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細胞有什麼作用
白細胞作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的東西。白細胞可以由骨髓專的造血幹細胞產屬生。白細胞有核,能作變形運動,正常情況下白細胞在健康成人體內為4×109到1.1×1010/每升血液。白細胞胞作為免疫細胞,在機體發生癌症或其他疾病時,血液內的白細胞總數或細胞分類百分比可有變化。
除了在血液外,白細胞還存在於淋巴系統、脾,扁桃腺以及身體的其他組織。
拓展資料:
白血球,又稱為白細胞,(拉丁語 leucocytus,來自古希臘語 leukós「白」和 kýtos「中空」;德語 Leukozyt、英語 white blood cell 或 leukocyte,簡稱 WBCs),是血液重要的血細胞。除白細胞外,人體血液中還含有紅細胞、血小板和血漿。
由於白細胞的異常增生失去控制而引起的一種惡性疾病稱為白血病。
2、白細胞有什麼功能?
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白細胞能吞噬異物產生抗體,在機體損傷治癒、抗禦病原的入侵和對疾病的免疫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白細胞依細胞質內有無顆粒,分為粒細胞與無粒細胞兩大類。粒細胞依其顆粒染色特徵不同又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無粒細胞又分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淋巴細胞依其功能又分為若干種。成年人白細胞數為每立方毫米5000~9000 ,其中中性粒細胞佔0.50~0.70,嗜酸性粒細胞佔0.01~0.04,嗜鹼性粒細胞佔0.005~0.01,單核細胞佔0.03~0.08,淋巴細胞占 0.20~ 0.30。幼兒血液中白細胞數高於成年人。不同生理狀態(如妊娠期)會引起白細胞數量的變化。有炎症時,血中的白細胞數明顯增加。
白細胞是一個龐大的血細胞家族,它們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是多樣的,但是,它們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機體的防護、免疫和創傷愈治過程中起協同作用。盡管它們是血液中的一類細胞成分,但它們功能的發揮,更多地體現在循環管道外的器官組織中。在功能方面它們與這些器官組織中的許多細胞成分如巨噬細胞、肥大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密切相關。
3、白細胞的作用是什麼?
白血球,或稱白細胞,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除白血球外,人體血液中還含有紅血球、血小板和血漿。
白血球作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的東西。正常情況下白細胞在健康成人體內為4×10^9到11×10^9/每升血液。
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除了在血液外,白細胞還存在於淋巴系統、脾以及身體的其它組織中。
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按照體積從小到大是:淋巴細胞,嗜鹼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嗜酸細胞。
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正常人的血細胞數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范圍變化的.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時,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沒微升少於4000個時,則稱為白細胞減少.機體有炎症(即發炎)時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佔多數。葯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葯物引起者最常見。
如何治療
1、首先應仔細查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根據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如因葯物引起者,應立即停葯。
2、促白細胞生成葯物臨床應用種類較多,但療效均難以確定。如維生素B6、利血生可用於各種粒細胞減少症。維生素B4、鯊肝醇、肌苷、脫氧核苷酸、康力龍等對抗癌葯、放療或氯黴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療效。在病因治療同時,對上述葯物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4-6周,觀察是否有使白細胞回升效果,切勿認為葯物越多越好,而同時使用數種葯物。
3、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骨髓釋放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當粒細胞減少是因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時,有較好且持久的療效。
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白細胞能吞噬異物產生抗體,在機體損傷治癒、抗禦病原的入侵和對疾病的免疫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白細胞依細胞質內有無顆粒,分為粒細胞與無粒細胞兩大類。粒細胞依其顆粒染色特徵不同又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無粒細胞又分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淋巴細胞依其功能又分為若干種。成年人白細胞數為每立方毫米5000~9000 ,其中中性粒細胞佔0.50~0.70,嗜酸性粒細胞佔0.01~0.04,嗜鹼性粒細胞佔0.005~0.01,單核細胞佔0.03~0.08,淋巴細胞占 0.20~ 0.30。幼兒血液中白細胞數高於成年人。不同生理狀態(如妊娠期)會引起白細胞數量的變化。有炎症時,血中的白細胞數明顯增加。
白細胞是一個龐大的血細胞家族,它們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是多樣的,但是,它們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機體的防護、免疫和創傷愈治過程中起協同作用。盡管它們是血液中的一類細胞成分,但它們功能的發揮,更多地體現在循環管道外的器官組織中。在功能方面它們與這些器官組織中的許多細胞成分如巨噬細胞、肥大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密切相關。
一般白細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傷寒等,也有因為葯物引起的.如系葯物等引起的粒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葯,適當應用生白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鋰、茜草雙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觸放射線或其他化學毒物。由脾功能亢進引起的,易發生反復,嚴重感染,可做脾切除術。
避免用葯是要避免因為葯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
白細胞減少症,是指周圍白細胞計數持續下降所引起的一組症狀。典型表現為頭暈、乏力,肢體酸軟,食慾減退,精神萎靡、低熱,屬祖國醫學「虛勞」范疇。中醫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採用益氣養血,補腎益精,健脾養胃諸法。
白細胞減少症患者多屬中醫虛證或虛勞范疇,故當忌食下列食品:
1.柿子:大涼之果,極易損傷脾胃陽氣,凡白細胞減少者,慎勿服之。
2.荸薺:性寒,破積耗氣之品,體弱之人白細胞減少者,忌食之。白細胞減少的虛勞之人,切勿多食。
3.檳榔:為破氣傷正之果。體質虛弱的白細胞減少者,切勿服食。
4.薄荷:辛涼之品,疏風散熱,只瀉不補。故凡虛弱之病,包括白細胞減少症者,皆當忌食。
5.芥菜:又稱雪裡蕻,民間多視之為發物,有耗氣傷正之弊故體弱者白細胞減少之人,不宜多食。
此外,白細胞減少症者還應忌食生蘿卜、蘿卜纓、地骷髏、苦瓜、金橘等耗氣傷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蓽澄茄等辛辣溫燥傷陰的刺激性食物;還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涼損陽、生冷傷脾食品。
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發現,白細胞與腦血管病的發生和預後有關。文獻報道,對10000餘人兩年的觀察研究表明,白細胞增高是腦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細胞增高的相關性最大,尤其小於65歲組最明顯。血中白細胞數越高,發生腦梗死的危險性越大。梗死組織周圍有白細胞浸潤,且梗死灶周圍的毛細血管存在白細胞聚集現象。對腦血管病患者白細胞的流變性研究,亦發現白細胞在腦血管病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4、白細胞有什麼作用?
人類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白細胞好像勇敢的「聯合戰斗部隊」,它包括了五個「兵種」: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它們在白細胞總數中佔有的份額多少不一,中性粒細胞佔50—70%,淋巴細胞佔20—30%,單核細胞佔3—8%,嗜酸性粒細胞佔2—3%,嗜鹼性粒細胞佔1%以下。
中性粒細胞能殺滅細菌。當細菌侵入人體後,可在身體的某個部位造成炎症,中性粒細胞就迅速向炎症部位進軍、親臨戰斗第一線,先將細菌吸著在細胞膜上;然後細菌附著處的細胞膜向內凹入,將細菌帶入粒細胞內,細菌即被包裹起來。醫學上把這個功能叫吞噬。細胞中的中性顆粒正是對付細菌的「化學武器」,內有多種酶,其中就有溶菌酶,吞入的細菌很快被溶菌酶分解。單核細胞也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有人把中性粒細胞比喻做「步兵」,把大單核細胞比喻做「裝甲部隊」,其殲敵作用更強。淋巴細胞按其防禦功能來講,是一支負責偵察、監視,並能製造現代化武器的「特種部隊」,積極參加人體內的免疫活動,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其中B淋巴細胞可製成免疫球蛋白,特異性地對付病菌。而T淋巴細胞可製成淋巴因子,對付病毒和腫瘤細胞。兩種淋巴都算得上是現代化武器。艾滋病正是因為T淋巴細胞嚴重受損,抵抗力幾乎降到零,死亡率極高。此外,淋巴細胞還能識別體內正常細胞和來自體外的異物,並能將後者排斥,所以還起到「公安部隊」的作用。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有解毒作用,並能提高人體抵抗異體蛋白的能力。
中性粒細胞與病菌進行殊死的搏鬥,戰死的白細胞與細菌殘骸,便形成膿;同時刺激造血系統產生和調動更多白細胞參戰,所以炎症發生時,驗血發現白細胞總數增多。
5、人體內的白細胞,有什麼作用?
白細胞,俗稱白血球,它對人體具有重要的保護機能。能夠防禦「外敵」的入侵,有「人體衛士」的美稱. 白細胞無色,有細胞核,體積要比紅細胞大,但數量比紅細胞少,成人每立方米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約10000個。平均約7000左右。白細胞的數目隨人體健康狀態不同而有很大波動。當人體失血、燒傷或得急性化濃性炎症(如闌尾炎)、慢性炎症(如結核病),白血病等時,白細胞數目就會明顯增加。所以,這時候只要看一看白細胞數目的變化,便可估計出病情的嚴重程度。白細胞根據其細胞質和細胞核的染色特點,可分為顆粒白細胞和無顆粒白細胞。顆粒白細胞又可分為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三種。其中嗜中性粒細胞在人體防禦和保護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人體抵制微生物、病原體和急性化膿性細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主要的一道屏障。當有病菌等異物向人體入侵時,嗜中性粒細胞就向病菌游去,同病菌作戰,吞食它們。並能釋放多種酶,殺死和溶解病菌。當嗜中性粒細胞吞食大量病菌後,自己也會死亡。死亡的白細胞連同病菌分解的產物一起,就形成了膿。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基本上無殺菌能力,且在血液中停留的時間較短。這兩種細胞與人體的過敏反應有關。無顆粒白細胞可分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與人體免疫反應有關。 白細胞都是由紅骨髓造血母細胞生成的。白細胞的壽命很短,大約321天左右,最短的只能活幾個小時
6、白細胞的功能
功能作用 白細胞能吞噬異物,漿細胞產生抗體,在機體損傷治癒、抗禦病原的入版侵和對疾病權的免疫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機體發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生變化,因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成為輔助診斷的一種重要方法。 白細胞是一個龐大的血細胞家族,它們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是多樣的,但是,它們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機體的防護、免疫和創傷愈治過程中起協同作用。
7、白細胞的作用
白細胞
leucocyte
白細胞的定義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
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
白細胞,或稱白血球,白血球作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的東西,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除白血球外,人體血液中還含有紅血球、血小板和血漿。
白細胞的觀察
白細胞無色呈球形,有細胞核,體積比紅細胞大,直徑在7~20μm之間。正常人白細胞計數在4000~10000/mm3范圍內,平均為7000/mm3。血塗片中白細胞,經復合染料染色後,可根據其形態差異和細胞質內有無特有的顆粒可分為兩大類五種細胞。
白細胞觀察實驗:慢慢移動血片,觀察各種白細胞,白細胞數目雖然少,尋找較困難,但胞體大、細胞核明顯,極易與紅細胞區別開。
白細胞描述:數目少,胞體大,細胞核明顯。
白細胞的分類
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按照體積從小到大是:淋巴細胞,嗜鹼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嗜酸細胞。
白細胞是無色有核的血細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根據形態差異可分為顆粒和無顆粒兩大類。
(1)顆粒白細胞(粒細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種顆粒白細胞即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具有變形運動和吞噬活動的能力,是機體對抗入侵病菌,特別是急性化膿性細菌的最重要的防衛系統。當中性粒細胞數顯著減少時,機體發生感染的機會明顯增高。嗜酸性粒細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嗜酸性粒細胞具有趨化性,能吞噬搞原體復合物,減輕其對機體的損害,並能對抗組織胺等致炎因子的作用。嗜鹼性粒細胞中有嗜鹼性顆粒,內含組織胺、肝素與5-羥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質,在抗原-抗體反應時釋放出來。
(2)無顆粒白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單核細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目前認為它是巨噬細胞的前身,具有明顯的變形運動,能吞噬、清除受傷、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單核細胞還參與免疫反應,在吞噬抗原後將所攜帶的抗原決定簇轉交給淋巴細胞,誘導淋巴細胞的特異性免性反應。單核細胞也是對付細胞內致病細菌和寄生蟲的主要細胞防衛系統,還具有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淋巴細胞則為具有特異性免疫功能的細胞。T淋巴細胞主要參與細胞免疫反應而B淋巴細胞參與體液免疫反應。
成年人白細胞數為每立方毫米5000~9000 ,其中中性粒細胞佔0.50~0.70,嗜酸性粒細胞佔0.01~0.04,嗜鹼性粒細胞佔0.005~0.01,單核細胞佔0.03~0.08,淋巴細胞占 0.20~ 0.30。幼兒血液中白細胞數高於成年人。不同生理狀態(如妊娠期)會引起白細胞數量的變化。有炎症時,血中的白細胞數明顯增加。各類白細胞的防禦保護作用各不相同。
白細胞的功能
白細胞能吞噬異物產生抗體,在機體損傷治癒、抗禦病原的入侵和對疾病的免疫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機體發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生變化,因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成為輔助診斷的一種重要方法。
白細胞是一個龐大的血細胞家族,它們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是多樣的,但是,它們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機體的防護、免疫和創傷愈治過程中起協同作用。盡管它們是血液中的一類細胞成分,但它們功能的發揮,更多地體現在循環管道外的器官組織中。在功能方面它們與這些器官組織中的許多細胞成分如巨噬細胞、肥大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密切相關。
白細胞是機體防禦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吞噬和產生抗體等方式來抵禦和消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1.吞噬作用吞噬作用是生物體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衛機制之一。對於其要消滅的對象無特異性,在免疫學中稱之為非特異性免疫作用。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吞噬作用很強,嗜酸性粒細胞雖然遊走性很強,但吞噬能力較弱。
白細胞可以通過毛細血管的內皮間隙,從血管內滲出,在組織間隙中遊走。它們吞噬侵入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和一些壞死的組織碎片。一般認為,白細胞能向異物處聚集,並將其吞噬,這是因為白細胞有趨化性。由於細菌體或死亡的細胞所產生的化學刺激,誘發白細胞向該處移動。組織發炎時產生一種活性多肽,也是白細胞游動的誘發物質之一。
中性粒細胞內的顆粒為溶酶體,內含多種水解酶,能消化其所攝取的病原體或其他異物。一般一個白細胞處理5~25個細菌後,本身也就死亡。死亡的白細胞集團和細菌分解產物構成膿液。
單核細胞由骨髓生成,在血液內僅生活3~4天,即進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組織轉變為巨噬細胞。變為巨噬細胞後,體積加大,溶酶體增多,吞噬和消化能力也增強。但其吞噬對象主要為進入細胞內的致病物,如病毒、瘧原蟲和細菌等。巨噬細胞還參與激活淋巴細胞的特異免疫功能。此外,它還具有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清除衰老與損傷細胞的作用。
2.特異性免疫功能 淋巴細胞也稱免疫細胞,在機體特異性免疫過程中起主要作用。所謂特異性免疫,就是淋巴細胞針對某一種特異性抗原,產生與之相對應的抗體或進行局部性細胞反應,以殺滅特異性抗原。血液中淋巴細胞按其發生和功能的差異,分為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兩類。
(1)細胞免疫 細胞免疫主要是由T細胞來實現的。這種細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細胞總數的80%~90%。T細胞受抗原刺激變成致敏細胞後,其免疫作用表現以下三個方面。直接接觸並攻擊具有特異抗原性的異物,如腫瘤細胞,異體移植細胞;分泌多種淋巴因子,破壞含有病原體的細胞或抑制病毒繁殖;B細胞與T細胞起協同作用,互相加強,來殺滅病原微生物。
(2)體液免疫 體疫免疫主要是通過B細胞來實現的。當此細胞受到抗原刺激變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漿細胞後,產生並分泌多種抗體,即免疫球蛋白,以針對不同的抗原。B細胞內有豐富的粗面內質網,蛋白質合成旺盛。抗體通過與相應抗原發生免疫反應,抗體能中和、沉澱、凝集或溶解抗原,以消除其對抗體的有害作用。
3.嗜鹼性和嗜酸性粒細胞的功能 這兩種細胞在血液中停留時間不長,主要在組織中發生作用。
(1)嗜鹼性粒細胞 這類細胞的顆粒內含有組織胺、肝素和過敏性慢反應物質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組織胺可改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過敏性慢反應物質是一種脂類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縮。機體發生過敏反應與這些物質有關。嗜鹼性細胞在結締組織和粘膜上皮內時,稱肥大細胞,其結構和功能與嗜鹼性細胞相似。
(2)嗜酸性粒細胞 這類細胞平時只佔白細胞總數的3%,但在患有過敏反應及寄生蟲病時其數量明顯增加,如感染裂體吸蟲病時,嗜酸性粒細胞可達90%。這類細胞吞噬細菌能力較弱,但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的能力較強。此外,這類細胞尚能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在過敏反應中的作用。
白細胞減少症
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正常人的血細胞數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下,白細胞在血液中的數目是有較大范圍變化的。當每微升超過10000個時,稱為白細胞增多;而沒微升少於4000個時,則稱為白細胞減少.機體有炎症(即發炎)時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可有遺傳性、家族性、獲得性等。其中獲得性佔多數。葯物、放射線、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細胞減少,葯物引起者最常見。避免用葯是要避免因為葯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
白細胞減少症,是指周圍白細胞計數持續下降所引起的一組症狀。典型表現為頭暈、乏力,肢體酸軟,食慾減退,精神萎靡、低熱,屬祖國醫學「虛勞」范疇。中醫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採用益氣養血,補腎益精,健脾養胃諸法。
一般白細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傷寒等、也有因為葯物引起的。如系葯物等引起的粒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葯,適當應用生白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鋰、茜草雙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觸放射線或其他化學毒物。由脾功能亢進引起的,易發生反復,嚴重感染,可做脾切除術。
如何治療
1、首先應仔細查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因,根據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如因葯物引起者,應立即停葯。
2、促白細胞生成葯物臨床應用種類較多,但療效均難以確定。如維生素B6、利血生可用於各種粒細胞減少症。維生素B4、鯊肝醇、肌苷、脫氧核苷酸、康力龍等對抗癌葯、放療或氯黴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療效。在病因治療同時,對上述葯物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4-6周,觀察是否有使白細胞回升效果,切勿認為葯物越多越好,而同時使用數種葯物。
3、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骨髓釋放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當粒細胞減少是因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時,有較好且持久的療效。
白細胞減少症患者多屬中醫虛證或虛勞范疇,故當忌食下列食品:
1.柿子:大涼之果,極易損傷脾胃陽氣,凡白細胞減少者,慎勿服之。
2.荸薺:性寒,破積耗氣之品,體弱之人白細胞減少者,忌食之。白細胞減少的虛勞之人,切勿多食。
3.檳榔:為破氣傷正之果。體質虛弱的白細胞減少者,切勿服食。
4.薄荷:辛涼之品,疏風散熱,只瀉不補。故凡虛弱之病,包括白細胞減少症者,皆當忌食。
5.芥菜:又稱雪裡蕻,民間多視之為發物,有耗氣傷正之弊故體弱者白細胞減少之人,不宜多食。
此外,白細胞減少症者還應忌食生蘿卜、蘿卜纓、地骷髏、苦瓜、金橘等耗氣傷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蓽澄茄等辛辣溫燥傷陰的刺激性食物;還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涼損陽、生冷傷脾食品。
白細胞臨床意義
人體內白細胞總數和種類白細胞的百分比是相對穩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時白細胞為止5000~10000個。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為: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性粒細胞1~4%;嗜好鹼性粒細胞0~1%;淋巴細胞20~40%;單核細胞為1~7%。機體發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生變化,因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成為輔助診斷的一種重要方法。
糞便中的白細胞當腸道有炎症時增多其數量多少與炎症輕重及部位有關偑晩鄌回閳呀。小腸炎症時白細胞數量不多丂氈鞔躡雉鞙,均勻混合於糞便內且因細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認。佯爬癋抵韏亨鰍結腸炎症如菌痢時亢曣蛡釓醰蜇,白細胞大量出現甚至滿視野仼托磺醠闍韞嫊媳,並可見到退化的白細胞,還可見到邊緣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膿細胞。過敏性腸炎腸道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鉤蟲病)時糞便中有時還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銷詳銄僀(Charcot-Leyden)両松銨鐂鎥結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見到嗜酸性粒細胞。
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發現,白細胞與腦血管病的發生和預後有關。文獻報道,對10000餘人兩年的觀察研究表明,白細胞增高是腦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細胞增高的相關性最大,尤其小於65歲組最明顯。血中白細胞數越高,發生腦梗死的危險性越大。梗死組織周圍有白細胞浸潤,且梗死灶周圍的毛細血管存在白細胞聚集現象。對腦血管病患者白細胞的流變性研究,亦發現白細胞在腦血管病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白細胞計數(WBC)
白細胞計數(WBC)介紹:
白細胞計數是指計數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白細胞數目。舊稱白血球,是機體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白細胞計數(WBC)原理:
用白細胞計數稀釋液(多用稀乙酸溶液),將血液稀釋一定倍數並破壞紅細胞後,滴入慶數盤中,在顯微鏡下計數一定范圍內的白細胞數,經換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種白細胞的總數。
白細胞計數(WBC)正常值:
成人 (4.0~10.0)×109/L;
兒童 (5.0~12.0 )×109/L;
新生兒(15.0~20.0)×109/L
白細胞計數(WBC)臨床意義:
白細胞計數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細胞系統的疾病。
白細胞計數增多見於急性感染、尿毒症、嚴重燒傷急性出血、組織損傷、大手術後白血病等。
白細胞計數減少見於傷寒及副傷寒、瘧疾、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粒細胞缺乏症、脾功能亢進,X線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葯物等。
8、人體白細胞的作用是什麼。
白細胞抄俗稱白血球,是人體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血細胞。白細胞在人體中擔負許多重任,它具有吞噬異物並產生抗體的作用,機體傷病的損傷治癒能力,抗禦病原體入侵的能力,對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身體有不適時,經常會通過白細胞數量的顯著變化而表現出來。
http://ke.so.com/doc/495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