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半月板 > 5半月板损伤注意事项

5半月板损伤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0-11-04 06:13:37

1、半月板损伤如何锻炼

我半月板在打篮球时候损伤了,当时上篮落下时一个不小心听见膝盖响了一声之后就不会走了 ,做了检查还好是一度损伤,半月板损伤首先不要再运动了, 否则你一辈子都不会好,等完全好了再运动其次, 多锻炼你的股四头肌,就是大腿的肌肉,半月板损伤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平躺那把大腿绷紧腿伸直往上抬腿,每天坚持锻炼一次,每次锻炼到大腿肌肉发酸发热为宜。我就是这样锻炼的

2、半月板损伤的原因,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损伤?

半月板损伤的原因比较多,大部分都是运动损伤,磕碰之类的,所以还是应该多注意的。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及时的检查,开元这类的骨科先检查看看是不是半月板的问题即可。

3、半月板损伤的最好治疗方法

半月板损伤一般是由于平时的运动或者劳动不注意慢性劳损引起,建议去医院做个磁共振就能明确半月板损伤的程度,程度轻微可以靠休息患肢恢复

如果出现膝关节积液的话,是需要通过穿刺引流出积液,同时口服局部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如果半月板损伤严重可以手术治疗。

4、半月板损伤一般多久好

半月板损伤的恢复相对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概三个月左右。这期间要注意多静养休息,避免大量运动给患处造成二次伤害

5、半月板损伤需要多久可以恢复正常

半月板损伤初期,膑尖部(即屈膝时膝盖上方凸起处)开始有酸胀不适,之后出现持续性钝疼。平时配he古~续~月板tie,平时多晒太阳,不要负重。其规律为,开始活动时疼痛加重,活动开后疼痛减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上下楼梯、下蹲起立、负重行走、用力踢球等),凡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时,都会出现膑尖部的疼痛,都是半月板损伤的征兆。较重的人们,在平常步行时也出现膑尖处的疼痛。感到膝发软无力,走路容易疲劳,致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更不能背负重物行走。

检查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以下这几种比较常见的:

1.压痛部位在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用拇指从前像后逐点按压,病人有疼痛明显的地方就要先固定起来,在按压的同时看看膝关节还能不能自如的活动

2。回旋挤压试验保持仰卧的姿势,这时候一手握住小腿踝部,另一只手扶住膝部,然后使得小腿外展、外旋、内旋、逐渐伸直。直到出现疼痛或者响声就大概能确诊半月板已经损伤

3.单腿下蹲试验会要求患者用单腿站立慢慢下蹲然后再起来,如果这个患者确实有半月板损伤的症状那么下蹲到一定位置的时候就会因为半月板受挤压而无法下蹲,疼痛的感觉也会非常的剧烈。有时候也可以辅助x光来确诊一个损伤程度

注意事项:

运动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想象不到的伤痛,像是半月板损伤的这种情况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不要做危险的动作,要是真的受伤了要听医生的话好好休养积极配合冶疗

6、半月板损伤注意事项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病因就因为劳累受凉引起.因为是无菌性炎症一般的消炎药都起不了什么作用.此病属于无菌性炎症一般的消炎药不起作用中医传统膏药外治安全无副作用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治疗办法,如外用小驳骨草按摩膏。
半月板损伤要尽量少坐跑、跳等负重运动建议还是选择骑自行车或游泳等对膝关节保护比较好的运动

7、得了半月板损伤有什么注意事项

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回答者:刘铭健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方法很多,治疗原则是:能保守不手术,能简单不复杂。可以通过针灸,理疗,注射润滑剂,封闭,小针刀,贴药膏,口服消炎镇痛药,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等治疗。症状严重关节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需要手术治疗,置换人工关节。平时要少走路,能骑车不步行,以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不要久蹲,不要受凉,肥胖的要减肥,以减轻体重对下肢关节的负担。避免受凉。是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回答者:王功兵建议查查磁共振,看半月板,韧带有无损伤。半月板损伤回答者:周凹3度了,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好,最好是积极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回答者:周新华可以试试关节镜,效果还可以.右膝半月板损伤回答者:刘铭健检查结果是参考的,不能作为衡量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准,关键还要看主管症状,如果症状很轻,不影响走路,活动,还是保守治疗为好,关节镜主要是针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右膝半月板损伤回答者:刘铭健如果症状不厉害可以先保守治疗,毕竟手术是一种创伤。半月板损伤?回答者:潘昊您可以到骨科医院治疗,可采取关节镜治疗。是否卧床要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8、半月板损伤怎样锻练

手术了吗?没手术就直抬腿联系,防止肌肉萎缩,手术了就参考下面:
一、术后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术后棉花退、石膏包扎制动,用被子或枕头垫高下肢,麻醉消退后即开始活动足趾以及脚踝,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肿胀,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抬高2~3天,尽量减少患侧足跟低于腹部的时间和次数。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
劲及放松)。可扶拐下床适量活动。小心地面上的水或者物体,注意避免滑倒。
2、早期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关节内的出血和肿胀,
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3、主管您的管床医生一般会在手术后3~5天给您伤口换药。
4、术后10天拆线,出院。

二、术后康复训练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制定,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早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早期应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以免造成肿胀。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
6、 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则即刻给予冰敷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术后早期不宜过多行走,否则可能引发肿胀,影响功能康复进程。
8、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三、术后康复计划:(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一 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1、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
①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组,1组/小时
②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③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要求同上。
所有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可扶拐下地行走,但只限去厕所等必要活动。
2、术后1天:
①继续以上练习。
②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可由他人协助或用手扶住大腿)。
③开始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
④开始侧抬腿练习。
⑤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5分/次,2次/日。 ——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如疼痛不明显,可扶单拐、或不用拐。
3、术后3天
开始屈曲练习,方法见备注。以微痛为度,达尽可能大的角度。
4、术后4天:
①继续以上练习。
②开始单腿站立平衡练习,5分钟/次,2-3次/日。
③主动屈膝达70-80度。
5、术后5天:
①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
②开始站立位0-45度范围内主动伸屈练习。但不靠墙。30次/组,2-3组/日,练习后肿、痛则冰敷。
6、术后1周:
①主动屈曲大于90°。
②可单足站立,可不用拐行走。
③开始靠墙半蹲练习,2-5分/次,3-5次每日。
二 中期:(2周—1月)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开始恢复日常活动。
1、术后2周:
①主动屈曲至120—130°.
②强化肌力练习。(直抬腿可达6分钟)
③关节无明显肿、痛、不稳,可正常步态行走。
④开始指导下各项肌力练习:练习的负荷、角度、次数及时间,根据自身条件而定。一般为30次/组,2-4组/日。
2、术后3周:
①被动屈曲至140°。
②强化肌力练习。
③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逐渐增加范围, 并渐增负荷,30次/组,4组/日。
三 中期:(1月—2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 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
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1、术后5周:
①主动屈曲达150°,且基本无痛。
②开始患侧单腿45度位半蹲练习。5分/次,4次/日。
③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30分/次,2次/日。
2、术后6—8周:
①主动屈伸角度达至与健侧相同,且无疼痛。
②可完成日常的各项活动,如上下楼、骑自行车、行走5000米以上关节无肿痛。
③开始跪坐练习。
④开始蹬踏练习。
四 后期:(2个月—3个月)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运动。
① 开始膝绕环练习。
②开始跳上跳下练习。
③开始侧向跨跳练习。
④开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
⑤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
※ 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
五 恢复运动期:(3个月后)
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
①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②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
③通过测试,患健肌力达健侧85%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

备注:
*屈曲的练习方法:
以下方法任选其一。每日一次,力求角度略有增长即可。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如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告知医
生。练习过程中不得伸直休息,反复屈伸,否则将影响效果,且极易造成肿胀。
1、髌骨松动术(术后1周开始):
手推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每方向20次,2—3次/日。可于屈曲练习前进行。
2、坐(或仰卧)位垂腿:
坐于躺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保护
10分钟。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负荷 。
3、仰卧垂腿:
仰卧于床上,大腿垂直于床面,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要求同上。
4、坐位“顶墙”:
坐椅上,患侧足尖顶墙或固定,缓慢向前移动身体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后保持不动,数分钟后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动,至极限。全过程控制在30分钟内。
5、主动屈伸练习:(被动屈曲后进行)
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

*伸直的练习法:
1、主动牵伸:主动牵拉伸直于极限处保持10秒,放松5秒。20—30次/组,1—2组/日。
2、被动压直:足跟下垫起,适当重量的沙袋(或其他替代物)置于膝上方,或者稍弯腰后自己用双手或请他人辅助用双手给予适当压力,下压膝关节上方,维持约5-10分钟。
活动度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则即刻给予冰敷20—3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与5半月板损伤注意事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