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保健食品命名规定

保健食品命名规定

发布时间:2020-04-27 12:17:35

1、保健品包装商标名的文件

搜一下:《关于发布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的通告 国食药监注[2007]304号》

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
 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为规范保健食品的命名,确保保健食品名称的科学、准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现予以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
一、保健食品命名一般要求
(一)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
(二)每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名称,其名称由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三部分组成。
(三)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四)同一申请人申报配方原料相同的多个保健食品,在命名时应当采用同一品牌名和通用名。
(五)需要标注颜色、口味、特定人群等情形的,应当在属性名后加括号予以标识。
二、品牌名和通用名的一般要求
(一)品牌名和通用名间应有文字或符号区分。品牌名采用注册商标的,可以在注册商标名后右上角标示(圈R),或其后加“牌”字;未采用注册商标的及已申请注册但还未获批准的,应在品牌名后加“牌”字。
(二)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的词语,不得使用功能名称及其谐音字或形似字,不得使用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与功能相关联的文字以及误导消费者的词语。
(三)不得使用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
(四)不得使用人体组织器官等词语。
(五)不得使用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语言:如“高效、速效、第几代”。
(六)不得使用消费者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及地方方言。
(七)不得使用人名、地名(注册商标除外)。
三、品牌名的特殊要求
(一)品牌名一般采用文字型注册商标,字数一般不超过6个。
(二)采用注册商标作为产品品牌名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 商标注册人与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相一致。商标注册人与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不一致的,应当签订商标转让协议或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经国家商标局公告或备案。
2. 注册商标的核定使用范围应包括申请注册的产品类别。
(三)不得使用外文字母、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
四、通用名的特殊要求
(一)一般以产品的主要原料命名,并使用科学、规范的原料名称,两种以上原料组成的保健食品,不得以单一原料命名。通用名字数不超过10个。
(二)不得使用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配方为单一原料并以原料名称命名的除外。
(三)配方由三种以上维生素或矿物质组成的产品方可以“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命名。
(四)不得使用外文字母、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以维生素等原料命名的除外,如维生素C。
(五)不得使用特定人群名称。
五、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六、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往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2、保健食品命名规定的保健食品命名指南

为指导保健食品命名,根据《保健食品命名规定》,制定本指南。
一、禁用语
有些用语是否能在保健食品名称中使用应根据其语言环境来确定。在保健食品名称中禁止表达的词意或使用的词语包括:
(一)虚假性词意。如产品中使用化学合成的原料或只使用部分天然产物成分的,表述为“天然”等字样,或名称中含有祖传、御制、秘制、宫廷、精制等溢美之词的。
(二)夸大性词意。如:宝、灵、精、强力、特效、全效、强效、奇效、高效、速效、神效等不切实际的用语。
(三)绝对化词意。如:最、第一、全面、全方位、特级、顶级、冠级、极致、超凡等。
(四)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的词语,如:处方、复方、药、医、治疗、消炎、抗炎、活血、祛瘀、止咳、解毒、各种疾病名称等。
(五)人名,包括医学名人,如:华佗、扁鹊、张仲景、李时珍等。
(六)地名,包括中华、中国、华夏等。
(七)与产品特性没有关联,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语,如:纳米、基因、太空等。
(八)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如:性、神、仙、神丹等。
(九)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等词语,如:脑、眼、心等。
(十)超范围声称产品功能,如补铁类营养素补充剂不能命名为补血或改善营养性贫血。
(十一)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如使用谐音字或形似字足以造成消费者误解的。
二、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其通用名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应严格按照规范的功能名称进行描述。
三、以维生素及国家另有规定的原料命名的,可使用字母或数字,如可使用维生素、辅酶等命名。
四、以产品原料命名的,应使用规范的原料名称,如用西洋参单一原料配方的产品,可命名为XX牌西洋参含片,不得命名为XX牌花旗参含片,如果XX牌西洋参含片与药品通用名同名,可命名为XX牌西洋参保健含片。
五、两个以上原料组成的产品,不得以部分原料命名或擅自简写命名,可按国家规定的简写名称命名。
六、已获批准的产品,具有明确功效成分的,可以功效成分命名,功效成分与原料名相同的除外。
七、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含三种以上维生素或三种以上矿物质的,可以多种维生素或多种矿物质命名。如以三种维生素和碳酸钙、碳酸镁为原料的产品,可命名为XX牌多种维生素钙镁片,但不能命名为XX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
八、同一申请人申报的产品不得使用相同的通用名和属性名,如申报A牌钙片,不得申报B牌钙片或钙片。通用名和属性名相同、需要标注特定人群的,应在属性名后加括号标注,如同一申请人申报的适宜人群分别为儿童和中老年人的XX牌钙片,可命名为:XX牌钙片(儿童型)和XX牌钙片(中老年型);再如,可以与特定人群相关的XX牌钙片(有糖型)和XX牌钙片(无糖型)命名。
九、本指南是对保健食品名称的原则性要求,具体词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词语。

3、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 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就是保健食品里面不能含和功能相关名字,已有的限期更改

4、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

保健品行业有以下法律和规定: 

1、《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

2、《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

3、《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

4、《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5、《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

6、《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

7、《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以上法规涉及到的相关法规和规定还有很多。

(4)保健食品命名规定扩展资料: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为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保证保健食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卫生部于1996年3月15日令发布制定《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6号令)。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说明书实行审批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总则、保健食品的审批、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罚则及附则等8部分。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自1996年6月1日起实施,其他卫生管理办法与《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不一致,以该办法为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保健食品

5、保健食品命名

给保健品取名一般要求:
1、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
2、每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名称,其名称由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三部分组成。
3、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4、同一申请人申报配方原料相同的多个保健食品,在命名时应当采用同一品牌名和通用名。
5、需要标注颜色、口味、特定人群等情形的,应当在属性名后加括号予以标识。

注意事项:
1、品牌名和通用名间应有文字或符号区分。品牌名采用注册商标的,可以在注册商标名后右上角标示(圈R,下载查看),或其后加“牌”字;未采用注册商标的及已申请注册但还未获批准的,应在品牌名后加“牌”字。
2、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的词语,不得使用功能名称及其谐音字或形似字,不得使用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与功能相关联的文字以及误导消费者的词语。
3、不得使用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
4、不得使用人体组织器官等词语。
5、不得使用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语言:如“高效、速效、第几代”。
6、不得使用消费者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及地方方言。
7、不得使用人名、地名(注册商标除外)。

给保健品取名的特殊要求
1、给保健品起名一般采用文字型注册商标,字数一般不超过6个。
2、采用注册商标作为产品品牌名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⑴、商标注册人与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相一致。商标注册人与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不一致的,应当签订商标转让协议或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经国家商标局公告或备案。
⑵、注册商标的核定使用范围应包括申请注册的产品类别。
3、不得使用外文字母、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

6、保健食品注册办法对保健品通用名有什么规定

保健食品来命名规定
四、通用名的特殊要求
(一)一般以产品的主要原料命名,并使用科学、规范的原料名称,两种以上原料组成的保健食品,不得以单一原料命名。通用名字数不超过10个。
(二)不得使用已经批自准注册的药品名称,配方为单一原料并以原料名称命名的除外。
(三)配方由三种以上维生素或矿物质组成的产品方可以“百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命名。
(四)不得使用外文字母度、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以维生素等原料命名的除外,如维生素C。
(五)不得使用特定人群名称。

7、新规规定保健品不能以保健功能命名吗?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国家食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表示要对保健食品进行严格监管,明确保健食品基本定位,严格保健食品原料管理,规范功能声称管理,严格保健食品标签标识和广告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生产经营监督管理。

征求意见稿指出,要明确保健食品基本定位。保健食品是区别于药品和普通食品的一类特殊食品,包括补充正常膳食营养素供给不足的膳食补充剂和声称具有促进人体健康功能的食品。具有明确的食用量和食用方法、适宜和不适宜人群,不能替代正常膳食、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能替代药物。普通食品不能声称保健功能。

征求意见稿表示,需严格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研究制定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原料目录是实行备案管理的保健食品原料的信息列表,包括原料名称、用量、对应的功效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以实现标准化备案、标准化生产。严格注册产品原料安全性、有效性审评,严禁使用成分不清、标准不明、功效不确切的原料。普通食品不得使用仅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规范功能声称管理。强化功能声称科学依据的审查,功能声称应当具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和判定标准。原则上,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应经人体食用验证。根据科学共识、科学依据充足程度和人体食用验证情况,在功能声称用语中增加描述性的限制性用语,科学引导消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宣称产品的功效。

征求意见稿称,需严格保健食品标签标识和广告管理。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标注的内容应当与注册证书或备案信息的内容一致。规范保健食品标识管理,客观反映产品功能信息,避免标签说明书误导宣传,指导消费者科学选购。保健食品应当明显标注特殊标志,产品名称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修订完善保健食品广告监管法规制度,明确证书持有人的广告主体责任,清晰界定广告违法宣传行为,加大广告监管和处罚力度,依托信用体系实行联合惩戒。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中应当重点提示“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普通食品不得声称产品功效。

征求意见稿表示,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申请人研发主体责任,注册或备案申请人以及生产经营企业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请材料不真实、无法溯源复现或者存在重大缺陷的,不予注册。落实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生产经营保健食品必须经过注册或备案,必须获得生产经营许可。督导生产经营者建立有效运行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生产质量管理自查报告体系,对产品的安全性、保健功能及质量可控性负责。落实生产企业产品上市后评价责任,将上市后人群食用情况作为申请延续的必要条件,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备案管理原料目录的制定提供人群食用数据支撑。

征求意见稿还称,要严格生产经营监督管理。严把生产许可、日常监管和消费安全把关。省级监管部门落实生产企业必备条件和产品质控技术要求的全面审查许可,对生产产品的安全性、功效性、质量可控性把关。基层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四有两责”和“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商业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商业欺诈、诱骗消费者购买等违法行为,及时将案件移送相关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市售产品的抽检监测,针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及相关问题开展核查处置。

8、什么是“非食健字”?

健字食品是保健食品,合法的保健食品批号有“卫食健字”、“国食健字”两种。非健字食品就是普通的食品。

与保健食品命名规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