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習慣性的拉肚子該怎麼辦啊?
對於習慣性抄拉肚子可能是存在腸易激綜合症,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主要是由於生活工作壓力大導致的精神緊張,從而引起的腸易激惹症。
對於習慣性拉肚子,首先可以建議口服一些止瀉的葯物,比如蒙脫石散、鹽酸洛哌丁胺、復方樟腦酊等葯物,用於對症治療。
其次可以緩解一些精神的壓力,比如可以口服一些黛力新來調節情緒緊張。
對於習慣性拉肚子的人群可以建議口服一些益生菌、雙歧桿菌,用於調節腸道的菌群,維持一個腸道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可以減輕症狀。
2、習慣性腹瀉的症狀 病程長反復發作
認識到正常人之間的腸功能存在差別是很重要的。正常大便的范圍甚至可以一天三次或一專周二次,但應該成屬形而不堅硬,無血,排出無痙攣性疼痛和痛苦。腸易激綜合症患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病程長且反復發作,臨床一般分腹瀉型、便秘型、腹瀉便秘交替型和黏液型4種。
腹瀉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瀉,一日多次甚至10餘次,常在早飯後發生多次排便,極少發生在夜間和睡眠中,與精神因素、情緒變化關系密切,精神緊張容易誘發排便;便秘型患者糞量少,排便困難,每周1-2次,偶有10餘天一次者,常常伴有腹痛或腹脹、糞便堅硬,或成球形,有時大便纖細,表面附有黏液;一些人便秘和腹瀉可以交替出現,便秘和腹瀉通常有痙攣性的疼痛,有時患者排便伴有黏液。腸易激綜合症還可能有食管堵塞感、惡心、胸骨後燒灼感、打嗝和脹滿等食管胃表現,以及心慌、乏力、多汗、失眠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但胃出血、發熱、體重減少以及持續性腹痛不是腸易激綜合症的表現,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象。
3、早晨習慣性腹瀉
早上起床肚子受涼或者過早吃了早餐,就會拉肚子,應是不夠體能排寒氣。只能採取腹瀉。常喝姜湯溫敷背部應改善
4、習慣性腹瀉的預防和治療
在原發病一時難以糾正或暫未查出有明顯原發因素者,以下一般措施對多數患者有益。 1.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進食足量食物。 多食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養成多飲水的習慣。 定時口服少量的小麥麩皮(膳食纖維25~30克/d,不適用於腸道有器質性狹窄者)。 飲水量應達每日3000ml。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起居要有規律,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也可有助於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針對腹瀉時腸蠕動增快、腸粘膜滲出和/或分泌增加、腸道內菌群失調等特點,止瀉葯物大致分為腸蠕動抑制劑(如復方苯乙哌啶、易蒙停)、收斂止瀉劑(如鞣酸蛋白、次碳酸鉍)、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微生態制劉(如培菲康、整腸生)等幾種類型,此外,活性炭等吸附劑可吸附毒素、減輕對腸道粘膜的刺激,因而也有止瀉作用。 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對症下葯。腹瀉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如菌痢、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腸炎等;非感染性腹瀉常見於受涼、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感染性腹瀉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體現,藉此可排泄掉一部分毒素,對人體有益,如果盲目止瀉,對病情轉歸反而不利。原則上講,止瀉葯只適用於非感染性腹瀉,而感染性腹瀉一般不用,尤其是在急性期,炎症及中毒症狀(如高燒)較明顯、膿血便較多時,應視為止瀉劑的絕對禁忌;到了恢復期,病情明顯好轉,大便不帶膿血,僅是水分較多時,也可短時服用止瀉劑。 其次要注意病機不同,用葯有別。如果是腸蠕動增快所致,如甲亢、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等,應首選腸蠕動抑制劑,以延長腸內容物滯留時間,利於水分吸收而止瀉,如果是由腸粘膜分泌增加引起的腹瀉,如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等,可以選擇收斂劑和吸附劑,通過抑制腸粘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起到止瀉作用。如果是由於粘膜炎症及潰瘍導致滲出增加引起的腹瀉,可選擇粘膜保護劑,以保護粘膜,清除細菌、病毒及毒素。因腸道內菌群引起的嬰幼兒腹瀉及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應該首選微生態制劑,通過補充腸道益生菌,恢復腸道內微生態平衡,起到調整胃腸道功能及止瀉之功效。有些腹瀉並非單一因素所致,則宜酌情聯合用葯。 第三,止瀉只是一種對症治療,病因治療才是根本。因此,止瀉補液的同時,切勿忽視對原發病的治療。如果是感染性腹瀉,應選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應從調理飲食入手;如果是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的,可選擇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葯物及鎮靜劑等等。 止瀉劑服用過量,可引起腹脹.便秘.假性腸梗阻。感染性腹瀉服用止瀉劑,可掩蓋病情,影響醫生診斷。菌痢病人服用止瀉劑常影響腸道對細菌及毒素的排泄,使毒血症狀加重,病程延長。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期用止瀉劑,可誘發中毒性巨結腸及腸穿孔。此外,復方苯乙哌啶.可待因等含有麻醉成分,長期服用可以成癮,故須慎用。
5、習慣性拉肚子
應該吃那些菜,吃那幾種菜才不會拉肚子,
6、習慣性腹瀉會導致什麼病?
入秋天氣轉涼,腹瀉病人又增多。據本市各大醫院腸道門診統計,因飲食不當、受涼引起的腹瀉病人佔了大多數,其中反復腹瀉、呈慢性腹瀉者增加最多。醫生介紹,這些患者神情「緊張」,腹痛、便急,頻繁排稀便,但化驗檢查無病毒細菌,卻久治不愈,呈習慣性腹瀉。
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名老中醫診療中心會診表明,這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疾病——腸易激綜合症,臨床表現為習慣性腹瀉。該病起因於工作壓力大、大腦過度疲勞引起的「腦腸軸」失調,辦公樓群、白領人士最易患此病。為此專家提醒:治療須「身、心」同治,保持心情舒暢很重要。
現狀 發病率居高不下
現代醫學已經給習慣性腹瀉一個專業名稱——腸易激綜合症(TBS)。它和傳染性腹瀉不同,排便檢查無病毒細菌;它和結腸炎也不同,不會引起腸道炎症的現象。此病的重要症狀是:腹瀉,頻繁稀便,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便秘,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或者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據調查,它是現代人群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功能性疾病,發病率已佔人群的15%,患者約占胃腸道專科門診的1/3以上。
病因 功能失調引起病發
腸易激綜合症(IBS)常見患者腹部痙攣性疼痛、腹部脹氣以及排便習慣改變。一些患者有便秘症狀(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另一些人有腹瀉(頻繁稀便,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另有一些人腹瀉、便秘都有過經歷。有時患者有痙攣性腹痛,想排出大便但不能排出。在過去,對腸易激綜合症表現曾有過很多醫學名稱,如粘液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結腸痙攣、腸痙攣以及功能性腸病等。這些名稱大多數定義不準確。例如:結腸炎意味著結腸的炎症,然而腸易激綜合症不會引起炎症的病變。
腸易激綜合症的病因至今還不清楚,醫生稱其為功能失調,因為在結腸檢查中沒有發現任何器質疾病症象。該病可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痛苦,但並不引起持久的結腸損害,也不導致困擾;患者可能害怕參加社會活動,害怕出去找工作,甚至外出做一個短暫的旅行。然而一部分腸易激綜合症的病人能夠通過飲食、調節緊張情緒以及服用醫生所開的葯物控制症狀。
結腸敏感性過高
因為醫生沒有發現器質性病變,腸易激綜合症通常是被認為由情緒沖突或壓力所導致。然而研究表明,盡管抑鬱、焦慮及生活中的壓力可以加重病情,但其他因素也很重要。研究已發現,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結腸肌肉在輕微的刺激下就會發生痙攣,結腸敏感性以及反應性均比正常人高,因此會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影響的刺激發生反應。
醫學研究表明,進食、腹部脹氣及積食結腸等普通事件均可導致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過敏反應。某些葯物或食物可能會觸發一些人結腸痙攣。有時腸痙攣延遲糞便的排出,導致便秘。巧克力、奶製品或大量的乙醇常常是其誘因,咖啡因可導致許多人稀便,但更容易影響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研究也發現,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的女性在月經期症狀更嚴重,說明波動的激素水平可以加重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症狀。
預防 改善飲食減少症狀
蔡淦教授說,腸易激綜合症的病因還不清楚,醫生只能稱其為功能失調。該病可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和痛苦。治療後一不注意又會復發。然而能夠通過改善飲食、調節緊張情緒以及服用醫生所開的葯物控制症狀。
許多人訴說其症狀在飯後和精神緊張焦慮情況下發生。醫學研究發現,進食可以導致結腸的收縮,通常飯後30到60分鍾發生這種反應,引起腸運動的激動,在一些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中,這種激動可能來得很快,並伴隨著腹痛、腸痙攣和腹瀉。這種反應的強度常和食物中所含有的熱卡數量有關,特別是脂肪的含量。動物和蔬菜中任何形式的脂肪是結腸收縮的強烈刺激源。生活壓力也可以導致一些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結腸痙攣,這個過程還沒有被完全認識。專家指出,結腸部分由神經系統支配,健康的精神狀態和減少壓力(如放鬆鍛煉)能夠緩解腸易激綜合症症狀。但這並不意味著腸易激綜合症是人格分裂的結果,腸易激綜合症至少部分是由結腸運動和感覺失調所引起的。
對許多人來說,進食合適的食物可減少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在調整你的食譜之前,做日記記錄哪些食物可以加重症狀是個好主意。你可以請教一些飲食專家,他們會提供合適的食譜給你。例如,如果奶製品可以加重你的症狀,你就可以少進食此類食物,乳酸比較容易耐受,因為它提供含有乳糖酶的生物活性成分,這些酶可以消化奶製品中的糖原。另外,在很多情況下,食物纖維可以減輕腸易激綜合症症狀,谷類、豆子、水果以及蔬菜是纖維的豐富來源,高纖維食品使結腸輕度擴張,可以防止進行性的腸道痙攣,一些纖維可以保持糞便中的水分,可以防止大便堅硬。高纖維食品可以導致脹氣和腹脹,這些症狀在機體適應這些食品後,在幾個月內很快會消失。較多肉食可以引起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痙攣疼痛和腹瀉,減少肉食的攝入和少量多餐有助於減輕症狀。
患者受涼容易腹瀉,應不吃西瓜、冷飲和油炸等易引起腹瀉食物。但健脾食品如山葯、扁豆、蓮心、百合、紅棗等食物滋腸、健脾,可止腹瀉。辦公樓人群須讓大腦注意休息。放鬆神經也可減輕症狀。
症狀 病程長反復發作
認識到正常人之間的腸功能存在差別是很重要的。正常大便的范圍甚至可以一天三次或一周二次,但應該成形而不堅硬,無血,排出無痙攣性疼痛和痛苦。腸易激綜合症患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病程長且反復發作,臨床一般分腹瀉型、便秘型、腹瀉便秘交替型和黏液型4種。
腹瀉型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瀉,一日多次甚至10餘次,常在早飯後發生多次排便,極少發生在夜間和睡眠中,與精神因素、情緒變化關系密切,精神緊張容易誘發排便;便秘型患者糞量少,排便困難,每周1-2次,偶有10餘天一次者,常常伴有腹痛或腹脹、糞便堅硬,或成球形,有時大便纖細,表面附有黏液;一些人便秘和腹瀉可以交替出現,便秘和腹瀉通常有痙攣性的疼痛,有時患者排便伴有黏液。腸易激綜合症還可能有食管堵塞感、惡心、胸骨後燒灼感、打嗝和脹滿等食管胃表現,以及心慌、乏力、多汗、失眠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但胃出血、發熱、體重減少以及持續性腹痛不是腸易激綜合症的表現,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象。
治療 沒有標准治療方式
腸易激綜合症因為症狀較復雜,所以至今沒有標準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醫生在做診斷之前要謹慎地排除其它更嚴重的器質性病變。醫生將做一個完整的病史記錄,包括對症狀的詳細描述、完整的體格檢查與試驗室檢查。如大便標本要進行隱血性檢查、常規性的X線鋇透及纖維腸鏡,有助於排除器質性病變。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腹瀉或便秘情況而給予止瀉葯物或通便葯,如果患者有精神焦慮,也會給予鎮靜抗焦慮葯物,或提出改善生活方式等一些治療計劃。
7、習慣性腹瀉的原因
慢性腹瀉(功能性腹瀉)
病因症狀
腹瀉是指腸管蠕動增快而引起排便次數增多(在正常情況下,成人每天解1-2
次成形的褐黃色大便),糞便稀薄,或有膿血、粘液相雜者。如果僅是排便次數增
多,糞便仍然成形者,稱為假性腹瀉。起病急,病程在2個月以內者稱為急性腹瀉,
多由急性腸道傳染病、細菌性食物中毒、腸道變態反應、飲食不當等所致;起病緩慢,常有反復發作,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為慢性腹瀉,常由慢性腹瀉可在多種疾病中出現。這里指的是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包括結腸過敏、
情緒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症狀表現有腹痛脹氣,排氣排便後疼痛或消失,稀
便與硬便交替出現。中醫將伴有腹部覺冷,四肢不熱,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時即
腹痛而瀉的稱作脾腎虛寒腹瀉;將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脹並有下垂感,四肢沉重無力的稱作脾胃氣虛腹瀉;將精神郁怒即痛瀉,瀉後疼痛減輕的稱作肝旺克脾腹瀉。慢性腹瀉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達數月、數年不愈。
自療注意事項
(1)尋找引起腹瀉的原因,盡力避免之。
(2)情緒安定,有利於腸胃功能的調整。
(3)飲食宜易消化、少渣宰,並忌食生冷食物。
(4)忌吃生大蒜。大蒜的辛辣會刺激腸壁,加劇腹瀉。
(5)紅棗、淮山葯、栗子、扁豆、糯米、蓮子肉有健脾厚腸止瀉作用,不妨多吃
點。蘋果能止瀉,煮熟後也可多吃。
(6)減少房事,使脾腎精氣得以滋養。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脾腎雙補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於脾腎虛寒者。
(2)補脾益腸丸,每次6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於脾氣虛者。
(3)逍遙丸,每次9克,每日3次,濕水吞服。用於肝旺克脾者。
2.驗方自療法
(1)厚朴、五味子、石榴皮、烏梅、黃芪各10克,雞內金5克。每日一帖,分
2次煎服。
(2)柴胡15克、白芍20克、枳實10克、甘草6克、法半夏15克、陳皮1
2克、茯苓30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用於大便秘結與泄瀉交替出現、夾帶
粘液多者。
(3)赤石脂、禹余糧、浮小麥、大棗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2次
煎服。用於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即瀉者。
3.飲食自療法
(1)等量飯鍋巴、炒蓮子肉研成粉,拌入適量白糖。每次食50克左右,每日3
次。
(2)豬腰子2隻、骨碎補30克,煮食,喝湯食腰。用於腎虧虛寒者。
(3)大蒜、糖適量。生大蒜煨熟去皮,和糖服食。本方對長年泄瀉放臭氣者效果
顯著。
(4)大蒜2頭。將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變黑時取下,放入適量的水煮,食其
汁液即可。大蒜有殺菌功能,具有強化胃腸消化機能的作用,本方對便臭強烈的泄
瀉療效較好。
4.外治自療法
(1)腹部按摩。用手掌魚際從腹部外圍左下方開始,按逆時針方向慢慢推揉至右
下腹,約6分鍾。再在臍周、臍下揉摩6分鍾,最好產生熱感。每日數次。
(2)轉腰腹。雙手叉腰,兩腳分開同肩寬,兩膝微屈,臀部作前左後右的逆時針
轉動(俗稱扭屁股),每日多次。
(3)按揉穴位。重力按揉天樞穴,足三里穴。每穴5分鍾左右。
天樞穴:在肚臍兩邊2寸處。呈三里穴:在外膝眼下4橫指,脛骨外一橫指處。
以上3種按摩手法如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4)獨頭蒜1個,生薑3片搗爛敷於臍上,膠布固定,每晚調換。
(5)等量補骨脂、吳萸、肉豆莞、附子、五靈脂、五味子、白芍、烏葯、炒蒲黃
、罌栗殼,研粉裝肚兜內,護住腹部,每2周更換。
食療法:
腹瀉是一種症狀。中醫認為脾胃虛寒則完谷不化;食生冷或遇寒則泄瀉;脾腎陽虛則納後脘脹,瀉下清稀或作五更瀉;油膩冷食也可導致泄瀉。夏秋之際,痢疾桿菌引起腸道感染可致腹痛腹瀉。阿米巴原蟲也可引起腹瀉。其臨床表現為:一般指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水瀉或完谷不化,甚或帶有膿血,腹痛,不思飲食,倦怠。若由於多種疾病引起,症狀有所不同,而腹瀉在l天內次數多至7~8次,10次或10次以上則為其共同點。下述驗方有時可獲意外療效。
l、楊梅果:楊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飲楊梅汁半杯。楊梅消食止嘔,和五臟,滌腸胃。該招能治痧氣和腹痛吐瀉。
2、荔枝幹:荔枝幹25g,大棗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氣,散滯去濕寒。此術可治脾虛泄瀉。
3、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紅糖適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澀腸止血,殺菌驅蟲。本方專治久瀉久痢,腸風下血。
4、山葯山楂:鮮山楂肉、山葯等份,加適量白糖,調勻蒸熟,冷後壓薄餅食。山楂補脾,消積食.活血破瘀,止瀉。該方能治小兒疳瀉和脾虛久瀉。
5、豬腎:豬腎l具切開,摻骨碎補末,煨熟食之。豬腎理腎氣,消積滯,骨碎補
6、豬肚山葯粥:豬肚、大米、山葯各適量。豬肚洗凈切片,與大米、山葯煮粥,加鹽、姜調味服食。豬肚補中益氣,山葯健脾胃。本方專治滑泄。
7、黃牛肉湯:黃牛肉,由姜、鹽調味,煮湯適量常服。黃牛肉補脾胃,療百損,能治脾虛久瀉。
8、赤小豆:赤小豆適量,煮至將熟,加入鵪鶉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湯。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瀉,鵪鵓蛋補益氣血,對一些過敏食物引起的腹瀉有抑製作用。
9、鵪鶉:鵪鶉1隻,去毛及內臟洗凈,赤小豆50g,生薑數片,煮熟食用。鵪鶉清利濕熱,本招專治濕熱類腹瀉。
10、豆腐:豆腐適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氣和胃,清熱解毒,能治腹瀉。
11、黃瓜鮮葉:黃瓜鮮葉適量,切碎調醋煎雞蛋。黃瓜葉可清熱鎮痛。醋殺菌治心腹痛,此方可治腹瀉。
8、習慣性腹瀉的現狀 發病率居高不下
現代醫學已經給習慣性腹瀉一個專業名稱——腸易激綜合症(TBS)。它和傳染性回腹瀉答不同,排便檢查無病毒細菌;它和結腸炎也不同,不會引起腸道炎症的現象。此病的重要症狀是:腹瀉,頻繁稀便,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便秘,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或者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據調查,它是現代人群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功能性疾病,發病率已佔人群的15%,患者約占胃腸道專科門診的1/3以上。
9、習慣性腹瀉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腸易激綜合征(TBS),是常見的導致腹部痙孿性疼痛、腹部脹氣、以及排便習慣改變的一種疾專病。它和傳屬染性腹瀉不同,排便檢查無病毒細菌;和結腸炎也不同。 症狀是:腹瀉,頻繁稀便,經常有緊急排出大便感;便秘,排便困難或排便減少;或者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10、習慣性腹瀉
習慣性拉肚子,之前有腸胃炎,你的飲食要盡量清淡。多喝一些小米粥,能夠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