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多重人格症狀

多重人格症狀

發布時間:2021-02-25 06:59:18

1、多重人格症的症狀是怎樣的?

人格分裂 在學名上稱為「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rders)」,它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裡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面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體性。此類患者在臨床上並不常見,而常見於戲劇,小說中。人格分裂大致可分為兩類:心因性失憶症(Psychogenic Amnesia)和多重人格症。 多重人格症 (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多種非常不同的人格.此類患者 症行為的差異無法以常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來解釋,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個人格有其個別的姓名,記憶,特質及行為方式.通常原來的人格並不知曉另一個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現的人格則對原來的人格有相當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質通常與原人格特質相當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壓抑的,新人格可能是開放,外向的. 症狀體症 1.意識恍惚及意識朦朧狀態; 2.感知遲鈍、運動減少,呆滯; 3.情感淡漠、心境抑鬱; 4.睡眠障礙、類似痴呆樣表現; 5.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心悸、多汗、潮紅。 6.有輕度的自殘厭世現象,貌似以一種很成熟的心態看待事物,其實什麼也不知道 治療方法 1.催眠分析要比經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療效。 2.當治療者與多重人格患者形成一種良好的移情關系,避免對患者當中任何一個人格抱以反感或惡意時,治療最具動力。 3.鼓勵各分離的人格之間的內部交流,因為這種內部交流有助於「拆除」置於主體人格和後繼人格之間的隔牆。 4.分離人格的產生有些是因為未能滿足正常的需要,對此應考慮需要的功能,不能輕率處置。 5.治療者的責任是幫助患者將後繼的人格返回到它們最初的目標上來,以便轉移後繼人格與主體人格的對立立場。 6.堅決不能操縱或離間主體人格和後繼人格,因為這種策略通常會導致治療的失敗。 7.後繼人格一旦形成,它就會強烈抵禦企圖消滅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療者不能去消除它,而應該注重它與主體人格的同一性,設法整合它們,使之像正常的情緒變化那樣操作。 8.通過宣洩,把主體人格「誘導回來」,讓其對原先無法接受的憤怒、不滿、沖動等承擔責任,並用更為建設性的辦法處理它們。由於誘導主體人格的過程也是發泄後繼人格的過程,因此置於兩者之間的隔牆便會自動解體,兩者的交流得以實現。

麻煩採納,謝謝!

2、多重人格的特徵?

定義是這樣的:「一個人具有兩個以上的、相對獨特的並相互分開的亞人格,是為多重人格。是一種癔症性的分離性心理障礙。」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徵是,雖然同一個體具有兩種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時間,只有其中之一明顯。每種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記憶、行為、偏好,可以與單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對立。多重人格可以有雙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達到17重人格。其中以雙重人格相對多見,通常其中一種占優勢,但兩種人格都不進入另一方的記憶,幾乎意識不到另一方的存在。從一種人格向另一種的轉變,開始時通常很突然,與創傷性事件密切相關;其後,一般僅在遇到巨大的或應激性事件、或接受放鬆、催眠或發泄等治療時,才發生轉換。其實,純粹的多重人格現象是非常罕見的,迄今為止,世界上見諸報道的,還不足50例,而我國只有一些雙重或多重人格的正式報道。 解決或控制辦法:1、減輕或緩解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壓力,改善生存條件。從本質上說,多重人格是一種對於環境壓力的防禦。 2、由於多重人格的背後,是強烈的自卑和脆弱。因此應注意循序漸進的培養自身的自信感和自強感。從小事做起逐步獲得成功的感覺。 3、要給予患者足夠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4、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引導其與友善的人建立友誼。 5、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禁止家庭暴力。家庭關系的不和諧很容易造成兒童的性格障礙,嚴重的導致多重人格症。 有各種見解,眾說紛紜,但是絕對不是精神分裂什麼的病 個人認為是好的,能讓你更精明,認識事物能更完整,讓你更瀟灑跟智慧,讓你能夠感受到無比的強大,但是要正確利用到社交和生活之中,你就成為完整的人了~!!! 以下是各種說法 ---------------------------------------------------------------- 首先我們要明確雙重性格的定義.在醫學上講,雙重人格的解釋是:在相同時刻存在兩種(或更多)的思維方式,其中,各種思維的運轉和決策不受其他思維方式的干擾和影響,完全獨立運行. 雙重性格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華醫學會心理健康部2004年的統計結果中,百分之三的人明顯感到有雙重性格,其中百分之十三的人感覺雙重人格對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 雙重人格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比較嚴重的影響.通常來說,患者在思考問題時常常有兩套思路在運轉,影響了信息的採集,對於結果的選擇也有不利影響:患者可能不能選擇或左右不定,引發焦慮,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 下面介紹一下日常要注意的問題. 1.工作/學習不可以過度勞累,尤其是有些學生在自己身體十分疲勞的情況下還要硬撐,只能讓自己更加勞累,在休息與繼續的選擇上會產生分歧,進而導致雙重性格的發生. 2.對於歷史性(已成定局的)的問題不要在多加思考了.通常來說,雙重性格的患者都是比較喜歡鑽牛角尖的,這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結果沒有任何影響,卻會讓患者更加痛苦. 3.認清自己的位置.雙重人格同精神分裂有本質上的不同.千萬不要混淆!雙重人格在經過仔細的心理治療後絕對可以康復且在家即可,但精神分裂的治療則必須在醫院進行. 很多人都把自己說成是雙重性格,因為他們很矛盾。這種矛盾深入骨髓。他們想活回簡單的兒時,但是總也做不到,哪怕只有幾步之遙。但他們的性格沖突絕對沒有上升到精神分析學界定的程度,那同樣很難。 人生來就是叛逆的,就是自由的。但是人們是不能容忍這些自由的。這么多亞當和夏娃隨意追逐,那還不亂了套?他們必須有秩序,最好是排著隊,唱著同一首歌。這些被制定出來的規則有很多名字:法律——文化——意識形態。越來越叫人不好捉摸。人為什麼要讀那麼多年書?很重要的是練就大家都一樣的文化習性。而不是為了個性。 很多時候個性是不被陽光所允許的,他們只有寄情月光,月光很輕柔,很寬容。我們喜歡陽光,也喜歡月光,月光似乎是更多地屬於自己的。 一半是陽光一半是月光,我們在徘徊中找到平衡回答完畢

3、多重人格交替的時候有什麼症狀

[典型症狀]

患者來突然喪失自己往事的全自部記憶,對自己原來的身份不能識別,以另一種身份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表現為兩種或兩種以上明顯不同的人格,多重人格的各種亞人格都是各自獨立、彼此分開的,一種人格出現,其他人格就自動退場,任何時候,都有一個主要人格占優勢,人的行為也就由占優勢的人格「值班」、控制,不會出現「好幾個人格爭奪控制權的混亂狀態」。究竟由哪種人格來支配,完全遵循「哪種人格最適應當時的環境和需要,就啟動和出現哪種人格」的原則。多重人格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通過頻繁地變換人格,來適應環境的心理現象,是一種適應環境的心理努力。

4、多重人格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一般說來,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階段,內陸諸意識層的只有一種身份,稱為主體人格。此時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體人格的方式活動,不顯出另一身份的痕跡。不定期一段時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後,可突然轉變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後繼人格的方式行事。這時,個體對過去的身份完全遺忘,彷彿從心理上另換了一個人。從一種人格到另一種人格的轉化通常是突然發生的,當後繼的人格開始「執政」時,原先的主體人格是意識不到的,並忘卻之前已發生過的事情。 在精神分析學派看來,多重人格的實質是心理過程的分離,一部分行為和經驗被單獨保持,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後繼的人格通常能意識到主體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為客體(「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我」),當分離尚未全面時,主體人格還有可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他」「她」或「它」。可是,當分離全面進行時,主體人格便會忘卻自己的身份,並由後繼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學家P。費登所說,在這種情況下,「主體的經驗類似紀覺,從中產生的『思想』被體驗為好像它是一種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覺』」。 後繼人格和主體人格在其情感、態度、知覺和行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時甚至處於劇烈的對立面。在主體人格是積極的、友好的、順應社會的和有規可循的地方,後繼人格可能是消極的、攻擊的、逆社會的和雜亂無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約翰遜的研究表明,如果個體在童年期年處的家庭環境是蠻橫的和忽視的,則兒童的需要就會常常遭受挫折,從而引發憤怒或不滿。如果這一環境對兒童的憤怒或不滿拒絕接受,或者說在兒童的憤怒或不滿出現時立即予以處罰,則兒童就會被迫壓抑真正的情感,僅僅展現社會認可的遵奉行為。於是,兒童處於矛盾或沖突之中:一方面為避免處罰而壓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壓抑的情感並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計出來表現一番。在這種情況下,兒童只有通過創造想像中的游戲夥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體驗成客體(「他」、「她」或「它」),藉此與孤獨或寂寞作干斗爭。爾後,凡那些無法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為,或者經常受到處罰的沖動,便函有可能被分離出來,壓抑入想像中的游戲夥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環人。這里,「我」是主體人格,「他」是另一種人格或後繼人格。此時,主體人格尚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客體(即想像中游戲的夥伴)。 但是,當挫折繼續時,當憤怒或不滿因為不斷的拒絕或懲罰而變得日益增強時,這引憤怒或不滿就會越來越多地被壓抑入分離的人格部分。為了保持這些被壓抑的東西,後繼人格和主體人格之間的「隔牆」就會加厚,並且就得不可滲透。慢慢地,主體便不再意識到它的存在。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青春期,環境對個體的外部要求有可能變得更大。對個體來說,由這些外部要求引發的挫折和不滿也不可能變得更多。於是,在「隔牆」的那一邊,被壓抑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所佔「空間」就會越來越大,從而削弱了主體人格。由於那個被隱匿和分離的人格強烈要求表現自己,它就會周期性地接管主體人格,成為後繼人格。這種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變化表現出來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質。當後繼人格在一特定時間接管主體人格時,它的攻擊和憎恨,以及其他主體人格無法接受的紊亂行為,會變得格外明顯。極端的表現是:如果這種後繼人格指向他人,便會導致殺人;如果指向主體人格,便會導致自殘或自殺。當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現出這種三性的行為。吉娜·里納爾迪 (假名,1934-) 1965年這名片有成就的作家因反復發作間歇性記憶消失、夢游和行為怪癖而到羅伯特·瓊斯醫生處接受治療。瓊斯發現她是個脾氣粗暴,無同情心的年輕女子。她容易生氣,容易發怒,且很多疑。在幾個月的治療中,吉娜開始提到自己曾經是個叫瑪麗·森夏因的女子,這第二個人格顯然表現出她童年的性格。在她身上這兩種人格就像是拉鋸戰一樣地競相表現自己。1966年12月初,吉娜告訴瓊斯瑪麗·森夏因打算在12月31日自殺。可後來她未這樣做。當1967年1月瓊斯醫生遇到吉娜時,他發現第三個叫尹芙琳的人格出現了。雖然一開始尹芙琳表現出一個十分淺薄和毫無感情的人格,但經治療,她的情況不斷得到改善。到1967年5月,病人的情況大為好轉,醫生便停止了治療。現在她嫁給了一個內科醫生,過著正常的生活,徹底擺脫了以前的疾病。

5、有多重人格的人會有怎樣的表現?

有多重人格的人常有失憶症的現象,受暗示傾向很高,很容易被催眠。

6、人格分裂和多重人格是什麼症狀

人格分裂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精神分裂。

如果是精神分裂就是我們在電視劇里常見的那種,受了刺激之後反常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常常會出現幻覺,沒有自知力,情緒反應與正常人不同,普通人認為悲傷,人格分裂者卻大笑。會有思維破裂即上下句無關聯、思維散漫即說話無邏輯等特點,有時還會出現被害妄想即認為有人要傷害自己、關系妄想即認為認為周圍的事情都與自己有關等,症狀和種類非常多。

如果你說的人格分裂不是精神分裂,書本上沒有看到人格分裂這樣的說法。在人格障礙中有種叫做分裂樣人格,特徵症狀為
(1)既不想要,也沒有親密的人際關系,包括作為家庭一員
(2)常常獨自活動
(3)很少有興趣與他人發生性行為
(4)很少對娛樂活動感興趣
(5)除了一級親屬外,沒有親密或知心朋友
(6)對表揚和批評無所謂
(7)情緒情感淡漠

多重人格是在一個人的內部,存在兩個或多個獨立的人格。他們之間相互獨立。如果想要具體了解,可以觀看《三面夏娃》這個電影。講述的主角就是有三重人格的情況。

但是在認識各種心理問題的時候,很多學生會懷疑自己是否不正常,就像學醫學的學生會認為自己得了書上的疾病。這就是所謂的"醫學生綜合征"。在沒有對情況深入整體的了解,也沒有臨床實踐經驗時,依據個別現象下結論,通常是不正確的。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7、雙重人格有哪些症狀?

1、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狀態(每一種都有自己相對穩定的回對周圍環境和自己答的觀察方法、聯系及想法) 。

2、至少其中的兩種身份或人格周期性的控制著患者的行為。

3、患者不能回憶重要的個人信息,其程度無法用通常的健忘來解釋。

4、這種症狀並不是由某種物質的直接生理作用(如酒精中毒時突然發昏及混亂行為)或者是由一般性軀體疾病引起的(如復雜性部分癲癇發作)。

(7)多重人格症狀擴展資料:

雙重人格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包括:創傷性生活事件(尤其是受虐)、成長過程中防禦能力的習得、逐漸積累的不良環境、分離性素質(包括無法在意識中將個人的記憶、知覺和身份統一,某些遺傳因素)、缺乏外部支持等。此外,DID患者易被催眠的特質與分離性素質密切相關,也被認為是所有分離性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包括DID)的患病因素之一。

8、多重人格症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有多重人格這種症狀,真的非常可怕。
國外報道一例患多重人格專的女性病例屬,患者名南希。她一身兼具三個人格,除最常出現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凱蒂」和「麗蓮」兩個人格。「南希」膽小怕事。常感焦慮和抑鬱,生活中依賴性很強。「凱蒂」對「南希」和「麗蓮」一無所知,似乎在一個「黑暗的地方」生活。而「麗蓮」則表現得頗為狡猾、迷人和世故;「她」對「南希」的一切了如指掌;對「凱蒂」的行為也稍有了解。後在治療中通過催眠誘導發現,「凱蒂」是從南希14歲的人格中分裂出來的,因為那一年她看到了母親的不軌行為,於是拿起刀子殺死了母親。其實當時她有殺母沖動,並無真正砍殺行為。但在「凱蒂」人格中,她一直以為她殺了自己的母親。「麗蓮」是南希生第二個孩子時分裂出來的人格。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訴她,他們看見南希的丈夫在路上吻了一個女人。這個消息令南希大為震怒,使她再度達到幾欲殺人的程度———於是便又分裂出「麗蓮」人格,以處理這種犯罪沖動。

與多重人格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