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體溫的周期性變化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 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25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機體的產熱和散熱,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發生變化
人類體溫具有晝夜周期性。一天當中的體溫,清晨2~6時最低,黎明後開始上升,整個白天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下午6時達一日的高峰。這種以晝夜(24小時)為周期,往復出現高峰、低谷的生理現象,稱為晝夜節律。人類無論生活在地球任何地區,體溫均呈現晝夜波動。表面看來,白天體溫升高的原因,是由於活動多、代謝率高,產熱增加所致。其實並非如此。整天卧床保持安靜或徹夜不眠的人仍有同樣的體溫周期性變化。實驗表明,將受試者置於無任何時間標記的很深的地下室中長期生活,晝夜節律照樣存在。不過此時晝夜周期比24小時略長一些,謂之自激周期。如令受試者返回地面,接受光照等同步因子的影響,其生理周期逐漸恢復原狀,仍與地球自轉周期保持同步。一般認為,這種節律的產生是內源性的,受晝夜節律起搏點(也稱生物鍾)的控制。實驗表明,下丘腦的視交叉上核很可能是生物節律的控制中心。
女子的平均體溫高於男子約0.3℃。除性別差異外,女子體溫還有月節律的特性。成年女子體溫水平隨著月經周期發生波動。如圖9-2所示。測定基礎體溫(早晨醒來,未起床測口腔溫)發現,月經前體溫較高,月經來潮的同時,體溫約下降0.2~0.3℃,到排卵時體溫又降低0.2℃,此後突然升高。臨床上,可通過連續測定基礎體溫,以檢驗受試者有無排卵及排卵日期。女性體溫的周期性升降,與血中孕激素及其代謝產物水平高低相吻合。這種月周期變化,可能也是在生物鍾的控制下進行的。
基礎體溫升高:基礎體溫可以反映安靜狀態下身體能量代謝的情況。育齡婦女的基礎體溫與卵巢激素的周期變化有關。排卵後,體溫會升高0.3-0.5℃,直至月經前1-2天或月經第一天。如果基礎體溫上升後,月經到期未來,而基礎體溫持續不降,達16天之久,則受孕可能性較大。如持續3個月,基本可以肯定是懷孕了,但需要排除其他可使體溫升高的因素,如全身感染性疾病、感冒等等。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是懷孕的徵兆,應及時到醫院確診,避免誤診誤治,避免亂服葯物,以確保身體健康安全。
由於手頭的資料有限,在網上也查不出來,不詳之處哆多諒解
2、女性生理期體溫有變化嗎?怎麼把握規律?
1
排卵
當女性月經來臨時,基礎體溫為低溫;排卵之後,基礎體溫則會轉為高溫。一般來說,女性在排卵
24
小時之後,受精的比率會變得比較低;但是,男性的精子大約可以在女性的子宮里存活
72
小時。所以,在女性基礎體溫處於低溫、接近排卵期時就應該行房,這樣可以增加受精幾率;若等到基礎體溫達到高溫時再行房,那懷孕的幾率就已經降低了。
2
多囊卵巢
此類病患以
「
胖
」
為表徵,往往容易發胖、長青春痘、毛發濃密、月經經常性不準。表現在基礎體溫上則是:高溫期較短,嚴重的還可能是經常性低溫。有這種情況的女性,通常有家族性遺傳糖尿病,如懷孕生子,則屬於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3
卵巢功能不好
卵巢功能不好的人,通常基礎體溫的循環周期會縮短,原本的
28
天,可能慢慢會變為
24
天或
22
天,高溫期也相應縮短。
4
泌乳素過高
泌乳素高,基礎體溫的高溫期就會縮短,其卵子的質量也較差,所以不容易懷孕或容易流產。
5
危險期
基礎體溫為高溫期屬於安全期,低溫期則屬於危險期,但低溫期也會有個別差異。比如對年輕女孩而言,她們的卵巢功能好,分泌物多,危險期就相應的長一些,精子在子宮內存活的幾率也會相對比較高。所以,很可能在排卵前
5
天開始,就必須看作是危險期。
如果夫妻經常選擇在危險期行房,卻一直不見懷孕跡象,那麼就必須去醫院檢查找出原因,到底是男性的精子數量不夠,還是女性的輸卵管不通,或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3、女人周期的體溫是多少??
每日復早晚、人體各個部制位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2℃~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2℃~0.5℃,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2℃~0.6℃。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0.8℃。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5℃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2℃),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
4、月經周期體內激素水平有什麼變化
在排卵後
天左右,黃體萎縮,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時子宮內膜中的血管收版縮,內權膜壞死而脫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經。
正常月經周期血液內激素的變化與卵巢、子宮內膜的關系如下:在前一月經周期黃體萎縮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隨之下降,解除了對下丘腦及垂體的抑制。下丘腦產生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通過垂體門靜脈系統進入垂體前葉,促使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生成激素的分泌及釋放。在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生成激素的協同作用下,卵巢中卵泡逐漸發育成熟,並產生雌激素,使子宮內膜發生增生期變化。卵泡發育成熟後,體內雌激素出現第一個高峰。
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對下丘腦、垂體產生反饋作用,抑制促卵泡激素的產生,促進促黃體生成激素分泌增多,出現促黃體生成激素峰,觸發了排卵。排卵後黃體形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子宮內膜發生典型的分泌期變化。排卵後,雌激素水平暫時降低,隨後又出現第二個較低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