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后及哺乳期的营养保健方法是什么?
产褥期营养保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对于产妇来说是一项体力消耗很大的活动,特别是那些产程较长,分娩不够顺利的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的消耗就更大了。正常分娩或剖宫产时都会造成产妇的失血,如果发生产后出血,失血量会更大。大量的体力消耗和失血使产妇除应注意休息外,还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各种营养素和水分,以促进身体的尽快复原,保证有高质足量的乳汁喂养婴儿并有充足的体力照顾婴儿。
鉴于产后1~3天,产妇体质虚弱,消化功能较差,乳腺尚未通畅,所以不宜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等浓厚、不易消化的动物性食物,以防消化不良及乳汁分泌过浓过多而导致乳房肿痛甚至发炎。分娩后1~3天,可选用清淡、稀软、易消化而且含蛋白质、钙、铁、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等营养素丰富的食物,如红糖水、牛奶、蒸蛋羹、蛋花汤小米粥、藕粉、面片、面条和混沌等,以后逐渐增加鱼类、禽类、海产品、瘦肉和动物肝脏等富含多种营养素动物性食物。
为满足产褥期营养需要量的增加,建议在三餐主餐外,再加2~3个间餐,这样既能保证营养的需要,又可避免一餐摄入过多而引起消化功能失调。
乳汁大约50%是水分,所以水分的摄入也很重要,可适当用鱼,骨头,鸡煮汤以保证足够的乳汁分泌。
针对产妇产褥期容易便秘的特点,饮食中多选择含纤维素和果胶丰富的水果、蔬菜、海带、蘑菇等以保证排便通畅。
经过一个产褥期,有部分产妇会迅速发胖,这与产褥期多吃少动,摄入过多能量有关。考虑到分娩消耗的营养素大多是在妊娠过程蓄积的,除非大量失血,对一个产妇来说,应该避免摄入过多能量,在保证足够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的基础上,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以免肥胖。产后肥胖不仅影响体形,而且潜在多种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危害,应该引起每一位产妇的重视。
哺乳期的营养保健
哺乳期乳母生理上最大特点是,乳汁分泌量持续增加。乳母营养特别是蛋白质是否量足质优,直接关系到所分泌的乳汁的量与质。
哺乳期的营养要求是:热能要充足,蛋白质多选用动物蛋白和豆制品。对于动物性食品如鱼类、禽类、畜肉类的烹调方法应以煮或炖为好,少用油炸方法。要经常食用一些汤汁,如黄豆炖排骨、红豆炖鲤鱼等。这样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补充水分,促进乳汁分泌。
此外,可通过每日摄入牛奶和豆浆来补充乳母通过泌乳丢失的大量钙和水分。如果从膳食中摄取足量的钙有一定困难,可适量选择补充钙制剂,同时多晒太阳使机体合成较多的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充足的钙可以防止哺乳期妇女患骨质软化症。哺乳期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摄入。
一般6个月后,乳母分泌乳量明显降低,但膳食中包括的营养成分与哺乳期要求基本相似,只是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应根据泌乳量的下降程度而相应减少。到完全断奶时,母亲的膳食应恢复到孕前状态。为避免产后发胖,完全断奶后,应重新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能量和脂肪摄入,科学地选择食物和烹调方法,同时进行产后运动锻炼。
2、哺乳期拉肚子还能喂奶给宝宝吗
哺乳期拉肚子就不能喂奶了,会传染给宝宝的。
因饮食不洁或是病原(细菌、病毒)的感染引起的拉肚子,这些病原绝大多数不会经由奶水而传染给宝宝。一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多在新妈妈发病前二、三天就已有传染力,会经由飞沫或是接触而传染,待新妈妈发病,再来预防,多已来不及。
对于孕妇拉肚子的原因很多种,所以治疗的方式也要分开对待。孕妇在发现自己拉肚子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应该分析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如果分析不了病因的情况,应该立马去医院。
拓展资料
1、为了保护母婴健康,降低乳幼儿死亡率,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婴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哺乳期保健为指导母乳喂养与哺乳期卫生,包括母乳分泌量、影响乳汁分泌量的因素,喂养方法及乳房护理,乳母饮食、休息、睡眠、断乳等。
2、哺乳期是哺乳动物生长发育所应当经历的重要阶段。如:狮子的哺乳期是三个月;狗的哺乳期是30~45天;母兔的哺乳期一般为30~40天。哺乳动物的乳汁成分很复杂。
3、物种、食物、季节、年龄、胎次、泌乳期以及个体特性等都能影响乳汁的成分。各种哺乳动物的乳汁都含水﹑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和维生素。乳汁中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其次是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
3、哺乳期是多长时间?关于哺乳期不允许辞退员工是如何规定的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女员工的哺乳期是六个月,在哺乳期内除非是女员工自愿辞职,否则用工单位不得辞退该员工
单位应补偿你双倍补偿金,按你工资标准X4个月;你个人承担的部分保险金应由你个人补缴。
4、哺乳期突然没奶了怎么办
首先建议多吃猪蹄,花生,鲫鱼汤,醪糟。芝麻炒熟,加入盐少许,进餐时作副食或炖汤,可快速增乳汁,吃得越多奶来的越快。保持好的心情和休息时间和质量。而且一定注意要让小孩吃奶,吮吸,这个也是催乳的强有力的刺激。如果确实不行还是要注意添加配方奶粉。乳汁多少,不仅仅是需要营养,还需要休息,精神愉快。另外也有个体差异的 。
为了保护母婴健康,降低乳幼儿死亡率,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婴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哺乳期保健为指导母乳喂养与哺乳期卫生,包括母乳分泌量、影响乳汁分泌量的因素,喂养方法及乳房护理,乳母饮食、休息、睡眠、断乳等。
哺乳期是哺乳动物生长发育所应当经历的重要阶段。如:狮子的哺乳期是三个月;狗的哺乳期是30~45天;母兔的哺乳期一般为30~40天。哺乳动物的乳汁成分很复杂。物种﹑食物﹑季节﹑年龄﹑胎次﹑泌乳期以及个体特性等都能影响乳汁的成分。各种哺乳动物的乳汁都含水﹑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和维生素。乳汁中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其次是乳清蛋白和乳球蛋白。
产后女性哺乳,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中医学认为乳汁为血所化生,是人体之阴血,哺乳期乳汁的不断损耗,会使女性机体处于血分相对不足的状态,正如“妇女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从而导致女性的体质会进入“阴常不足”的“生理维持期”。
同时,加以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环境的影响等“伤阴”的因素的存在,也会使得女性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更年期生理阶段提前,伴随出现疲乏无力、健忘失眠、贫血、皮肤失去润泽,甚至发生皱纹、白发、脱牙、步履蹒跚等症状。产后女性若要追求面容靓丽、肌肤水润、身材窈窕,必须重视养阴,注重哺乳期后的保健。
5、女性生育期
《女性生育期保健》内容简介:本册30余万字,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新婚期保健中的婚前准备、新婚指导、婚姻注意事项来、新婚防病和避孕注意事项等;妊娠期保健中的孕前须知、孕期检查、生活、饮食与用药,以及异常妊娠和不适症状的处理等;产褥期保健中的分娩注意、产妇保健、饮食和分娩疾病防治等;哺乳期保健中的母源乳喂养、乳母饮食、用药安全和卫生保健等;育儿期中的女性健身和疾病防治等等。因此,《女性生育期保健》既可以作为女性婚姻指导和建立幸福家庭的手册,更可作为女性在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和育儿期进行保健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