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帽狀腱膜

帽狀腱膜

發布時間:2021-02-20 21:00:26

1、頭皮結構中,帽狀腱膜下的軟組織(網狀結締組織)與帽狀腱膜以及顱骨外膜是不是粘連的

頭皮在額頂枕區分為5層,從外到里依次是皮膚層、皮下組織層、帽狀腱膜層、帽狀腱膜下層和骨膜層,在顳區多了一層顳肌,位於帽狀腱膜層深面,與顱骨緊密相連。您說的帽狀腱膜下軟組織就是指帽狀腱膜下層,這是一層疏鬆的結締組織,易於分離,臨床上頭皮撕脫就是指帽狀腱膜和顱骨骨膜分離,這是由於帽狀腱膜下層與上下兩層連接都不緊密造成的。

2、什麼是帽狀腱

帽狀腱膜下疏鬆間隙的化膿性感染,容易擴散,但常限定在帽狀腱膜的附麗緣,大量積膿可達100~200ml。膿腫源於傷後頭皮血腫感染或顱骨骨髓炎,在小兒偶爾可因頭皮輸液或穿刺而引起。

3、帽狀腱膜下間隙名詞解釋?

腱膜下間隙屬腱膜下疏鬆結締組織,是位於帽狀腱膜與骨膜之間的薄層疏鬆結締組織。中文名腱膜下間隙外文名The subgaleal space屬 性腱膜下疏鬆結締組織位 置帽狀腱膜與骨膜之間腱膜下疏鬆結締組織:此層又稱腱膜下間隙,是位於帽狀腱膜與骨膜之間的薄層疏鬆結締組織。此隙范圍較廣,前至眶上緣,後達上項線。頭皮藉此層與顱骨外膜疏鬆連接,故移動性大,開顱時可經此間隙將皮瓣游離後翻起,頭皮撕脫傷也多沿此層分離。腱膜下間隙出血,易廣泛蔓延,形成較大的血腫,瘀斑可出現於鼻根及上眼瞼皮下。此間隙內的靜脈,經導靜脈與顱骨的板障靜脈及顱內的硬腦膜靜脈竇相通,若發生感染,可經上述途徑繼發顱骨骨髓炎或向顱內擴散,因此腱膜下間隙被認為是顱頂部的「危險區」。

4、外傷深達帽狀腱膜可判定輕傷嗎

外傷深達帽抄狀腱膜,可判定輕傷。以司法鑒定為准。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全文2015
5.2.4 輕傷二級
a)面部單個創口或者瘢痕長度4.5cm以上;多個創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6.0cm以上。
b)面頰穿透創,皮膚創口或者瘢痕長度1.0cm以上。
c)口唇全層裂創,皮膚創口或者瘢痕長度1.0cm以上。
d)面部塊狀瘢痕,單塊面積3.0cm2以上或多塊面積累計5.0cm2以上。
e)面部片狀細小瘢痕或者色素異常,面積累計8.0cm2以上。
f)眶壁骨折(單純眶內壁骨折除外)。

5、帽狀腱膜的介紹

帽狀腱膜(epicranial aponeuroisis) 為堅韌的緻密腱膜,前連額肌(frontails),後連枕肌(occipitails).

6、帽狀腱膜不縫合會怎麼樣

單純間斷縫抄合:操作簡單,應襲用最多,每縫一針單獨打結,多用在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腱膜的縫合,尤其適用於有感染的創口縫合。 連續縫合法:在第一針縫合後打結,繼而用該縫線縫合整個創口,結束前的一針,將重線尾拉出留在對側,形成雙線與重
腱膜,縫合
單純間斷縫合:操作簡單,應用最多,每縫一針單獨打結,多用在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腱膜的縫合,尤其適用於有感染的創口縫合。 連續縫合法:在第一針縫合後打結,繼而用該縫線縫合整個創口,結束前的一針,將重線尾拉出留在對側,形成雙線與重

7、帽狀腱膜名詞解釋(人體解剖學)

帽狀腱膜(epicranial aponeuroisis) 為堅韌的緻密腱膜,前連額肌(frontails),後連枕肌(occipitails).
帽狀腱膜(epicranial aponeuroisis) 前連額肌(frontails),後連枕肌(occipitails).額肌止於眉部淺筋膜和皮膚,枕肌止於上項線。在兩側,腱膜逐漸變薄,延續為附於顳區的顳筋膜淺層。頭皮裂傷時,若未傷及腱膜,創口裂開不明顯,如橫向傷及腱膜,由於枕額肌收縮,則創口較大,縫合頭皮時,必須先將腱膜縫好,以減少頭皮的張力,利於創口癒合。

與帽狀腱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