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让警察整治售卖保健品的不法商家
整治售卖那些违规和违法保健品的不法商家、经营活动警察管理。这个不属于警察来管理的。是由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的。
你的分清楚国家各个行政执法单位和公检法单位各自分工和各自职责。。。。
2、政府整顿保健品市场的必要性?
必须整顿,太泛滥了,鱼龙混杂,假的太多,欺骗了很多的老年人,政府做点事吧!
3、为什么不查一查保健品问题太多了?
国家先正整顿保健品市场,包括所有的正规新闻宣传媒体,已经不允许做保健品的广告了,但是现在有好多这种直销的,发现后要去举报,再一个就是自己不要听信这些虚假宣传,保健品是绝对没有任何治疗功效的。
4、国家对于保健品行业的管理为什么那么严?
保健品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大约在2013年左右,开始火爆全国,这跟人们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个行业的阴暗面也凸现出来,大量的不法商家,卖着假冒伪劣产品,还夸大保健品效果,专门欺骗老年人。彻底的将这个行业抹黑。
而国家对于保健品行业的态度也是批评整顿,但是并不杜绝百姓食用保健品,那么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咱们就拿心脑血管类保健品来说,心脑血管类保健品中有几个必不可缺的成分,那就是叶酸、鱼油、白藜芦醇。
叶酸:分学术界已经有非常明确的研究数据证明,叶酸确实可以减小心衰风险。高血压花在你和不从叶酸也可以降低转变为血栓类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半胱氨酸升高的患者,更应该补充叶酸。
鱼油:鱼油可是心脑保健品领域的明星,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鱼油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是从欧美那边传过来的。鱼油能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加HDL,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病人可以多补充一些。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确实具有一些保护心血管和抗氧化的作用。心脑血管病人补充白藜芦醇对身体是有益的。美国宇航局也将富含白藜芦醇物质的花生定为航天食品,认为可缓解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的一件事,那就是保健品不是药,也不能当做药品使用。虽然保健品对人有好处,那就好比吃饭和吃营养品,补充一些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你的血管是水管,保健品能够过滤水质,但是却不能拯救已经生锈的水管,有病还是得吃药!
5、违法经营保健品适用什么法规处罚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目前,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1600多家,27项功能的保健食品产品近10000余个,目前在生产的产品约4000个,产值超过1000多亿元。
中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大多为中小企业,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含量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各企业间素质极不平衡,差异很大,一些企业自律意识不强;产业中生产组织方式存在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产业发展中环境、能源等外部性问题导致的可持续能力不够。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历史遗留问题,早在1999年和2003年卫生部就分别取消了“抑制肿瘤”、“延缓衰老”功能项目的受理,也从未批准过“改善性功能”的保健食品。二是利用“广告效应”擅自夸大、虚假宣传的现象非常普遍。三是许多普通食品被冠以保健食品功能、适宜人群等内容进行宣传。目前《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未出台,对保健食品违法行为的处理总感到在法律适用上存在困难,现结合实践做一探讨。
一、关于无证生产经营行为的处罚
无证生产和经营保健食品的行为应依据现行《食品安全法》第84条的规定进行处罚。除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外,还应并处罚款。违法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货值不足1万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0000以下罚款;货值10000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所谓无证生产经营保健食品行为的认定,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无证生产行为,既包括未取得国家“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而生产保健食品的行为,也应包括未取得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保健食品生产行政许可而生产保健食品的行为。2、在查处无证生产违法行为时,必须注意好卫生部门与药监部门许可两者关系的问题。“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目前存在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两种格式的,均属有效批件,相互之间不存在交叉与重复。两个部门的有效批件文号均可以在其基础数据库里查悉。如在数据库里无法查到,基本可以认定系假冒。3、无证经营行为主要指未取得县级以上保健食品经营许可而经营保健食品的行为。鉴于工商部门已经对保健食品的流通许可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即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原则精神先由县以上药监部门进行前置许可。因此,对未经药监许可经营保健食品的行为应依法查处。但须注意,原卫生部门对经营保健食品的卫生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应予认可。
二、关于假冒品种的处罚
假冒品种问题,包括几种情况:一是假冒其它企业的合法保健食品品种,即盗用持证企业的合法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此类违法行为包括盗用国家批准的合法进口保健食品进口注册文号;二是杜撰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国家监管部门的数据库中无法查到。此种违法行为包括杜撰保健食品的进口注册文号;三是盗用合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四是杜撰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以上四种行为的处罚,应根据案发于不同环节适用不同的处罚条款。
如果各种假冒行为均是在生产环节被发现,可依据“食品安全法”第84条的无证生产行为进行处罚。如假冒的保健食品在流通环节被查获,有两种处理意见:1、国家局文件通知已明确生产经营中使用假冒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行为,可按照《特别规定》第三条予以处罚。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没收违法所得及产品,货值金额不足5000元的,并处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5000元以上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照;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依据“食品安全法”第86条的规定处罚。其基本的违法事实是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法”第51条第二款规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标签、说明书的内容必须真实,而批准文号或生产企业名称的虚假就是最大的不真实。按照“食品安全法”第86条,对此类违法行为应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保健食品及用于违法经营保健食品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同时并处罚款。违法经营的保健食品货值不足1万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0000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相关许可。
对假冒品种处罚法律法规适用的问题,基本原则是能够适用法律的就不要去采用法规或更低层级的处罚依据;凡是能够适用“食品安全法”的,就不要再考虑其它法律规定。适用特别规定处罚金额都在五万以上,如何保证案件的圆满结案,是执法人员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关于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处罚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情形比较多,目前执法过程中应重点对以下一些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一是在标签、说明书的内容涉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功能的表述,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二是标签、说明书中标示的主要原料、功效成分及含量等与国家批准的不相符合的;三是标示的保健功能与国家批准的不相符合的;四是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的标示与规定不一致的;五是其它有关项目明显违规的。对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处罚依据主要是“食品安全法”第86条。
四、关于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处罚
目前,需要重点关注、非法添加行为相对突出的几类保健食品是:调节血糖类、改善睡眠类、减肥类、抗疲劳类、辅助降血压类、辅助降血脂类等。对于保健食品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1、生产或经营企业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案,对于此类案件,考虑《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的食品不得添加药品”,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第(四)项规定进行处罚。
2、经营企业销售的保健食品经检验含有药物成分案,当前,市场上存在不少产品宣称能治疗疾病和提高性功能等的保健食品,其中不少保健食品都会添加药品以求达到其广告夸大宣传的功效,提高其销售量。
对于经营企业销售的保健食品经检验含有药物成分这一情形,《食品安全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一种观点认为,没有法律依据则不予查处。另一种观点认为,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的行为影响恶劣,必须严厉查处,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进行查处。
五、以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的处罚
以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的情况比较复杂,与非药品冒充药品的情形有些类似。对于此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必须根据不同的违法情节,适用相关法律条款。在查处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是,此类违法行为一般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多有违规,常常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地显示保健功能和预防、治疗疾病的内容,标示的原辅材料也往往存在药品成分,还有就是存在虚假宣传、以欺骗手段促销等。对其处罚一般可以区分以下两种情况:1、普通食品的标签、说明书等内容涉及保健功能及疾病的预防、治疗等功能的,可依据“食品安全法”第87条的有关规定实施处罚。2、普通食品中违法添加药品的,应依据“食品安全法”第86条的有关规定处罚。有的违法分子在普通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中虽然没有虚假内容,但却大肆采取虚假宣传、欺骗促销手段兜售产品,执法部门就要高度怀疑其产品中非法添加了药品成分,可对其采样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依法处理。
6、一个朋友因为开了一家保健品店多年后一些商品被查按卖假药论处,请问这种得如何处理?
按卖假药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四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第七十四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内容都可以在百度搜索到。
7、保健品乱象
近几年,不时有报道称老年人因轻信保健产品、理财产品而被骗,轻则破财,重则搭上生抄命。鱼龙混杂的保健品市场,让很多老年人失去了辨别真假的能力,很容易就被不法袭商家“忽悠”。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骗局”,到底是谁的责任?。
首先,老人时间充裕,无人陪伴:
父母们都退休在家,没有事情可以打发时间。而子女们都忙着事业,一年百到头几乎没有多少时间陪伴他们。他们也渴望被关心、被重视,这就给保健品推销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其次,老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父母退休后,度基本上都有一份可观的退休金,再加上平时儿女们给的一些存款。在经济条件充裕的情况下,他们有了一定的购知买能力。这些都是导致老人被骗的原因,国家不会因为个把老人的事情而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当事件发展到无法控制的时候才会引起重视,这些都是正常的,道不是每个政府都是神,但政府部门也在各个方面努力。
8、保健品市场应该怎么整顿?
螺旋藻铅含量超标,所有螺旋藻卷入一场含量超标门。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人的健康意识的提升,中国的保健食品市场正在飞速发展。据中国保健协会不完全统计,2007年保健食品行业产值约为600亿元,2008年达到800亿元。而到了2010年,中国保健食品的市场产值已经达到2000亿元以上,并且仍以每年15%的的速度增长。然而在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是混乱无序的市场环境。保健品市场的“乱象”可归结为三类:一是概念混淆,对于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未作出明确界定。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保健食品行业起步较晚,受传统的“药食同源”经验的影响,使得很多保健食品多带有“药品”的色彩,如三株口服液等。这导致了当今保健食品“非食非药”的尴尬局面,也给行业的有效监管带来了障碍。二是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有人用三个字来概括,现在保健类食品市场是“丰(胸)减(肥)壮(阳)”。普通的保健品,在广告中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数据显示,仅在2009年,全国就监测到数以万计的保健食品广告存在严重违法行为,随意扩大保健功能疗效和增加适用人群是违法广告宣传的两大突出问题。如:将缓解体力疲劳演绎成补肾、增强性功能;将辅助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夸大为治疗“三高”等。有一些保健食品企业称,螺旋藻片、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红葡萄籽提取物等相关产品有“防辐射”功效。三是是准入门槛过低,监管不力。
9、为什么整改保健品
因为保健品行业有些公司营销模式涉嫌百传销。当第一个保健品公司被爆度出在公众视线里,并且引起了非常多网友关知注,如果不彻查打击的话会对整个中国社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政府道必须出手引导整改,以安民心。再者内传销是社会的毒瘤容,只要任何行业沾上了,被查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