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月板损伤分级
半月板损伤的分级是根据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进行的分级,是为了诊断和治疗的方便进行的分级。
常用的分级方法为四级分级法,其中一级损伤是半月板内有少许的异常信号,如T2像显示半月板内的高密度影像。
而二级损伤是半月板内有明显的异常信号,但异常信号并未贯穿半月板,与关节腔不相通。三级损伤是半月板内的异常信号,直达关节面并与关节相通,是半月板撕裂的表现。
四级的半月板损伤除了三级的影像表现外,半月板撕裂部分有明显的移位,常导致绞索症状的发生。
(1)半月板损伤的主要表现扩展资料:
半月板位于人体的膝关节,其主要作用是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起到一个缓冲震荡的作用,如果半月板部位出现损伤,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行动能力。
半月板损伤是不能自愈的,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一般来说半月板损伤多发生于用腿量较大的人群,比如爱好长跑、举重、打球的人群一定要多加注意。运动前后做好热身拉伸,避免半月板受损。
2、轻微的半月板损伤有什么样的表现??
轻微的膝盖会有疼痛感出现,可以采用保守的疗法,如可用膝骨通按摩治疗,还可以针灸,可以活血的,不要做大幅度的活动啊,,,静养为主
3、半月板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症状一、膝关节伸屈障碍
由于半月板损伤为一膝关节疾病,不少病人求诊时已有明显伸屈障碍症状。
症状二、关节肿胀及压痛
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不仅仅会出现疼痛还会出现压痛以及肿胀现象,其中,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可以作为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
症状三、关节内积血引起关节不适
半月板损伤后,关节内积血为最常见的症状,一般病情转入慢性阶段,积血现象就会减轻,但时不时还会感到关节剧烈疼痛。
一旦出现半月板损伤,及时使用【月板骨草正金贴】
4、半月板损伤的症状是什么???
半月板损伤有4个病史症状。
1外伤 2疼痛
3交锁
说明一下:就是你得腿半弯(大小腿有一定得角度),突然固定,不能伸直了,但可以继续弯曲。
4失控感:突然打软腿,有跌倒趋向。
就是这些。
5、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哪些特点?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患膝有典型的扭伤病史。2.扭伤时,关节内有撕裂感,随即发生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跛行。3.损伤半月板的相应关节间隙有较明显的压痛点。4.膝关节弹响及绞锁症。关节弹响发生在伸屈膝关节时,患者常可自己做出。但需注意关节弹响须伴有关节疼痛或绞锁症状,若不伴有疼痛或绞锁,则不一定是半月板损伤。绞锁症即在行走情况下突发关节疼痛,膝关节不能屈伸,状如绞锁,若将患膝稍做晃动或屈伸,即可缓解并恢复行走。绞锁现象可以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膝关节都会停止在同一体位上。5.病程较长者,大腿股四头肌可出现萎缩。6.特殊检查及试验,如仰卧旋转检查(麦氏症阳性、旋转挤压试验(研磨试验)阳性。7.膝部X线平片不能显示半月板损伤,故直接诊断作用不大,但拍摄X线平片可以排除膝关节的骨性病变或其他疾患,所以被认为是常规检查的一种。8.膝关节造影检查在诊断半月板损伤上有一定价值,且可以确定半月板损伤部位。9.膝关节镜检查对关节内结构可提供直观形象,对不典型半月板损伤有诊断价值。
6、半月板损伤可以分为哪几类啊??
一般常见的半月板损伤分为:纵裂型、横裂型、内缘型、桶柄型等九种。
1、纵裂型:系内侧半月板纵行破裂.并可在前或后角部断裂,游离部进入膝内,成为膝痛和伸屈阻挡的主要因素。
2、横型:系内侧半月板腰部横行破裂,破裂的部位,数目及深度各异.膝内侧疼痛多可指明,偶有关节交锁现象。
3、内缘型:半月板内缘有一处或多数损伤,并可呈粉碎样损害,偶有游离片进入关节腔。本型对伸屈膝运动经常造成影响,表现疼痛经年,股骨髁关节面损害明显,有时关节交锁。
4、桶柄型:为内侧半月板纵行破裂,裂口可大小各异,并有呈横裂。破裂口增厚明显,股骨髁滑膜损伤广泛.患膝常有“锁固”,行走多费力费时。
5、水平劈裂型:系胫股关节间强力旋转,以致内侧半月板上下两层水平间分离.若早期确诊,良好制动,有可能获得修复。患膝可表现隐痛、不稳,或有滑落感。
6、边缘型:破裂位于内侧半月板边缘的前、中、后三个位置、严重的边缘型破裂呈周边完全破裂,仅由前、后角部相连,破裂的腰部向膝中央滑移。并导致关节锁固,在伸膝位时症状显著。
7、前角型:破裂位于前角部,可仅为裂口,或可呈破裂部向后翻卷并增厚,亦有前角连接部断裂。疼痛位于膝前,但内、外侧个别患者可能辨别不清。
8、后角型:破裂位于后角部,可呈裂口,裂口蜷缩和后角连接纤维断裂。过度屈膝位时疼痛明显,疼痛多可指出在偏后方内侧,但也有少数不能指明侧别。
9、松弛型:内侧半月板在关节囊附着部松弛,每当膝部伸屈,旋转有不稳的滑落感,在胫股关节问挤向膝中央时,内侧关节囊(及皮肤)可陷入关节间隙内。这种类型可为外伤后或先天性结构上的缺陷所引起。
7、本人想知道半月板损坏的表现有哪些
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数有明显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压痛部位 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
2.麦氏(McMurray)试验(回旋挤压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图3-134)。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和响声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 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 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受挤压引起疼痛。
5.单腿下蹲试验 用单腿持重从站立位逐渐下蹲,再从下蹲位站起,健侧正常,患侧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可引起关节间隙处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试验 病人取侧卧位,抬起下肢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患侧关节间隙向下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而引起疼痛;反之,患侧关节间隙向上时,则无疼痛。
7.研磨试验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踝部将小腿下压同时作内外旋活动,损伤的半月板因受挤压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将小腿向上提再作内外旋活动,则无疼痛。
X线检查:拍照X线正侧位片,虽不能显示出半月板损伤情况,但可排除其他骨关节疾患。膝关节造影术对诊断意义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可以直接观察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类型和关节内其他结构的情况,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总之,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检查,多数病人有外伤史,患侧关节间隙有固定性疼痛及压能,结合各项检查综合分析,多数能作出正确诊断。对严重创伤患者,要注意检查有无合并侧副韧带和十字韧带损伤。对晚期病例,要注意检查是否有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盘状半月板呈较厚的盘状,易受损伤,常为两侧性。主要症状为关节活动时常发出明显清脆的弹响声。关节活动时外侧半月板处可摸到包块,并有压痛。半月板损伤后粘液性变可产生半月板囊肿,症状与半月板损伤相似,局部有明显包块,伸膝时包块较明显。
(三)治疗
1.急性期 如关节有明显积液(或积血),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如关节有“交锁”,应用手法解除“交锁”,然后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4周。石膏要妥为塑型,病人可带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都要积极锻炼股四头肌,以防肌肉萎缩。
2.慢性期 如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和体征明显,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切除损伤的半月板,以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术后伸膝位加压包扎,次日开始作四头肌静止性收缩练习,2~3天后开始作直腿抬高运动,以防股四头肌萎缩,两周后开始下地行走,一般在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功能。
3.关节镜的应用 关节镜可用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半月板边缘撕裂可行缝合修复,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损伤的部分。对早期怀疑半月板损伤者可行急诊关节镜检查,早期处理半月板损伤,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损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8、半月板损伤有什么特征
半月板损伤有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很多人对于半月板损伤有可以治愈吗都比较关注。半月板损伤有的不断发病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也给社会和家人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半月板损伤患者一般都有几个方面可以表现出异常。下面详细介绍下。①半月板弹响实验:患者仰卧,充分屈髋屈膝,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一手放在患者膝部,先使小腿内旋内收,再使小腿外旋外展,然后内收伸直,如有疼痛或弹响声为阳性,大多数患者都是阳性。②多数患者有膝关节扭伤史。③研磨实验:患者俯卧,膝关节屈90度,检查者在足踝部用力下压并作旋转研磨,某一部位有痛感就为阳性。④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声。⑤受伤的瞬间膝关节有撕裂感和响声,疼痛难忍,关节肿胀,功能受限,行走和上下楼时疼痛更明显,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打软腿和关节交锁现象。⑥检查时可发现股四头肌萎缩,关节间隙有压痛感,屈伸不灵活。⑦必要时可做膝关节空气造影、碘溶液造影或关节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