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男友有受虐倾向呐、怎么办。
这是一种性偏好障碍。精神动力学说认为,受虐癖患者在童年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影响了患者心理与性心理的发育,致使患者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焦虑”,受虐行为是为了减轻这些“焦虑”,增强“自我凝聚力”。而行为学说则认为受虐行为是由于早年的一些不良经历形成了不良习惯和条件反射引起的
受虐倾向与负罪感有关,专一的施虐者或受虐者是很少见的。同一个体既存在施虐行为,又存在受虐行为,在性活动中残暴地虐待性对象,同时又要求性对象残暴地虐待自己,可看作是同一性变态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受虐欲即是指向自身的施虐欲。
其实你的选择很简单,主要是不想分,那么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坚持,二是把男友治好。。你自己又不想继续坚持,那么就把你男友矫正过来吧。不过有一点。如果你男友选择你是因为你像女王。那么如果矫正好了之后,会不会还选择你呢?
我的建议是矫正好,因为这才叫做为他着想。他会知道的。
2、什么叫做受虐倾向,症状和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要科学
我的理解是被虐待(精神肉体上的)就会特别兴奋。
症状就是经常找虐😂
治疗就是脱敏治疗
3、有强烈的受虐倾向该怎么办?
朋友,从你找的心理医生能开药来看,你找的应该是医院的精神科医生。但根据我的判断,你的情况的主要是心理障碍而非精神疾病,所以只怕你找错人了。
你应该去找心理咨询师,去寻求心理开导,而不是去找精神科医师。在国内,大家把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混同了,一致都称为心理医生。其实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心理咨询师主要的是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心理上的开导,没有处方权。而精神科医师则主要是针对精神疾病,一般不会进行心理开导,主要就是开药。
国外的一些精神科医师可以做到同样是心理咨询师,但国内能做到这样的很少。这就是你感觉他们不专业的原因,建议你最好去向一些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心理开导和药物治疗一同作用,效果应该会好很多。
4、为什么会有人有受虐倾向呢?
受虐倾向的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绝大多数来源于儿童时期,也许是一个镜头点影响,也许 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许是遭受的某一件事 情
5、受虐倾向是怎么形成的?
受虐这个词,现在并不陌生,以前或许大家还很避讳,而现在无轮是生活中开玩笑还是真的有这种倾向,大家似乎都可以淡然的讨论,并且坦然接受。
不知道楼主指的受虐是那种,很多人都有受虐倾向,比如有的人喜欢和苦咖啡,喜欢喝苦啤酒,比如一种叫皮尔森的啤酒,味甘,除了酒花的香味,就只剩下一种苦味了,却很受男士欢迎,尤其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欢迎,这些都是一种受虐的表现,那种味道比起甘甜来说,并不美味,但是却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同样吃辣也是一个道理,虽然不那么舒服,但是会刺激人的味觉,让人觉得爽。
再进一步来说,我之前不小心进了一个SM(虐恋)圈子,这或许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大部分人也表示不理解,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变态的人,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些人是不是有什么心理疾病,但是当怀着一定的好奇心走进圈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只是普通人,如果不是在这个圈子里碰到,他们和路上的甲乙丙丁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他们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嗜好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开始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倾向,也没接触过这些,但是我对这个圈子充满了好奇,所以我以S的身份进入了圈子,当然不是因为我喜欢施虐,只是S在这个圈子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说白了我要的就是一种主动权,在圈子里比较好混。
也会有一些论坛和交流群,在相对的空间范围内,都是自己人,大家也比较畅所欲言,这段期间我知道了在人的性格中,有施虐和受虐之分,有命令和服从之分,也有很多婚姻关系和爱情都是建立在虐恋的基础上的。这个性格的行成受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自身性格多种因素影响。实际上,也并不是施虐的都是成功者,被虐的都是失败者,很多喜欢被虐的人在社会上都是很成功的,融入圈子,就会发现很多M(受虐者)都是一些企业高管甚至老板,他们有自己的事业,生活中也是顺风顺水的,但是就是内心会有那么一些小渴望,喜欢被抽打被辱骂,甚至被胁迫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而很多S(施虐者)在现实中却是处处落败,没人在意的小角色。当然这些并不绝对,所以这种性格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双向,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角色倾向。
简单说,那些有受虐倾向的人,可能是骨子里喜欢那种感觉,那种痛那种被迫感会让他们更舒服。也可能是仅仅在某些压力下,想放松一下自己,选择了这种比较极端的方式,来释放自我。还可能是童年或者是过去的一些特别的经历,让这个人有了这种倾向。所以,对于这些人,我们没必要盲目的抵制和指责,可以了解,开导或者由之认之,视情况而定,不能一棒子打死。
6、你遇到过有受虐倾向的人吗?
受虐癖,也就是自己遭受鞭打、捆绑、羞辱或受到其他虐待可以得到性兴奋或乐趣的人。受虐癖属于性变态范畴,它是通过自行或被人鞭打、扭捏等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矫正受虐癖变态性行为要进行综合治疗。受虐待行为允许人们从称为一个自主的、单独的个体责任中逃避出来......这个理论也解释了为什么受虐癖会同性别联系在一起(Baumeister,1988b)。按照这个理论,因为男人面临着自主、独立和个人成就感的沉重压力,所以男性角色特别的繁重,因而受虐待行为帮助他们从角色责任中逃避出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受虐癖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为普遍。也有从先天基因角度入手,既然Y染色体是促进暴力,那么暴力必然分化为施暴、受虐两者,所以男性施虐和受虐倾向都明显高于女性。
7、怎样确定自己有没有受虐倾向
不会想要被别人言语或行为上的侮辱,而感到兴奋,这就不算有受虐倾向了,个人见解。
8、怀疑自己有受虐倾向…怎么办…
1.你忍受虐待的时间越长,你就越难以摆脱虐待。
当我给一个遭受虐待的女人做咨询的时候,我尽我所能地想帮助她确信“那个虐待她的人不会轻易变得温柔,她能做的就是尽快离开这段关系”。但这不是个容易被接受的建议。也是因为她的自尊正处于最低点,在潜意识里,她不认为自己配得上更好的,害怕不会再有其他人会爱上自己。她也害怕自己离开后,对方会做傻事。此外,她还抱有一种幻想,就是他们彼此之间强烈而特殊的爱最终能带他们走出这段困境。2.没有哪个施虐者会在第一次约会时就虐待你。
起先,他会让你爱上他;接着,他会慢慢消耗掉你的自尊——因为一个拥有健康自尊的人不会接受虐待。而取笑你的缺陷和你犯的错是降低你自尊的最好办法,在表现上,他可能会说“开个玩笑啦,别那么当真”,但这些所谓的“玩笑”还是会潜在地影响到你,你的自尊因此损耗。3.在精神卫生领域里,关于施虐者的固着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见解。
因为对于控制狂来说,控制他人是他们的深层需要,是其构建自尊的最基本的资源。同样的,失控般的倾泻情绪也是他们的惯常方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痛快的释放,而就像毒品一样,当你允许自己将暴怒施加到其他人身上却侥幸得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时,你会上瘾般地重复这样的行为。4.指责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虐待方式。
如果你相信“我改变自己”就能让一切回归正轨,那么你可能消费了施虐者的借口。如此之多的已婚女人曾告诉我,她的配偶会在打她之前警告她“如果你再多说一句话,那么后果自负”。而之后,她可能会认为这是她的错,因为他有警告过她。
但这完全是狗屁不通!因为不管女生怎么说我或者在行动上怎么对待我,我都不会去打她们或者通过情绪去虐待她们。她们只是会让我暂时从她们身边走开。5.控制狂们认为自己永远正确,基本不会见他们道歉,他们总在指责别人。
他们总是比我们自己还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然后俨然一副导师的口气来纠正我们、评判我们,好像只要照着他们说得去做就能获得幸福似的。然而他们自己却是这个地球上活得最不开心的人群。
实际上,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会有一个潜在的合拍:“我不是完美的,你也不是完美的,但我会接受一个有瑕疵的你,如果你也可以包容我,那么我愿意和你共度此生。”
而在强调“控制和被控制”的人际关系中,那么潜在的态度就是“我比你优秀,比你有钱,比你长得漂亮,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地指出这些差异”。
6.施虐者往往有一对同是施虐者的父母。
如果一个父亲总是在生气时动粗或者没有节制地向人倾泻情绪,那么他的孩子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一种常态。而那些会合理处理情绪的人学到的课程则是与之相反的。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施虐者,而且你有一个孩子,那么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教给他两件事:1.)施虐是正常的;2.)受虐也是正常的。7.施虐者往往会孤立他的受害者。
他不喜欢你的朋友和家人,并且千方百计地削弱你和他们的联系,努力把你置身于他的情绪控制之中。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那些真正爱惜你的朋友和家人往往能看得出他的把戏,而这意味着他可能没办法再控制你了。
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是虐待关系的受害者,那么请尽可能地去相信多数朋友的判断。8.施虐者也会道歉,但那仅仅是为了不必去费力寻找/培养下一个受虐者。下面我来介绍一个所谓的“虐待型关系的怪圈”:
-张力累积阶段
这个阶段发生在明显的虐待行为之前,特点是贫乏的沟通、冷暴力,以及不断累积的关系紧张,你谨小慎微,深怕让对方找到机会发飙。在这个阶段,受虐者会尽量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避免引发对方的爆发。
-见诸行动阶段
特点是失控的暴力行为,虐待事件。在这个阶段,施虐者会用身体暴力或者情绪暴力去支配他/她的对象。
-和解/蜜月阶段
特点:要么是重申喜爱、道歉,要么就是假装这个虐待事件没有发生过。这个阶段标志着“暴力掌控”的结束,他会再三保证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或者表示自己会尽全力去改变自己。在这个阶段,施虐者会表现出巨大的懊悔和悲伤来博取对象的原谅,将他的暴力行为带来的后果降到最低。一些施虐者在施虐后,就不再提这个事情,将之压抑掉;而绝大多数的施虐者则会加倍地给予对象关心和爱护,以此来修复关系。少数施虐者可能会用自我伤害和自杀的方式来获取对象的同情,来防止对象离开这段关系。此时,施虐者往往能再次取得对象的信任,而受虐者也再寄希望于关系的改善,也由此,受虐者会慢慢地在一段长期存在虐待的关系中被损耗以及越发困惑。
虽然很容易就能觉察到暴力的“见诸行动”阶段是一种虐待,但蜜月阶段的一系列体贴举动则会保证“虐待怪圈”的一再重演。因为受虐者开始“领悟”到这段关系不全是那么糟,以为这段关系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于是,施虐者成功地避免了其暴力行为带来的任何的不良后果。
-冷静阶段
在这个阶段(往往也会被当作是和解/蜜月阶段的一部分)中,关系相对平静、平和下来。然而,相处中的摩擦也开始重新累积
9、说一个人有受虐倾向是什么意思
虐,是残暴、虐待的意思;受虐就是受到残暴、受到虐待的意思;有受虐倾向,就是有喜欢受到虐待的意愿的意思。
举例:如果有个人打了你一拳,在心里面你会感觉到痛。可是如果你认为他打你是应该的,那么你在心理上还感觉到痛吗?不会!为什么?因为你已经把他对你的伤害合法化(或合理化、理智化,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了。也就是说,当并非出于你意志的外界对你的虐待(伤害)无法避免,且无法消除的时候,你变成了一个具有受虐倾向的人,即认同于这种虐待的人,那么,你在心理上就要好受得多
弗洛伊德是最早注意到社会受虐倾向的人,他称这种倾向为 “ 道德受倾向 ” ,他指出: “ 道 德受虐倾向是最重要的一种受虐倾向,心理分析的最新观点认为,它源于某种无意识的负罪感。
在弗洛伊德之后,霍妮是对社会受虐倾向最为关注的一个人,她是这样提出总是的:受虐倾 向究竟是仅仅属于性领域还是涉及所有领域的基本性格结构,其中也包括性在内。她认为受 虐倾向有两个要素:第一是自我贬低,感到自己很乏味、不重要、愚味、无价值,夸张自己 的无能和无力,总爱说:我不行;第二是依赖倾向,感到如果没有另一个人的存在、仁慈、 爱情和友谊就无法生活,就像没有了氧气一样。
社会受虐倾向的原因之一是人生的失败或没有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目标。社会受虐倾向一般是 指社会中的 “ 失败者 ” ;他们采取自我否定的态度,用比自己的失败应受的惩罚更加严厉的 自我惩罚来达到心理平衡。一般人以为,社会受虐倾向有时会把人的精神完全摧毁。在一个 案例中,一位有社会受倾向的男性,智商很高,家庭富有。他在少年时代受到母亲诱惑,对 过于成功的父亲产生妒忌心,长大成人后,他或故意或下意识地用自己生活的失败作为武器 来对付对儿子期望很高的父亲。这就是社会受倾向的典型表现方式。
10、心理学问题,受虐倾向
如果人处在幼稚和不良的生活状态 那么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命运就会不断地让他经历挫折和灾难 如果他能意识到这一点 积极地应对挫折 面对人生的痛苦 那么他必然会成长、成熟 这时候潜意识会以积极地方式出现 让他感到幸福和生命的动力 反之 如果他没有意识到命运的召唤 一味的固守自己幼稚有毒的生活状态和思想 那么潜意识和命运会再次、不断地打击他 最后甚至会启动自杀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