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保健品购买分析

保健品购买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17 06:41:38

1、保健品如何选购?

真伪狗宝的性状鉴别本品呈球形,大小不一大,如鹅卵,小如板栗,亦有三角形,其色白带青,略显粗糙,有大多类圆突起小疙瘩,形似荔枝果皮状,断面白色,稍有光泽,似川蜡具放射蜘蛛纲纹理,有不明显环层纹,中央无异物核心,质略坚实细腻,指甲划之可掉粉末而留痕迹,有狗腥气,味微咸,嚼之无砂砾感。

鉴别狗宝歌:狗宝产自狗胃中,表皮疙瘩荔枝同,断面白色如川蜡,蜘蛛纲纹迭底层,口嚼无砂砾感,味有微咸狗腥气,研粉放于锡纸上,用火下烧急聚中。

假狗宝的歌诀:伪品狗宝要细心,外似杨梅不均匀。口尝绝无狗腥气,断面没有蜘网纹。

如何识别天麻的真伪“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这是鉴别天麻真假的口诀。这口诀中,松香断面是判断天麻真伪的重要依据。具体地说,天麻采收后因加工压扁,呈扁长椭圆形,皱缩,有时稍弯曲,顶端有尖而微弯的红棕色芽苞(俗称“鹦哥嘴”),末端有圆脐形疤痕(俗称“凹肚脐”)。表面呈淡黄色或浅黄棕色,略透明。

伪天麻有蕉芋根、羊角天麻、入地老鼠、马铃薯、大理菊等五种最为常见。

1.蕉芋根:其根茎外形颇似天麻,也有环节,但其表面蒙有一层白粉状物,质软而易折断,断面呈颗粒状,粉白色,无光泽。

2.羊角天麻:其块茎呈椭圆形,有的已压扁,两端微尖似羊角,顶部有残留的茎基。表面为灰黄色,环节明显,有不规则皱缩沟纹,质硬而紧,极难折断,断面呈羊角质样,灰白色或黄白色,其味微甜。

3.人地老鼠:原植物为观赏花卉,其根茎刮皮晒干后呈圆锥形,两端常折断而有纤维状断头,表面呈浅黄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纵皱纹和微凹陷的须根痕,将它放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布满细致的条状白色晶点,无环节。质坚硬,极难折断,其断面不平坦,有圆心环纹。气微臭,味淡而有刺咽喉的感觉。

4.马铃薯:其块茎经蒸晒、压扁之后,呈长椭圆形。表面呈黄色,具有不规则分布的凹陷芽根,没有点状环节,断面较平坦,角质样,略带规则。

5.大理菊:原植物为著名的花卉。其块根经加工后呈长纺锤形,表皮为灰白色或浅黄棕色,有宽纵沟纹,两端略尖并呈纤维状。质硬,难以折断,其断面凹凸不平。味淡,嚼之粘牙。此品有时诈称为“四川剥皮天麻”。

天麻药性平和,其功效颇多,人们都乐于购买在家庭备用。如在农贸市场购买时,上述真伪天麻的识别方法可以给你作重要的依据。

木香的鉴别木香是经由广东从印度进口,故名称广木香。因从印度引种在云南安家落户,现在云木香代替了广木香。

1.云木香:多为半截的圆柱形,上粗下细,有的根头上如胡萝卜顶,气味清香,具特异甜蜜香气,味苦而辣。

2.川木香:多圆柱形,质疏松,折断面现菊花心,表面黄褐色,味苦,嚼之粘牙,气味稍浊,质量较低。

3.祁木香:河北安国的青木香,原土木香亦系木香类,多由纵面切成块状,质干枯气,味淡薄,质量较次。现以安国青木香为祁木香,因安国县古代称祁州而命名。

4.青木香:为马兜苓的根,条状,野生。

几种木香的鉴别歌诀:中医习开广木香,使命完成回印邦,云南木香来代表,效果同功广木香。云木香多半截替,根头上如胡萝般,上粗下细特异味,微苦而辣气蜜甜。川木香多圆柱形,断面菊花心疏松,表面黄褐气味苦,嚼之粘牙质低平。青木香产药州关,祁州种植有经验,祁产木香不药用,出口日本外汇换,马斗兜根为正品,青木香名落实现。

鉴别牛黄的几种方法1.火烧有毛角味,人造牛黄的无毛角味。

2.口尝,初微苦后感甜,有清香鲜美感,随液溶化无渣。

3.透甲,沾水磨指甲上,黄色素渗透甲质,经多次洗手,色素不脱。

4.干透牛黄投放清水中。虽湿润透,但形不变者为真。

5.鲜牛黄验质,用针刺透穿孔,没有硬物阻碍者证明熟透。鲜黄折干黄以三分之一,基本正确。

验质牛黄鉴别歌:

牛胆结石黄牛黄,筒状管黄肝管藏,红黄矫艳球形状,薄层重迭到中央,口尝先苦后感甜,清香愈快溶化芳,鲜黄完整检验质,针刺穿孔熟透黄,水泡干黄形不变,色素透甲难洗光,清心解热醒大脑,珠贵药品功效良。

野山人参和园参的特征鉴别1.芦:极大大多的山参均是圆芦,因年龄越久,上部芦碗逐渐消失,而形成圆柱状,因而称为圆芦。芦体节紧,上部四面密生天然长成的芦碗(珠结),碗的边缘扎楞,形如马牙,因名马牙芦,很少有生长竹芦和线芦。人工栽植的园参大多无圆芦,在芦的一面或两面生碗的亦少。

2.芋:山参之芋多为枣核形,顺生下垂,不向上伸,如生两枝以上者则互生。园参的边芋多是上粗下细,状如参腿,不向下垂,而向上或旁伸。

3.体:山参之体多菱角状的短横体。即是顺长体亦多为上粗下细之灵体。但笨体极少。园参多顺长体,有短横体者亦显呆笨。

4.纹:山参之纹细而且深,尤在肩部更显密紧,而多呈螺旋状。园参纹通常疏而且浅,(多年老种参)则全多生粗横纹,但其纹多断而不续。

5.皮:山参皮细而结,光而不粗。园参外皮粗松而嫩。

6.腿:山参之腿仅生1—2条,三条者很少,其腿上粗下细,比较均匀。园参生腿较多或粗或细,上下粗细不均匀,两腿并生一处,且大长腿或短粗腿。

山参之须有明显的小疙瘩,俗称“珍珠顶”,是山参特征之一。并因生长年久,纤维紧柔难以折断,口嚼如麻难以碎断。园参之须短而嫩脆,多丛生如刷帚状,年久老参亦生有疙瘩,但不明显。总之野山人参,因其自然生长于山岭,每枝形重不同,因而鉴别方法难定标准,根据以上六点逐一参考,才能加以鉴定。

野山人参鉴别歌诀:

细芦下圆上马牙,锦纹深顺序不杂,体似菱角两枝腿,须有珍珠小疙瘩,皮细结实光不糙,参芋顺生下垂扎,参质纤维难折断,咀嚼不碎乱如麻。

园参鉴别歌诀:

园参芦碗两面生,垂须上粗向旁伸,体形长顺显呆笨,纹理断续线不深,外皮粗糙松而嫩,须短而脆无珍珠。西参质地坚实重,断面明显菊花心。朝鲜参芦二批头,断面坚实色棕红。

伪充人参四种简介:

多年以来所发现的以假充真的人参四种骗人非浅。为了辨别真伪,特分析如下,供作参考:(1)华山人参手指形,久服青光眼致生。(2)土参木芦无疗效,化验实际无成分。(3)准参顶陷无横纹,口尝味与薯干同。(4)参芦误作人参服,服后中毒伤害人。

人参芦为什么催吐:人参供药用的为根和叶,在根叶中间的参芦含大量的草酸钙成分,能与胃中的盐酸相遇生成草酸,草酸有催吐作用,能使人恶心呕吐,因此人参在调剂时必须去掉芦头。但古书中未说明确,仅在瓜蒂散中虚者参芦一味句。

血竭的真伪鉴别血竭为块状,或研成粉状。块状表面呈黑紫色,具光泽,局部粘附本品紫红色粉尘,质脆易碎,断面平整,有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微涩、咀嚼时有粘齿感。本品在水中不溶或微溶,在热水中软化。

鉴别方法如下:

1.取本品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淡紫红色,以火燃烧则发生特殊香气。

2.取本品粉末少许,以乙醇溶解呈鲜红透明溶液,加盐酸10滴及水10-15滴,产生棕黄色沉淀。

本品以发亮、紫红色粉末,遇热变软熔化者为佳。

麝香的真假鉴别麝香是名贵中药,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的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对其伪品或掺假品的鉴别可采用如下方法:

1.以舌尝少许,有香气强线直入心脾者为真品。

2.取麝香少许,置于掌中用手指来回搓揉,细腻成条而不脱色,粘手,香浓经久不散者为真品。

3.取麝香少许,用火烧之现白色灰烬,有芳香味的为真品。

4.取麝香少许,置于无色透明玻璃杯内,用开水冲泡或煮沸后倒进杯中,搅拌,静置,真麝香微溶于水,大部分沉淀在水下,水溶液呈淡黄色,香气浓而持久。假麝香的水溶液色黄黑、棕褐或红棕,常浑浊,上浮者多为木质纤维、毛绒、粉面,下沉者多为动物内脏等。

5.用易吸水之洁净纸一张,取麝香少许置纸上,将纸折合,稍用力压,如系真麝香,则纸上不留水迹或油迹,纸亦不染色。如纸上现水迹,则为发水香或没有干的麝香。出现油迹,则为浸油之麝香。如纸染色,则为掺假的麝香。

蟾酥的真伪鉴别舌尝:味辣而苦,尝之舌端有刺激感觉,而残留持续性麻痹,长时间接触皮肤或黏膜能引起疼痛而发泡。

用清水一碗将酥粉化开,如见水即变色,水面浮有泡沫者为真。伪者入水不动,可以区别。

手握酥饼用力向桌边棱击打,断面2—3块,碴口锐利,光泽灵活,形似玻璃碴风眼均匀者为真。酥饼击开之断面碴口发呆,强光而滑。风眼大小不均,形似面包断面状者,是掺熟食面或用黄米面蒸熟制作的伪品。

酥饼击打时酥脆数片碴口极亮,嗅之有胶臭者,是内掺水胶伪品。酥饼外面黑色,击开后里外均黑色如一者乃掺猪血的伪品。

断面沾水,即出现白乳状白汁,口尝味初苦微甜,而后持久麻辣刺舌感为佳品。

颜色分析歌诀:

春季灰白夏秋黄,日照中黑陷内藏。接年保存外棕色,久存外黑内红黄。

蟾酥几种鉴别歌诀:

真品:

(1)真正蟾酥鉴别质,断面沾水呈乳状。口尝味苦后微甘,持久麻辣刺舌感。

(2)蟾酥细粉水中倒,立起变化浮沫泡。

(3)桌棱击打二三块,碴口锐利玻璃段。光泽灵活有滑性,风眼均匀显好看。

伪品:

(1)断面发呆光而滑,风眼如同面包断。内掺蒸热食面粉,伪品冒充将人骗。

(2)击打酥脆碎片余,内掺水胶臭难移。

(3)里外棕黑掺猪血,混充蟾酥把人欺。

虫草的真伪鉴别虫草,即冬虫夏草,鉴别方法通常如下:

真品:呈条形,由虫体和菌座两部分相连组成,全长约9—12厘米,虫体似蚕干,约3—6厘米,粗约0.4—0.7厘米,呈深黄色、中黄棕色,外观粗糙,环纹明显,有环节20—30个,腹部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较明显,质脆易断,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黄。菌座自虫头长出,弯曲棒状,上部略大,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断面空虚,粉白色。味甘稍苦,略有腥味。

假品:多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干燥根茎(又称地蚕),形状似纺锤,表面淡黄色至灰黄色,环节明显比真品少,只有2—11个,腹部无足,形似幼虫,无子座,质地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状,尝之粘口无草菇香味,味微甜。此外还有用淀粉、面粉、玉米粉,加少许胶质,调以色素,压制成的假虫草,有的在虫体内插入金属丝的劣质虫草等,不宜购买。

三七的真伪鉴别三七,即田七,参三七等,是名贵的中药。市场上伪品较多,鉴别方法如下:

1.外观:真品三七是纺锤形或类圆锥形,长约1—6厘米,直径l—4厘米,颈部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侧面有支根断的痕迹,表面光亮,为灰绿色,带有部分残存的灰内松皮,有横向皮孔及不连续的纵皱纹。质坚实,碎后皮质分开,中央木质部色较深,呈菊花心状。以个大、质坚、体重、皮细、断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无裂纹,有菊花心者为佳。

伪品,通常为莪木的干燥根茎,呈卵形、圆锥形,表面为黄褐色,长3—6厘米,有人工刀刻状,似真品,体重,质轻,断面为棕黄色,同真品比较差别明显。

2.口尝鉴别:真品三七有人参气味,尝之苦后回甜,伪品气微辛,味微苦,有辛辣味,不回甜。

西洋参的真伪鉴别我国现在市场上的西洋参有两种,一是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一种是引种的。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参型呈锥条状,粗长如指,无芦、无须,近头处有较明显的体纹5—10圈,表面有横向突出的皮孔,体质坚硬,断面呈颗粒状,有一浅棕色环纹,并有棕黄色油点,无臭味,微甘,苦味浓。

而假冒西洋参,虽也呈锥条形,但长一些,上端环绕较多,全身有针刺状点,断面不呈颗粒状,有明显的菊花纹,无明显的棕黄色油点,味苦凉,苦味淡或无苦味等。此外,还有将沙参、白参冒充西洋参出售的,也需注意。

真假人参的鉴别1.生晒参外形:真品为纺锤形的圆柱体,主根肩部有横纹,且具有明显的纵皱,逐渐往下分叉为2—3条侧根,叫做参腿,较短并弯曲;在末端有许多细长参须。

色泽:表面呈灰黄色,横断面呈淡黄色。

味道:闻之有特殊气味,品尝微甘而略苦。

2.红参外形:真品呈圆柱形,体表有纵沟,皱纹,根部可见横纹,下部有2—3条扭曲交叉的参腿。

色泽:表面半透明,为红棕色或深红色,少许参上部不透明,呈暗黄色斑块。

味道:闻之有微香,但尝之,味微甜。

假冒人参有野豇豆,栌兰、山莴苣、商德、桔梗、莨菪等。与真参主要区别是根茎部无芦碗,肩无环纹,参身有根,表皮粗糙,气味各异有刺激感。

燕窝的识别燕窝是一种直径约4厘米左右,颜色像生丝的东西。鉴定家通常把燕窝分成三大类,即红色的“血燕”;白色的“官燕”和黑色的“毛燕”。

血燕最少也最珍贵;“官燕”是洞燕每年第一次做的窝;品质最次的是“毛燕”,含有许多杂物,必须除尽杂物才能食用。人造燕窝价钱便宜,有的经营者把它当作真品,鱼目混珠卖给顾客。好的燕窝系丝条状排列,水浸后呈银白色,且晶莹透明,有弹性(轻拉会伸缩);如出现有黄色,不伸缩者则为假品。

2、老年人怎么才能避免被骗买保健品

我最近也是被这样的问题烦恼,家里老人天天赶场听讲座,家里保健品都一堆一堆的的,花好几百买即使块钱的东西,我搜集了这份《老年人防骗大全》,打印了给老人,让老人一条一条对着看,看他们听的讲座是不是骗人的。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认清事实吧。希望能帮到你。没别的办法,又不是小孩子。
《保健品骗局骗术大揭秘》 保健品虽具有保健功能,但不是药品,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只能辅助治疗,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而且因人而异。不讲科学乱吃保健品,不仅难以起到保健功效,还会损害人的健康。保健品生产商鱼龙混杂,不乏资质不高甚至没有资质的生产商。很多保健品实际上并不具备广告所说的功效,甚至使用后会起严重的副作用,假劣保健品还可致人死亡。一些不法商人给老年人设置“陷阱”,采用各种推销方式来骗取钱财,并且频频得手。老年人辨别能力有限,往往掉入“陷阱”而被骗健康、钱财。 推销保健品的9种常见骗局、骗术大揭底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而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夸大功效的现象。尽管媒体关于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报道屡见不鲜,仍阻止不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热情。针对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可谓层出不穷。
骗局1 “专家”义诊免费讲座。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途径,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骗局2 大肆宣传疗效。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
骗局3 产品“包治百病”。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骗局4 “慢性病也能治愈”。说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世界医学难题居然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违背医学,满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
骗局5 “进口、专利、高科技”。打着“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旗号,吸引老年消费者。有意夸大宣传,将普通的商品宣传成高科技或绿色环保商品。
骗局6 “免费旅游”、“赠送体检”。以免费专车、旅游、赠送体检等“策略”推销保健品,诱导老年人消费。
骗局7 “陪聊”搞感情促销。有些独居的老人,很希望与人交流,骗子们就抓住这一点搞感情促销。先是对老人家热情招呼,然后天天上门陪老人说话,还帮忙做家务,取得老人的信任后就开始推销价格不菲的产品。
骗局8 步步设套,最后“走人”。第一天办免费讲座,并赠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回家试用,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一般几百元,仍承诺退款;第四天“走人”。
骗局9 “买保健品能发财” 日前大连一家厂商称“健康投资”回报丰厚,只要购买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保健品,不仅可以获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内的种种丰厚赠品,更诱人的是可以获得大量该集团公司的原始股。证监部门表示,类似行为涉嫌变相、非法发行原始股,但“买产品赠送原始股”的方式实际是在打擦边球,这给证监部门和工商部门对其进行查处都带来了难度。总结分析老年人买保健品上当个中原因,既有老年人健康意识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也缘于骗子的推销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
最近工商部门总结了近期推销规律:
第一步,一些经营者会注册个体工商户执照,取得合法经营身份,进一批有批准文号的保健品或普通食品放在店内销售,为推销产品作铺垫;另有一些经营者会在居民区、公园等地分发参加保健知识宣讲班的邀请书,并注明,与会者有礼品赠送。
第二步,截取相关的医学资料印制成册,以理论探讨形式进行病情剖析,但不作任何产品宣传,目的是让老年消费者放松警惕,并迫切想知道如何治疗。
第三步,播放正规的医学宣传片,要给老年消费者造成一个久病逢良医的错觉。
第四步,气氛营造到一定程度后,有些经营者便会当场销售,给予各种承诺,想方设法让老年消费者购买。如果老人钱不够,他们就会送货上门再结算;有些经营者则会“放长线钓大鱼”,只要求填写健康调查表,然后上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建立长期的营销关系。
《民警总结常见骗术》
1、举办保健讲座 商家通过组织老年人参加保健讲座推销药品。每瓶标价数百元的保健品,实际上价值仅几元。组织免费旅游 以老龄办、助老工程组织活动的名义打电话,邀请老年人参加免费旅游和义诊,然后租用大客车把老年人送到景点,借机请所谓的 “专家”进行现场保健知识讲座,进而推销各类保健药品。
2、宣传投资项目 为把自己包装成正规公司,一些骗子首先在高档写字楼租下房间,精心装潢,然后虚构“投资项目”到处宣传。老年人来投资咨询时,他们热情接待,并请所谓的分析师“分析”行业背景、利润走向,以高额利息诱骗中老年人加盟投资。一旦老年人投入资金,公司就会人去楼空。
3、上门维修检测 骗子一般两人,谎称是暖气维修工,受物业公司委托到居民家中检修暖气,然后伺机实施盗窃。也有一些伪装成检测人员或民政工作人员,以检测煤气或办低保的名义,上门实施诈骗或抢劫。
4、冒充老人子女朋友 骗子谎称自己是被骗老人子女的朋友,能说出其儿子或女儿的姓名、工作单位等情况。取得老人信任后,便谎称家人有病急需用钱,向老人借钱。
5、掉包分钱 骗子一般在两人以上,骗子甲在匆匆行走时故意掉下一个包,里面装有成捆现金。老人拾到时,骗子乙立即上去要求“见面分一半”。此时甲返回找包,乙见状骗老人说:“你带上捡拾的包,我引开丢包人,为防止你独自带包逃走,必须将身上带的现金或值钱的物品押给我,待丢包人走后再分钱。”两名骗子走后,老人才发现包里的钱是假币。
6、其他骗局形式
一、 “招聘”、“招工”
二、祖传秘方:骗子们摆放在地摊上的的所谓海底珍珠、虎骨、虎鞭、牛黄等“珍贵药材”,大多是用牛骨、猪骨或其他相近物质,经加工、伪装而成,由同伙在一旁“忽悠”,引人上勾。提示:患有各种疑难病症还是前往正规医院治疗、或有行医资格的个体门诊治疗,切勿因顾及脸面而耽误救治,甚至引来更大灾祸。
三、手机短信
您与这些骗子取得联系时,他们总会找出“缴纳所得税”、“邮寄包裹费”、“折抵现金手续费”等等名目繁多的借口,让您先期把上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万元的费用汇入他们指定的银行帐户。一旦您把钱汇了出去,便中了骗子的圈套。 提示:短信中奖莫轻信,不宜轻易把款汇,提供线索助查案。
四、住宅电话失密 :作案手段 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您的家庭住宅电话号码(有时还有家庭成员)和手机号码,随后便假冒“刑警队长”身份,通过手机联系,让您停机若干小时,以“配合警方查案”云云,以切断您与家人的联系。当您停机后,不法分子随即挂通您的住宅电话,对您的家人谎称“×××出车祸了!正在手术!请速汇×万元到××地点!”家人情急之下,又与您无法联系(此刻您的手机正处于关机状态),往往听任不法分子摆布,将钱款汇入其指定的去处。数小时后,您与家人的联系恢复正常,方知受骗上当。 提示:警方办案一般情况下不会干涉普通公民的通讯自由,更不会用手机联系的方式要求普通市民“配合办案”。因此,市民在接到此类来历不明的所谓“刑警队长”、“刑警”的电话时,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同时市民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外出时,不要轻易将手机、住宅电话或家庭成员情况透露给途中偶遇的所谓热心“朋友”或“同行”,以免引狼入室。
五、证件被盗用,需汇钱了事。洛阳市民李女士的父亲王先生今年80多岁,10月19日上午,王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对方说他是长沙市公安局的,他们查到我的身份证被人盗用,别人以我的名义买了100多万元的毒品。”王先生回忆道,当时自己被吓了一跳,一时不知所措。电话里的“民警”告诉王先生,他现在可以帮助王先生将此事了解,让他免于刑罚,前提是王先生给他汇2.3万元。“民警”还交代王先生,千万不能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人,要立刻去汇款。想到事情可以迅速了结,王先生马上答应了,并立刻出门将2.3万元汇入“民警”提供的账号。当日下午,李女士下班回家后,王先生才向她提起此事,李女士得知父亲被骗赶忙报警。民警提示:骗子利用老年人易紧张、判断力差等弱点,通过电话骗取老年人钱财。老年人在家中接到陌生人电话,最好转接给子女,或报警询问。
骗子无孔不入,老年人该如何防范?坚持如下原则,让老人毫发无损:
首先,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其次,平时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第三,远离可疑人员。现在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我们提醒老年人,千万不要和 “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第四,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
第五,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一般来讲,所谓年收益能“保证”超过10%的,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
《真实案例分析》
1、1月8日,家住银杏巷的余大妈被一位中年女士以借钱为名骗走4100元,这位女士曾多次以好心人身份到老人家中与其聊天。得知被骗后,老人才发现对该女子的身份一无所知。在这些处心积虑的骗局中,以健康、亲情为诱饵的骗局,老年人最容易上当。老人在动用钱物时,应主动与家人或亲朋好友进行沟通,这样会减少或避免上当受骗。同时给自己充电,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提高识别能力。当一个人的识别能力提高了,就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避免上当受骗。不要轻信他人,遇事要听取多方意见后再下决定。老年人在与不知底细的陌生人交往时要有一定的警惕性,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贪图小恩小惠,不要随意透露个人真实信息,尤其涉及到钱的问题时,更要多加戒备,考虑周全,如果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或者有任何疑问,不要立刻做决定,多征求子女和身边朋友的意见,做到三思而后行。要与时俱进,经常看新闻读报纸,增长见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老年人平常要多听、多看,多了解社会上的人和事,多看新闻读报纸,关心国事民生,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开阔自己视野,吸取他人的经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对各种骗术的防范和鉴别能力。
2、家住西安的王奶奶年近八旬,退休前是一名国企职工。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奶奶听别人介绍去听了一次保健品的讲座,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据记者暗访发现,所谓的“老人协会”讲座就设在一租用的民房里,不少老人挤在里面认真地记录着“讲师”所讲的内容,四周有不下10名“工作人员”监督,严禁老人或家属用手机等工具进行拍摄。而“讲师”则采用各种挑拨离间的手段忽悠老人从家里拿钱购买保健品。但等大部分人一交完钱,就立马人去楼空。
3、2016年3月10日,南京浦口区泰山新村一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一老太拿了一张假支票前来取钱,被拒绝后还纠缠不休,报警求助,接警后民警随即前往现场。经一番盘查后,发现老人是受骗被人忽悠购买保健品,对方称此支票上的钱是返还给老人的,经银行核实,此支票确实是假的。
4、2016年,西安一名69岁的高校退休老师说,他看到很多老人从酒店里出来,手里都拿着一些盆子之类的东西,好奇就问了些人,得知能听保健知识还能免费领礼品,于是跟老伴都加入了这个行当。结果听了3天课,让对方忽悠走8000元买东西。事后不久,儿女把老两口一顿批评,感觉到上当的他跑到酒店找人,早已人去楼空。
5、2016年8月,福建龙岩永定区一酒店内,一场养生讲座的举办者向老人推销鹿筋壮骨酒等商品,从2800元到5600元不等,吸引很多老人购买。据悉,讲座前期多以关爱老人为名进行,并送一些鸡蛋和面条,鼓励老人邀请更多的人一起听讲座,之后便慢慢开始让老人缴纳小额现金购买廉价商品,并于第二天退回货款,慢慢将购物金额提升到几千元。所幸,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现场揭穿骗局,为70多位老人挽回了损失17万余元
6、2016年,一家保健品公司用免费旅游将老人们骗到北京房山六渡桥度假村,两天下来,不少老人花了万元购买保健品。但老人们不知道,从一开始的电话邀约就是陷阱。保健品公司从网上以两毛到一百元不等的价格买来老人的资料后,按照话术先以旅游名义打电话邀约老人,“一天打上百个”。老人约出来后发点小礼品,再聘“养生专家”给看看,最后带着老人参加会销。之后的事儿,就由会销公司接手。
7、老年人身体衰老,很容易病痛增多,为求不得病,他们往往会陷入保健品骗局。2015年,家住兰州的崔大爷老伴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就背着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4个月内用12万余元钱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当崔大爷得知老伴被骗后,对方公司还打来电话,找各种借口索要钱财。在投诉无门的情况下,欠债累累的老人只得向骗子告饶:“放过我们家,不要再给家里打电话了。”
8、近日,媒体报道称,一名78岁老太被拉进疗养店里体验足疗,3个月内被游说陆续花了25万多元,办理了各种治疗卡。觉得没有任何疗效的老太随后把店家告到法院,要求退款。其实,这种老年人被忽悠诈骗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究其原因,物质和情感两方面的需求被扭曲,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从而使老年人被骗几率大幅增高。
9、中奖诈骗也是常见的骗术。2014年12月24日下午,南京江东派出所接到一家银行工作人员的报警,一名七旬老人声称自己中了大奖,要汇款给对方缴纳所谓的税收,工作人员担心其被骗,但老人不听劝说,非要汇款,且对民警说话很难听,责怪对方耽误了自己中奖的机会。最后无奈,拖延到下班,银行以网络不通为由婉言拒绝了老人的汇款。警方查明,该老人的老伴已去世,子女也不在身边,平时都是孤身一人。
10、2014年,西安的何师傅接到一个自称是收藏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他的手机号中奖了,可以低价购买一套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纯金纪念币。心动的何师傅花了1500元买了一套。没想到货到后发现是一套“金钥匙”,而且发票、收藏证书都是假的。
11、而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民族资产”解冻骗局,实质上是中奖诈骗的升级版。骗子利用宝藏情结,诱使他们中招。2009年2月,时年75岁的美籍华人陈先生被骗案在北京开审。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间,拥有博士学历的他,却被只拥有小学文化的周志评等3人冒充国民党元老,以解冻13兆民族资产为由,先后骗取人民币74.9万元。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为首的骗子周志评当时已年近99岁,其余两名被告也都已50多岁。
12、投资诈骗则是另一个老年人容易中招的骗术。老年人对养老钱等物质保障信心不足,想通过理财等手段寻求安全感,便很容易上当。2013年,北京大望路一家公司专向老人兜售国外连体钞及邮品,说能迅速升值。多名听信忽悠的老人分别花了数万到几十万购买,不想“分红”没等到,公司却搬走了,业务员也联系不上。察觉被骗后,老人们报警。
13.2016年,家住北京丰台区的老人听信朋友介绍,将房产“抵押”给了一家公司,然后将抵押款交给了一个人理财。老人原本是想理财结束拿回本息,再拿本金赎回房本。没想到,理财的人一个子儿不给,而抵押出去的房子也被过户了。之后,买了这处房子的人催促老人搬家,甚至把家具搬了出去。
14、2014年,超过20位市民来到广州市白云区公安分局报案,他们的年龄从50岁到80岁不等。大约在一年半之前,他们先后认识了一个名为姜国梁的男子,他给了老人们一条“水库养鱼发财路”,因收到前期利息而被“鼓舞”的老人们先后“或借款、或投资”,交给了他3万至200万不等的金额,然而从当年1月起,“返利”彻底消失,姜国梁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15、家住湖南益阳赫山区的杨奶奶省吃俭用一辈子,才攒下了将近16万元的养老钱。可2016年有一天,她在家中接到了一个自称上海警方的电话,说国家在清查她,让她把钱都转到一张卡上冻结三天。为证清白的她按对方要求照做,并告知了密码,她的15.8万元毕生积蓄瞬间只剩2毛5。这让年近七旬的老人根本无法接受,郁结于心在家卧病不起。
16、而还有一些骗子会利用老人特殊的成长背景和爱国情绪,进行隐形诈骗。2011年9月30日,“建国先锋——共和国杰出人物国庆座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全场共有约500人参加,其中七成左右是退休老人,他们中大多数胸前都别着奖章。据了解,参加这个座谈会,一般要交纳2000—2600元的入会、住宿和餐费。以每人2000元计算,500名参会者共交纳100万元。而相关单位表示,从没有组织过这项活动。
17、老年人容易被骗,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爱贪小便宜,辨别能力弱,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安全感在儿女、社会那里得不到满足,而善于揣摩心理的骗子利用这点,“甘当儿女”,口蜜腹剑,才一步步将老人诱入骗局。图为2011年,兰州出现多个保健品推销团伙欺骗数千名老人,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这些团伙往往打着“替天下儿女行孝”的幌子,在影剧院、地下室等场所诱骗老人参与,他们先给老人一些小礼品吸引老人每天清晨前去“听课”,然后开始洗脑,最后向老人推销两三千元不等的保健品,购买保健品的老人成为他们的“会员”,得手后就逃之夭夭。
那么,社会上针对老人,或者老人容易被骗的骗局有哪些呢?调查显示,主要有下列几种:
其一、以健康为诱饵:这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种骗局,可以演化成许多版本。有的骗子以免费体检、免费服务为名,深入社区,忽悠中老年人“身体有病”要及早治疗;有的则在宾馆酒店、教室礼堂举办所谓的“健康讲座”,诱导中老年人购“神奇”药品或理疗器械。
其二、以亲情为诱饵:此类骗局常以当事人的子女、亲友发生车祸、欠债等意外事件为由,要求当事人转账救急。当事人听到这样的消息,常常会因为心情焦急而乱了方寸,情急之下,按照骗子的要求行事,因而上当。
其三、以发财为诱饵:此类骗局主要针对发财心切的当事人。骗子描绘只要参加他们集资、参股等投资理财活动,或者购买奇特的宝物、古董,就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骗子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放长线钓大鱼,给予当事人一定的甜头尝尝,当敛财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随即销声匿迹,让上当者叫苦不迭。
其四、以分赃为诱饵:此类骗局多发生于街头巷尾,以捡到大额现金、贵重金属、珠宝等值钱的物品为诱饵,让当事人参与“见者有份”的分赃,然后以分赃现金不足需要筹钱为由,由当事人拿现金或贵重物品作为抵押,保管捡到的贵重物品。其实,所谓的贵重物品或钱财,要么是假货,要么就被调包。
其五、以“权威人士”为招牌:此类骗局涉及健康、发财等多种骗局,而担任忽悠职能的人常常是披上权威的外衣。例如,养生专家、海归博士、古董收藏鉴定师、荐股分析师等等,反正什么来头有效,就顺手拈来当作招牌。而当事人往往被这些耀眼的光环所唬倒。
其六、以恐吓手段圈钱:此类骗局常见于利用电讯手段威吓当事人,他们常常冒充公安、银行、电信公司,甚至孩子、老师、亲友等,一个电话,一条短信,甚至网上聊天工具,告诉当事人亲属遭绑架,银行卡密码泄露被盗用等。什么让当事人担忧害怕,他们就采用什么手段,让当事人上当。
其七、以“碰瓷”加威胁手段行骗:此类骗局以当事人碰撞以后致人受伤为主要方式,其同伙配以恐吓威胁、和事劝架等多种方式,让当事人掏钱私了。
那么,面对这些处心积虑的骗局,老年人最容易上当的是哪些呢?调查表明:以健康为诱饵的骗局最容易让老人上当,达到73.3%;其次是以发财为诱饵的骗局,达到48.4%;位列第三的是以亲情为诱饵的骗局。
那么,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被骗呢?本次调查表明:有74.9%的受访者认为老年人特别关注健康,害怕生病,这是他们容易受骗的主要原因;有44%的受访者认为老年人的信息来源渠道陈旧,对很多新事物,包括骗局了解不够;有39.8%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老年人年龄关系,认知能力退化。以后依次为,老年人有较多的盲从意识,老年人渴望亲情友谊、渴望被尊重等。
通过对一些老年人受骗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孤独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
本次调查显示,大约有5成的老人不与自己的小辈一起居住,老年夫妻一起生活的为37.8%,老太太单独居住的为8%,老先生单独居住的为5.3%。这些单独居住的老人,缺乏家庭关心照料,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精神空虚的弱点,主动嘘寒问暖,骗取信任后诈骗。-些老年人热衷于参加保健品讲座,一方面是重视健康,另一方面是由于内心孤独,明知道是促销活动,就想去凑个“热闹”,去的时候还想着捂紧自己的口袋,但一到现场,就挡不住诱惑。
部分老人的“贪小”心理作祟。有些老年人存在着贪图非份之财的心理弱点。走在马路上,遇上有“生财之道”的机遇,如工地挖来的金元宝,中奖的易拉罐提环,小票可变成大票等,都当作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明明摆着很多蹊跷的事,只因贪财心切,也就自然看不到了。骗子对他们说什么,他们就相信是什么;骗子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有些老人希望能够证明自己。老人退休以后,远离了长期伴随自己的社会角色,部分老人有一定的自卑意识,加之与小辈的共同语言不多,有时候甚至感觉被小辈看不起,因此希望通过某些成功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类老人很容易被投资类、收藏类的骗局所迷惑。而且往往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听人劝。
部分老人迷信权威从众心理较强。从认知能力来说,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面对花样百出的骗局,如何防止老人被骗?受访者认为:需要社会管理机构,家庭和老人共同努力。首先是管理机构需要加大打击力度。调查显示,就社会管理层面而言,受访者对各类骗局屡禁不止原因的分析还是比较理智的,有53.3%的受访者认为,骗子流窜作案,破案难度较高;有48.4%的受访者认为,有些骗局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或者介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之间,界限比较模糊,执法需要较高的智慧。然而,无论执法的难度有多大,有81.1%的受访者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显然加强打击管理是受访者的共识。同时,受访者还表示,老年人尤其是一些身体比较健康的中老年人,也应该有所警惕。首先是不自作主张,遇事先征求家人意见。尤其老年人在动用钱物时,应主动与家人或亲朋好友进行沟通,这样会减少或避免上当受骗。
其次是莫贪图便宜,轻信花言巧语。老年人要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深刻道理,克服了贪图便宜心理,做起事来就不容易上当受骗。
第三是老年人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识别能力。当一个人的识别能力提高了,就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毫无疑问,在防止老人受骗这一系统工程中,家人的作用或许更为重要,对骗局进行打击,常常是事件发生以后,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而让老人提高自身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何况,老人学习新的东西的难度很大。受访者指出:关爱老人,经常和老人交流是最重要的防骗手段。调查表明,有88.4%的受访者认为,经常陪老人聊天,让老人从亲人的嘴里了解社会是最重要的;其次,有79.9%的受访者认为,让老人了解尽可能多的新鲜资讯也是防骗的重要手段;有70.9%的受访者认为,必须让老人有更多的健康的社交机会,消除他们的孤独感。
 也正因为如此,下一代人如果孝顺的话,除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之外,提醒老年人别受骗上当,也是孝顺的基本内容之一。有这么一个“老年人防骗协会”,结合着典型案例,经常给老年人讲一讲,念叨念叨,就会使老年人防患于未然,避免受骗上当。

3、如何正确的选购和使用营养保健品

保健品分别适宜于特定的人群,选购时注意:
1、看是否对症,防止盲目。有人因受某些广告的诱导,或受他人的影响,盲目服用保健食品。如在我的门诊病人中,有位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其女儿很孝顺,买来某知名品牌的蛋白粉让父亲食用,服后第三天病人出现了肝昏迷;有人在保健品宣传会上,买回含“核酸”的保健品孝敬父母,已有血尿酸偏高的父亲服用半个月后,出现痛风急性发作,不得不住院。
其实,每种保健品都有相应的适用范围,在这个范围中又有最适宜的症状。要根据自身的健康情况,选最适合自己的,缺什么,补什么。已患某种疾病的人使用保健品,应咨询医生后再用。
2、要仔细阅读保健品说明书,根据其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功效来选择。
3、要了解保健产品的可信度。
所有的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标明下列内容:
1)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
2)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
3)储藏方法;
4)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5)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卫食健字()第 号”;
6)保健食品标志:标有保健食品字样的天蓝色帽状标志。

不要轻信所标百分比。如吸收率、有效率、治愈率、使用率等。
同时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网站查询,兼顾几方面综合考虑,辨别真伪。
4、选择天然制品。不仅以纯天然制品为佳,更应注意其成分中所含的添加剂越少越好,不要随意用含激素的保健品。

4、怎样科学选购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何谓保健食品?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与普通食品一样,保健食品也能提供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并且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二者不同的是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它能够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保健食品有其特定的食用范围,如肥胖的人群可以补充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食品。
虽然保健食品也是和药品一样以片剂、口服液、胶囊等形式存在,但不要因此就认为保健食品能像药品一样治疗或预防疾病。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
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保健食品的本质仍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
明确自己的需求
可能有人认为,保健食品吃多了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事实上并非这样,尤其是疾病人群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购买保健食品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是否需要补充。由于食物安全性更高,所以一般营养素的补充以食补为主,当饮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可以咨询营养师进行营养评估后再选购具有针对性的保健食品来进行调理。至于补充的剂量,一般以补充剂营养素含量与饮食中该营养素摄入的量之和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推荐的摄入量即可,例如以补钙为例,我国成年男士每日需要800mg,通过饮食可以达到约500mg,那么他只需要通过补充剂补充300mg钙就能满足机体对钙的需求了。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一般来讲,大型超市和连锁药店由于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出于维护自身信誉的考虑而售卖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较小,消费者即使购买了不合格产品也不至于维权无门。因此,建议在这些正规场所购买保健品而避免通过会销等途径购买产品。另外保健食品有一个独特的身份标识,即“蓝帽子”。根据相关规定,只有戴了小蓝帽才是正规的保健食品,否则都只能作为普通食品不能宣称相关的保健功能,所以大家在购买保健食品的时候一定要认准蓝帽子哟!
不轻信销售员的说辞
根据国家食药监部门的规定,保健食品允许声称27种保健功能,如果某产品声称的功能不在这27种之列或是超过2种功能声称,或是宣称此产品能包治百病甚至代替药品的,那么此产品就肯定不是正规的保健食品。另外,由于大部分销售员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销售产品随意夸大产品的保健功效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请大家伙儿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不要轻信销售员的说辞,遇到有疑问的产品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保健食品是营养科学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也确实为改善人们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在它的经营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夸大宣传、掺假掺伪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人们对其有些谈虎色变。当然保健品并非洪水猛兽,它能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以及辅助改善一些身体机能。但我们要明白的是:仅仅依靠保健品来实现健康是不合理的,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保障健康的唯一捷径。

5、市场上畅销的保健品真的有作用吗?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抢着购买?

市场上畅销的保健品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应该是有一点用的,不然他为什么会成为畅销的保健品呢?

保健品在一定的程度上又被人称为保健食品,他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调节人体的机能性,是给特定的人群使用的,所以他不能达到治疗的运用效果。

而她在是市场上可以畅销的原因主要是在于推销的人给群众们在一定得程度上面将保健品的作用扩大了,另外人们多多少少的都有一种服众的心理:她都买了,用了以后也有用了,自己为何不去买来尝试一下呢。也就是这种心里加上推销员的推说,从而使得在市场上保健食品虽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还是有很多人去争相购买的主要原因。

另外,推销员们还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推销方案去使得购买的人以为自己占到了别人的便宜,但其实并没有,但这样的主要原因和女孩子逛街时候看打的打折衣服一样,人们重视对自己产生兴趣的东西或者物品无法产生抵抗力。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保健食品只对部分的人有一定的微薄的功效而已,并不是对全部的人都有保健的作用,所以最好的保健方法是去健身和在饮食方面将身体养好才是真的,这个方法不仅对大部分人都有效而且还会比吃保健药的见效快上许多。

而且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保健食品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更何况现在的推销员和药品一样是什么样的都有,五花八门,而且推销员还会降保健食品的功效夸大其词的说出来,但是其真正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所以,吃健身药不如锻炼健身来的实在。

6、如何购买保健品?

认准“蓝帽子”。外包装左上角有抄“蓝帽子”的就是保健食品,购买时要认准产品包装上是否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批袭准文号,标识国产保健食品要有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知国食健字”标识,进口保健食品要有“卫进食健字”标识。保健器械要有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的道批准文号“药管械(准)字”。

7、如何科学合理的购买保健品?

首先,你需要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体验。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
第二,跟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两种保健品试用三到四个月。看下效果。(红细胞大概120代谢一次)
第三,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产品的质量。防止上当受骗。现在保健品市场相当混乱。好多产品以次充好。或者是跟本连生产资格都没有。专质量很难掌握。你可以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的数据库查询生属产企业的资格和产品批号。
第四,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不是万能药。如果身体有病痛还须入院治疗。
希望对你有帮助。另外,适量运动,保持愉悦心情,平衡饮食,也会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与保健品购买分析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