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是多少?37度3是屬於正常體溫范圍嗎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攝氏度。37度3是屬於正常體溫范圍。
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 . 3℃~0.6℃,直腸溫度較口腔溫度高0.3℃~0.5℃。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但是24小時的一天內也會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兒童正常體溫36.5-37.5之間。體溫的幅度增長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1)37體溫正常嗎擴展資料;
保持體溫正常的方法
1、室溫維持在20℃。廣西巴馬的年平均氣溫是20℃左右,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崇的長壽之鄉。而最佳睡眠室溫也是20℃左右,24℃以上則睡眠變淺,翻身、蹬被子的次數增多,室溫降到18℃以下,人不容易深度睡眠。
2、洗個熱水澡。澳大利亞研究發現,在35℃~40℃熱水的浴缸中泡澡,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毛孔張開、神經放鬆,有助清潔皮膚,增強新陳代謝,消除疲勞。
3、經常快步走。人體的「產熱大戶」是肌肉,而下肢的肌肉很豐富,經常快走能鍛煉下肢肌肉,讓基礎體溫升高使身體充滿活力。建議每天步行一萬步,穿合腳的鞋子及透氣性好的衣物。
2、為什麼人的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
人類把體溫設定在37℃,是進化的選擇。
正因為恆定體溫是37攝氏度的特點,才能夠讓復雜的化學反應固定在最佳的狀態,使得人類和其他恆溫動物可以適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復雜活動。也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鏈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較量的結果。
若要保持一個恆定的體溫,必然要選擇一個產熱和散熱最容易平衡的點。在這一溫度時,機體活動所產生的熱量最容易與機體散失在環境中的熱量平衡,也就最容易保持體溫的恆定。
人類的體溫之所以設定在37℃,和在27℃的房間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樣。當200多萬年以前人類出現在非洲時,白天的平均溫度在25℃以下。
這種氣候條件下,當人類的體溫超過35℃時,打獵這類活動經由新陳代謝過程所產生的熱量最容易發散出去。
(2)37體溫正常嗎擴展資料:
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 .
3℃~0.6℃,直腸溫度較口腔溫度高0.3℃~0.5℃。
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是人體自身新陳代謝水平和地球環境溫度之間的平衡,決定了37℃這一恆定體溫。
恆溫動物的體溫大多在 35℃~40℃范圍,這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鏈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較量的結果,即為動物捕食活動等生存競爭過程的平衡點。
3、37.3的體溫正常嗎?
體溫正常值是指正常狀態下人體溫度的數值,用於檢測身體是否異常發熱。
體溫正常版值參數權:口腔溫度正常范圍為36.3℃~37.2℃;直腸溫度正常值37.5℃(比口腔溫度約高0.3℃~0.5℃);腋窩溫度正常范圍為36.1℃~37℃(比口腔溫度約低0.2℃~0.4℃);人體體溫在半夜2點~清晨6點最低,下午16點~20點體溫最高,溫度浮動范圍約在0.5℃~1℃。
體溫的測量及異常數值判斷,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1、成人及7歲以上的兒童,普遍通過腋窩溫度測量來判斷體溫是否異常;無自主意識的嬰幼兒多採用直腸溫度測量;由於常見體溫計由水銀製成,不建議測量口腔溫度。
2、體溫計用前用後要進行清潔處理,可用清水清洗,再用酒精棉進行擦拭。使用前要將表上溫度值清理至36度以下。具體操作方法:捏緊體溫計甩動手腕,要在空曠區域進行,避免甩動過程碰碎體溫計。
3、體溫37.4℃~38℃處於低熱,在無咳嗽、胸腹疼痛等症狀時,可服用常規退燒葯,並控制飲食以清淡、降火為主;若3~5天持續低燒不見下降,應立即到醫院就診。若體溫39.1℃~41℃處於高熱,須到醫院掛急診治療。
4、人的正常體溫是標準的37度嗎??那麼36呢正常嗎??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內圍,但並不是容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溫穩定的?
位於人體下丘腦中的體溫中樞擔負著調節人體產生的熱量與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的任務。當熱平衡時,人體體溫保持穩定。若產熱多於散熱,則體溫升高;若散熱超過產熱,則體溫降低。產熱過程包括:運動或勞動時,骨骼肌收縮,產熱增加;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收縮發抖,產熱增加;肝臟等內臟器官代謝加強時,產熱亦增加。散熱過程包括:對流、傳導、輻射和蒸發四種方式。因皮膚表面面積大,故主要通過皮膚散熱。
常人的體溫是多少?
5、我體溫一般情況下都是37℃,正常嗎
你的體溫是正常的。 正常體溫 口測法:測五分鍾,正常值為三十六點二至三十七點二度。 肛測法:測五分鍾,正常值為三十六點五至三十七點七度。 腋測法:測十分鍾,正常值為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不必再加零點五度)。 以下是以腋溫標准做判斷標准: 三十七至三十八度為低度熱(不含三十八度)。 三十八至三十九度為中度熱(不含三十九度)。 三十九至四十度為高度熱(不含四十度)。 四十度以上為超高熱。 三十五度以下為體溫不升。 因為冬天時人的保暖措施做得較好,身體的熱量不容易散發出去,這時測體溫就要注意是否存在著誤差了。在臨床中觀察到,發熱的孩子在被窩里測體溫時,往往測得的結果比實際的要高出零點五度左右。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溫穩定的? 位於人體下丘腦中的體溫中樞擔負著調節人體產生的熱量與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的任務。當熱平衡時,人體體溫保持穩定。若產熱多於散熱,則體溫升高;若散熱超過產熱,則體溫降低。產熱過程包括:運動或勞動時,骨骼肌收縮,產熱增加;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收縮發抖,產熱增加;肝臟等內臟器官代謝加強時,產熱亦增加。散熱過程包括:對流、傳導、輻射和蒸發四種方式。因皮膚表面面積大,故主要通過皮膚散熱。 常人的體溫是多少? 人和高等動物都有一定的體溫。體溫的產生是機體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的結果。同時,體溫又是機體功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隨著動物的進化,體溫調節功能越來越完善。低等動物的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能保持其體溫的相對恆定,因此稱為變溫動物。人和高等動物能夠在環境溫度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對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的調節來保持體內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並提高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因此稱為恆溫動物。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3℃),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 但人體正常體溫並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如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之間(而37.19℃僅是一個平均值),腋窩溫度范圍在36.0℃~37.4℃,直腸溫度范圍在36.9℃~37.9℃。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一、現在知道,我們的體溫不會隨著地域改變。然而在一天當中,體溫還是會稍有變化的,下午的時候會緩慢上升到最高點,一般會比在夜間最低的溫度高出將近1度,所以37℃僅是人體全天體溫的平均值。 二、人正常體溫是比較衡定的,但因種種因素它會有變化,但變化有一定規律。 (一)體溫正常值及測量方法 1.口測法: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鍾後拿出來讀數,正常值為36.3~37.2℃。此法禁用於神志不清病人和嬰幼兒。囑病人不能用牙咬體溫計,只能上下唇啜緊,不能講話,防止咬斷體溫計和脫出。 2.腋測法: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擦乾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於腑窩頂部,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37℃。 3.肛測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卧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後,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放置3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5~37.7℃。 正常人的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生理情況下,早晨略低,下午或運動和進食後稍高。老年人體溫略低,婦女在經期前或妊娠時略高。 (二)體溫的異常 1.體溫升高:37.4~38℃為低熱,38~39℃為中度發熱,39~41℃為高熱,41℃以上為超高熱。體溫升高多見於肺結核、細菌性痢疾、支氣管肺炎、腦炎、瘧疾、甲狀腺機能亢進、中暑、流感以及外傷感染等。 2.體溫低於正常:見於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體弱、甲狀腺機能低下、重度營養不良、在低溫環境中暴露過久等。 三、長期低熱有三類原因 很多白領在工作中總覺得自己好像發了低燒,解放軍302醫院周志平醫師提醒這類人,長期低熱有三類常見原因,應當及時治療。 周志平說,長期低熱往往預示著身體可能發生了某種問題。正常人的體溫一般為腋溫36.6℃-37.4℃,如果有人每日腋溫在37.4℃-38.3℃波動,且持續3周以上不退,就屬「長期低熱」。 ■長期低熱的主要原因: 1. 感染性低熱。約占長期低熱的40%左右,腎盂腎炎、尿路感染、中耳炎、鼻竇炎等慢性病也會引起長期低熱; 2. 非感染性發熱。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血液病、腫瘤等; 3. 功能性發熱。多見於女青年和3歲以下幼兒。 ■長期低熱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多休息。患者不適宜從事服務、教育等與他人接觸的工作,直到低熱治癒。 2.補充營養。發熱是機體產熱過剩的表現,而產熱的過程需要消耗身體更多的能量,所以患者需要及時補充肉類、魚類、牛奶、雞蛋、綠色蔬菜等。 3.觀察並記錄體溫變化過程。同時記下出汗、頭暈、腹痛、腹瀉和消瘦等表現。 4.了解周圍人是否有相似情況。 5.在長期低熱的原因尚未明確之前,患者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參加集體活動。
6、37.3體溫正常嗎?
37.3體溫屬於低熱。
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內37度,口腔溫度比腋容下高0.2~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0.5度。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溫略低,下午略高。
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3~38攝氏度為低熱,38.1~39攝氏度為中度發熱,39.1~41攝氏度為高熱,41攝氏度以上為超高熱。
人體溫度相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攝氏度或低於25攝氏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
機體的產熱和散熱,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發生變化。臨床上對病人檢查體溫,觀察其變化對診斷疾病或判斷某些疾病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7、37度體溫正常嗎?
37度體溫是正常的。不同部位測量體溫,正常值會有所差異:比如內在腋窩測量體溫,容往往使用的是水銀體溫計,正常的溫度是在36℃-37℃之間。如果是在口腔測量的體溫,要比腋窩的溫度稍微高一些,稍微接近於人體內部的溫度,正常的體溫是在36.3℃-37.2℃之間。如果是在肛門測量的體溫,也就是直腸的溫度,最接近人體內部溫度,正常體溫在36.5℃-37.7℃之間。所以體溫37℃,無論是在哪裡測量,都是正常的體溫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