頻放大、本地振盪、變頻一次或二次、中頻放大、限幅、鑒頻及基帶放大等部件組成。超短波段外來干擾較多,須在接收機輸入端加螺旋式濾波器,在中放級加輸入帶通濾波器以抑制干擾。中放後的調頻信號,通過限幅器,可削去混雜進來的脈沖干擾或寄生調幅波,以改善信噪比,然後用鑒頻器把原來的基帶信號恢復出來,加以放大,再由載波終端機分路輸出給用戶。

3、載波終端機。將超短波發射機和超短波接收機的舊線基帶信號分路還原合並為多路二線話音信號,接通用戶或接至市話交換機的設備。載波終端機只裝在超短波終端站。

4、天線。由於超短波波長較短,一般採用結構簡單、增益較高、方向陛較好的三單元或五單元八木天線。在接近微波段的高頻端,也司採用角形反射面天線等。

物理學

超短波波長為10-1米,頻率為30-300兆赫。國產治療機波長有6米、7.2 米、7.34米、7.7米等幾種,頻率為50兆赫左右。由於超短波波長短,頻率高,超短波電流很容易通過電介質,故治療時電極不直接接觸皮膚。

超短波之電流曲線一般為連續式,電流振盪是連續的;另一種為脈沖式超短波電流,是在連續超短波電流基礎上加以低頻脈沖調制和放大,形成一種間斷的一般為矩形的超短波電流。其脈沖頻率通常為100-1000赫,持續時間為1-100微秒,間斷時間為1-10秒,脈沖最大功率為1-20千瓦,即相當於普通連續式超短波電流的數十倍。連續式超短波所產生的熱能要比脈沖式的大得多。許多學者認為脈沖式超短波對人體的作用主要基於脈沖群的振盪效應。治療時一般無熱感。

此外,近年來還有大功率(輸出功率1000瓦以上)超短波治癌機出現,用以治療惡性腫瘤。

生物物理學

超短波作用人體產生各種生理反應的基本因素是熱效應和非熱效應。

由於人體是一個具有導電體和電介質的復合組織,在超短波作用下,體內同時形成了傳導電流和位移電流。由於其頻率更高,電介質的阻力越來越小,就形成了超短波治療時,位移電流成分佔優勢,以介質損耗產熱為主。

但當頻率極高時,偶極子就來不及轉動或轉動幅度極小,使介質損耗下降以至產熱減少。這就說明產熱隨頻率增加而增加的正比關系,只適用於一定范圍之內的振盪頻率。這種位移電流為克服介質阻力而產熱,而介質損耗的大小與組織的介電常數密切相關,由於人體內各種組織的介電常數差別較小,故在超短波作用下產生的熱分布比較均勻。

但在超短波電容電場治療中,由於脂肪層中血管少,熱量不易為血流帶走,因此,其溫度比供血豐富的肌肉還要高,據測定,波長7.34米超短波作用時,脂肪升溫與肌肉升溫之比達8:1,仍存在脂肪過熱的缺點,實際治療時可利用調整皮膚與極板間距使深部組織溫度升高,皮及皮下脂肪溫度降低。

非熱效應。高在超高頻電容電場中之生物體,受電位差電壓作用,超高頻電振盪波引起細胞內物質共振,引起液體表面張力的改變,對一些物質的表面張力增高,對另一些物質的表面張力降低。高速交變的高頻電磁波作用時,當電場強度最大瞬間,使細胞向電場方向伸展,而場強最小瞬間又恢復原狀。適當頻率的電場可使細胞充分伸縮,對細胞和組織產生特殊刺激,引起特殊生物學作用。

超短波特別在用低強度作用,且用目前一切方法均不能測出溫度升高時,其生物學效應仍非常明顯,而同樣條件的外源熱作用則無類似效應。如:當應用短時間無熱量超短波作用人體時,對急性炎症的消退比長時間溫熱量作用時的效果更明顯,此外還可以引起其他組織器官的反應,統稱為非熱效應。發現這種非熱效應在低場強(40mw/cm2以下)作用時表現特別明顯,高強度作用時這種特殊作用就被熱效應所掩蓋。

4、超短波電療機的功效與作用

超短波電療機,即超短波治療儀,主要功效與作用如下:

軟組織、關節、骨骼、五官、胸腹腔臟器、神經系統、生殖器等的炎症療效顯著,尤其是消除急性亞急性炎症效果更好。

特別對化膿性炎症療效顯著,早期應用可使炎症加速消退不致化膿,當已有組織壞死時應用則可使炎症局限化,加速膿腫成熟、破潰;在破潰或切開引流暢通情況下應用,可促使壞死組織脫落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超短波對急性軟組織感染治療,不但可縮短療程,提高治癒率,同時可減少手術的機會。

(4)超短波理療擴展資料:

超短波波長比較短、頻率較高,多採用電容電極治療。超短波電流很容易通過絕緣的電介質,故治療時電極不必直接接觸皮膚。超短波電容場法治療時,人體與治療電極構成電容,是超短波輸出迴路的一部分,它的電容量變化(電極板面積、電極板與人體的間隙變化對電容量皆有影響)對超短波治療機振盪迴路影響很大。

超短波治療要求機器在諧振狀態下工作,因此治療時必須通過調諧電容器(可變電容器)的調節,使輸出迴路與機器的震盪迴路處於諧振狀態,禁止在非諧振狀態進行超短波治療。

5、音頻理療、超短波理療和射頻理療主要有什麼區別?現在分粘術後做的音頻理療+超短波理療效果好嗎?

意見建議:這些方法主要應用於皮膚或組織變性等方面的病變。一般開放性手術後,恢復不良的話,可以藉助這類手術幫助組織修復

6、哪個醫院可以做超短波理療?

重慶江北哪家醫院可以做超短波治療

7、超短波屬於高頻理療嗎?

根據C=λ*f,即光速=波長*頻率,光速是一定的,波長短,則頻率高。
所以是高頻理療。
超短波治療是利用電容式電極所發出的高頻電場的電能來進行治療的理療

8、超短波理療

通過超短波刺激局部肌肉組織、神經。促進血液循環、機體的保養。

9、超短波治療儀如何使用

各個廠家的操作都不太一樣,建議看看說明書。只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項,防止在操作的過程中導致一些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治療前注意事項
 將病人身上所帶的金屬品如:手錶、鑰匙,首飾品等除去。
 使有效電場盡量躲開身體內的金屬物,如避孕環、骨折病人體內的鋼板及鏍釘等。
 病人不能卧、坐在金屬床金屬椅子上進行治療,應卧、坐在木質或塑制的床、椅上進行治療。
 病人的貼身衣服應能吸水(尼龍、化纖衣服吸水性不好),以免出汗時汗液積集,電磁場密集於有汗液處造成灼傷。
 石膏綳帶不防礙治療,但濕敷料必須除去。
治療中注意事項
 襯墊的厚薄以調諧使輸出電流最大為宜,此時設備輸出功率的效率最高,最有利於延長FU811電子管壽命。
 襯墊越厚,深部組織熱效應越好。
 在使用不合適厚度襯墊、沒有找到最佳調諧點時治療,將縮短FU811電子管壽命;在該種情況下,通過增大輸出檔以提高輸出電流,將大大縮短FU811電子管壽命,甚至很快燒毀FU811電子管。
 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情況下,「分檔機」推薦輸出選擇使用1檔,3、4擋盡量少使用;「連續可調機」盡可能不超過100ma,這樣FU811電子管壽命將大大延長。
 如果在治療中突然停電,醫務人員必須及時將「輸出選擇」旋扭退回到治療「1」檔位置, 防止再按啟動鍵時輸出過大。
 治療分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兩種方式,切不可單純追求「熱效應」,尤其避免發生輸出電流過大產生的脂肪過熱現象。
 病人有溫度知覺障礙,治療時應十分謹慎小心,避免輸出劑量過大。
 治療頭部時,患者宜平卧或垂直地坐著,劑量不能過大。
 治療何種疾病、應用何種電極、在何部位、選用多長治療時間和療程,應在有經驗的理療醫師指導下進行。
其它注意事項
 本電療機應安放在獨立的治療室,如沒有條件應盡量做到遠離其它治療儀器。
 請務必將本電療機電源線接在帶有地線的三芯電源插座上。
 機器的輸出電纜要盡量平行不要交叉、打圈。
 電極板外罩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清洗,治療時電極板與患者之間的襯墊物應用紫外線或其它方法進行消毒滅菌,以防止交叉感染。
 為保證安全,防止觸電,機器加電後請勿打開後機蓋(維修人員除外)。

10、超短波治療儀的詳細介紹

超短抄波治療儀是一種傳統的治療儀器,它採用電子管振盪產生超短波高頻電場來進行治療的儀器設備。通常將波長1~10m,頻率30~300MHz的射頻電流稱為超短波電流,用於臨床稱為超短波療法。在歐美由於短波和超短波未定界,所以通稱短波或射頻。大部分設備通過電容電極輸出能量,將患部置於電極之間,在高頻電場的作用下,使病變部位的分子和離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動,並互相摩擦而產生熱效應。這種熱效應使患部的表層和深層組織均勻受熱,能增強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調節內分泌,加強組織機體的新陳代謝,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從而達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痙,促進血液循環和修復,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治療目的。

與超短波理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