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
正常情况来说,经量少于三天才算少。可服用益草血颗粒冲剂调理
或到医院找医生帮忙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称为月经周期,大多28~30天,正常范围为25~35天。正常经血呈暗红色,混有子宫内膜碎片和粘液,偶见小凝血块。经期大多3~5天,正常范围2~7天。出血总量平均50毫升左右。
你的情况是正常的,不必担心
!平常多注意吃些补血、活血的东西,如红枣、赤豆、黑米等,还有一些中药如何首乌、黄芷、白芍等都吃了对妇女有好处的!
或者是可以试用下列方法调经,我自己本人也是常用益母草冲剂服用的:
益母草行血祛瘀、利水消肿,当归可以活血化瘀、和血补血。上述二药煲蛋有调经作用,较适合月经量少的症状。益母草若没有鲜品,用干品也是同样功效。
干品每次用15克上下就可以,当归干品可用10克上下。若有益母草鲜品每次可以放50-80克,用来煲蛋。
还有一方:益母草、丹参各15克,水煎,水沸倒入碗中前,加红糖50克作为药引,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
上述的几个方子,均是针对月经量少,调经用的。方中诸药均有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后面的方子也可以用来煲蛋服用,同样有好的疗效。
补充一点:益母草的调经作用,活血化瘀作用,调经中对经量过多、崩漏的作用,一般中医文献资料中记载较多。益母草对经量过少也有作用资料中记载得少。可是也不是没有记载。据资料记载,辽宁省名老中医金季玲等人在对经量过少者辨证配方过程中就用了益母草,而且很多老中医在配方中用益母草干品的量一般为30克。中医药师在医疗实践中,在调经量少的实践中常用到益母草,用的时候应当与丹参、当归等活血养血药配方组伍。民间传统医学实践中也常常使用,实际上因益母草产地广泛、用途广泛,民间的益母草用来实践调经,包括量多量少、提前推后,是经常使用的,在民间益母草膏是很有名气的。组方也有很多版本。大多用当归、丹参、香附、桃仁、红花、红糖等活血养血、调经止痛类药共同配伍组方。
当然,这其中有些道理:因为经量少者按中医理论,是肾虚、气虚、血寒等,配方中活血养血份量足以矫正益母草的凉性,从而发挥调经的正常作用。用来煲蛋的鸡蛋即有补血养血作用。
所以说上边的做法应当是没问题的。可以放心大胆地用。如果考虑到个人体质问题也可以到正规医院寻找好中医辨证一下。
请采纳。
2、为什么月经量很少,
您好!引起月经量过少的原因很多,比如:子宫内膜受损,宫腔积脓,人流术,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
长时间的月经量少可能引起闭经或不孕等情况,建议你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杭州玛莉亚妇女医院祝您健康愉快!
您好!这种情况考虑是紧急避孕药导致的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
紧急避孕药副作用很大的,一年内最多只能服用三颗,请慎用!
您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等。
建议最好采用避孕套,或宫内节育环避孕。
祝您健康愉快!
3、例假量很少。。是怎么回事?
你好:
月经过少多由于脑垂体功能低下,导致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增生不够;子宫本身的病变,如: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结核、以及粗暴刮宫损伤了子宫内膜;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另外,也与精神紧张、药物、疾病等因素有关。如果症状反复出现,建议你在月经后3—7天到医院妇科进行激素6项、B超等检查,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 s
4、例假量少怎么办
月经量少是指月经来潮时经量较正常人为少,多因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脉、痰阻等原因所致。
月经过少的病因病理有虚有实,虚者多因身体虚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或房劳伤肾,而使血海亏虚,经量减少;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壅滞,经脉阻滞,血行不畅,经血减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即为月经过少。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月经过少可与周期异常并见,如经期量少或后期量少。
如属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而导致月经过少,则应停药,并可参照本病论治。月经过少的诊断,一般是指连续发生二次以上。如一贯正常的,突然过少者,应注意是否受孕早期的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所表现的少量阴道出血,必须进一步做有关检查以鉴别。
5、月经量很少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少的分型治疗:1.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2克
黄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0克
大白芍12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仙灵脾9克
山茱萸9克
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2.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
菟丝子12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
当归9克
熟地10克
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仙灵脾10克
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
红花6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
泽兰叶12克
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湿治法臊湿豁痰通络。
方药;苍附导痰丸。
白茯苓12克
法半夏10克
陈皮6克
炙甘草3克
苍术9克
香附9克
胆南星10克
枳壳9克
六神曲9克
丹参12克加减:经期者,加没药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腻,院问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后下);肾虚者,加锁阳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5.宫寒型
这种体质常发生于爱吃冰冷食物的女性。月经较易延后,经量较少或颜色较暗,有些在月经来前或来潮时小腹冷痛,剧烈时甚至脸色发青,四肢冰冷,热敷则疼痛可稍微减轻。诊察时,常可发现舌质颜色较淡,舌苔白,脉沈紧。治宜温经散寒,并应忌吃生冷的食品。
用生姜15克,艾叶10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鸡蛋1个去壳搅拌,放入汤内煮熟服食,每日1--2次(艾叶用量不宜太多,每次60克即可,若食用太多会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
6.肝郁型
月经周期较不规则,月经来潮前易多愁善感,烦躁易怒或情绪不稳定,乳房易胀痛。舌边暗,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常见于经前紧张症候群。治疗宜疏肝解郁。
取鲨鱼1片洗净。香附拍破,与姜丝铺在鱼肉上,抹盐,入蒸锅隔水蒸约40分钟(体内燥热者不宜食用)。