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宮腺肌瘤和子宮平滑肌瘤一樣嗎
不一樣的額
2、子宮平滑肌瘤的治療
治療應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症狀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等全面考慮,做到個體化治療。
1.隨訪觀察
無症狀的小的子宮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療,特別是圍絕經期婦女。絕經後子宮肌瘤多可逐漸萎縮甚至消失。可每3~6個月隨訪一次。
2.葯物治療
以短期治療為主,主要適用於有手術指征的子宮肌瘤患者,術前用葯以糾正貧血、縮小子宮體積,避免術中出血及減少手術困難;近絕經期婦女,子宮小於孕10周大小,症狀輕的;因其他合並症有手術禁忌證者。因應用的葯物均有副作用,不宜長期應用。
(1)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通過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降低雌激素至絕經後水平,藉以緩解症狀並抑制肌瘤生長使其萎縮。但停葯後肌瘤會較快恢復到原來大小。用葯後會產生圍絕經期綜合征、骨質疏鬆等副作用,故建議用葯時間不超過6個月。應用指征:①縮小肌瘤以利於妊娠;②術前治療控制症狀、糾正貧血;③術前應用縮小肌瘤,降低手術難度,或使陰式手術成為可能;④對近絕經期的婦女,提前過渡到自然絕經,避免手術。
(2)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可作為子宮肌瘤術前用葯,用於貧血的子宮肌瘤患者以抑制月經,縮小肌瘤體積,減少輸血可能。因可導致子宮內膜增生,不建議長期使用。
3.手術治療
手術仍是子宮肌瘤最常用的治療手段。主要分為子宮切除術和肌瘤剔除術。
(1)手術指征①經過多致繼發貧血,葯物治療無效;②嚴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③有膀胱、直腸壓迫症狀;④能確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復流產的惟一原因者;⑤肌瘤生長較快,懷疑有惡變。⑥因肌瘤存在,子宮大於10周妊娠大小。手術可經腹、經陰道或宮腔鏡及腹腔鏡下手術。
(2)手術方式①子宮切除術有手術指征,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惡變者,可行子宮切除術。因子宮次全切除術後的宮頸有將來發生癌變的可能,而且殘端癌處理很棘手,因此,目前對於大多數患者建議行全子宮切除術。術前應行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排除宮頸惡性病變。未絕經女性可保留雙附件,絕經後可考慮同時切除雙側附件。
手術可經腹、經腹腔鏡或經陰道進行,具體需根據患者子宮大小、肌瘤的部位、有無盆腹腔粘連、腹部和陰道條件(如過於肥胖等)、醫生及醫院的設備技術條件而定。②肌瘤剔除術(Myomectomy)對≤40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或者雖然沒有生育要求,但不願切除子宮的患者可考慮行肌瘤剔除術。術前應通過陰道檢查、B超等對肌瘤的大小、部位及數目作充分了解,藉以選擇合適的途徑(開腹、腹腔鏡、宮腔鏡或陰式)行肌瘤剔除術。腹腔鏡創傷小,患者恢復快,是目前深受歡迎的微創手術方式。但腹腔鏡對醫生的技術要求高,同時因腹腔鏡沒有觸覺,一般只適用於剔除漿膜下或肌壁間偏漿膜下的單發或個數較少的肌瘤。目前對此尚無統一意見,一般建議單個肌瘤不宜過大,個數不能過多等。宮腔鏡手術適用於黏膜下肌瘤,但對於僅小部分肌瘤突出於宮腔內的2型黏膜下肌瘤可能無法一次切凈。開腹肌瘤剔除適應證廣泛,對於特殊部位的肌瘤、多發肌瘤、子宮體積過大者以及剔除術後復發者均應首選開腹肌瘤剔除。藉助術者的觸覺,可以盡量剔除子宮內所有觸及到的肌瘤結節,對於年輕、有生育要求者更為合適。
術後復發率為20%~30%,復發原因可能有:手術未能發現的小的肌瘤,術後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逐漸增大;或者患者本身存在著肌瘤致病因素,不斷有新的肌瘤發生。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主編.中國婦科腫瘤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年第1版:1018-1032.
2.樂傑,主編.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年第7版:269-271.
3、子宮非典型平滑肌瘤是什麼意思
非典型平滑肌瘤(bizarre,atypical
leiomyoma)
大體標本與普通平滑肌瘤無區別,僅鏡下表現不同。瘤細胞為多邊形內或圓形,可見多容形性,細胞核大而濃染,有多核巨細胞,但核分裂象極少,0~1個/10HPF,妊娠期或服用大劑量黃體酮酮類葯物,肌瘤可以出現類似的奇異型細胞。
4、子宮平滑肌瘤,木特指是什麼意思
等會讓他趕緊發給他人家的讓他
5、子宮平滑肌瘤 焗灶富有細胞是什麼意思
你好,這種情況說的肌瘤的類型和肌瘤的性質,這種情況只要肌瘤不大不影響月經可以不用治療
6、什麼是特殊類型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最多見的婦科良性腫瘤,每位婦科醫師都治療過若干例子宮肌瘤,所見病例絕大多數為普通型子宮肌瘤。在極少的情況下可以遇到某些特殊型子宮肌瘤。這些肌瘤或為顯微鏡下組織形態學具有特徵,或是臨床所見肌瘤的生物學行為不同於普通平滑肌瘤,但其共同點是病理組織學屬良性腫瘤。為了對子宮平滑肌瘤有一較全面的了解,對此類少見的特殊型肌瘤加以敘述,以期有助於臨床處理,以避免將良性誤認為惡性,或將惡性誤診為良性而給予過多或不足的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1)富細胞型平滑肌瘤。其臨床表現和大體觀之與普通型平滑肌瘤無區別。光鏡下見到的腫瘤有豐富的平滑肌細胞,密集排列,缺乏纖維組織,血管也明顯減少。瘤細胞胞漿相對減少,但仍具有平滑肌細胞梭形,桿狀核兩端較鈍的特點,細胞大小形態較一致。
無異形或僅有個別細胞有異形。偶見核分裂,屬良性,光鏡下易於辨認。與惡性鑒別的標準是對富細胞型平滑肌瘤的診斷須將核分裂象、細胞異型、肌瘤與周圍組織間有無浸潤及出血、壞死等綜合判斷,核分裂象5 ~ 10 個/10HPF(高倍視野)且細胞輕度異型,應診斷為潛在惡性;若核分裂象> 10 個/10HPF,則診斷為肉瘤。王有志等曾報道子宮特殊型平滑肌瘤110 例,其中富細胞型平滑肌瘤最多見,為105 例:此105 例中93 例肌瘤細胞無異型,其中核分裂象≤ 2 個/10HPF 者85 例,3 ~ 4 個/10HPF 者8 例,另12 例平滑肌瘤細胞有輕度異型,核分裂象0 ~ 4 個/10HPF,其中4 例做了子宮肌瘤切除術,分別於術後18 ~ 23 個月內妊娠,獲足月分娩,餘8 例均行子宮切除術,7 例隨訪1 ~ 5 年情況良好,1 例失訪。
(2)高分裂象平滑肌瘤。與普通子宮平滑肌瘤之不同點為鏡下見較多的核分裂象,核分裂象增多達5 ~ 15 個/10HPF,但無異常核分裂,無瘤細胞壞死、細胞過多、細胞多形性、間變或巨細胞,此種肌瘤屬良性,但必須嚴格掌握此診斷標准。如果患者做了肌瘤切除術,只要肌瘤已被完全切除,對希望生育的婦女可以不必再做子宮切除術。
(3)奇異型平滑肌瘤或稱非典型平滑肌瘤。臨床表現與大體標本與普通平滑肌瘤無區別,僅鏡下表現不同。瘤細胞為多邊形或圓形,可見多形性,細胞核大而濃染,有多核巨細胞,但核分裂象極少,0 ~ 1個/10HPF,妊娠期或服用大劑量黃體酮酮類葯物,肌瘤可以出現類似的奇異型細胞。此種奇異型瘤細胞通常呈局灶性出現於肌瘤,往往在退行性變區的附近,但有時可有多數奇異型細胞彌散於肌瘤的大部分,但很少是整個肌瘤全為此類細胞所構成。若遇此情況診斷奇異型平滑肌瘤須慎重。主要須與平滑肌肉瘤鑒別,要多作切片,仔細檢查,注意核分裂象。核分裂象< 2 個/10HPF 無病理核分裂,無腫瘤壞死,屬良性,可以診斷為奇異型平滑肌瘤;核分裂象2 ~ 5個/10HPF 為潛在惡性;> 5 個/10HPF 為平滑肌肉瘤。
(4)血管型平滑肌瘤。巨檢腫瘤像普通肌瘤,切面色較紅。鏡下見血管性平滑肌瘤中血管很豐富,血管內皮細胞很明顯,瘤細胞圍繞血管排列,與血管平滑肌緊密相連,可見血管壁的平滑肌細胞與肌瘤細胞之間有移行過渡。核分裂象極少。
(5)上皮樣平滑肌瘤。一種罕見的子宮肌瘤。瘤細胞失去普通平滑肌瘤細胞的梭形而呈圓形或多角形,排列成群或索條狀類似上皮細胞,因而得名。平滑肌瘤部分或全部由上述細胞所組成即診斷為上皮樣平滑肌瘤。有多種不同的細胞類型。平滑肌母細胞型細胞是多角形或圓形平滑肌細胞,胞漿豐富,有不等量嗜伊紅顆粒,核周有透明暈,胞核圓形或卵圓形位於細胞中央, 其細胞形態與胚胎平滑肌母細胞相似, 故又稱平滑肌母細胞瘤。在這些細胞間常摻雜典型平滑肌細胞並可見兩種細胞的過渡形態,此類型很少發生於子宮而多見於消化道平滑肌瘤。透明細胞上皮樣平滑肌瘤,其細胞體積大,界限清楚,呈圓形或多角形細胞,胞漿豐富,透明和出現空泡,核居中或在邊緣。病變可呈灶性分布或累及整個肌瘤。腫瘤中可見平滑肌細胞的移行過渡。透明細胞型很少是惡性。叢型腫瘤非常少見,體積小,多半是在顯微鏡下檢查時偶然被發現的,近年超微結構確定其來源為平滑肌細胞。多位於肌層內,少數也可發生於黏膜下或漿膜下。鏡下可見1 ~ 3 層小細胞緊密排列成直的或分支的索條狀細胞束,細胞之間有較豐富透明變性的膠原組織,其間可見散在的毛細血管。單個細胞為小的多邊形,有少量嗜伊紅的胞漿,胞核較小深染或泡狀,核仁小,瘤細胞形態一致,無多形性和異型,無核分裂象,為良性,無轉移或復發。上皮樣平滑肌瘤大多數為良性,核分裂象為0 ~ 1 個/10HPF;若核分裂象為2 ~ 5 個/10HPF 為潛在惡性;若核分裂象5 個> 10HPF 為上皮樣平滑肌肉瘤,可以找到腫瘤細胞壞死,異常核分裂象及核異型。
(6)靜脈內平滑肌瘤病。極罕見,是一種由子宮肌瘤向脈管內生長或由脈管壁本身的平滑肌組織增生後突向管腔內的腫瘤,除靜脈外淋巴管也可受累, 所以又稱脈管內平滑肌瘤病。靜脈內平滑肌瘤病可以超出子宮,若未完全取凈,可以在靜脈內沿靜脈延伸達下腔靜脈,甚至到心臟(極少)。
(7)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較罕見,近年國內相繼見有報道。
其特點是多發性平滑肌瘤小結節播散分布於腹膜、大網膜、腸系膜、子宮直腸陷凹以及盆腹腔臟器表面,如膀胱、子宮、卵巢、腸管、肝被膜等,結節為灰白色,實性,大小不等,小者1 ~ 8mm,大者可達8cm 或更大,酷似惡性腫瘤的種植,多在術時發現,患者同時有子宮肌瘤或過去有子宮肌瘤手術史。腫瘤為良性,對周圍組織無浸潤或破壞,鏡下結節由梭形的平滑肌細胞組成,肌束交織呈旋渦狀排列,瘤細胞大小一致,無異型,無巨細胞,核圓形或兩端鈍圓的長核,無核分裂或偶見,無血管侵犯,組織學為良性。鏡檢須注意核分裂象以助鑒別良惡性。核分裂象< 5 個/10HPF 為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5 ~ 9 個/10HPF 為潛在惡性;核分裂象> 10 個/10HPF為平滑肌肉瘤。此病的組織學發生與病因還不十分清楚,有多種說法,而以病變來自腹膜下結締組織化生的平滑肌較為合理。許多患者是在妊娠期發現的,病變內也可見到蛻膜細胞,說明此病的發生與性激素水平增高有關。很多患者於妊娠後病灶自然消退。播散型腹膜平滑肌瘤治療後易復發。做全子宮、雙附件及子宮外腫瘤切除。
(8)良性轉移性平滑肌瘤。子宮平滑肌瘤患者伴發肺或淋巴結轉移。有關子宮平滑肌瘤的良性轉移問題曾有爭論,近年來認為在罕見情況下,無核分裂象或僅有極少核分裂象的良性子宮平滑肌瘤,可以擴散到盆腔或腹膜後淋巴結或肺,有些患者是在良性子宮肌瘤術後幾年出現肺轉移。經檢查,子宮與轉移的腫瘤均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所構成,無細胞異型性、多形性、無腫瘤細胞壞死或異常分裂象,並在消化道、腹膜後或其他部位均未找到其他原發性平滑肌瘤可以解釋其轉移的來源。即或如此,對此種子宮肌瘤的檢查應充分取材,至少每隔1cm 取一塊組織,並計數核分裂象,每張切片至少數40HPF,子宮肌瘤及轉移肌瘤的核分裂象需< 5 個/10HPF。此病進展緩慢,其預後難以估計,有的患者用激素治療可消退,但有的病情進展影響肺功能則須採用手術治療,切除肺部病變。
7、子宮平滑肌瘤的分類
子宮肌瘤按肌瘤所在部位分宮體肌瘤(92%)和宮頸肌瘤(8%)。根據肌瘤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多個或多種類型的肌瘤可發生於同一子宮,稱為多發子宮肌瘤。
8、子宮平滑肌瘤為什麼沒有包膜?
病理變化:肉眼觀,多數腫瘤發生於子宮肌層,一部分可位於粘膜下或漿膜回下,脫答垂於子宮腔或子宮頸口。肌瘤小者僅鏡下可見,大者可超過30cm.單發或多發,多者達數十個,稱多發性子宮肌瘤。腫瘤表面光滑,界清,無包膜。切麵灰白,質韌,編織狀或旋渦狀。有時腫瘤可出現均質的透明、粘液變性或鈣化。當肌瘤間質血管內有血栓形成時,腫瘤局部可發生梗死伴出血和溶血,肉眼呈暗紅色,稱紅色變性。
鏡下,瘤細胞與正常子宮平滑肌細胞相似,梭形,束狀或旋渦狀排列,胞漿紅染,核呈長桿狀,兩端鈍圓,核分裂少見,缺乏異型性。腫瘤與周圍正常平滑肌界限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