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保健运动

保健运动

发布时间:2020-04-27 11:06:15

1、运动保健常见的运动项目有哪些?

(1)气功

它是现代的心理疗法、体育疗法、自然疗法、信息疗法等的综合运用

2、怎么进行运动保健?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掌握“三五七”的运动是很百安全的。“三”指每天步行3千米,时间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五次以上;“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强度。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慢跑、打太度极拳、骑车、游泳等。专有报道说,在运动量相当于步行或慢跑3千米者中,几乎全部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早晨,要逐渐从卧式转到立式。属轻松的保健晨操总是有益的,但在起床后,不要马上胡乱地增加身体负担,尤其不要跑步。

3、运动锻炼对身体保健有什么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但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门多以车代步,家电代替家务劳动。晚饭后常常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往往看电视连续剧一看就是好多天,这部未等放完另一部好看的又接着放,这样多数人长期缺乏运动,新陈代谢缓慢,脂肪过多地贮于体内,使人过早地发胖,负担加大,很快心、肺、肾等主要器官出现障碍,使你不得不到医院去看医生。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医院里,更多的钱花在吃药打针上。实际上,只要加强运动锻炼,这些身体疾患多半不治自愈,运动锻炼要做到:(1)制定合适的健身计划: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健身计划,定期总结运动效果,适时调整锻炼方法和运动量。

(2)运动健身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将运动健身科学地进行,具体来说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掌握适合自己的锻炼规律,要达到既健身又防病治病的目的。要循序渐进,要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慢到快,运动量由小到大,强度由弱到强,要按动静结合、逐渐适应、逐渐过渡的原则进行。

(3)运动健身要坚持始终:运动健身一旦进行,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不可半途而废。运动健身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有没有恒心。所以,最好能相邀结伴相互鼓励,互测成绩,增进友谊,共同提高。

(4)运动要劳逸结合:运动健身要科学地进行,刚一开始时,不应进行剧烈的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规律,应以快乐中不感疲劳最好,过量、过度的运动,对身体没有益处,反而还会出现意外的损伤。

(5)运动要因地制宜:户外一般选择花草树木繁茂的公园,以场地平坦、环境雅静、阳光明媚、空气新鲜的地方最好,当然也可在家门口或在室内进行,而为找场地,不辞劳苦,四处奔波这样费时又费神,不可取,一切要适可而止。

(6)健身项目、时间因人而异: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性别、年龄、生活习俗、兴趣、锻炼基础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一般有竞走、慢跑、保健操、太极拳、太极剑、气功、举重、原地跑步、踏步、仰卧起坐等,也可利用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可以同和自己身体情况差不多的朋友结伙锻炼,但千万不可结队每天跑步,强行要求自己跟上别人的步伐,无益于身体锻炼,但参加运动量适中的集体活动还是可以的,例如扭秧歌、跳集体舞、做集体操等。另外,要努力使锻炼和兴趣相结合、锻炼和自身条件相结合。每天的运动时间要根据自己体力水平而定,半小时至2小时均可。

(7)运动要顺应季节:人类赖以大自然为生存条件,经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制约,运动必须顺应这种规律而变化,随机应变,提高健身效果。春季是锻炼的最佳时机,应早睡早起抓紧锻炼。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应减少户外活动,锻炼应在10~15时为佳。夏季气温较高,防暑是前提,户外活动不宜过长,不宜剧烈运动,适可而止,保重身体。秋季气候适宜锻炼,食欲明显增强,人的体力增强,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锻炼时间。

(8)运动要根据生活、工作特点进行:脑力劳动者应多锻炼,户外活动必不可少;体力劳动者,往往固定某一种劳动工作,局限于部分组织和器官活动,身体得不到全面而系统地锻炼,要采取弥补的办法进行锻炼。常站立工作者应经常坐坐、走走。常坐办公室者尽量利用上下班走走楼梯,以步代车,适时进行户外活动。

(9)重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可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和敏感性,增强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准备活动包括体操、走、跑、跳等的练习。运动后要做些放松的整理活动,使紧张状态逐步恢复到松弛安静状态。一般通过慢跑、步行、徒手操、自我按摩肌肉的过程,逐步达到肌肉放松、呼吸、心率平稳。还应将汗液擦干,穿好衣服,以防着凉。

4、什么是运动保健?

运动保健,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庄子·刻意》云:“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说明当时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了。《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黄帝内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王冰注:“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即指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后汉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做体操,其弟子吴普按照“五禽戏”天天锻炼,活到90多岁,还耳目聪明、牙齿完好。“五禽戏”的出现,使中医健身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以后其他运动保健形式的出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到了晋唐时期,主张运动的养生家多了起来,晋张华《博物志》中所载青牛道士封君达养性法的第一条便是“体欲常少劳,无过度”。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所辑《养性延命录》中说:“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数故也。”唐代名医孙思邈亦很重视运动养生,他在《保生铭》中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他本人还坚持走步运动,认为“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到宋代,对运动保健的养生法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如蒲虔贯著《保生要录》,专列“调肢体”一门,主张用导引动形体。明代著名养生学家冷谦著《修令要旨》、王蔡传撰(修真秘要),均提倡用导引来锻炼身体。现在,在我国流传极广的太极拳,据说是明代戚继光根据民间拳术总结出来的拳经32势。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创“卧功、坐功、立功三项”,作为简便易行的导引法,以供老年锻炼之用。

以上说明,古人是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推迟向衰老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话尽管讲得有点过头,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是,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使生活和工作充满朝气蓬勃的活力和轻松愉快的乐趣;可以帮助建立生活的规律和秩序,提高睡眠的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人体的适应和代偿机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总之,运动可以使人健全体魄、防病防老、延长寿命,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外有人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这同我国清代的教育家颜习斋所说的“养生莫善于习动”。“一身动则一身强”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5、运动保健有哪些常见的项目?

选择项目原则

要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要让自己感兴趣,使运动得以持久并可陶冶情操。

要符合自身生理、体力特点。以平稳为主,避免剧烈性竞技活动。

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可靠性。避免出现意外。

选择多数人容易接受、喜爱的群体项目。便于互相督促,感受集体运动的娱乐性、趣味性。

常见运动项目

气功

它是现代的心理疗法、体育疗法、自然疗法、信息疗法等的综合运用,它能发挥人的能动性,通过心理调节、意识和身体锻炼,提高人体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身”与“心”的高度和谐和健康发展。

太极拳

适合身体弱者和慢性病者。太极拳涉及全身主要关节和肌群,长期坚持可增进关节灵活性、增强韧带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

步行

坚持每天多走路,以步代车。步行不受年龄、体质和场地的限制,活动量可自行调节,并可充分利用零星时间进行锻炼,例如徒步上下楼梯、上下班等。

徒步旅行

既可游览名胜,又可锻炼身体。步行要抬头挺胸,速度一般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或每小时5000米,快速可达7000米。要因人而异,以自己感觉良好为准则。每次最好不少于半小时。鞋袜要合脚,少穿衣服。注意安全。

球类:健身球增加指、腕关节功能,养心益智,陶冶情操。适合大多数人。常言道:“十指连心”,健身球就有这个功效。人体12条经络,有6条经过手部,有三阴三阳,而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三经贯于手掌,在练习健身球时可把经络与神经、五脏六腑紧密联系起来,起到通经活络、舒利关节的作用。

健身球操练方法:①单手托双球摩擦在掌心中行顺转与逆转运动。左右手交替进行,每3~5分钟交换一次。可让左手多活动些时间,开发大脑右半球功能。②单手托双球于掌中,在摩擦旋转的基础上逐步达到互相交替旋转,至双球互相离开旋转。旋转方向及动作与摩擦旋转相同。③带音节的旋转。④里外跳跃转动。⑤双手四球运动。

每个人的手掌不同,选球进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手掌的。而以空心球为佳。空心球不耗体力,运动量相对于其它的球类较小。

乒乓球打乒乓球可带动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有全面健身作用。

台球是一种国际上流行的室内娱乐活动,是智力与体力,运动与娱乐集于一体的健身运动。

羽毛球老少皆宜,运动量可控制。

舞蹈

是一种既锻炼身体又有利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运动。

扭秧歌

是一种简单易学、娱乐性、趣味性极强的健身运动。

旅游

可开阔胸怀和眼界,增加情趣、锻炼身体,每周可近游一次,每年可远游一次。

骑自行车

是一种技术性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谨防交通事故。

游泳

是适合中老年人进行锻炼的一项全身性健身运动。水温宜在30℃以下,属于冷水浴场。

冷水对人体的物理、化学刺激作用能使机体生理功能产生一系列变化。当皮肤受到冷水刺激时,血管则收缩,将大量血液驱入内脏和深部组织,引起内脏器官的血管扩张,继而皮肤的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流入体表,内脏血管又处于收缩状态,这样全身血管不断地一张一缩,得到锻炼,保持管壁的弹性,防止硬化,增强心脑功能,冷水浴能使血液得到更好的循环。

水压可改善心肺功能。人站在齐胸的水中,则受12~15千克的水压,必须加深呼吸,才能完成呼吸动作,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因此游泳可以增加肺活量。

有利于各关节的锻炼。人在水中将平时的直立运动变成水平运动,使腰椎、四肢关节的活动量增加,使周身得到协调锻炼。

皮肤得到水中化学物质刺激,能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保护皮肤,防止皮肤病发生。

中老年游泳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要集体或结伴而游,不单独行动,防止溺水和其他意外。下水前要有3~5分钟冲洗或擦身,使身体逐渐适应后再下水,预防着凉感冒。游泳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千万不可到急流、漩涡中游。游后用干毛巾擦干全身,穿好衣服,防止日光曝晒。

跑步

长跑它是一种常见、不受器材条件限制的运动。也是一项全身性运动项目。在长跑时,全身各部位、各系统活动增强,肺活量加大,可改善心肌营养,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使脂肪转化为热能,并有减肥、健美作用。

跑步时由于排除杂念,精力集中,使大脑皮质工作疲劳得到较快恢复,改善睡眠,使精力充沛,提高各器官的灵敏度。

跑步流汗可把体内的铅、锶、铍等致癌物质排出体外,故有防癌作用。此外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延缓衰老。

跑步要领是上体稍前倾,两腿略弯,重心前移,速度每分钟80~120步,每次锻炼要保持30分钟。也可以因人而异。

慢跑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可到户外慢跑30分钟。长期坚持按计划进行慢跑(中老年以傍晚为好),能振奋精神,有利于身心健康。

原地跑遇到雨、雪或大风天气,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锻炼时,可在室内原地跑步替代,每分钟70~90步为宜,持续10~30分钟,先慢后快减慢。最好出少量汗,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跳绳

这项运动能增加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力,使大脑的思维与反应更灵活、敏捷。经常跳绳,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慧颖。绳头刺激拇指穴位,促进全身经络循环,双脚有节奏地与地面接触,供给大脑更多的特殊能量,益智健脑。跳绳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另外踢毽子也有同样的作用。

举哑铃

是一种使两臂致全身肌肉得到锻炼的运动,达到体态健美,身强体壮的目的。一般每周训练3次,每次30分钟。

做平衡操

面向墙壁,伸直双手,手掌紧贴墙壁,使身体成一条直线,然后弯曲手肘,全身做一前一后动作,每天8~10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受益颇多。平时站立,行走要保持平衡,成一条线,步伐稳健,忌侧身、弯腰、垂头等不良姿势,如果坚持做到这些同样能收到平衡操效果。

练下蹲

若预防直立时产生头晕眼花等症状,练下蹲这种运动效果最佳。方法为:双腿弯屈,体质较好可全蹲,蹲下后停1~2秒钟再站起来,体差或老年人可半蹲或略作屈膝状,逐渐加大下蹲力度。一般每天做2~3次,每次36下,贵在坚持。

唱歌

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运动。歌声可加快大脑中肽的分解运动,从而活跃以肺为主的全身器官。每天早晨、傍晚或工作之余面向蓝天大声引吭高歌,可防止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老年病。

爬楼梯

用爬山的心态面对爬楼梯,可以取得与登山运动类似的健身效果。突出增强下肢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保持下肢关节的灵活性,也增强内脏功能,心肺功能。

近年来,随高层住宅日增,爬楼已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活动,此活动不受时间、条件限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全民开展健身运动的好方法,值得提倡。

爬楼梯的锻练方法:分三种,快跑登楼与慢跑登楼适合年轻人;缓步登楼适合中、老年人。以一个楼层为12级,每级高20厘米为标准,一分钟可登6个楼梯组,中老年人可在开始一分钟登4个楼梯组,大约1秒钟登一级。12级用12秒,转弯平台用3秒。3分钟时间登12个楼梯组,等于上到7楼。下楼用2分钟。休息一段时间,再重复。开始只重复一次,逐渐增到2次~3次。最后一般稳定在重复5次的状态上。身体好的可重复7次,或更多。运动量可参阅脉搏数,一般保持110~120次/分钟,比较合适。或以170-年龄=运动后脉搏数为参考。如此锻炼,能使精力充沛,头脑灵活。锻炼时间以半个小时为佳。

爬楼时注意事项:时间选在楼道上行人稀少,楼梯要清洁,通风采光良好,以空手轻装便鞋为宜。

6、运动与保健是怎样的?

生命在于运动。但随着社会的大百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门多以车代步,家电代替家务劳动。晚饭后常常坐在电视机着看电视,往往看电视连续剧一看就是好多天,度这部未等放完另一部好看的又接着放,这样多数人长知期缺乏运动,新陈代谢缓慢,脂肪过多地贮于体内,使人过早地发胖,使内脏脂肪充填,负担加大道,很快心、肺、肾等主要器官会出现障碍,使你不得不到医院去看医生。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医院里,更多的钱花在吃药打针上。运动前要做好内体检和心理准备

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健身计划,定期容总结运动效果,适时调整锻炼方法和运动量。

7、运动保健有哪些常见运动项目?

(1)气功它是现代的心理疗法、体育疗法、自然疗法、信息疗法等的综合运用

8、运动锻炼的保健原理是什么?

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动静结合、体动心静。身体的健康离不开运动,但长寿也跟心境有关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健康长寿之道。人离不开运动,各种健身运动,如散步、健身跑、太来极拳、气功、保健体操等,均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然而,运动过度也会影响身心健康。因为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会使人体新陈代谢长期处于旺盛状态,缩短了人体细胞分裂周期,从而加快机体器官组织老化和损伤。

为此,在提倡运动健身时,应注意“形劳而神不倦”。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身体健康是有补益的。据估计,1小时轻快的步行可消耗400~500卡左右的热量,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坚持40分钟左自右的步行,就能够正常地消耗2000卡热量,虽然如此,也不感觉乏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容易产生紧张、压抑、愤怒、嫉妒、憎恨等不良情绪,这对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贪求、欲望,是导致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就要避免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刺激,而心静是避免不良情绪刺激的最佳办法。要心静,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受外界事物的zd引诱、克制欲望、抑制贪心、修身养性、忍字在先。

9、常见运动保健项目有哪些?

气功:它是现代的心理疗法、体育疗法、自然疗法、信息疗法等的综合运用它能发挥人的能动性,通过心理调节、意识和身体锻炼,提高人体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身”与“心”的高度和谐和健康发展。

太极拳:适合身体弱者和慢性病者。太极拳涉及全身主要关节和肌群,长期坚持可增进关节灵活性、增强韧带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

步行:坚持每天多走路,以步代车。步行不受年龄、体质和场地的限制,活动量可自行调节,并可充分利用零星时间进行锻炼,例如徒步上下楼梯,上下班等。

徒步旅行既可游览名胜,又可锻炼身体。步行要抬头挺胸,速度一般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或每小时5000米,快速可达7000米。要因人而异,以自己感觉良好为准则。每次最好不少于半小时。鞋袜要合脚,少穿衣服。注意安全。

球类:(1)健身球:增加指、腕关节功能,养心益智,陶冶情操。适合大多数人。常言道:“十指连心”,健身球就有这个功效。人体12条经络,有6条经过手部,有三阴三阳,而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三经贯于手掌,在练习健身球时可把经络与神经、五脏六腑紧密联系起来,起到通经活络、舒利关节的作用。

健身球操练方法:①单手托双球摩擦在掌心中行顺转与逆转运动。左右手交替进行,每3~5分钟交换一次。可让左手多活动些时间,开发大脑右半球功能。②单手托双球于掌中,在摩擦旋转的基础上逐步达到互相交替旋转,至双球互相离开旋转。旋转方向及动作与摩擦旋转相同。③带音节的旋转。④里外跳跃转动。⑤双手四球运动。

每个人的手掌不同,选球进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手掌的。而以空心球为佳。空心球不耗体力,运动量相对于其它的球类较小。

(2)乒乓球:打乒乓球可带动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有全面健身作用。

(3)台球:是一种国际上流行的室内娱乐活动,是智力与体力,运动与娱乐集于一体的健身运动。

(4)羽毛球:老少皆宜,运动量可控制。

舞蹈:是一种既锻炼身体又有利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运动。

扭秧歌:是一种简单易学、娱乐性、趣味性极强的健身运动。

旅游:可开阔胸怀和眼界,增加、情趣、锻炼身体,每周可近游一次,每年可远游一次。

骑自行车:是一种技术性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谨防交通事故。

游泳:是适合中老年人进行锻炼的一项全身性健身运动。水温宜在30℃以下,属于冷水浴场。

(1)冷水对人体的物理、化学刺激作用能使机体生理功能产生一系列变化。研究表明,当皮肤受到冷水刺激时,血管则收缩,将大量血液驱入内脏和深部组织,引起内脏器官的血管扩张,继而皮肤的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流入体表,内脏血管又处于收缩状态,这样全身血管不断地一张一缩,得到锻炼,保持管壁的弹性,防止硬化,增强心脑功能,冷水浴能使血液得到更好的循环。

(2)水压可改善心肺功能。人站在齐胸的水中,则受12~15千克的水压,必须加深呼吸,才能完成呼吸动作,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因此游泳可以增加肺活量。

(3)有利于各关节的锻炼。人在水中将平时的直立运动变成水平运动,使腰椎、四肢关节的活动量增加,使周身得到协调锻炼。

(4)皮肤得到水中化学物质刺激,能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保护皮肤,防止皮肤病发生。

中老年游泳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要集体或结伴而游,不单独行动,防止溺水和其他意外。下水前要有3~5分钟冲洗或擦身,使身体逐渐适应后再下水,预防着凉感冒。游泳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千万不可到急流、漩涡中游。游后用干毛巾擦干全身,穿好衣服,防止日光曝晒。

跑步:

(1)长跑:它是一种常见、不受器材条件限制的运动。也是一项全身性运动项目。在长跑时,全身各部位、各系统活动增强,肺活量加大,可改善心肌营养,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机体亲陈代谢,使脂肪转化为热能,并有减肥、健美作用。

跑步时由于排除杂念,精力集中,使大脑皮质工作疲劳得到较快恢复,改善睡眠,使精力充沛,提高各器官的灵敏度。

跑步流汗可把体内的铅、锶、铍等致癌物质排出体外,故有防癌作用。此外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延缓衰老。

跑步要领:上体稍前倾,两腿略弯,重心前移,速度每分钟80~120步,每次锻炼要保持30分钟。也可以因人而异。

(2)慢跑: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可到户外慢跑30分钟。长期坚持按计划进行慢跑(中老年以傍晚为好),能振奋精神,有利于身心健康。

(3)原地跑:遇到雨、雪或大风天气,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锻炼时,可在室内原地跑步替代,每分钟70~90步为宜,持续10~30分钟,先慢后快减慢。最好出少量汗,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跳绳:这项运动能增加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力,使大脑的思维与反应更灵活、敏捷。经常跳绳,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慧颖。绳头刺激拇指穴位,促进全身经络循环,双脚有节奏地与地面接触,供给大脑更多的特殊能量,益智健脑。跳绳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另外踢子也有同样的作用。

举哑铃:是一种使两臂致全身肌肉得到锻炼的运动,达到体态健美,身强休壮的目的。一般每周训练3次,每次30分钟。

做平衡操:面向墙壁,伸直双手,手掌紧贴墙壁,使身体成一条直线,然后弯曲手肘,全身做一前一后动作,每天8~10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受益颇多。平时站立,行走要保持平衡,成一条线,步伐稳健,忌侧身、弯腰、垂头等不良姿势,如果坚持做到这些同样能收到平衡操效果。

练下蹲:若预防直立时产生头晕眼花等症状,练下蹲这种运动效果最佳。方法为:双腿弯屈,体质较好可全蹲,蹲下后停1~2秒钟再站起来,体差或老年人可半蹲或略作屈膝状,逐渐加大下蹲力度。一般每天做2~3次,每次36下,贵在坚持。

唱歌: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运动。歌声可加快大脑中一种称为肽的物质的分解运动,从而活跃以肺为主的全身器官。每天早晨、傍晚或工作之余面向蓝天大地引吭高歌,可防止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老年病。

爬楼梯:用爬山的心态面对爬楼梯,可以取得与登山运动类似的健身效果。突出增强下肢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保持下肢关节的灵活性,也增强内脏功能,心肺功能。

近年来,随高层住宅日增,爬楼已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活动,此活动不受时间、条件限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全民开展健身运动的好方法,值得提倡。

爬楼梯的锻练方法:分三种,快跑登楼与慢跑登楼适合年轻人;缓步登楼适合中、老年人。以一个楼层为12级,每级高20厘米为标准,一分钟可登6个楼梯组,中老年人可在开始一分钟登4个楼梯组,大约1秒钟登一级。12级用12秒,转弯平台用3秒。3分钟时间登12个楼梯组,等于上到7楼。下楼用2分钟。休息一段时间,再重复。开始只重复一次,逐渐增到2次~3次。最后一般稳定在重复5次的状态上。身体好的可重复7次,或更多。运动量可参阅脉搏数,一般保持110~120次/分钟,比较合适。或以170一年龄二运动后脉搏数为参考。如此锻炼,能使精力充沛,头脑灵活。锻炼时间以半个小时为佳。

爬楼时注意事项:时间选在楼道上行人稀少,楼梯要清洁,通风采光良好,以空手轻装便鞋为宜。

10、运动保健的常见运动项目有哪些?

气功

气功是现代的心理疗法、体育疗法、自然疗法、信息疗法等的综合运用,它能发挥人的能动性,通过心理调节、意识和身体锻炼,提高人体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身”与“心”的高度和谐和健康发展。

太极拳

适合身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太极拳涉及全身主要关节和肌群,长期坚持可增进关节灵活性、增强韧带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

步行

坚持每天多走路,步行不受年龄、体质和场地的限制,活动量可自行调节,并可充分利用零星时间进行锻炼,例如徒步上下楼梯、上下班等。

徒步旅行

既可游览名胜,又可锻炼身体。步行要抬头挺胸,速度一般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或每小时5000米,快速可达7000米。要因人而异,以自己感觉良好为准则。每次最好不少于半小时。鞋袜要合脚,少穿衣服。注意安全。

乒乓球

打乒乓球可带动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有全面健身作用。

台球

是一种国际上流行的室内娱乐活动,是智力与体力、运动与娱乐集于一体的健身运动。

羽毛球

老少皆宜,运动量可控制。

舞蹈

是一种既锻炼身体又有利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运动。

骑自行车

是一种技术性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谨防交通事故。

健身球

健身球增强指、腕关节功能,养心益智,陶冶情操,适合大多数人。常言道:“十指连心”,健身球就有这个功效。人体12条经络,有6条经过手部,有三阴三阳,而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三经贯于手掌,在练习健身球时可把经络与神经、五脏六腑紧密联系起来,起到通经活络、舒利关节的作用。

与保健运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