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檢驗 白細胞計數 計算
圖片取自全抄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
你的數字估計不對,一般我們是將20ul血液加入0.38ml
稀釋液中,這樣稀釋的倍數就是400ul/20ul=20
那麼白細胞計數為240/20×10^9/L=12×10^9/L
但有20個有核紅細胞,那麼12×10^9×100/(100+20)= 10×10^9/L,
結果正好是個整數,說明設計的不錯,如果真是10ul,那就不是個整數了,出題人一般不會這么做
2、白細胞計數的正常范圍是多少?
白細胞計數(WBC)正常值:
成人 (4.0~10.0)×109/L;
兒童 (5.0~12.0 )×109/L;
新生兒(15.0~20.0)×109/L
3、成人白細胞計數是
正常成年人外周血白細胞比例最大的是中性粒細胞。
正常參考范圍回是:0.40~0.75(40%~75%)答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中性粒細胞具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中性粒細胞來源於骨髓,具有分葉形或桿狀的核,胞漿內含有大量既不嗜鹼也不嗜酸的中性細顆粒。這些顆粒多是溶酶體,內含髓過氧化酶、溶菌酶、鹼性磷酸酶和酸性水解酶等豐富的酶類,與細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關。
4、白細胞計數增多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白細胞計數增多對身體的影響:
白細胞計數升高並不完全是疾病的表現,因此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升高之分。生理性升高可見於劇烈運動、體力勞動、酷暑和嚴寒、飽餐或沐浴、情緒緊張、飢餓發生低血糖、婦女月經期和排卵期、妊娠末期、分娩等。
其產生機制,可能是在各種生理因素刺激時,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邊緣白細胞進入循環所致。這些情況下的白細胞升高是暫時性的,去除影響因素則很快恢復。
病理性升高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尤其是細菌感染,且感染程度往往與白細胞數量增多成正比,但老年人反應能力下降,發生感染時可能升高不明顯。
需要特別警惕的另一種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原因是造血系統疾病,此時白細胞可能增多至正常人的數倍或數十倍以上,需要進一步做血塗片、骨髓穿刺和分子生物學等多種檢查以明確診斷。此外,應用糖皮質激素時也會見到白細胞計數升高。
(4)白細胞計數擴展資料:
降低
病毒感染是白細胞計數減少的常見原因,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等;長期接觸放射線、各種理化因素導致的中毒、腫瘤的化療和放療、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及應用某些葯物等都會導致白細胞計數減少。
白細胞計數無論是升高或降低,都需要進一步判斷是哪種類型的白細胞發生了異常,不能單純根據白細胞的總數下結論。
生理特性
多數白細胞僅在血液中稍作停留.隨後進入組織中發揮作用。,因此,白細胞都能伸出偽足作變形運動,憑借這種運動,白細胞可以從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間隙擠出,進入血管周圍組織內,這一過程稱為白細胞滲出(diapedesis)。
滲出後的白細胞也可藉助變形運動在組織內遊走,並且具有朝向某些化學物質發生運動的特性,稱為趨化性(chemotexis)。能吸引白細胞發生定向運動的化學物質稱為趨化因子。
一些白細胞還具有吞噬(phagocytosis) 功能,可吞入並殺傷或降解病原體及組織碎片。某些白細胞還可分泌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對炎症和免疫反應的調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細胞
5、臨床檢驗 白細胞計數 計算
一方格是0.1微升,兩個就是0.2,380微升+10微升一共是390微升,390÷0.2=1
6、白細胞計數時 為什麼常說幾萬幾萬呢? 單位是怎麼換算來的啊?
^那是以前的單位,4000-10000 * 10^3 /dL ,現在用的是國際單位,4-10 * 10^9 /L。
白細胞是計算個數的,4-10×10的9次方個/每升,所以為G/L。10^9/L=10^9 G/L(個/升)。
這是個習慣問題,過去老的標准白細胞計數單位是:個/立方毫米,現在的計數單位是個/立方分米
一些老醫生還是習慣說老單位。
比如現在的18*10^9/L換算成老標准就是一萬八/mm3。
(6)白細胞計數擴展資料:
千/微升 檢測方式是一樣的,最早以前的話是在顯微鏡下計數單位體積內各種血細胞的數目,計算獲得的,現在的話多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來檢測了。
參考值其實是一樣的,因為1*10^9/L=1000千/微升而且現在也沒統一說一定要用10^9/L,各個醫院不一樣的。
正常值范圍:(單位為10個/L)⑴成人為(4.0-10.0)×10^9個/L⑵新生兒為(15-20)×10^9個/L⑶6個月到2歲為(11-12)×10^9個/L⑷4到14歲為8×10^9個/L⑸兒童 (5.0-12.0)×10^9/L 白細胞計數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細胞系統的疾病。
白細胞計數增多見於急性感染、尿毒症、嚴重燒傷急性出血、組織損傷、大手術後、白血病等。
白細胞計數減少見於傷寒及副傷寒、瘧疾、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粒細胞缺乏症、脾功能亢進,X線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葯物等。
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急性化膿性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增高程度取決於感染微生物的種類、感染灶的范圍、感染的嚴重程度、患者的反應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輕微,白細胞總數仍可正常,但分類檢查時可見分葉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增高大於10×109/L,並伴有輕度核象左移。
嚴重 感染時總數常明顯增高,可達20×109/L以上,且伴有明顯核象左移;在脾破裂或宮外孕輸卵管破裂後,白細胞迅速增高,常達(20~30)×109/L。其增多的細胞主要是中性分葉核粒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