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疾病百事通 > 影響體溫的因素

影響體溫的因素

發布時間:2021-01-20 05:24:25

1、人體ph的影響因素及ph對體溫的影響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越來越多地發現,被我們稱之為內源性的嚴重疾病在不斷地出現,包括各種腫瘤、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與外源性疾病不同,這些病的共同特徵是它們與人體外部的細菌、病毒沒有直接關系,而是由人體內部自身機能的失調或免疫功能的下降引起的,並且無
法靠殺菌、消炎來獲得治療。

這些內源性疾病無一不和一個生理概念相關——人體酸鹼度。

人的體液和其他任何液體一樣,都有酸鹼之分。人體的基本單位——細胞對體液酸鹼度的要求十分苛刻,因年齡、地域、人種的不同而差異,但大致在7.3左右。在弱鹼性的體液環境下,細胞能正常工作,運轉生命的活力。但是當體液的酸鹼度超出了細胞的容忍范圍,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就難以為繼,細胞機能的缺失導致了器官和組織功能的受損,器官和組織功能的損傷引發了困擾現代人的內源性疾病。體液的酸化對於細胞而言,就像把一個習慣在平原地區作業的人突然調到青藏高原工作,其工作的效能必然下降。這就是淺顯的酸鹼度為何影響健康的原理。

以糖尿病病理為例,得病時,胰臟細胞本身並沒有發生病變,而是血液和體液變酸之後,胰臟細胞的生存環境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因此影響了胰島素的效率,形成了糖尿病。日本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人體的體液pH值每降低0.1個單位,胰島素的效率就下降30%!

有充分的科學證據顯示:健康狀態下的人體酸鹼度為7.35—7.45,並隨著人體的衰老而逐漸降低。當體液酸鹼度低於7.35時,人體很可能處於亞健康狀態。如果繼續下降,低於6.9,人就會變成植物人。只要再下降0.1個單位,人的生命也就會立即中止了。可見酸性體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多大。

健康→ 酸 亞健康→ 酸+ →疾病 酸++ →死亡

此外,酸鹼度對人智商的影響也是決定性的。在體液酸鹼度允許的范圍內,酸性偏高者智商較低,鹼性偏高則智商較高。國外科學家測試了數42名6至13歲的男孩,結果表明,大腦皮層中的體液pH值大於7.0的孩子,比小於7.0的孩子的智商高出1倍之多。他們將人體酸鹼度稱為智商的「化學標記」。

近20年各方的研究結果顯示,先天性缺陷或遺傳的原因可能導致人體體液的天然偏酸,並引起上述內源性疾病,但這個比例很小;更主要的致病原因還在於人類生存內外環境的改變。而其中人們生活中的食物資源豐富以及飲食結構改變是產生內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飲食對人體健康的核心影響就是對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體液」的影響,具體體現在改變體液pH值的,或者說是增加體液趨向酸化的壓力,從而造成細胞生存的內外環境改變,不同程度影響各種的細胞正常功能,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用世界著名醫學博士、日本專家莜原秀隆的一句話講:「人體體液的酸化是百病之源」。

在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飲食除了為人體提供基本的營養物質外,其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主要集中在對體液酸鹼水平的影響。因為在常溫下能夠嚴重影響生命活動基礎的生物化學反應的就只有酸鹼水平,體液酸鹼水平的輕微變化,就會影響到酶促反應的效率。這個效率就反映了人體清除病害的效率,當清除病害速度快過被病毒破壞的速度時,病就會被克服,健康就會恢復;相反,當清除病害速度慢過被病害破壞的速度時,病就逐漸嚴重,最後奪走人的生命。

2、是什麼因素決定體溫?

人的體來溫來源於體內物質代自謝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能量。體溫的相對恆定,是機體產熱量和散熱量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而這種動態平衡,是靠完善的體溫調節結構和功能來實現的。

當人處於寒冷環境中時,寒冷刺激皮膚里的冷覺感受器,冷覺感受器產生興奮並交興奮傳入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通過中樞的分析、綜合,再使有關神經興奮,進而引起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的血流量,從而使皮膚的散熱量減少。(人處於炎熱則反之)

但是,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如果在寒冷環境中停留過久,機體產生的熱量不足以補償散失的熱量,就會引起體溫降低,使機體生命活動發生障礙。人如果在高溫環境中停留過久,會因體內產生的熱量散不出去,導致體溫升高。無論上述哪一種情況,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保持體溫的恆定。

3、影響人體的體溫變化因素有那些?

病情來分析:
影響體溫變化的生理自因素很多,
指導意見:
如1、年齡因素的影響新生兒因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其體溫易受環境溫度的影嘀而隨之波動;兒童由於代謝率高,體溫可硌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體溫在正常范圍的低值。

4、關於影響體溫變化的因素

影響體溫的因抄素有疾病,運動襲,情緒,還有就是進食溫度高的食物,包括開水<這里指的是量體溫之前進食>.
你這樣不屬於發燒,疾病引起發燒一般會感覺冷,毛孔收縮,或者是忽冷忽熱<特別是感冒>,但一般不會降到正常<或者是正常後又升高,呈現周期性>.而後3種會感覺發熱,毛孔張開,並伴有出微汗.隨後體溫正常.

5、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的因素有哪些?

1、年齡因來素的影響新生源兒因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其體溫易受環境溫度的影嘀而隨之波動;兒童由於代謝率高,體溫可硌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體溫在正常范圍的低值。
2、性別因素的影響一般成年女性的體溫略高於男性。女性在經期前和妊娠早期,體溫可輕度升高,是由於排卵後形成黃體,黃體分泌的黃體酮有升高體溫的作用。
3、晝夜因素的影響人體的體溫一般在清晨2~6時最低,在下午2~8時最高,但波動范圍不超過l℃。這種晝夜的節律性波動,可能與人體活動、代謝、血液循環及腎上腺素分泌的周期性變化有關。
4、情緒因素的影響激動、緊張等可使交感神經興奮,機體代謝率增高,導致體溫呈一時性升高。
5、運動因素的影響運動時由於骨骼肌緊張並強烈收縮,產熱量增加並超過散熱量,導致體溫一時性升高。
6、環境因素的影響外界環境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體表溫度。
7、其他因素的影響睡眠、飢餓、飲食等均可使體溫下降。

6、影響體溫變動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影響體溫波動的因素
晝夜差異:正常人體溫在24h內呈周期性波動,清晨2~6時最低,午後2~8時最高。這種規
律性的變化與機體晝夜活動的生物節律有關,因而使機體的代謝、血液循環、呼吸功能等發
生相應的周期性變化。
年齡差異:不同年齡由於基礎代謝水平不同,體溫也不同。嬰幼兒、青少年由於活動量大,
基礎代謝率較高,其體溫略高於成年人;老年人由於對溫度的敏感性降低,再加上皮下脂肪
薄、活動量少,所產生的熱量也減少,因此老年人的體溫又略低於成年人。新生兒尤其是早
產兒,由於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調節功能差,因而其體溫易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而變
化,因此對新生兒應做好防寒保暖護理。
性別差異:女性體溫平均比男性高0.3℃。而且女性的基礎體溫隨月經周期出現規律性的變
化,即排卵後體溫上升,這與體內孕激素水平周期性變化有關,孕激素具有升高體溫的作用。
肌肉活動:劇烈肌肉活動(勞動或運動)可使骨骼肌緊張並強烈收縮,產熱增加,導致體溫
升高。臨床上測量體溫應在病人安靜狀態下測量,小兒測溫時應防止哭鬧。
葯物影響:麻醉葯物可抑制體溫調節中樞或影響傳入路徑的活動並能擴張血管,增加散熱,
降低機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因此對手術病人術中、術後應注意保暖。
壓力:生理或心理的壓力,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促使腎上腺素分泌,體內的代謝增加
促使體溫升高。
此外,情緒激動、緊張、進食、環境溫度的變化等都會對體溫有影響,在測量體溫時,應
加以考慮。

7、體溫受哪些因素影響

影響體溫變化的來生理因素很多,如自1、年齡因素的影響新生兒因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其體溫易受環境溫度的影嘀而隨之波動;兒童由於代謝率高,體溫可硌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體溫在正常范圍的低值。

手打不易,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了你的身體健康著想,請盡量多休息
正常飲食 適當運動 戒掉不良生活習慣
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8、影響體溫測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測抄量准確體溫的因素有:
(1)未將水銀柱甩至35℃以下,測出的仍是上次體溫。
(2)腋下有汗或未夾緊,或時間不足5分鍾,使測出體溫比實際體溫低。
(3)剛喝完熱水,或附近有熱水袋或其它熱源,使測出體溫會比實際體溫高。另外,劇烈活動後、精神緊張、洗澡後都能使體溫一次性升高一些,所以,測體溫應在飯後半小時、安靜狀態下進行。

9、影響體溫生理性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1、性復別因素

一般女性較制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這種波動主要與孕激素分泌周期有關, 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2、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

3、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4-8時體溫最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

4、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此外,外界氣溫的變化,進食等均可使體溫產生波動。

(9)影響體溫的因素擴展資料

體溫的作用:

1、反應黃體功能:以排卵日為分界前低後高的雙相體溫顯示黃體功能正常,黃體期少於12天、體溫上升幅度不足0.3~0.5℃屬於黃體功能不足。

2、診斷早孕:黃體期延長、基礎體溫上升20天不下降,被認為是懷孕的標志。而確認處在妊娠前3個月時,如果基礎體溫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則可能是早期流產的先兆。

3、誘導排卵:在無排卵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或不孕症患者誘導排卵時,可以通過基礎體溫的變化來判斷是否已經發生了排卵。

10、導致體溫升高發熱的原因有哪些?

體溫升高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體溫相對恆定,並且受晝夜節律、性別、年齡、活動程度、版進餐、情緒及環權境溫度的影響。生理情況下波動幅度在0.5度左右。 病理情況下的體溫增高,原因有: 1.感染:最常見,見於各種病原體感染,如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 2.無菌壞死物質的吸收:大面積燒傷、內出血、大手術、惡性腫瘤等 3.抗原抗體反應:風濕熱、葯物熱、結締組織疾病 4.內分泌代謝因素:甲亢、嚴重脫水。 5.皮膚散熱障礙:廣泛性皮炎 6.體溫調節中樞障礙:中暑、安眠葯中毒、腦出血、腦外傷。

與影響體溫的因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