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老年人自我保健措施

老年人自我保健措施

发布时间:2020-09-08 17:51:52

1、老年自我保健的自我预防包含哪些内容?

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活中的自我保健,二是可适当服用某些保健品和药物。生活中的自我保健包括:1、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患者必须控制血压在正常百值范围内,并防止血黏度升高,这样可以避免发生中风,因为多次发生缺血性中风,可导致脑萎缩。2、中老年人应注意自己的精神与心理健康,积极参加各度种社会活动,防止脑部功能退化。如广交朋友,经常谈谈天,可训练思维,使思维敏捷。有空经常读书看报,最好能读出声音来。进行各类有益的文体活动,如弹琴唱歌,玩电知脑游戏,可锻炼记忆、计算、理解和思考的能力。据科学家和医学界研究,下列一些保健品与药物可能对于老年性痴道呆症有效:1、雌激素。老年女性绝经后容易发生智能障碍,在医版师指导下服用雌激素,有预防作用。2、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e,对抗氧化,清除大脑内堆积的自由基的作用,对预防脑老化有一下功效。权3、松果体褪黑素。有人认为痴呆的发生与缺乏此物有关,经常服用一些可以清除自由基。4、深海鱼油。其富含w-3脂肪酸,而据认为缺少w-3脂肪酸与患老年痴呆症有关。

2、60岁老人如何保养身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体寿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心理保健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度晚年,已成为我们老年学研究领域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探讨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意义,二是关于老年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界定,三是如何认识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四是关于做好当代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几点建议。下面笔者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恳请各位专家同仁给予批评指导。
一、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意义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卫生问题,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健康观念是身心与环境处于安宁和谐的状态,是体格与心态的协调发展,即不仅要有好的躯体,而且要有最佳的心理状态。现代医学科学证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若心理不健康,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必然影响甚至损害躯体健康。所以要把学习心理保健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手段、学会身心愉快地生活、树立起心理健康的新观念,作为每个老年人安度晚年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我国魏晋时代著名养生学家嵇康在《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中指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济,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之所效也。”(《全三国文》卷四八)这里提到的五难,有四难是属于心理方面的,就是说几乎全部与心理有关。可见,古代养生学家谈保健养生就是以心理保健为主。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和健康测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 老年心理保健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与生活实践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则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因为情绪有它的生理机制。当人处在情绪状态时,会引起身体的外部和内部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心跳加快,常达80-200次/分;血压上升,收缩压从正常的130毫米汞柱到230 毫米汞柱以上;呼吸每分钟可达40-50次。人在恐惧时或突然震惊时,呼吸加强而短促,甚至会出现中断;心跳加速,每分钟增加20次;血压也会随之增加。人在焦虑、忧郁时,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对老年人来说,抑郁、烦恼、发怒等消极情绪往往是引起或激发某些疾病的心理因素。例如,由于过分抑郁或恐惧,会导致心肌梗塞、脑溢血等疾病。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癌症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曾有过持续的消极情绪,或遭受过重大的情绪挫折。生物学实验表明,消极情绪因素可以使人的大脑活动功能降低,引起免疫力的降低,使有机体抗癌力量下降。在具备其他内因与外因时,使癌症得以形成。而相反,积极的情绪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据研究,笑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激活水平。大笑一次,身体内横膜大约可以蠕动18次,而小笑的蠕动程度略小些,笑可以促使肌肉放松。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疼痛是由于肌肉紧张所造成的,大笑可以降低或缓和肌肉的紧张程度,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这些主要是阐述心理保健对老年个体健康上的直接影响和意义。
2. 老年心理保健的社会基础
进入老年,退出家庭的主角地位,退出社会的工作岗位,这是社会为老年人创造的安享晚年的大好机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离退休前后往往在一些老同志中引起一些心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难于适应,心理上还出现一些毛病,如空虚、寂寞、焦虑、忧伤、抑郁等,人称为退休综合症。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争强好胜的人,事业心强的人,工作严谨的人,性格固执的人,好争好斗的人,缺乏离退休心理准备而突然退下来的人发病率高。老年社会学研究表明,退休综合症主要是由于产生的失落感、空虚感、怀旧感造成的。失落感会使人感到老年期真正是人生的丧失时期,工作丧失了,规律丧失了,地位丧失了,优势丧失了,人际关系丧失了,进而认为人到老年乃是人生的尽头;空虚感会使人感到无所事事,生活无聊,人生乏味,一切都是虚无的;怀旧则容易使人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尤其是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转念一思早成过去,而眼下一片冷冷清清,令人惨然。在怀念过去的同事和朋友时,发现有的作古,有的丧偶,有的长病卧床,有的远隔千里无缘相见,难免无限凄凉。有调查统计表明,退休综合症一般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反应,个别人需要稍长的时间。这种现象对绝大多数刚退休的老同志是一大困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尤其是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老年群体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就是说,探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将对广大离退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老年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界定
我国著名的老年心理学专家许淑莲教授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五条:①热爱生活和工作;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③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④性格开朗,通情达理;⑤人际关系适应强。
国外专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方面研究得比较具体,他们订出了10条参考标准: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③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和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界定。
1. 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就是说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不答非所问;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2. 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表现的非常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3.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老伴、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于人,对别人不是敌视态度,而从来都是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无论在正式群体内,还是在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 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如对社会的看法,对改革的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对社会道德伦理的认识等等,都能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接纳社会,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 能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其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
以上这五个方面只是界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因为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具体标准。但无论多少标准,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基本正常”,即说话办事、认识问题、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都在正常状态之中。只要不偏离“正常”的轨道,那么其心理健康就是达标的。
三、如何认识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脑和其它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如果此时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有可能导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环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良好环境。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可能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三是生活因素。有意义的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四是文化因素。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
那么,老年人如何做到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把高质量的生活和愉快的身心把握在自己手中呢?笔者根据我国古今养生保健的理论和实践,概括为四个字,即“动”、“仁”、“智”、“乐”,现概述于后,供广大老年朋友参考。
1. “动”,就是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问题的专家指出“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这个道理。
2. “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哈佛大学心理系曾作过一个实验,让学生看一部妇女在印度帮助病人与贫苦人的影片,看完电影就对学生的唾液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学生机体的A种免疫球蛋白显著增加。专家们为此得出结论,对他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援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机制。人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说,对人宽厚、帮助别人,不仅有益于别人,也有利于自身。有位年逾九旬但身体颇健的老医生说:“我不可能无私、但以‘少私’两字为座右铭,‘少私’好处很多,可以开心,可以宽旷。名利淡泊了,与人少争了,就能心平气和、身心健康。我有今日之健,也许是对人宽厚,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专心工作的缘故。”
3. “智”,就是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尤其要善于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养生保健。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树老怕空,人老怕松。”要“活到老,学到老”。进入老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家政学等。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另外,还应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两手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技术,如打电脑、上网等。 “网上的世界真精彩”,英特网上有很多值得老年人惊喜的东西。
4.“乐”,就是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好奇心,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前几年我在《关于现代家庭对老年人身心健康负面影响及调适对策》一文中曾总结了三句话,即“正视现实,接受挑战;乐观豁达,安享晚年;适应今天,迎接明天”。这就是说,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与时俱进,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快乐与豁达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仅要会享用,更要善于发掘。清代著名画家高相轩曾总结有“十乐养生延寿法”:①耕耘之乐。②把扫之乐。③教子之乐。④知足之乐。⑤安居之乐。⑥畅谈之乐。⑦漫步之乐。⑧沐浴之乐。⑨高卧之乐。⑩曝背之乐。可谓“乐者寿”之集大成者,当代老年朋友应当效法学习。
以上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四个字,也可以归纳为“动者寿,仁者寿,智者寿,乐者寿”。这十二个字的内涵非常宽泛丰富,因为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另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同时又是相得益彰的。
四、关于做好当代老年人心理保健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科学的推测,人类自然寿命应比现在实际的寿命更长。但由于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不良影响,使人们未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危害老年人常见的病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而这些疾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属“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包括不良情绪、吸烟、酗酒、饮食过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引起的。可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此类疾病即可大大减少。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及时给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保健,以达到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群体水平。下面结合我国老年心理保健现状谈几点思考性的建议,以期引起大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要把老年心理保健工作提到老年社会保障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高度来认识。就是说,老年心理保健不仅仅是医疗就医机构、离退休管理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关心有关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支持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以期不断提高全社会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意识。
2.要大力宣扬老年心理保健成功的典型,广泛进行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宣传教育。据我们了解,我国在进行老年心理保健教育方面的普及水平还很低,城里老人、文化老人还稍懂一些,而在乡下,文盲老人的绝大部分对老年心理保健还属于一无所知。应该说,我们这方面的工作任务还很大,还必须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老年人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健康的老年心理保健的新理念。
3.要经常组织开展一些老年心理保健研讨活动,及时总结推广科学的老年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要利用新闻媒体等现代手段,组织一些通俗易懂的老年心理保健的专题讲座,介绍一些科学健康的心理保健方法。要充分利用乡镇、社区、离退休工作部门等有关组织,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老年心理保健的咨询服务活动。
4.要大力营造老年心理保健的无障碍环境,及早在全社会构建并启动老年心理无障碍工程。所谓“老年心理无障碍工程”,就是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爱和尊敬老年人,处处都有敬老助老的良好设施,确实使老年人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社区,无论走到何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独立,都能无忧无虑,心情舒畅地安享晚年。应该说,这一提法在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现代化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似乎还有点超前。但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我国老年心理保健的社会现状来看,做为一种老龄工作的远景规划目标这个提法还必须尽早地提出来,以期及早地做一些有关的思想舆论的准备。其实,这一提法已完全可以在我国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先行开展试验。一旦取得进展或成功,将会在全国引起积极的示范性效应。

3、老年人自我保健的意义?简答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体寿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心理保健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度晚年,已成为我们老年学研究领域研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探讨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意义,二是关于老年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界定,三是如何认识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四是关于做好当代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几点建议。下面笔者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恳请各位专家同仁给予批评指导。
一、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意义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卫生问题,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健康观念是身心与环境处于安宁和谐的状态,是体格与心态的协调发展,即不仅要有好的躯体,而且要有最佳的心理状态。现代医学科学证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若心理不健康,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必然影响甚至损害躯体健康。所以要把学习心理保健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手段、学会身心愉快地生活、树立起心理健康的新观念,作为每个老年人安度晚年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我国魏晋时代著名养生学家嵇康在《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中指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济,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之所效也。”(《全三国文》卷四八)这里提到的五难,有四难是属于心理方面的,就是说几乎全部与心理有关。可见,古代养生学家谈保健养生就是以心理保健为主。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和健康测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 老年心理保健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与生活实践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则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因为情绪有它的生理机制。当人处在情绪状态时,会引起身体的外部和内部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心跳加快,常达80-200次/分;血压上升,收缩压从正常的130毫米汞柱到230 毫米汞柱以上;呼吸每分钟可达40-50次。人在恐惧时或突然震惊时,呼吸加强而短促,甚至会出现中断;心跳加速,每分钟增加20次;血压也会随之增加。人在焦虑、忧郁时,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对老年人来说,抑郁、烦恼、发怒等消极情绪往往是引起或激发某些疾病的心理因素。例如,由于过分抑郁或恐惧,会导致心肌梗塞、脑溢血等疾病。临床实践证明,许多癌症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曾有过持续的消极情绪,或遭受过重大的情绪挫折。生物学实验表明,消极情绪因素可以使人的大脑活动功能降低,引起免疫力的降低,使有机体抗癌力量下降。在具备其他内因与外因时,使癌症得以形成。而相反,积极的情绪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据研究,笑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激活水平。大笑一次,身体内横膜大约可以蠕动18次,而小笑的蠕动程度略小些,笑可以促使肌肉放松。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疼痛是由于肌肉紧张所造成的,大笑可以降低或缓和肌肉的紧张程度,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这些主要是阐述心理保健对老年个体健康上的直接影响和意义。
2. 老年心理保健的社会基础
进入老年,退出家庭的主角地位,退出社会的工作岗位,这是社会为老年人创造的安享晚年的大好机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离退休前后往往在一些老同志中引起一些心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难于适应,心理上还出现一些毛病,如空虚、寂寞、焦虑、忧伤、抑郁等,人称为退休综合症。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争强好胜的人,事业心强的人,工作严谨的人,性格固执的人,好争好斗的人,缺乏离退休心理准备而突然退下来的人发病率高。老年社会学研究表明,退休综合症主要是由于产生的失落感、空虚感、怀旧感造成的。失落感会使人感到老年期真正是人生的丧失时期,工作丧失了,规律丧失了,地位丧失了,优势丧失了,人际关系丧失了,进而认为人到老年乃是人生的尽头;空虚感会使人感到无所事事,生活无聊,人生乏味,一切都是虚无的;怀旧则容易使人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尤其是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转念一思早成过去,而眼下一片冷冷清清,令人惨然。在怀念过去的同事和朋友时,发现有的作古,有的丧偶,有的长病卧床,有的远隔千里无缘相见,难免无限凄凉。有调查统计表明,退休综合症一般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反应,个别人需要稍长的时间。这种现象对绝大多数刚退休的老同志是一大困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尤其是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老年群体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就是说,探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将对广大离退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老年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界定
我国著名的老年心理学专家许淑莲教授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五条:①热爱生活和工作;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③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④性格开朗,通情达理;⑤人际关系适应强。
国外专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方面研究得比较具体,他们订出了10条参考标准: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③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和控制;⑨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界定。
1. 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就是说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不答非所问;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2. 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表现的非常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3.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老伴、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于人,对别人不是敌视态度,而从来都是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无论在正式群体内,还是在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 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如对社会的看法,对改革的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对社会道德伦理的认识等等,都能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接纳社会,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 能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其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
以上这五个方面只是界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因为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具体标准。但无论多少标准,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基本正常”,即说话办事、认识问题、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都在正常状态之中。只要不偏离“正常”的轨道,那么其心理健康就是达标的。
三、如何认识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几个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大致说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脑和其它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如果此时能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这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大脑衰老过快或者个人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有可能导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环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个外部的良好环境。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可能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三是生活因素。有意义的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一些不良活动,如赌博、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四是文化因素。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
那么,老年人如何做到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把高质量的生活和愉快的身心把握在自己手中呢?笔者根据我国古今养生保健的理论和实践,概括为四个字,即“动”、“仁”、“智”、“乐”,现概述于后,供广大老年朋友参考。
1. “动”,就是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实践证明,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动则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问题的专家指出“君欲延年寿,动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这个道理。
2. “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仁者寿”为无数长寿老人的实践所证实。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哈佛大学心理系曾作过一个实验,让学生看一部妇女在印度帮助病人与贫苦人的影片,看完电影就对学生的唾液进行化验分析,发现学生机体的A种免疫球蛋白显著增加。专家们为此得出结论,对他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援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机制。人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说,对人宽厚、帮助别人,不仅有益于别人,也有利于自身。有位年逾九旬但身体颇健的老医生说:“我不可能无私、但以‘少私’两字为座右铭,‘少私’好处很多,可以开心,可以宽旷。名利淡泊了,与人少争了,就能心平气和、身心健康。我有今日之健,也许是对人宽厚,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专心工作的缘故。”
3. “智”,就是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尤其要善于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养生保健。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树老怕空,人老怕松。”要“活到老,学到老”。进入老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家政学等。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另外,还应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两手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技术,如打电脑、上网等。 “网上的世界真精彩”,英特网上有很多值得老年人惊喜的东西。
4.“乐”,就是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好奇心,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前几年我在《关于现代家庭对老年人身心健康负面影响及调适对策》一文中曾总结了三句话,即“正视现实,接受挑战;乐观豁达,安享晚年;适应今天,迎接明天”。这就是说,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与时俱进,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快乐与豁达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不仅要会享用,更要善于发掘。清代著名画家高相轩曾总结有“十乐养生延寿法”:①耕耘之乐。②把扫之乐。③教子之乐。④知足之乐。⑤安居之乐。⑥畅谈之乐。⑦漫步之乐。⑧沐浴之乐。⑨高卧之乐。⑩曝背之乐。可谓“乐者寿”之集大成者,当代老年朋友应当效法学习。
以上关于老年心理保健的四个字,也可以归纳为“动者寿,仁者寿,智者寿,乐者寿”。这十二个字的内涵非常宽泛丰富,因为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另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同时又是相得益彰的。
四、关于做好当代老年人心理保健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科学的推测,人类自然寿命应比现在实际的寿命更长。但由于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不良影响,使人们未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危害老年人常见的病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而这些疾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属“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包括不良情绪、吸烟、酗酒、饮食过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引起的。可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此类疾病即可大大减少。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及时给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保健,以达到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群体水平。下面结合我国老年心理保健现状谈几点思考性的建议,以期引起大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要把老年心理保健工作提到老年社会保障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高度来认识。就是说,老年心理保健不仅仅是医疗就医机构、离退休管理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关心有关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都要采取积极措施支持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以期不断提高全社会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意识。
2.要大力宣扬老年心理保健成功的典型,广泛进行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宣传教育。据我们了解,我国在进行老年心理保健教育方面的普及水平还很低,城里老人、文化老人还稍懂一些,而在乡下,文盲老人的绝大部分对老年心理保健还属于一无所知。应该说,我们这方面的工作任务还很大,还必须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老年人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健康的老年心理保健的新理念。
3.要经常组织开展一些老年心理保健研讨活动,及时总结推广科学的老年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要利用新闻媒体等现代手段,组织一些通俗易懂的老年心理保健的专题讲座,介绍一些科学健康的心理保健方法。要充分利用乡镇、社区、离退休工作部门等有关组织,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老年心理保健的咨询服务活动。
4.要大力营造老年心理保健的无障碍环境,及早在全社会构建并启动老年心理无障碍工程。所谓“老年心理无障碍工程”,就是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爱和尊敬老年人,处处都有敬老助老的良好设施,确实使老年人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社区,无论走到何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独立,都能无忧无虑,心情舒畅地安享晚年。应该说,这一提法在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现代化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似乎还有点超前。但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我国老年心理保健的社会现状来看,做为一种老龄工作的远景规划目标这个提法还必须尽早地提出来,以期及早地做一些有关的思想舆论的准备。其实,这一提法已完全可以在我国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先行开展试验。一旦取得进展或成功,将会在全国引起积极的示范性效应。

4、六十岁的老人如何做好自我保健

威胁老人健康十大疾病及预防:
一、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治疗高血压并非仅仅是降低血压,阻止发生心、脑、肾等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治疗目的。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上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在治疗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检查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并合理治疗。二是用药剂量要小。因为老年人对药物作用比较敏感,药物在体内代谢缓慢。三是尽量避免使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降压药。四是老年人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所以,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甲基多巴等应避免使用。
高血压患者要坚持“三个三”的健康处方,就是“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和“三杯水”。“三个半分钟”指: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以适应体位的变化。“三个半小时”是:早上走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三杯水”就是晚上睡前饮一杯温开水,半夜醒来饮一杯温开水,早晨起床饮一杯温开水。因为夜间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睡前饮一杯水可稀释血液。
二、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道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慢阻肺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长时间咳嗽、气喘并伴有咳痰。如不注意防治,病情会持续加重,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最终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患者要尽早就诊,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控制减缓慢阻肺非常重要。由于慢阻肺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所以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用药。不但要在急性期积极用药治疗,缓解期也应坚持用饮食、体育、按摩、针灸等进行综合治疗。
在预防方面,老年人应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环境卫生,消除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耐寒抗病能力,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此外更要防治各种呼吸道疾病。
三、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在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而一些正由贫变富的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骤增的状况。已经患上了糖尿病的老年人,要通过服药和生活上的调节达到理想控制。适当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这样可降低血糖,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
恰当用药对帮助病人血尿糖达标也不可少。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好药、用好药、调整好药量,同时慎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糖尿病专科医生认为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进行定期的疗效评估,以保证血糖长期达标。
四、脑中风
中风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重症之一,在缺乏特效治疗的今天,防患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老年疾病患者除遵医嘱系统治疗外,还必须注意养生之道,提防中风发生。
中风首先要戒酒。虽然少量饮低度酒(每日50克)对于心脑血液循环不无裨益,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饮酒则是有害健康的。酒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脑血管弹性减弱。其次要防便秘。第三,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过于激动会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骤高,容易发生脑溢血致死。
一旦家中出现了中风患者,家人应保持镇静,让病人平卧在床上,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在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可先请医生到家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五、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包括记忆障碍、视觉空间技能障碍、语言障碍、计算障碍等表现形式,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过去认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老化现象,但事实上年老并不一定痴呆。
除因疾病引起的外,痴呆症最多见于那些无所追求、慵懒消极的人。因为用脑少,脑细胞减少和脑功能衰退都较快,而终身勤奋、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虽到老年,依然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所以进入老年后,应多活动,多与人接触,主动学些新的东西,给脑细胞以不断的刺激,这样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六、冠心病
由于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所以老年人应该对冠心病的症状有所了解,如果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情况以及体力劳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或是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都要及时就医,并在专科大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治疗期间,老年人还要进行适当活动。运动宜从轻量级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尽量避免奔跑、跳跃。对于高龄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出汗反应差、散热慢,所以在气温高或湿度大的情况下应暂停锻炼。
七、耳聋耳鸣
老年人听力下降大多是逐渐发生的,但有时也可突然发生,有时一夜之间,一侧或双侧耳听不到声音,即所谓突发性耳聋(突聋)。由于突聋会使听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而人体最难恢复的就是神经细胞,所以一旦发生突聋,必须争分夺秒地治疗,以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
预防耳聋、耳鸣首先要避免噪声刺激。其次要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内分泌疾病,有条件的应定期检查身体。三是慎用耳毒性药物,对易致内耳中毒的药物尽量不用。四要少吃高脂肪食物和动物内脏,多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E的食物。五要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坚持锻炼身体,每天做一些耳、眼等器官的保健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听力有减退现象,应引起重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以预防耳聋、耳鸣的发生。
八、白内障
预防白内障,首先要避免视力过度疲劳,注意正确的用眼方法,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其次,避免长期过量接触辐射线。长期接触长波紫外线辐射,可诱发或加速白内障的生成和发展。第三,坚持定期按摩眼部,这样可以加快眼部血液循环,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延缓晶体混浊。第四,注意饮食。白内障的产生与晶体内缺乏维生素C、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有关,应多食富含上述物质的蔬菜、水果、鱼、肉(动物肝脏)、蛋类食物,少食辛辣、油腻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并戒烟酒。
九、关节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软骨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又称老化),因此,老年人常患骨关节病。通过适当的锻炼并注意合理饮食,可使这一老化过程延迟、程度减轻。尤其是体重较重的老年人,更要保持一定的活动量,以通过减肥减轻关节负重。
在骨关节病急性发作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负重。待急性发作过后,疼痛一旦减轻,应积极进行保持活动度的练习,尽可能将每个关节练习到其活动度的极限,每日至少做一次,以防止畸形。但不能刻意进行爬楼梯、下蹲的锻炼,以免加重关节损伤。
合理饮食也可以帮助预防骨关节病。老年人应多进食高钙食品,以确保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不少于1200毫克。对于症状较明显的骨关节病患者,可用物理疗法,也可用按摩、药浴或针灸等方法治疗。病人症状较严重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治疗,对个别顽固的关节疼痛,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
十、瘙痒症
老年性瘙痒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患,其诱发因素较多,如情绪波动、气温变化、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饮酒、进食辛辣食物、洗浴、衣被摩擦,甚至有时候连相关暗示都能诱发瘙痒。
防止老年性瘙痒症最主要的是要避免诱发或加重瘙痒的一切因素。不要用太热的水烫洗,不要乱搽刺激性药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饮食宜清淡,有习惯性便秘者应及时纠正。
老年人一旦患了皮肤瘙痒,尤其是有久治不愈的剧痒时,应到医院检查,找出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老年人不要直接使用市售的各种药膏,因为此类药膏多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用后容易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

5、老年人的自我保健及干预措施谁有啊 是文件啊

老年人应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满足他的家人坦言。做适量运动。

6、老年人应该怎样自我保健?

随着年龄的增加,头发变得花白,腰背不再挺拔,牙齿开始掉落,步履变得蹒跚。不管你服不服老,老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生活方式也要作相应的改变。再不能像以前一样,想急就急,想跑就跑了。

老年人的保健,得先从起床说起。年轻的时候,睡醒了,一骨碌爬起来,忙这忙那开始上班。可是年纪大了,可不能那样了,睡醒了,就在床上躺一躺,躺到自己清醒了,再考虑起床的事。

慢慢坐起,坐在床上,再休息一会儿,待到清醒了,再慢慢穿好衣服,再坐一会儿。

下床也不要着急,让双脚掉在床沿边,再坐会儿。慢下来,避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预防跌倒。

穿好鞋子,慢慢的站起来。这时候,就可以慢慢开展生活了,洗洗漱漱什么的。

饮食上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多吃流质食物,讲究清淡饮食。老年人肠胃功能都较弱,消化功能不好,不宜海吃海喝,暴饮暴食,吃个八分饱。

中午睡上半小时,储备精力,缓解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以恢复人的精气神,防止跌倒摔伤。

早晚散步半小时,增加氧气的供给,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保证身体的健康。对老年人和体弱者而言,散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强度不大,而且舒缓。

年轻人的生活不宜过多干预。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快,强度大,精力充沛,老年人是没那份精力与体力与之匹配的,更不要过多的干预。

7、如何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多看电视台的养生节目,可以增强保健意识,千万不要参加卖保健品的介绍会,骗钱还当误看病

与老年人自我保健措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