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养生保健从哪些方面入手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存。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肾伤,春为萎厥,奉生者少。” 讲的是冬天的养生之道亦即养阳之道。意思是说,冬三月水冰地冻,万物都潜藏起来,人们应当早睡晚起,等待日光;要使自己的精神安静,神气内藏;要避寒就温,不要开泄皮肤出汗。如果违逆了冬季阳气闭藏之理,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季,就会发生萎废厥冷的病变。中老年人冬季活动锻炼,要待日光出来之后再进行。运动量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出汗,若安排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病症。1勿妄劳作,严防心梗,每年立冬后,第一波较长的低气温,都有一次明显的心肌梗死发病高峰,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血压变化,勿妄劳做,胸痛立即到医院就诊,不可因天寒延误就医。而老慢支患者,早晚多加衣服、戴口罩,关节炎患者可在家中热敷保养。2药浴泡脚,活血散寒冬日睡觉前,用中草药水煎泡脚,用力揉擦足心,除能御寒保暖外,还有补肾强身、促进睡眠、延缓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作用。冬季常用泡脚的中药有花椒、干姜、川芎、当归、艾叶、桂枝等温通经络的药物。3室内日光浴,百骸畅通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十分推崇冬季日光浴,他在《负冬日》诗中描绘了冬天晒背的体验:“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他能活到74岁,与冬日“负暄”有一定关系。4立冬坐功每天上午9~10点,面南朝阳正坐,左手按住膝盖,右手搭在左肘上,上身左右扭转回顾,接着双手交换方位,各做3~5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9次。可治: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面尘脱色,胸满食滞,肝逆面青,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眩晕目痛等疾。
2、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有哪些?
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及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人在这样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发季节,茵此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调节饮食
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摄取充足的、与其曝寒和活动程度相适应的热能。营养素的比例,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占15~23%、25~35%、 60~70%为宜。矿物质的摄取量也应较平时需要略高一些。维生素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摄取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满足优质蛋白 质的需求,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类得摄取量也需充足。
敛阴护阳
冬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首先要尽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 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 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阳气受到伤害。接着要避寒就暖。冬天气候较冷,人们要注意尽量待在温度室中的房间哩,减少外出次数。如要 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袜。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伤风感冒,并诱发呼吸道疾病等。茵此应减少洗澡次数,及洗澡过程的保暖 动作,幼儿、老年人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注意。
适度进补
在一般民众的观念里,寒冷的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中医对人体的调节滋补十分讲究,根据天人相应,时脏对应的理论,冬季属肾,肾主脏精而为生命之元,故冬月为四季进补的最佳 季节。意思是天气与人体方面四季时令对应五脏,冬季宜调理肾脏,肾是生命之元,茵此冬季进补重要的是滋补肾脏,肾强壮人体亦强壮。
3、冬季养生禁忌ppt
一忌无病乱补
二忌虚实不分
三忌多多益善
四忌凡补必肉
五忌以药代食
六忌重“进”轻“出”
七忌常补不变
八忌越贵越好
九忌过度贴秋膘
4、冬季养生保健,快,急
早餐熬五谷粥喝,晚上睡前热水泡脚,微汗即可,不要久坐,经常看远处,适量多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