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細胞有沒有細胞核?
哺乳動物的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紅細胞體積很小,直徑只有7~8μm,形如圓盤,中間下凹,邊緣較厚,呈圓餅狀。它具有彈性和可塑性,在通過直徑10μm的毛細血管時,須單獨通過,這樣有利與物質的交換。
正常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也沒有高爾基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謝功能。紅細胞內充滿著豐富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約占細胞重量的32%,水佔64%,其餘4%為脂肪、糖類和各種電解質。
在紅細胞發育過程中,胚胎期紅細胞最初由卵黃囊壁產生並釋放入血液,是有核紅細胞。以後這種有核紅細胞被肝所產生的不同細胞同工型——無核紅細胞代替。
在紅細胞內,血紅蛋白分子從胚胎型、胎兒型到成年型的承襲是適應發育過程環境變化及結合、運輸氧功能的需要。
(1)有核紅細胞擴展資料:
一、細胞核相關介紹
1、形態
大多呈球形或卵圓形,但也隨物種和細胞類型不同而有很大變化。
2、大小
核的大小依物種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高等動物細胞核直徑一般在5~10微米,高等植物細胞核直徑一般在5~20微米,低等植物細胞核直徑一般在1~4微米。
二、細胞核組成物質
在HE染色切片上,細胞核以其強嗜鹼性而成為細胞內最醒目的結構。由於它含有DNA--遺傳信息,因此,借DNA復制與選擇性轉錄,細胞核成為細胞增殖、分化、代謝等活動中關鍵環節之一。
人體絕大多數種類的細胞具有單個細胞核,少數無核、雙核或多核。核的形態在細胞周期各階段不同,間期核的形態在不同細胞亦相差甚遠,但其結構都包括核被膜,染色質,核仁與核基質四部。
2、正常粒細胞,有核紅細胞,單核細胞和巨核細胞系統各有何主要形態特點
正常骨髓象概述(骨髓,巨核細胞,有核細胞,紅細胞,粒細胞,淋巴細胞)
1.骨髓增生回程度:有核細胞增生活答躍,粒/紅細胞比例為3:1~4:1. 2.粒細胞系統:約佔有核細胞的50%~60%.其中原粒細胞小於2%,早幼粒細胞小於5%,中、晚幼粒細胞均小於l5%,成熟粒細胞中桿狀核多於分葉核。嗜酸性粒細胞小於5%,嗜鹼性粒細胞小於1%。
3.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約佔有核細胞的20%,其中原紅細胞小於l%,早幼紅細胞小於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平均各約10%。
4.淋巴細胞系統:約佔20%,小兒偏高,可達40%,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
5.單核細胞和漿細胞系統:一般均小於4%,均系成熟階段的細胞。
6.巨核細胞系統:通常在1.5cm×3cm的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其中原巨核細胞0,幼巨核細胞0~5%,顆粒巨核細胞10%~27%,產生血小板巨核細胞44%~60%,裸核8%~30%。
7.其他細胞:可見到極少量網狀細胞、內皮細胞、組織嗜鹼細胞等骨髓成分。不易見到核分裂象,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成熟紅細胞的大小、形態、染色正常。
3、有核紅細胞百分比 與什麼比
在成年人的血液中,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有核紅細胞的,出現有核紅細胞那麼就提示存在有些疾病,比如溶血性貧血、髓外造血等。但是在新生兒體內或者幼兒體內,是存在一定量的有核紅細胞,這是正常的。
4、有核紅細胞是怎樣變成無核紅細胞的?
成熟的無核紅細胞是由幼稚的有核紅細胞轉變而來,那麼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回?有人認為,實際上核答並沒有消失,只不過變換了形式,而不再可見。而支持核消失的學者又分成兩派:以紐曼為代表的一派認為,紅細胞在成長過程中核被細胞自己再吸收;比佐澤羅支持的一派則主張,核是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由於研究手段的限制,當時兩派都很難拿出足夠的證據駁倒對方,加之他們各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做,不久這個爭論便不了了之。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顯微照相技術的發展以及後來電子顯微鏡的應用,人們才對這個問題有了進一步了解。現在的研究結果支持比佐澤羅等人核在成熟過程中被逐出細胞的觀點。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骨髓是製造血液細胞的大本營。骨髓每天可產生2000億個紅細胞;100億個白細胞和4000億個血小板。如同深藏在地下岩層中的石油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本保證一樣,骨髓是人體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
5、有核紅細胞的有核紅細胞
英文:nucleated red blood cell ; nucleated erythrocyte
英文縮寫:NRBC
介紹:成熟的紅細胞是無細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質和鐵,內有運輸氧的功能。但是容人體內細胞生長不可能沒有細胞核,所以有核紅細胞實際上是未成熟的紅細胞。有核紅細胞所佔比例很少。
6、外周血中有有核紅細胞常見什麼病
粒細胞本來就是有核,題目應該是:外周血中可見有核紅細胞常見什麼病?
①增生性貧血回:最常答見於各種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嚴重的低色素性貧血。以出現晚幼紅細胞或中幼紅細胞為多見。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表示骨髓中紅細胞系增生明顯活躍;
②紅血病、紅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紅細胞異常增生並釋放入血,以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為多見;
③髓外造血:骨髓纖維化時,脾、肝、淋巴結等組織恢復胚胎時期的造血功能,這些組織因缺乏對血細胞釋放的調控能力,幼稚血細胞大量進入外周血。各發育階段的幼紅細胞都可見到,並可見到幼稚粒細胞及巨核細胞;
④其他:如骨髓轉移癌、嚴重缺氧等。
7、有核紅細胞與成熟紅細胞的比例
若有核紅細胞增高則表示增生活躍,一般比例1:20,增生明顯活躍時專1:10,極度活躍時1:1,增生降低時屬1:50,極度降低時1:200。
成熟的紅細胞是無細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質和鐵,有運輸氧的功能。但是人體內細胞生長不可能沒有細胞核,所以有核紅細胞實際上是未成熟的紅細胞。
有核紅細胞所佔比例很少。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見到,在出生1周之內的新生兒外周血中可見到少量。
(7)有核紅細胞擴展資料:
非所有的血紅素的構造都相同,例如胎兒的血紅素比成年人的血紅素有著更強的氧親和力,在任何氧分壓下,都有著比母親血紅素為高的百分比,因而能從母親的血液中獲取氧,胎兒出生後二十個星期,血紅素就變為成年人的形式了。
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呈紅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8、m6初診患者,其骨髓中有核紅細胞百分比一般是多少
M6型(紅白血病):紅細胞系>50%,且有形態學異常,非紅細胞系原粒細胞(或原始+幼稚單核細胞>30%(非紅系細胞);若血片中原粒細胞或原單核細胞>5%,骨髓非紅系細胞中原粒細胞或原始+幼稚單核細胞>20%.巨核細胞減少.
【治療措施】
1.治療原則:總的治療原則是消滅白血病細胞群體和控制白血病細胞的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細胞浸潤而引起的各種臨床表現.
2.支持治療
(1)注意休息:高熱,嚴重貧血或有明顯出血時,應卧床休息.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2)感染的防治:嚴重的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感染甚為重要.病區中應設置「無菌」病室或區域,以便將中性粒細胞計數低或進行化療的人隔離.注意口腔,鼻咽部,肛門周圍皮膚衛生,防止粘膜潰瘍,糜爛,出血,一旦出現要及時地對症處理.食物和食具應先滅菌.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慶大毒素,粘菌素和抗黴菌如制黴菌素,萬古黴素等以殺滅或減少腸道的細菌和黴菌.對已存在感染的患者,治療前作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以便選擇有效抗生素治療.一般說來,真菌感染可用制黴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病毒感染可選擇Ara-c,病毒唑.粒細減少引起感染時可給予白細胞,血漿靜脈輸入以對症治療.
(3)糾正貧血:顯著貧血者可酌情輸注紅細胞或新鮮全血;自身免疫性貧血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丙酸睾丸酮或蛋白同化激素等.
(4)控制出血:對白血病採取化療,使該病得到緩解是糾正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但化療緩解前易發生血小板減少而出血,可口服安絡血預防之.有嚴重的出血時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輸全血或血小板.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粒),易並發DIC,一經確診要迅速用肝素治療,當DIC合並纖維蛋白溶解時,在肝素治療的同時,給予抗纖維蛋白溶解葯(如對羧基苄胺,止血芳酸等).必要時可輸注新鮮血或血漿.
(5)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對白細胞計數很高的病人在進行化療時,可因大量白細胞被破壞,分解,使血尿酸增高,有時引起尿路被尿酸結石所梗阻,所以要特別注意尿量,並查尿沉渣和測定尿酸濃度,在治療上除鼓勵病人多飲水外,要給予嘌呤醇10mg/kg·d,分三次口服,連續5~6天;當血尿酸>59um01/L時需要大量輸液和鹼化尿液.
3.化學治療:化療是治療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可分為緩解誘導和維持治療兩個階段,其間可增加強化治療,鞏固治療和中樞神經預防治療等.緩解誘導是大劑量多種葯物聯用的強烈化療,以求迅速大量殺傷白血病細胞,控制病情,達到完全緩解,為以後的治療打好基礎.所謂完全緩解,是指白血病的症狀,體征完全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上恢復正常,急性白血病末治療時,體內白血病細胞的數量估計為5×1010~13;,經治療而達到緩解標准時體內仍有相當數量的白血病細胞,估計在108~109以下,且在髓外某些隱蔽之處仍可有白血病細胞的浸潤.維持治療量一系列的小劑量較緩和的治療方案進行較長時間的延續治療,目的在於鞏固由緩解誘導所獲得的完全緩解,並使病人長期地維持這種「無病」狀態而生存,最後達到治癒.鞏固治療是在維持治療以後.維持治療以前,在病人許可的情況,再重復緩解誘導方案.強化治療是在維持治療的幾個療程中間再重復原緩解誘導的方案.中樞神經預防性治療宜在誘導治療出現緩解後立即進行,以避免和減少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發生,一個完整的治療方案應遵循上述原則進行.
9、標本有有核紅細胞是時結果會出現什麼情況
有核來紅細胞詳細介紹
有核紅細胞源正常值:
無(陰性)。
有核紅細胞臨床意義:
增多增生性貧血、紅白血病、惡性貧血、癌腫。
有核紅細胞介紹: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見到,在出生1周之內的新生兒外周血中可見到少量。成人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均屬病理現象。可見於①增生性貧血最常見於各種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嚴重的低色素性貧血。以出現晚幼紅細胞或中幼紅細胞為多見。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表示骨髓中紅細胞系增生明顯活躍;②紅血病、紅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紅細胞異常增生並釋放入血,以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為多見;③髓外造血骨髓纖維化時,脾、肝、淋巴結等組織恢復胚胎時期的造血功能,這些組織因缺乏對血細胞釋放的調控能力,幼稚血細胞大量進入外周血。
10、分類100個白細胞見到有核紅細胞4個是什麼意思 m.shangxueba.com
您好,您的血塗片檢查結果是正常的,有核紅細胞在成年人的血塗片中是不能見到的,如果出現,說明骨髓造血功能異常。您的檢查結果提示可能有細菌感染,其餘的結果是正常的,不是白細胞的表現的。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