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手脫臼

手脫臼

發布時間:2021-01-28 00:23:08

1、手指脫臼有什麼症狀

手指脫臼的症狀為手指處的疼痛,腫脹,和手指屈伸活動障礙,局部畸形。手版指脫臼相對比權較常見,同時也是很容易診斷的,因為手指的骨頭和關節比較表淺,容易看出畸形的,同時手指的活動較多,有脫位的時候,會有明顯的關節活動障礙,同時也是相對容易復位的,對於不明顯的,完善手的正斜位X線片檢查予以確診的。

2、手脫臼後的恢復該怎麼做

手指脫臼正規的醫學診斷應該叫做指間關節脫位和掌指關節脫位兩種,手指之專間的兩個關節叫指間關節,屬手指根部和手掌之間的關節叫掌指關節,食指(或叫示指)、中指、無名指(或叫環指)、小指這四個手指各有兩個指間關節,分別叫近側之間關節和遠側指間關節,而拇指只有一個指間關節。這些關節都可能發生脫位。不知道你的是哪個關節?但是還是以食指(或叫示指)、中指、無名指(或叫環指)、小指這四個手指脫位最常見。根據受傷時的受力機制不同,根據移位的情況,還可以分為掌側脫位和背側脫位。兩者的受傷的機理、復位方法都不同。 但是無論怎麼樣,手指脫位都是骨科各種關節脫位里的小級別傷,只要及時復位,經過三周的制動期,你可以慢慢進行功能鍛煉,其實就是慢慢恢復你正常的手的生活、工作活動就可以了。如果還有僵硬、疼痛感,就經常熱敷、外用一些跌打外用葯,慢慢加大活動范圍和力度。即便是還是有些腫脹,慢慢消退是沒有問題的。

3、怎麼讓手脫臼

比較容易脫臼的是肩關copy節和肘關節。。

肩關節的構造很特殊。構成肩關節的兩塊骨頭是肩胛骨和肱骨頭。肱骨頭有個球形的關節面,正好落在肩胛骨的關節盂里。這個盂很象個碟子,下凹部分很淺。這就使人的上肢有很大活動范圍,但是,肩關節也還有一些弱點,除去關節臼淺以外,關節周圍的韌帶也比較薄弱,尤其是靠前方的關節韌帶。這兩個構造上的特點,使得肩關節特別容易脫臼。一般關節脫臼,都是因為突然受到外來的暴力,使一端骨骼沖出關節臼及關囊而產生的。

用力向後沖擊就很容易造成損傷。。

這種招數對付歹徒好啦。。在比賽中不可以的。。比賽是讓我們積累經驗而不要給對方造成傷害的哦。。

4、手指脫臼有什麼症狀

脫位的症狀: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如果骨折的話還能有骨擦感和骨擦音。
你這個最好是拍個片子看看,,,,畢竟現在去活動指頭聽骨擦音是不人道的。。。。

5、我的手脫臼了,怎麼自己接回去

骨折和脫臼不是一回百事,究竟是骨折還是脫臼要搞清楚。另外,是手的什麼部位受傷,是手腕、手掌還度是手指,這個處理是有差別的。你手斷了還能上網?好像有點懸! 骨折要復位,接上並且固定,還要消炎,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脫臼要手法復位,不需要接骨。 總之,這事你自己辦不了,也不是你的傷,你大概要幫別人的忙。建屬議找骨科醫生診治。

6、手脫臼了怎麼辦?

有脫臼嗎?怎麼在你的描述中看不出來有脫臼的情況呀?像你這種情況是一定要到醫院去專拍個片子的,看屬有沒有骨折或者脫位,因為某些部位的骨折或者脫位是很隱蔽的,比如手腕部的舟狀骨骨折,外觀上可能看不出什麼,而且也可能沒有明顯的疼痛,但這種骨折不進行外固定甚至不進行手術是很難癒合的,如果耽誤了會造成明顯的後遺症的!
所以建議你一定要去醫院拍個片子!

7、手脫臼是什麼感覺?

脫臼又稱關節脫位。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因專外傷引起者為屬外傷性脫位;因關節病變引起者為病理性脫位;脫位後,關節面完全喪失對合關系者為完全脫位;部分喪失者為半脫位。外傷性脫位較多見,且多發生在青壯年。最易發生脫位的關節是肘關節,其次是肩及髖關節。傷後關節局部疼痛、腫脹、活動障礙及出現畸形,多可據此作出診斷。為了確定脫位的方向、程度及是否合並骨折,X線檢查是必要的。對脫臼者應及時進行手法復位,越早越好。復位後應使關節固定於穩定位置2~4周;解除固定後還應進行主動的功能鍛煉,以利恢復關節功能。如果手法復位失敗,應行手術切開復位

8、我的手脫臼了,怎麼辦?

復發性或俗稱習慣性肩關節脫臼,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可以把肩關節弄脫位,然後,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關節自由進出;第二類是最常見的,主要是因為創傷,也就是經由外力造成肩關節脫位後的後遺症。

成因

第一類的習慣性肩關節脫臼的患者,沒有明顯創傷的病史,而且身上多處關節也可能有過度伸展及鬆弛的現象。譬如說,大拇指可以輕易後折並觸及前臂;肘關節或膝關節過度挺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天性身體的組織較鬆弛而造成的關節不穩定,而且是多方向性的。至於第二類,其因受傷後造成的習慣性脫位,多是因為明顯的創傷,如運動傷害,像投擲動作太過用力,或投擲過程忽遇阻力,柔道、角力等身體接觸的技擊運動;又如摔倒時以手撐地,或是肩膀著地等意外的動作,造成肩關節脫位,幾乎都是前方向的脫臼,在保守治療(關節復位)後,又再發生脫位或半脫位的情形。

臨床表徵

第一次的肩關節因受傷而脫位的經驗是非常深刻的,原因不外劇痛,感覺肩膀脫出,並且隨之卡住而動彈不得。大多數的人都需要再次經由外力(西醫或中醫)才能將肩關節」復位〃,少部分的人可經由自己或同伴的協助而」拉〃回去。總之,經過一番折騰之後,」脫落的肩膀又回去了〃,在經數周休養,肩膀又恢復了正常的功能。但是某一天,患者在運動或是工作時做肩膀上舉、外轉及外展的動作,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類似投擲的動作,肩關節又掉出來了,卡住、劇痛,其無法自己」弄〃回去,這是復發性脫位;也可能是感覺」卡〃一聲,肩膀扭到了而且突然不聽使喚,但可以自己將其轉回去,這是復發性半脫位。脫位再復發的機率和第一次發生脫位時的年紀有密切的關系。據統計,第一次因創傷造成肩關節脫臼,如發生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則以後再復發脫位的機率為60%到95%;如發生在20至30歲的人,則復發機率為40%到70%;發生在30歲至40歲,則其復發機率為10%至40%;如發生在喜好運動的年輕人,則復發機率亦可高達80%。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一但復發性脫位開始發生後,就會限制了許多肩關節的正常活動及動作,不僅無法從事許多運動及工作,即便自己再小心、再注意,都常會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不經意的發生脫位或半脫位,如拉扯重物、穿脫衣服, 睡覺翻身等。脫位的次數愈多,就會發覺肩關節愈易脫位,自己也愈會「自行復位術」,當然關節的活動范圍也就受到更多的限制。

病理

問題出在第一次受傷時,肩關節內維持穩定的重要構造(肩盂唇韌帶),因關節脫位而從間盂的邊緣撕裂,並且和骨頭剝離。之後雖然關節復位,但受傷的部位沒有癒合,形成一永久性的缺口,而無法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度。90%以上的肩關節脫位都是由前方脫出,所以,肩盂唇韌帶剝離處亦位於肩盂的前下方,也就是如此;再脫位都發生在肩上舉外展及外轉的動作。另外脫位次數多了,前方的關節囊亦被」撐〃的變成愈來愈鬆弛,也使得脫位愈易發生。脫位一次,關節就受傷一次,不但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或是剝離掉落,甚至也會造成上盂唇韌帶的撕裂。大多數的病人對於肩關節」進進出出〃的不穩定不以為意,認為只要多加註意某些不良姿勢或避免某些活動,其就可以減少脫位發生的機會;有些人也認為許久才脫出一次影響不大;更有人認為自己愈來愈會自行復位,是否病情減輕了?近來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及我們自己的經驗顯示,常時間的肩關節不穩定,累積了多次的脫位或半脫位,這都會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而有很大的機會得到肩關節炎

治療

對於先天性的習慣性脫位的治療,由於沒有明顯病灶,問題出在組織結構鬆弛,所以原則上以保守(非手術)復健治療為主,訓練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以加強肌力來幫助穩定關節。成效約為80%,除非得已,才以手術方式縮緊關節囊膜,減少關節活動的范圍以維持穩定。至於,創傷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則分兩方面來說:在急性期,也就是第一次脫臼發生時,以往都是使用保守關節復位術後就」靜觀其變〃,但是對於年輕人及愛好運動患者的高復發率(80%―95%),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更好的治療方式以降低」明明知道,必然會發生〃的不良預後。近年來,由於關節鏡手術的發展,以微創傷口的手術技術,針對年輕人,運動員,愛好運動的患者,或特殊職業的軍人、警察等在其第一次肩關節脫臼後,適時予以修補剝離的肩盂唇韌帶,以減少日後復發的機會及所帶來的困擾,與復發後再治療的復雜性。關節鏡手術的結果可以將這些高復發率患者復發的機會降至10%―20%以下。另一方面,保守復健治療對於創傷後習慣性脫位的效果並不好,成功率不到20%。但這些病灶如果以手術的方式矯正,縫合撕離的韌帶並收緊鬆弛的關節囊膜,術後以肩吊帶保護二至四周,並開始被動關節活動,八周開始肌力訓練,十二周恢復日常生活活動,四至六個月恢復運動。我們統計過去10年間手術成功率可達95%。近年來,我們更開始使用關節鏡手術的方式來治療,除了前述急性期第一次肩關節脫位的患者,更對於某些習慣性脫位而其病灶受傷並不是太嚴重的患者進行修補。關節鏡手術的好處是傷口小(三個小洞),術後較不痛,較容易復健,關節不易僵硬,容易恢復正常活動范圍及功能。短期的治療效果和開放式手術的結果差不多。

建議

不要輕忽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重要性,診斷要先確定(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磁振造影),才決定治療方向。非因受傷引起的習慣性脫臼最好以復健的方式治療。由受傷造成的脫臼則最好已手術的方式治療。唯有將不穩定的關節轉為穩定的關節,才有機會享受無拘無束的活動,並減少關節炎發生的機會。

與手脫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