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进口一些外国的保健药品, 需要办理些什么手续才可进口呢?
要按照规定办理注册事宜,才可以进口: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你可以查到下面申请及申批手续: http://www.sda.gov.cn/WS01/CL0053/24516.html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19号) 2005年04月30日 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
第19号《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二○○五年四月三十日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保健食品的注册行为,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保障人体食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注册,适用本办法。第四条 保健食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以及标签说明书内容等进行系统评价和审查,并决定是否准予其注册的审批过程;包括对产品注册申请、变更申请和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的审批。第五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工作,负责对保健食品的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负责对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资料的受理和形式审查,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试验和样品试制的现场进行核查,组织对样品进行检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检验机构负责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包括动物试验和/或人体试食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等;承担样品检验和复核检验等具体工作。第六条 保健食品的注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和便民的原则。
第二章 申请与审批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七条 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是指提出保健食品注册申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在该申请获得批准后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者。
境内申请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合法登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境外申请人应当是境外合法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商。境外申请人办理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应当由其驻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或者由其委托的中国境内的代理机构办理。第八条 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包括产品注册申请、变更申请、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第九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保健食品注册受理场所公示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的项目和有关的注册申请表示范文本。第十条 申请人申请保健食品注册应当按照规定如实提交规范完整的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报资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第十一条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第十二条 申请人申报的资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报资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第十三条 在审查过程中,需要补充资料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一次性提出。申请人应当在收到补充资料通知书后的5个月内提交符合要求的补充资料,未按规定时限提交补充资料的予以退审。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交补充资料的,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在20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第十四条 需要补充资料的注册申请,其审查时限在原审查时限的基础上延长30日,变更申请延长10日。第十五条 经依法审查,准予注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注册申请人颁发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在10日内送达;不予注册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书面告知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复审、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2、进口保健药品需要什么手续
进口保健食品申报流程说明
一:进口保健食品项目论证
根据中国保健食品相关规定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标签说明书、资质文件等进行技术审核。确定委托方提供的产品信息符合中国相关规定后,进行下一阶段。期间根据需要,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和/或进行实验验证。
二:进口保健食品注册检验
按照确定的技术要求,申报单位提供合格的样品。根据需要进行复核检测确保产品合格后,送到国家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相关检验。
1、理化类检验:包括卫生学、功效(标志性)成分、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分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2、毒理试验:五项,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30喂养试验。
3、功能试验:进行欲申报功能的相关试验,根据功能不同,需要做动物功能试验和(或)人体试食试验。
三:申报材料整理
按照《进口保健食品注册申请申报资料具体要求》整理申报材料。由申报企业提供所需要的证明性文件。
四:受理及复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受理。注册检验单位提供复检用样品给复检机构,复检机构出具复检报告。
五:技术审评
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组织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对申报资料进行技术审评,根据审评意见,提供补充资料及相关说明。
六:行政审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产品进行行政审批,通过后发放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3、进口保健品哪个品牌好?在哪买?
我感觉澳洲的还是不错的,而且澳洲的保健品比较有保证,一线的品牌有富康(Wealthy health),绿芙(Spring Leaf),Nature’s King, Nature’s Care, Golden Hive, Nature Green, Royal life, Shelano Lab等。
澳洲保健品之所以好,源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1.澳洲拥有先进的生物和药物技术。
大多数人只知道澳洲拥有丰富矿产和农业资源,却不清楚澳洲的生物和药物技术处于
世界前列,事实上,其生命科学专利的申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还呈上升趋势。举例来说,Thrombogenix的抗血凝药物和科克利尔公司的人工耳蜗移植技术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同类药物和技术,其他如医治慢性阻塞性疾病疗法、Kapanol牌止痛药、可持续佩戴的隐形眼镜、合成ω3脂肪酸、粒细胞群刺激素和人类乳突淋瘤疫苗等的知识产权也是由澳洲开发和拥有。
2. 澳洲拥有严格的保健品质量体系。
澳洲在应用到植物、动物、家畜和药物领域的分子科学方面拥有长期的优良传统,并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首批抗流感药物(乐感清)和新型乳突淋瘤疫苗(抗子宫癌)都是在澳洲实验室开始研发的。
3. 澳洲保健品效果好
由于澳洲保健品被纳入药物管理,因此,和其他药物一样其配方也要经过反复的实验室试验和临床试验之后才被推向市场,其结果是相比其他保健品澳洲产品的功效都会比较显著。很多曾经尝试服用过不同产品的朋友也有亲身的感觉。
4.“人与自然”与“药食同源”
在澳洲,人们崇尚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特别强调环境保护,特别喜爱户外体育和休闲活动,也特别认同好的天然保健品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补充剂,这实际上暗合了我国的药食同源原则。
什么是“药食同源”?中医药学的理论指出“药食同源”指的是许多食物和药物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药物与食物本源一致。唐代的《黄帝内经》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所有动植物、矿物质都属于中药范畴,而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
5. 澳洲保健品安全可靠,无药物依赖和毒副作用
纯天然无污染是大家对澳洲保健品的普遍赞誉,此外, 因为有了上面所谈到的质量体系的保证,澳洲保健品是必须完全按照TGA的监管规定进行生产,不能随便添加任何人工成分,也不能随意改变配方构成,所以食用起来可以说是100%安全可靠,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和毒副作用。同时,澳洲保健品由于其制作工艺的精良,一般口感比较好,有些产品,例如牛初乳片和儿童鱼油等,还可以像糖果一样咀嚼食用,为孩童补充营养提供了方便之道。
生活无界跨境购,百度搜索一下就OK,有海关审核的,好多好多澳洲的,挺不错的。
4、国外进口的保健品真的比国内的保健品有用吗?
不一定,选择保健品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因为功效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
从本质上讲,保健产品属于食品,但是国际上对此类产品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规定。在美国,日本,中国和台湾等国家/地区,保健品被定义为具有特定含量并具有特殊护理规定的食物类型。国产保健食品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编号,所有保健产品的批准均带有蓝色标记。许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保健产品通常都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获得了批准文号。
国产保健产品的生产应根据中国营养协会制定的营养标准,并取决于居民的身体状况,否则卫生部不应批准“保健食品”。门诊保健产品是根据外国人的身体标准配置的,对于纯度和活性成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标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国品牌不一定适合中国。
在中国,台湾和日本,需要保健食品清单的检查和批准系统。因为除了普通食品的安全性外,还需要科学证明保健品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美国,膳食补充剂在上市之前不需要批准,因此FDA仅规定成分和一般标志。
卫生部确认了对中国保健品的评论,而在日本则分为两部分。日本保健食品协会首先完成了对食品生产的审查,然后MHW进行了“保健帐单”审查。在美国,仅审查“健康声明”的影响,申请人只需要提供尽可能多的研究信息,FDA就需要告知FDA该声明表达了科学共识。
在中国,膳食补充剂需要进行急性毒性/诱变性测试和哺乳30天。日本与中国相似,MHW必须评估食品和相关成分的安全毒性。在澳大利亚,这些保健产品分为两种:“清单”和“注册”。在“列表”类别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风险较小,“注册”产品的不确定性较高。
美国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国家。美国医疗保健行业采用自己的培训模型。根据公众的说法,市场上的“新饮食成分”已在前面列出,如果制造商不对成分进行其他化学更改(例如风干/添加),则可以直接在食品中使用,而无需使用FDA。注意FDA负责提供安全基础,如果FDA不批准该产品,则必须提供“引起疾病或伤害的重大风险”。“对公共健康和安全的直接风险”“不健康”的物质证明。
5、进口保健品有没有蓝帽子哦?国家有什么对进口保健品的最新规定吗?
进口保健品可以在我们国内申请注册小篮帽。
2017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本条例所称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经依法批准具有特定保健功百能的食品。保健食品应度当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保健食品产品及说明书应当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进口保健食品注册的申请人应当是境外合法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商。
6、进口和销售进口保健食品的手续
先把国外的供应商找好,然后签订合同发货,货到港之后清关就OK
食品的话还蛮好操作的,但是保健品就不一定了
进口食品需要的资料:合同发票箱单,原产地证书,卫生证书,生产日期证明,产品成分分析报告,原标签及其翻译件等,进口食品要注意的就是标签审核的资料
关于你说的食品检测是产品成分检测吗回,这个要国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进口进来标签审核通过之后贴好标签会有商检查验的,商检通过就OK了
其实你第一次进口可以小批量的进来试试,可以的话再大批量进来
保健品一般贸易进口报关一直都不太好操作的,保健品说是保健来用的答,进口进来也比较麻烦
7、怎样才能在国内销售进口保健品?
如需自复营进口,还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下列手续:
到当地外经贸主管部门领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经过备案登记后才具备对外贸易资格。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凭加盖备案登记印章《登记表》在30日内到当地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税务等部门办理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所需要的手续。
1、如果能合法通过海关和商检进口,则即可在国内销售;
2、如果没有获得进口保健食品批准制文号,则只能作为普通食品销售,且不能在标签、广告中宣传功效、疗效、功能;
(7)进口保健扩展资料
进口流程
1、进口商必须拥有海关及检疫的进出口备案。
2、进口商需知向国家工商部门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
3、所指预包装食品进口首先办理标签的咨询报告取得认监委的合格进口允许。
4、产品得到允许后发货需办理标签备案。
5、寻求报关公司代理为其进行办理商检抽样道报关等事宜。
6、取得中国检验检疫局的合格证书,产品加贴中文标签即可出售。
8、如何识别进口保健品?
看条形码的第一个数字。
部分国家地区(EAM)成员的条形码前缀码 美国、加拿大 00-09 以色列 729 丹麦 57
(店内码) 20-29 委内瑞拉 759 挪威 70 日本 45-49 乌拉圭 773 瑞士 76 比利时/卢森堡 54 玻利维亚 773 西班牙 84 芬兰 64 智利 780 奥地利 90-91 瑞典 73 厄瓜多尔 786 新西兰 94 意大利 80-83 古巴 850 斯洛文尼亚 383 荷兰 87 捷克 859 德国 400-440 澳大利亚 93 韩国 880 台湾 471 保加利亚 380 新加坡 888 拉脱维亚 475 克罗地亚 385 马来西亚 893 斯里兰卡 479 俄罗斯 460-469 越南 977 香港 489
爱沙尼亚 474 墨西哥 750 塞浦路斯 529 立陶宛 477 哥伦比亚 770 马耳他 535
菲律宾 480 秘鲁 775 葡萄牙 560 希腊 520 阿根廷 779 波兰 590
马其顿 531 巴拉圭 784 匈牙利 599 爱尔兰 539 巴西 789 毛里求斯 609
冰岛 569 斯洛伐克 858 阿尔巴尼亚 613 罗马尼亚 594 南斯拉夫 860 中国大陆 690-692 摩洛哥 611 印度 890 英国 50 土耳其 619、869 印度尼西亚 899
9、进口保健品需要什么部门批准
保健食品注册申请指南
一、受理单位、地址、时间
受理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保健食品受理处
地 址: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南里11号楼5层
邮 编:100061
二、保健食品审批工作程序
国产保健食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资料的受理和形式审查,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试验和样品试制的现场进行核查,组织对样品进行检验。
进口保健食品,由申请人将申报资料和样品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
(一)申报资料首页为申报资料项目目录,目录中申报资料项目按《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中“所附资料”顺序排列。每项资料加封页,封页上注明产品名称、申请人名称,右上角注明该项资料名称。各项资料之间应当使用明显的区分标志,并标明各项资料名称或该项资料所在目录中的序号。整套资料用打孔夹装订成册。
(二)申报资料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中文不得小于宋体小4号字,英文不得小于12号字),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三)除《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及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外,申报资料应逐页加盖申请人印章或骑缝章(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应加盖所有申请人印章),印章应加盖在文字处。加盖的印章应符合国家有关用章规定,并具法律效力。
(四)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应提交联合申报负责人推荐书。
(五)申报资料中同一内容(如产品名称、申请人名称、申请人地址等)的填写应前后一致。
(六)产品名称应包括品牌名、通用名和属性名。产品名称应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规定。
2.反映产品的真实性,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3.品牌名可以采用产品的注册商标或其他名称。
4.通用名应当准确、科学,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以及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
5.属性名应当表明产品的客观形态,其表述应规范、准确。
6.增补剂型的产品,在命名时应采用同一品牌名和通用名,但需标明不同的属性名。
7.进口产品中文名称应与外文名称对应。可采用意译、音译或意、音合译,一般以意译为主。
8.保健食品命名时不得使用下列内容:
(1)消费者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及地方方言;
(2)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如“高效”、“第×代”;
(3)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
(4)外文字母、符号、汉语拼音等(注册商标除外);
(5)不得使用与功能相关的谐音词(字);
(6)不得使用人名和地名(注册商标除外)。
(七)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标签与说明书及有关证明文件中的外文,均应译为规范的中文;外文参考文献中的摘要、关键词及与产品保健功能、安全有关部分的内容应译为规范的中文(外国人名、地址除外)。
(八)申请人提交补充资料,应按《保健食品审评意见通知书》的要求和内容逐项顺序提供,并附《保健食品审评意见通知书》(原件或复印件)。在提交补充资料时,应将该项目修改后的完整资料一并提供,并注明修改日期,加盖与原申请人一致的公章。
(九)已受理的产品,申请人提出更改申报资料有关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试验报告以及其它可能涉及产品安全和功能的内容不得更改。
2. 除上述内容外,如需更改,申请人应向原受理部门提交书面更改申请,说明更改理由,注明提交的日期,加盖与原申请人一致的印章。申请人应提供更改后该项目的完整资料。
(十)未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产品,其申报资料及样品一般不予退还,但已提交的《委托书》、产品在生产国(或地区)生产销售一年以上的证明文件、生产国(或地区)有关机构出具的生产企业符合当地相应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及《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原件(再注册产品除外)除外,如需退还,申请人应当在收到不批准意见的3个月内提出书面退还申请。
(十一)新产品注册申请应提交申报资料原件1份、复印件8份;变更与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应提交原件1份、复印件6份。复印件应当与原件完全一致,应当由原件复制并保持完整、清晰。其中,申请表、质量标准、标签说明书还应当提供电子版本,且内容应当与原件保持一致。
四、国产保健食品申报资料项目
(一)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国产/进口)
(二)申请人身份证、营业执照或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提供的复印件应清晰、完整,加盖申请人印章,证明文件应在有效期内。
(三)提供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通用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数据库中检索)
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通用名(以原料名称命名的除外)与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报告, 由申请人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库中检索后自行出具。如:经检索,“益肝灵片”是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牌益肝灵片(口服液或胶囊等)”就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名称。
(四)申请人对他人已取得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由申请人自行做出声明,并对声明做出承诺,“如有不实之处,本申请人愿负相应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五)提供商标注册证明文件(未注册商标的不需提供)
商标注册证明文件,是指国家商标注册管理部门批准的商标注册证书复印件,未注册的不需提供。商标使用范围应包括保健食品,商标注册人与申请人不一致的,应提供商标注册人变更文件或申请人可以合法使用该商标的证明文件。
(六)产品研发报告(包括研发思路,功能筛选过程,预期效果等)
按《申报资料项目要求》提供该项资料,包括研发思路、功能筛选过程、预期效果三方面内容,各项内容应分别列出,缺一不可。
(七)产品配方(原料和辅料)及配方依据;原料和辅料的来源及使用的依据
(八)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及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检验方法
按《申报资料项目要求》提供该项资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及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检验方法三方面内容应分别列出,不可缺项。
(九)生产工艺简图、详细说明及相关研究资料
(十)产品质量标准(企业标准)和起草说明以及原辅料的质量标准。
(十一)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名称、质量标准及选择依据。
(十二)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
(十三)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1.产品说明书应按下列格式和要求编写:
××××产品说明书
本品是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动物和/或人体试食功能试验证明,具有××的保健功能(注:营养素补充剂无需标“动物和/或人体试食功能试验证明”字样,只需注明“具有补充××××的保健功能”即可)。
[主要原料]按配方书写顺序列出主要原料、辅料。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含量]每100g(100ml)含: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含量。含量应为确定值。营养素补充剂还应标注最小食用单元的营养素含量。
[保健功能]按申报的保健功能名称书写。
[适宜人群]
[不适宜人群]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 每日××次,每次××量,如有特殊要求,应注明。
[规格]标示最小食用单元的净含量。按以下计量单位标明净含量:
(1)液态保健食品:用体积,单位为毫升或ml。
(2)固态与半固态保健食品:用质量,单位为毫克、克或mg、g。
(3)如有内包装的制剂,如胶囊(软胶囊)等,其质量系指内容物的质量。
[保质期]以月为单位计
[贮藏方法]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还应根据产品特性增加注意事项。
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注意事项应根据申报的保健功能和产品的特性确定。(按《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补充规定(试行)》提供该项资料)。
2.产品标签应按下列格式和要求编写:
产品标签样稿编写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涉及说明书内容的应与说明书保持一致。
(十四)其它有助于产品评审的资料
1.包括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GMP、HACCP)证明、原料供应证明、原料供销合同、委托协议、原料检验报告或出厂合格证书等证明文件以及产品配方、工艺、功能、安全等有关的研究、参考文献资料等。
2.提供的外文资料,应译为规范的中文。
(十五)未启封的最小销售包装的样品2件
提供的样品包装应完整、无损,应贴有标签,标签应与申报资料中相应的内容一致。样品包装应利于样品的保存,不易变质、破碎。样品应在保质期内。
五、进口保健食品申报资料项目
申请进口保健食品注册,除根据使用原料和申报功能的情况按照国产保健食品申报资料的要求提供资料外,还必须提供以下资料:
(一)生产国(地区)有关机构出具的该生产企业符合当地相应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
1.申报产品由申请人委托境外生产企业生产的,证明文件中的生产企业应为被委托生产企业,同时需提供申请人委托生产的委托书;
2.证明文件中应载明出具文件机构名称、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出具文件的日期;
3.出具该证明文件的机构应是产品生产国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
(二)由境外厂商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供《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境外生产厂商委托境内的代理机构负责办理注册事项的,需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原件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委托办理注册事务的委托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书出具单位名称、受委托单位名称、委托申请注册产品名称、委托事项和委托书出具日期;
2.出具委托书的委托方应与申请人名称完全一致;
3.被委托方再次委托其它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务时,应提供申请人的认可文件原件及中文译本,译文需经中国境内公证机关公证。
(三)产品在生产国(地区)生产销售一年以上的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应当经生产国(地区)的公证机关公证和驻所在国中国使领馆确认
产品在生产国(或地区)生产销售一年以上的证明文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证明文件应载明文件出具机构的名称、申请人名称、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和出具文件的日期;
2.证明文件应当明确标明该产品符合该国家(或地区)法律和相关标准,允许在该国(或地区)生产和销售,如为只准在该国(或地区)生产,不在该国(地区)销售,这类产品注册申请不予受理。
3.出具证明文件的机构应是生产国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
(四)生产国(地区)或国际组织的与产品相关的有关标准
(五)产品在生产国(地区)上市使用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实样。应列于标签、说明书样稿项下。
上述申报资料必须使用中文并附原文,外文的资料可附后作为参考。中文译文应当由境内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确保与原文内容一致;申请注册的产品质量标准(中文本),必须符合中国保健食品质量标准的格式。
还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产品名称、申请人名称、生产企业名称、代理机构名称(中、英文)应前后一致。
2.证明文件、委托书应为原件,应使用生产国(或地区)的官方文字,需由所在国(或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和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确认。
3.证明文件、委托书中载明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内使用。
4.证明文件、委托书应有单位印章或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签字。
5.证明文件、委托书应译为中文,并由中国境内公证机关公证。
六、国产保健食品变更申请申报资料要求与说明
1.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中载明的保健食品功能名称、原(辅)料、工艺、食用方法、扩大适宜人群范围、缩小不适宜人群范围等可能影响安全、功能的内容不得变更。
2.申请人应当是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持有者。
3.申请变更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其附件所载明内容的,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变更申请并写明变更事项的具体名称、理由及依据,注明申请日期,加盖申请人印章。
4.申报资料中所有复印件均应加盖申请人印章。
5.需提交试验报告的,试验报告应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机构出具。
七、国产保健食品变更申请申报资料项目
(一)缩小适宜人群范围,扩大不适宜人群范围、注意事项的变更申请
(二)改变食用量的变更申请(产品规格不变)
(三)改变产品规格、保质期以及质量标准的变更申请
(四)增加保健食品功能项目的变更申请
(五)改变产品名称的变更申请
(六)申请人自身名称和/或地址改变的备案事项
1.国产保健食品变更备案表。
2.变更具体事项的名称、理由及依据。
3.申请人身份证、营业执照或者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4.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5.拟修订的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并附详细的修订说明。
5.提供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该申请人名称和/或地址名称变更的证明文件。
八、进口保健食品变更申请的申报资料要求与说明
1.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中载明的保健食品功能名称、原(辅)料、工艺、食用方法、扩大适宜人群范围、缩小不适宜人群范围等可能影响安全、功能的内容不得变更。
2.申请人应当是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持有者。
3.申请变更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其附件所载明内容的,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变更申请并写明变更事项的具体名称、理由及依据,注明申请日期,加盖申请人印章。
4.申报资料中所有复印件均应加盖申请人印章。
5.需提交试验报告的,试验报告应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机构出具。
6.申请人委托境内的代理机构办理变更事宜的,需提供委托原件(委托书应符合新产品申报资料要求中对委托书的要求)。
7.变更的理由和依据,应包括产品生产国(或地区)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该事项变更的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应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和驻所在国中国使(领)馆确认。
8.产品生产国(或地区)批准变更的标签、说明书(实样)和质量标准应附中文译文,并经中国境内公证机关公证。
9.申报资料中所有复印件均应加盖申请人或境内代理机构的印章。
九、进口保健食品变更申请申报资料项目
(一)缩小适宜人群范围,扩大不适宜人群范围、注意事项的变更申请
(二)改变食用量的变更申请(产品规格不变)
(三)改变产品规格、保质期、质量标准的变更申请
(四)增加保健食品功能项目的变更申请
(五)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内部在我国境外改变生产场地的变更申请
(六)改变产品名称的变更申请
(七)申请人自身名称和/或地址名称改变的备案事项
(八)改变境内代理机构的备案事项
九、国产保健食品境内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申报资料要求与说明
(一)所有申报资料均应加盖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印章。
(二)转让方和受让方双方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转让方将转让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及与产品生产有关的全部技术资料全权转让给受让方,并指导受让方生产出连续三批的合格的产品。
2.转让方应承诺不再生产和销售该产品。
(三)技术转让合同应清晰、完整,不得涂改,应经中国境内公证机关公证。
(四)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受让方的卫生许可证及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证明文件应在有效期内,载明的企业名称应与受让方名称一致,许可范围应包含申报产品。
十、国产保健食品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
(一)保健食品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表。
(二)身份证、营业执照或者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三)经公证机关公证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双方签订的有效转让合同。
(四)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受让方的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五)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受让方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证明文件。
(六)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原件(包括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其附件和保健食品变更批件)。
(七)受让方生产的连续3个批号的样品,其数量为检验所需量三倍。
十一、进口保健食品向境内转让申报资料要求与说明
(一)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需提供委托书原件(委托书应符合进口产品申报资料要求中有关委托书的要求)。
(二)进口保健食品在境外转让的,合同需经受让方所在国(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和驻所在国中国使(领)馆确认。应译为规范的中文,并经中国境内公证机关公证。
十二、进口保健食品向境内转让产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
(一)保健食品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表。
(二)身份证、营业执照或者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三)经公证机关公证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双方签订的有效转让合同。
(四)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受让方的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五)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受让方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证明文件。
(六)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原件(包括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其附件和保健食品变更批件)。
(七)受让方生产的连续3个批号的样品,其数量为检验所需量三倍。
(八)由境外厂商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供《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由境外厂商委托境内的代理机构负责办理注册事项的,需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原件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十三、进口保健食品在境外转让产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
(一)保健食品技术转让产品注册申请表。
(二)受让方生产国(地区)允许该产品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应当经生产国(地区)的公证机关公证和驻所在国中国使领馆确认。
(三)受让方所在国家(地区)有关机构出具的该产品生产企业符合当地相应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
(四)转让合同。该合同必须经受让方所在国家(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和驻所在地中国使领馆确认。
(五)由境外厂商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供《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境外生产厂商委托境内的代理机构负责办理注册事项的,需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原件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六)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原件(包括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其附件和保健食品变更批件)。
(七)确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受让方生产的连续3个批号样品的功效成份或标志性成分、卫生学、稳定性试验的检验报告;
(八)受让方生产的连续三个批号的样品,其数量为检验所需量三倍。
十四、补发批件产品注册申请申报资料项目
要求补发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申请人应当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因遗失申请补发的,应当提交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的遗失声明的原件;因损毁申请补发的,应当交回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原件。经审查,符合要求的,补发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并继续使用原批准文号,有效期不变。补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上应当标注原批准日期,并注明“补发”字样。
十五、保健食品再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与说明
十六、国产保健食品再注册申报资料项目
(一)国产保健食品再注册申请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营业执照或者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三)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包括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其附件和保健食品变更批件)。
(四)产品生产所在地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允许该产品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五)五年内销售情况的总结。
(六)五年内消费者对产品反馈情况的总结。
(七)保健食品最小销售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实样。
注:上述资料不能完整提供的,申请人必须在提出再注册申请时书面说明理由
10、进口的保健品上应该有什么标识
LOT 0309807 BEST BY 07/11
Lot No:lot number是批号、批数的意思
Best By 后面一般接日期,是指在……之前使用最佳。
相关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要先进行标签审核,才能办理商检和清关。但问题是,有关进口食品的规定三个,即《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细则》《进口预包装特殊膳用食品标签审核细则》,和《进口预包装保健食品标签审核细则》,进口保健食品在标签审核时要提供国家药监局相关批文
根据相关规定,在
内地销售的正规进口食品必须贴有简体中文标识。中文标识上必须包含产品名称、净含量、配料成分、原产国家或地区、生产日期、保质期、国内经销单位名称和联系方法等内容。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时一定要到正规场所,并仔细查看中文标签上的相关内容,如果发现标签上的字体或内容不规范,就要谨慎购买。
市场上出售的没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很可能是经过非正规渠道入境的,甚至可能是不法分子仿冒伪造的。这些身份不明的进口食品没有经过正规部门的检验检疫就进入销售环节,质量和卫生都缺乏保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消费者千万不要购买。
市场上正规的进口食品都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和《进口卫生证书》。证书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都应与商品标识上的信息一致,否则可能是非正规进口食品。此外,在市场上销售的进口保健食品必须取得《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其保健功效及产品说明书也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获得批准后进口保健食品才能使用保健食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